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沪生以新一团的名义拍发的求助电报,很快就传送到了重庆,并且被侍从副官呈送到了蒋委员长的案头上。
有必要重说一遍,这时候蒋委员长对徐锐和新一团态度,跟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蒋委员长一直视徐锐和新一团为党国的心腹大患,可是,现在,蒋委员长转而却视徐锐和新一团为党国的干城了。
并不是蒋委员长愿意这么做,而是迫于无奈,迫于形势。
因为只要有徐锐和新一团在,就可以将很大一部分日军牵制在长白山,一旦徐锐和他的新一团被日本人吃掉,那么日军就可以抽出很大一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战场,这样,中国战场上的国军面临的压力,就会大增!
更何况现在日本人已经吞下了远东以及大半个西伯利亚,苏联花了上百年时间在远东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也尽数落入日本人的手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徐锐和他的新一团的强力牵制、全力骚扰,远东的重工业基地就会源源不断的向日军提供装备、弹药,那样的话中国战场就麻烦大了!
所以,现在蒋委员长是真恨不得再给徐锐支援一批老兵。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现在日本人的威胁已经远远超过共产党,蒋委员长对于徐锐的忌惮也就没有那么的强烈了。
甚至,蒋委员长都开始替新一团感到担忧了。
前几天新一团被鬼子远东军逐出通化一带时,蒋委员长还担心了半天,唯恐新一团就此遭受重创,这样的话,东北的局面可就没希望了!好在最后这样的局面并未出现,徐锐和他的新一团终究还是经受住了考验。
相反,蒋委员长对日本人的忌惮是与日俱深。
因为现在日本人真的拥有了灭亡中国的家底!
如果日本政府能够解决当下面临的经济困境,再把从苏联人那里抢来的远东地区的重工业基地恢复并经营好,灭亡中国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新一团能否坚持下去,对于整个中国的抗战来说,都至关重要。
所以,接到新一团的电报后,蒋委员长便不假思索的道:“让侍从室通知下去,全国各地所有的报纸,都务必在明天统一刊登出新一团的这篇公告,另外再以中央的名义,发布一篇告全国同胞、哦不,发布一篇告全世界华侨书,号召所有条件允许的青年华侨们,转道海参崴前往五家山要塞,参加徐锐的部队。”
何应钦小声提醒:“委座,新一团需要的只是会武术的。”
蒋委员长却说道:“会武术的可以参加狼牙大队,不会武术的也是可以参加新一团的战斗部队嘛,被迫撤离奉天之后,新一团可谓迭遭打击,不仅丢失了绝大部分的辎重,人员也锐减到了不足五千人,正是需急补充新鲜血液的时候。”
“是,委座明鉴。”何应钦讨了个没趣,满脸的讪讪然。
蒋委员长又说道:“你再跟苏联驻渝公使接洽一下,如果有海外华侨搭乘他们的邮轮前往海参崴,让他们务必要放行,除了免船费,还要免费提供伙食,产生的一应费用,由国民政府承担,政府虽穷,但这点钱还是不缺滴。”
“是。”何应钦恭声应是,然后转身离去。
目送何应钦离开,蒋委员长又问白崇禧道:“健生,这之前关于新一团的判断,你可以说全中了,那么这次,你觉得新一团还能在五家山要塞站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吗?”
“能!”白崇禧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徐锐能在什么都没有的大梅山打造出一个坚固的抗日根据地,现在有坚固的五家山要塞作为依托,就更没什么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徐锐的新一团,最后会发展、或者说膨胀到什么规模?”
蒋委员长的脸肌抖了一下,有些阴沉的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白崇禧道:“我的意思是说,徐锐的新一团,最后极有可能会膨胀成为一个超过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
“超过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还没等蒋委员长说话,一边的陈诚就先跳起来了,语气很不屑的说道,“健生兄开玩笑吧?”
停顿了下,陈诚又紧接着说道:“别的不说,这五十万兵员从哪来?五家山要塞地处最偏僻的珲春县,全县的人口全加起来也就十几万,徐锐就算全抓了壮丁,也凑不起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他上哪组建一个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
白崇禧道:“珲春县的确只有十几万人,但东三省却有三千万父老!”
