大国重工最新章节!
无解啊!
埃米琳站在现场,心里涌起的就是这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让她觉得很无助,很沮丧,想哭……
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通过降低成本来占领市场,而一旦占领了市场,规模化就成为事实了。这是一个完美的循环,任何人也无法指责。
埃米琳当然也能想到,其实中国企业目前的生产规模还达不到他们所声称的程度,按照大规模生产的产量来计算成本分摊,是不合理的。但怎么计算分摊,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人家觉得一套设备能够制造1000套产品,你能说啥?一旦中国风机企业凭着价格优势占领了整个市场,那么生产1000套产品又有什么奇怪呢?
那么,欧洲企业能模仿这种做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企业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正在启动一个大规模的风电建设规划,每年的新增装机容量高达3万兆瓦。中国企业有十足的信心拿到这些订单中的大部分,所以他们敢投资去更新工艺装备,不用担心这些投资会打了水漂。
而欧洲企业如果也投入同样多的资金去更新设备,万一中国政府突然翻脸,重新捡起国产化率的武器,再和欧盟扯上一年半载的皮,那些欧洲企业新买的设备就全砸在手里了。中国每年3万兆瓦的风电市场,并不是掌握在欧盟手里的,欧盟不敢给欧洲企业打包票。而没有政府的背书,哪家企业敢去冒这样的风险呢?
说起来,人家中国政府根本没玩什么阴谋,所有的策略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不怕你欧盟派人来调查,也不怕你欧洲企业抄袭创意。这就难怪中国商务部会如此痛快地答应接受欧盟的调查,难怪徐振波、冯啸辰这些人在欢迎宴会上会笑得那么得意。如果欧盟官员早一点知道中国人的安排,就不会提出这个调查要求了。为了这次调查,欧盟同意结束对中国彩电和钢铁紧固件的反倾销调查,现在看来,真是得不偿失了。
“海因茨尔先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埃米琳没有忘记这一趟中国之行的倡导者海因茨尔,她来到海因茨尔身边,低声地向他问道。
“无耻!”海因茨尔的嘴唇哆嗦着,“这是彻头彻尾的无耻行径!”
他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出离愤怒了。他想说一点更有份量的话,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是破口大骂了。
埃米琳能够看到的东西,海因茨尔自然也能看到。中国人玩了一个阳谋,让人找不出任何一点毛病,同时也找不出破局的办法。中国人的确是把风机成本降到了他们所标榜的水平上,他们也根本无须隐瞒自己降低成本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普迈等欧洲企业无法学习的。
普迈现在的产能不到1000兆瓦,年产量只有600多兆瓦,而林重的目标却是要达到4000兆瓦的产能。生产规模不在一个水平上,你怎么去和人家拼成本?
林重的产品成本低,除了自身规模化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低廉的采购成本,这同样得益于生产规模,不过这是指配件厂商的生产规模。同一家配件厂,可以为多家风机厂商提供配件,所以配件厂的规模是按照全中国的风机市场规模来计算的,其成本下降的幅度更大。
普迈要想和中国同行打价格战,有一个办法就是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配件,利用中国的廉价配件来降低自己的整机价格。可这样一来,不又正中了中国政府的圈套吗?中国政府在欧盟的压力之下,取消了风机国产化率50%的要求,如果欧洲风机企业转向中国采购配件,这岂不是又把国产化率提起来了?
能够想到这一点的,可不仅仅是海因茨尔。就在海因茨尔心里羊驼狂奔之时,雷丁和勒芬韦尔已经拉着李松走到了旁边,开始与他进行私下切磋:
“李先生,我们能不能请贵公司为我们代工制造机架,我们每年的需求是100套左右。”
“李先生,我们刚刚接下了葡萄牙一个风电场的订单,装机容量是300兆瓦,我们想请贵公司为我们做机舱的代工,所有的技术都由我们提供,但除了少数核心部件之外,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完成大多数部件的采购。”
“如果由我们提供技术,由贵公司负责制造,咱们两家公司联合参与中国国内的风电场设备招标,贵公司是否有兴趣?”
