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李鸿基在刚刚一进入正堂,崇祯皇帝就暗赞了一声好汉子。
身高八尺,黑亮的胡须虬结络腮,四十多岁的汉子看起来自带一股威风凛凛的气势,就连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方正化都眯起了眼睛。
方正化眯起眼睛纯粹是出于本能使然,眼前这条大汉倘若突然发难,就算是自己也得小心应对才行。
离着崇祯皇帝还有好几步的距离,李鸿基就停下了脚步,俯身拜道:“臣,李鸿基,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明是头猛头,伏在崇祯皇帝身前偏如同猫儿一般乖巧,整个画面却十分的自然,没有半分的违和感。
不学无术的崇祯皇帝突然想到了李鸿基这三个字是怎么回事儿——李自成那个快递小哥在造反之前不就是叫李鸿基来着?
当初自己命厂卫暗中找寻一个叫李自成的,就是偏偏没有想起来这家伙还有个名字叫李鸿基,倘若早早的想起来,估计这快递小哥早就凉透了!
心中暗骂一声之后,崇祯皇帝便笑道:“平身罢。”
对于李自成如何,崇祯皇帝也不是太过于放在心上了。
二十多年的皇帝当下来,蒸蒸日上的大明让崇祯皇帝心里有着足够的底气,别说这李鸿基现在没改名叫李自成然后造反,就算是他敢举旗造反,也不过是分分钟摆平的事情。
念头通达的崇祯皇帝再次打量了一番李鸿基,放声笑道:“好一个威风凛凛大将军!”
李鸿基躬身谢过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既然王叔祖保举你,朕倒也不是小气的人。”
伸手指了指站立在一旁的张世泽之后,崇祯皇帝道:“这个是英国公世子张世泽,若你在拳脚刀棒功夫上胜得了他,朕就给你一个领兵出征的机会。若是胜不得他,领兵之事便提也休提,你可明白?”
李鸿基躬身道:“谢陛下!”
虽然口里谢恩,但是李鸿基还是有些懵逼。
自己四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当打之年,而张世泽二十岁不到的年纪,怎么看怎么是那种公子哥一般的小白脸,打他还不跟玩一样?
唯一的难处就是这家伙的身份,毕竟是英国公的世子,下一任的英国公,把他揍了,自己少不得会穿五军都督府送过来的小鞋——自己脚大,够呛能穿的上啊……
在五军都督府可能到来的小鞋和自己能不能领兵出征之间,李鸿基选择了后者,也就是先把张世泽给揍一顿。
只要自己不把他揍伤,再多花些心思不让他输的那么难看,想必张之极也不会为难自己,而领兵出征的机会,估计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了,错过之后就老老实实的终老新明岛算了!
两人的比武倒是简单,直接在庭院当中开始,而且也没有像崇祯皇帝看过的那些武侠剧一样,没有高来高去更没有各种彩力的内力环绕,连因为内力激荡而引起的爆炸都没有。
眼界已经拓宽不知道多少倍的崇祯皇帝却能看出来两人比武之间的凶险,招招冲着要害部位去,能不凶险么。
场中的李鸿基却没有一开始的轻松了。
拳怕少壮,李鸿基也没想到张世泽这个小白脸居然有这么俊的一身功夫,防护的滴水不露也就罢了,进攻居然也是如此的阴险,招招都是军中精锐们才懂的一些杀招,倘若不是自己在军伍中惯了,只怕早就被这小白脸给打倒在地了。
这下子李鸿基也顾不得什么手下留情了,自己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再玩什么手下留情,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
几乎是半柱香的时间过去,李鸿基和张世泽的比武才以平手告终——两人脸上各挨了对方一拳,虽然没见血,脸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
瞧着大眼瞪小眼,喘着粗气怒目而视的张世泽和李鸿基,崇祯皇帝的心里顿时就变得美滋滋的,咳了一声后笑道:“两位爱卿都是好身手!朕是不成了,沙场之上肯定不是你们的对手了,老喽。”
对于现在这种平局的局面,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就冲着今天这一出好戏,老张家跟李自成这个造反大师还可能是一条心?到时候还不是要由自己来调停?