停顿了下,白崇禧又淡然说道:“守着东三省的三千多万父老乡亲,再守着小日本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以及小日本从苏联人那里抢来的远东重工业基地,徐锐还怕凑不齐五十万人的部队么?还怕抢不到武器装备么?”
蒋委员长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不自然。
蒋委员长忽然之间有些后悔了,或许,不该帮新一团登公告?
不过,这时候却不能再反悔了,不然,岂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蒋委员长行事虽然一贯不要脸,但这么快就打自己的脸终归不合适。
陈诚却根本不信白崇禧的判断,说道:“超过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之类的话,还是先不要说的好,眼下徐锐的新一团就正面临着一个生死劫!日本陆军部和山下奉文已经铁了心要组建一个特战师团,新一团还是先想想怎么对付这个特战师团吧!”
蒋委员长闻言顿时间神情一松,说道:“对,没错,新一团能不能对付得了即将编成的这个特战师团尚且还是未知之数呢。”
……
狼牙大队登报招募队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海内外。
新加坡作为华人华侨的聚集地,自然也是不能例外。
不过这个时候的新加坡,远不能跟后来李家父子统治下的新加坡相提并论,此时的新加坡仅仅只是马来亚的一个普通城市。
在新加坡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院子。
不过院门上悬挂的牌匾却是口气不小,南洋国术馆!
当年,华人刚从沿海南下东南亚之时,经常遭受当地土著的欺侮,华人华侨为了强身健体并自保,便纷纷结社练武,因此南洋的国术十分流行,南洋国术馆,就是当地华人华侨学习传播中华武术的一个场所。
这会,南洋国术馆的院子里正有几十个青年在练武。
不过,有三个青年却懒洋洋的躺在角落里的榕树下,并没有参与其中。
一个青年双手枕着脑后,懒洋洋的道:“这日子过得,可真是没劲透了。”
另一个嘴里咬着草茎的青年随口问道:“阿文,那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双手枕着脑后的名叫阿文的青年说道:“阿龙,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回国参加抗战,用我的这一身武艺去杀小鬼子!”
阿文全名做夏文,夏家本是沪上豪商,在一二八抗战之后不久,惹到了日本黑龙会,所有产业全部遭到黑龙会霸占,所幸有青帮大佬金九领出手相助,一家老小才得以转辗来到新加坡落脚,但之后家道中落,父亲也病死。
现在,夏文只能在码头上卖苦力为生。
阿龙名叫陈建龙,也是码头扛大包的。
“回国参加抗战?”最后一个青年说,“我们连船票都买不起。”
最后说话的青年叫肖文天,他的家境要比夏文和陈建龙稍微好些,夏文和陈建龙早早的就到了码头卖苦力,肖文天却还在学校读书,不过,一张回国的船票,对于肖文天来说仍旧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他根本就出不起这笔钱。
肖文天说完后,夏文和陈建龙便沉默了。
沉默半晌之后,夏文才道:“这可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哪。”
三人正说话间,院子外面忽然响起报童叫卖声:“卖报卖报,卖报了!特大新闻,徐锐团长的新一团招兵,狼牙大队招兵!只要应征参军,可以免船票免食宿费用乘坐邮轮前往海参崴,一应费用俱由国民政府承担,卖报啦,卖报!”
“啥,只要应征参军就可以免船票免食宿费用,乘坐邮轮前往海参崴?”夏文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兴奋的道,“还有这好事?我们都去吧!”
肖文天皱眉说道:“是去海参崴,又不是回国,去苏联干吗?”
陈建龙也纳闷道:“这也是奇了,新一团招人,把人送去海参崴做什么?”
肖文天停顿了下,突然大声问道:“等等,刚才报童说,哪个团长招兵?”
陈建龙跟夏文对视了一眼,说道:“说的,好像是徐锐?徐锐团长招兵?”
下一个霎那,三个年轻人便同时大叫起来:“徐锐团长!是徐锐团长的部队招兵!而且还是徐锐团长的狼牙大队招兵!”