“我们可以向贵公司转让2兆瓦风机的核心制造工艺……”
大家都是聪明人啊,岂能看不出这件事情里蕴含的商机。中国企业原本就有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现在又在工艺设备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形成了规模生产的能力,欧洲企业空有先进的技术,在生产工艺上拼不过中国人,又有何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强联手。欧洲人出技术,出经验,另外再提供欧洲的风电市场机会,至于中国人,就发挥生产上的优势,专门负责制造风机好了。还有,中国的风机配件是那么便宜,欧洲企业又何必在欧洲市场采购配件呢,买中国人的配件不好吗?至于说中国企业的技术还有些落后,那也好办,自己直接向对方转让技术就好了。欧洲的高技术,加上中国的低成本,这种合作真可谓是珠联璧合啊。
“我们非常愿意和欧洲同行合作,欧洲同行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李松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林重风机此前也引进过欧洲的技术,购买欧洲企业的许可证来生产风机。那时候欧洲企业不要太拽哦,技术转让费用全是狮子大开口,而且是一副你爱要不要的嘴脸。至于说进军欧洲市场,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欧洲的风机企业把欧洲市场当成了自家的后院,岂能容中国企业插手。
可现在,这些欧洲公司上赶着来找自己谈合作,什么专利授权费、制造许可证之类,都忽略不计了。这些公司在欧洲以及全球其他地方都有风电订单,签单子的时候是按每千瓦700欧元签的,如果交给中国企业代工,每千瓦最多也就是550欧元,这其中的利润大得能够让人疯狂,区区一点专利费用,谁还会在意呢?
又让冯总给说着了!
李松在心里感慨着。当初冯啸辰让各家企业升级工艺装备的时候,就预言过中国风机企业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当时大家基本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最乐观的想法也是觉得走向国际市场应当是10年后的事情,眼前是绝对没戏的。
可谁曾想,自己把工艺改进了,价格降低了,国外企业就蜂拥而至了,主动邀请自己去开发国际市场。虽说在这些合作中,自己的角色仅仅是代工企业,但通过代工,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和海外建设经验,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取代国外合作者,成为国际市场上的赢家。
有了国内市场,再加上国外市场,4000兆瓦的产能就消化得干干净净了,没准再增加几千兆瓦也不成问题。规模大了,成本又能进一步下降,届时对国外企业的优势又多了几分,对方还能有什么底牌和自己斗呢?
心里已经把几家欧洲企业当成了猎物,李松脸上的表情却还是极其真诚的,甚至比此前显得更为真诚。他嘴里说着客套话,越看这些欧洲人越觉得可爱,嗯嗯,其实人家欧洲人很萌很善良的,自己这样算计人家,是不是有些良心生疼呢?
海因茨尔注意到了他们几个人的表现,看到雷丁、勒芬韦尔笑得那么开心的样子,海因茨尔能够想象出他们与李松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交易。因为,在刚才那一瞬,海因茨尔自己的心里也曾涌起过要和林重合作的念头,只是他先前对中国人的怨念太深,此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主意来和中国人握手言和的。
“海因茨尔先生,你觉得我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其他情况吗?”
埃米琳环顾四周,发现除了海因茨尔之外,其他的同行者都已经围到李松身边去了,大家聊得欢声笑语的,让人怀疑他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来给中国人找茬,而是跑来与中国人联欢的。既然海因茨尔是现场唯一一个保持了矜持的人,埃米琳也只能向他求计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让欧洲人找到自己的共识。”海因茨尔咬牙切齿地说,“我们的目的是保持欧洲对中国的技术优势,遏制中国的风机产业发展。但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和中国人讨论合作的事情,这与我们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如果这样一点小小的利益就能够让我们放弃了原则,那么整个欧洲将成为一团散沙,我们根本无法与中国竞争。”
“我承认,你说得很对,这是每一个欧洲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埃米琳礼貌地向海因茨尔表示了赞同。她同时知道,海因茨尔已经黔驴技穷了。没错,当一个人向你大谈原则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没有其他的话可说了。
无解啊!
埃米琳站在现场,心里涌起的就是这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让她觉得很无助,很沮丧,想哭……
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通过降低成本来占领市场,而一旦占领了市场,规模化就成为事实了。这是一个完美的循环,任何人也无法指责。
埃米琳当然也能想到,其实中国企业目前的生产规模还达不到他们所声称的程度,按照大规模生产的产量来计算成本分摊,是不合理的。但怎么计算分摊,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人家觉得一套设备能够制造1000套产品,你能说啥?一旦中国风机企业凭着价格优势占领了整个市场,那么生产1000套产品又有什么奇怪呢?
那么,欧洲企业能模仿这种做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企业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正在启动一个大规模的风电建设规划,每年的新增装机容量高达3万兆瓦。中国企业有十足的信心拿到这些订单中的大部分,所以他们敢投资去更新工艺装备,不用担心这些投资会打了水漂。
而欧洲企业如果也投入同样多的资金去更新设备,万一中国政府突然翻脸,重新捡起国产化率的武器,再和欧盟扯上一年半载的皮,那些欧洲企业新买的设备就全砸在手里了。中国每年3万兆瓦的风电市场,并不是掌握在欧盟手里的,欧盟不敢给欧洲企业打包票。而没有政府的背书,哪家企业敢去冒这样的风险呢?
说起来,人家中国政府根本没玩什么阴谋,所有的策略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不怕你欧盟派人来调查,也不怕你欧洲企业抄袭创意。这就难怪中国商务部会如此痛快地答应接受欧盟的调查,难怪徐振波、冯啸辰这些人在欢迎宴会上会笑得那么得意。如果欧盟官员早一点知道中国人的安排,就不会提出这个调查要求了。为了这次调查,欧盟同意结束对中国彩电和钢铁紧固件的反倾销调查,现在看来,真是得不偿失了。
“海因茨尔先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埃米琳没有忘记这一趟中国之行的倡导者海因茨尔,她来到海因茨尔身边,低声地向他问道。
“无耻!”海因茨尔的嘴唇哆嗦着,“这是彻头彻尾的无耻行径!”
他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出离愤怒了。他想说一点更有份量的话,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是破口大骂了。
埃米琳能够看到的东西,海因茨尔自然也能看到。中国人玩了一个阳谋,让人找不出任何一点毛病,同时也找不出破局的办法。中国人的确是把风机成本降到了他们所标榜的水平上,他们也根本无须隐瞒自己降低成本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普迈等欧洲企业无法学习的。
普迈现在的产能不到1000兆瓦,年产量只有600多兆瓦,而林重的目标却是要达到4000兆瓦的产能。生产规模不在一个水平上,你怎么去和人家拼成本?
林重的产品成本低,除了自身规模化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低廉的采购成本,这同样得益于生产规模,不过这是指配件厂商的生产规模。同一家配件厂,可以为多家风机厂商提供配件,所以配件厂的规模是按照全中国的风机市场规模来计算的,其成本下降的幅度更大。
普迈要想和中国同行打价格战,有一个办法就是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配件,利用中国的廉价配件来降低自己的整机价格。可这样一来,不又正中了中国政府的圈套吗?中国政府在欧盟的压力之下,取消了风机国产化率50%的要求,如果欧洲风机企业转向中国采购配件,这岂不是又把国产化率提起来了?
能够想到这一点的,可不仅仅是海因茨尔。就在海因茨尔心里羊驼狂奔之时,雷丁和勒芬韦尔已经拉着李松走到了旁边,开始与他进行私下切磋:
“李先生,我们能不能请贵公司为我们代工制造机架,我们每年的需求是100套左右。”
“李先生,我们刚刚接下了葡萄牙一个风电场的订单,装机容量是300兆瓦,我们想请贵公司为我们做机舱的代工,所有的技术都由我们提供,但除了少数核心部件之外,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完成大多数部件的采购。”
“如果由我们提供技术,由贵公司负责制造,咱们两家公司联合参与中国国内的风电场设备招标,贵公司是否有兴趣?”