“快,小天,去买份报纸!”夏文大叫道。
肖文天却早已经飞一般的冲出了武馆大门。
PS:这几天修改前面的内容,改死人了,只有两更。
有必要重说一遍,这时候蒋委员长对徐锐和新一团态度,跟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蒋委员长一直视徐锐和新一团为党国的心腹大患,可是,现在,蒋委员长转而却视徐锐和新一团为党国的干城了。
并不是蒋委员长愿意这么做,而是迫于无奈,迫于形势。
因为只要有徐锐和新一团在,就可以将很大一部分日军牵制在长白山,一旦徐锐和他的新一团被日本人吃掉,那么日军就可以抽出很大一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战场,这样,中国战场上的国军面临的压力,就会大增!
更何况现在日本人已经吞下了远东以及大半个西伯利亚,苏联花了上百年时间在远东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也尽数落入日本人的手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徐锐和他的新一团的强力牵制、全力骚扰,远东的重工业基地就会源源不断的向日军提供装备、弹药,那样的话中国战场就麻烦大了!
所以,现在蒋委员长是真恨不得再给徐锐支援一批老兵。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现在日本人的威胁已经远远超过共产党,蒋委员长对于徐锐的忌惮也就没有那么的强烈了。
甚至,蒋委员长都开始替新一团感到担忧了。
前几天新一团被鬼子远东军逐出通化一带时,蒋委员长还担心了半天,唯恐新一团就此遭受重创,这样的话,东北的局面可就没希望了!好在最后这样的局面并未出现,徐锐和他的新一团终究还是经受住了考验。
相反,蒋委员长对日本人的忌惮是与日俱深。
因为现在日本人真的拥有了灭亡中国的家底!
如果日本政府能够解决当下面临的经济困境,再把从苏联人那里抢来的远东地区的重工业基地恢复并经营好,灭亡中国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新一团能否坚持下去,对于整个中国的抗战来说,都至关重要。
所以,接到新一团的电报后,蒋委员长便不假思索的道:“让侍从室通知下去,全国各地所有的报纸,都务必在明天统一刊登出新一团的这篇公告,另外再以中央的名义,发布一篇告全国同胞、哦不,发布一篇告全世界华侨书,号召所有条件允许的青年华侨们,转道海参崴前往五家山要塞,参加徐锐的部队。”
何应钦小声提醒:“委座,新一团需要的只是会武术的。”
蒋委员长却说道:“会武术的可以参加狼牙大队,不会武术的也是可以参加新一团的战斗部队嘛,被迫撤离奉天之后,新一团可谓迭遭打击,不仅丢失了绝大部分的辎重,人员也锐减到了不足五千人,正是需急补充新鲜血液的时候。”
“是,委座明鉴。”何应钦讨了个没趣,满脸的讪讪然。
蒋委员长又说道:“你再跟苏联驻渝公使接洽一下,如果有海外华侨搭乘他们的邮轮前往海参崴,让他们务必要放行,除了免船费,还要免费提供伙食,产生的一应费用,由国民政府承担,政府虽穷,但这点钱还是不缺滴。”
“是。”何应钦恭声应是,然后转身离去。
目送何应钦离开,蒋委员长又问白崇禧道:“健生,这之前关于新一团的判断,你可以说全中了,那么这次,你觉得新一团还能在五家山要塞站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吗?”
“能!”白崇禧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徐锐能在什么都没有的大梅山打造出一个坚固的抗日根据地,现在有坚固的五家山要塞作为依托,就更没什么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徐锐的新一团,最后会发展、或者说膨胀到什么规模?”
蒋委员长的脸肌抖了一下,有些阴沉的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白崇禧道:“我的意思是说,徐锐的新一团,最后极有可能会膨胀成为一个超过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
“超过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还没等蒋委员长说话,一边的陈诚就先跳起来了,语气很不屑的说道,“健生兄开玩笑吧?”
停顿了下,陈诚又紧接着说道:“别的不说,这五十万兵员从哪来?五家山要塞地处最偏僻的珲春县,全县的人口全加起来也就十几万,徐锐就算全抓了壮丁,也凑不起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他上哪组建一个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
白崇禧道:“珲春县的确只有十几万人,但东三省却有三千万父老!”