“我们可以向贵公司转让2兆瓦风机的核心制造工艺……”
大家都是聪明人啊,岂能看不出这件事情里蕴含的商机。中国企业原本就有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现在又在工艺设备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形成了规模生产的能力,欧洲企业空有先进的技术,在生产工艺上拼不过中国人,又有何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强联手。欧洲人出技术,出经验,另外再提供欧洲的风电市场机会,至于中国人,就发挥生产上的优势,专门负责制造风机好了。还有,中国的风机配件是那么便宜,欧洲企业又何必在欧洲市场采购配件呢,买中国人的配件不好吗?至于说中国企业的技术还有些落后,那也好办,自己直接向对方转让技术就好了。欧洲的高技术,加上中国的低成本,这种合作真可谓是珠联璧合啊。
“我们非常愿意和欧洲同行合作,欧洲同行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李松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林重风机此前也引进过欧洲的技术,购买欧洲企业的许可证来生产风机。那时候欧洲企业不要太拽哦,技术转让费用全是狮子大开口,而且是一副你爱要不要的嘴脸。至于说进军欧洲市场,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欧洲的风机企业把欧洲市场当成了自家的后院,岂能容中国企业插手。
可现在,这些欧洲公司上赶着来找自己谈合作,什么专利授权费、制造许可证之类,都忽略不计了。这些公司在欧洲以及全球其他地方都有风电订单,签单子的时候是按每千瓦700欧元签的,如果交给中国企业代工,每千瓦最多也就是550欧元,这其中的利润大得能够让人疯狂,区区一点专利费用,谁还会在意呢?
又让冯总给说着了!
李松在心里感慨着。当初冯啸辰让各家企业升级工艺装备的时候,就预言过中国风机企业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当时大家基本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最乐观的想法也是觉得走向国际市场应当是10年后的事情,眼前是绝对没戏的。
可谁曾想,自己把工艺改进了,价格降低了,国外企业就蜂拥而至了,主动邀请自己去开发国际市场。虽说在这些合作中,自己的角色仅仅是代工企业,但通过代工,能够学到先进的技术和海外建设经验,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取代国外合作者,成为国际市场上的赢家。
有了国内市场,再加上国外市场,4000兆瓦的产能就消化得干干净净了,没准再增加几千兆瓦也不成问题。规模大了,成本又能进一步下降,届时对国外企业的优势又多了几分,对方还能有什么底牌和自己斗呢?
心里已经把几家欧洲企业当成了猎物,李松脸上的表情却还是极其真诚的,甚至比此前显得更为真诚。他嘴里说着客套话,越看这些欧洲人越觉得可爱,嗯嗯,其实人家欧洲人很萌很善良的,自己这样算计人家,是不是有些良心生疼呢?
海因茨尔注意到了他们几个人的表现,看到雷丁、勒芬韦尔笑得那么开心的样子,海因茨尔能够想象出他们与李松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交易。因为,在刚才那一瞬,海因茨尔自己的心里也曾涌起过要和林重合作的念头,只是他先前对中国人的怨念太深,此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主意来和中国人握手言和的。
“海因茨尔先生,你觉得我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其他情况吗?”
埃米琳环顾四周,发现除了海因茨尔之外,其他的同行者都已经围到李松身边去了,大家聊得欢声笑语的,让人怀疑他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来给中国人找茬,而是跑来与中国人联欢的。既然海因茨尔是现场唯一一个保持了矜持的人,埃米琳也只能向他求计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让欧洲人找到自己的共识。”海因茨尔咬牙切齿地说,“我们的目的是保持欧洲对中国的技术优势,遏制中国的风机产业发展。但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和中国人讨论合作的事情,这与我们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如果这样一点小小的利益就能够让我们放弃了原则,那么整个欧洲将成为一团散沙,我们根本无法与中国竞争。”
“我承认,你说得很对,这是每一个欧洲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埃米琳礼貌地向海因茨尔表示了赞同。她同时知道,海因茨尔已经黔驴技穷了。没错,当一个人向你大谈原则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没有其他的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