停顿了下,白崇禧又淡然说道:“守着东三省的三千多万父老乡亲,再守着小日本的东北重工业基地,以及小日本从苏联人那里抢来的远东重工业基地,徐锐还怕凑不齐五十万人的部队么?还怕抢不到武器装备么?”
蒋委员长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不自然。
蒋委员长忽然之间有些后悔了,或许,不该帮新一团登公告?
不过,这时候却不能再反悔了,不然,岂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蒋委员长行事虽然一贯不要脸,但这么快就打自己的脸终归不合适。
陈诚却根本不信白崇禧的判断,说道:“超过五十万人的重兵集团之类的话,还是先不要说的好,眼下徐锐的新一团就正面临着一个生死劫!日本陆军部和山下奉文已经铁了心要组建一个特战师团,新一团还是先想想怎么对付这个特战师团吧!”
蒋委员长闻言顿时间神情一松,说道:“对,没错,新一团能不能对付得了即将编成的这个特战师团尚且还是未知之数呢。”
……
狼牙大队登报招募队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海内外。
新加坡作为华人华侨的聚集地,自然也是不能例外。
不过这个时候的新加坡,远不能跟后来李家父子统治下的新加坡相提并论,此时的新加坡仅仅只是马来亚的一个普通城市。
在新加坡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院子。
不过院门上悬挂的牌匾却是口气不小,南洋国术馆!
当年,华人刚从沿海南下东南亚之时,经常遭受当地土著的欺侮,华人华侨为了强身健体并自保,便纷纷结社练武,因此南洋的国术十分流行,南洋国术馆,就是当地华人华侨学习传播中华武术的一个场所。
这会,南洋国术馆的院子里正有几十个青年在练武。
不过,有三个青年却懒洋洋的躺在角落里的榕树下,并没有参与其中。
一个青年双手枕着脑后,懒洋洋的道:“这日子过得,可真是没劲透了。”
另一个嘴里咬着草茎的青年随口问道:“阿文,那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双手枕着脑后的名叫阿文的青年说道:“阿龙,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回国参加抗战,用我的这一身武艺去杀小鬼子!”
阿文全名做夏文,夏家本是沪上豪商,在一二八抗战之后不久,惹到了日本黑龙会,所有产业全部遭到黑龙会霸占,所幸有青帮大佬金九领出手相助,一家老小才得以转辗来到新加坡落脚,但之后家道中落,父亲也病死。
现在,夏文只能在码头上卖苦力为生。
阿龙名叫陈建龙,也是码头扛大包的。
“回国参加抗战?”最后一个青年说,“我们连船票都买不起。”
最后说话的青年叫肖文天,他的家境要比夏文和陈建龙稍微好些,夏文和陈建龙早早的就到了码头卖苦力,肖文天却还在学校读书,不过,一张回国的船票,对于肖文天来说仍旧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他根本就出不起这笔钱。
肖文天说完后,夏文和陈建龙便沉默了。
沉默半晌之后,夏文才道:“这可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哪。”
三人正说话间,院子外面忽然响起报童叫卖声:“卖报卖报,卖报了!特大新闻,徐锐团长的新一团招兵,狼牙大队招兵!只要应征参军,可以免船票免食宿费用乘坐邮轮前往海参崴,一应费用俱由国民政府承担,卖报啦,卖报!”
“啥,只要应征参军就可以免船票免食宿费用,乘坐邮轮前往海参崴?”夏文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兴奋的道,“还有这好事?我们都去吧!”
肖文天皱眉说道:“是去海参崴,又不是回国,去苏联干吗?”
陈建龙也纳闷道:“这也是奇了,新一团招人,把人送去海参崴做什么?”
肖文天停顿了下,突然大声问道:“等等,刚才报童说,哪个团长招兵?”
陈建龙跟夏文对视了一眼,说道:“说的,好像是徐锐?徐锐团长招兵?”
下一个霎那,三个年轻人便同时大叫起来:“徐锐团长!是徐锐团长的部队招兵!而且还是徐锐团长的狼牙大队招兵!”
“快,小天,去买份报纸!”夏文大叫道。
肖文天却早已经飞一般的冲出了武馆大门。
PS:这几天修改前面的内容,改死人了,只有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