最主要的是,张世泽那个小白脸挨了揍还没地方说去,自己心里的恶气也总算是出去了一些,看他还怎么比朕白!
听着崇祯皇帝的感慨,朱聿键笑道:“陛下春秋鼎盛,何以言老?再者沙场功夫再强,不过是将兵之将而已,至多也就是一军之帅,陛下乃将众将帅之天子,又何必在意这些沙场拳脚功夫?”
崇祯皇帝笑着指了指朱聿键,开口道:“王叔祖莫要再安慰朕了,朕的拳脚功夫朕自己知道,不过是略知些皮毛,真与他们比较,朕不过是自讨无趣罢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直接将目光转向了李鸿基,问道:“朕来回你,倘若你领一军往英格兰与蛮夷交战,后勤不便,补给不足,当如何?”
李鸿基斟酌了半晌,才试探着道:“启奏陛下,臣将以就粮于敌之策应对。
孙武子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又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听着李鸿基的说法,崇祯皇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从理论上来说,李鸿基的说法是一点儿的毛病都没有,从大明转运粮草和后期补给到英格兰,成本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实际上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想发动战争,得先做好物质准备,包括士卒的盔甲,军火和粮草补给等等,还有士卒的赏金,阵亡士卒的抚恤金等等,还有其他相关人员的各种花费。
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费用加在一起,估计一天就能消耗个几千两甚至于几万两的白银,然后才能把战争机器开动起来。
要不然你当打仗是玩游戏呢,框一下自己这边的士卒然后再a过去就行?那是红色警戒,不是实际上的打仗!
孙武子提出来的这个定理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没有过时——德军的补给如果及时靠谱,什么格勒也未必能守得住!
二战时期如此,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实际上,这个就粮于敌的策略在大明远征英格兰时会必会有用。
原因很简单,欧洲为什么人少?
中原天朝的老祖宗们开挂,属于女娲娘娘最中意的人群,天生的vip玩家,除了种地这个天赋技能满点,其他的读书、医疗等等技能都是加了点,开了挂的。
而欧洲开个锤子的挂?如果不是建奴入关,估计再过上百十年,欧洲还是跟在大明屁股后面吃屁。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欧洲蛮子们种地就是辣鸡,平民能保证填饱肚子都算是好事儿了,这种情况放在中原天朝试试?早他娘的造反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基想要在欧洲玩就粮于敌,基本上就是扯蛋,因为蛮子们的粮食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要靠大明不远万里的运送粮食过来,直到移民之后让大明百姓耕种,才有可能支撑后面的征战。
而且李自成的说法里面,还有一个问题的存在,就是孙武子说的那句话——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笑道:“朕知矣。不过,朕还有一个问题,望卿能替朕解惑——所谓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何解?”
李鸿基躬身道:“启奏陛下,所谓车杂而乘之,乃是指获取了敌人的战车与兵马之后,要编入我军使用,所谓卒善而养之,乃是指对于敌方投降的士卒要加以抚恤,以使之为我所用也。”
崇祯皇帝顿时笑眯眯的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倘若李卿以此为远征英格兰之策,朕以为大大的不妥。”
李鸿基心中咯噔一声,躬身道:“请陛下赐教!”
对于刚才那些说法,李鸿基确实就是这么理解的,事实上,千百年来一直都是这么理解的,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这种说法不正确,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看的。
崇祯皇帝笑吟吟的道:“孙武子何人?齐人也,由齐至吴后,经伍员举荐而为吴将,几灭楚国,著《孙子兵法》,为百世兵家之师。
然则孙吴子伐楚,楚何人也?
《世本》、《元和姓纂》有载,楚族直系祖先则应是季连,乃是黄帝的七世孙、颛顼的五世孙、陆终的第六子。
吴、楚系出同源,皆是我炎黄之苗裔,故孙武子可以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因为打来打去的还是一家人闹内讧。
而英格兰蛮子与我大明何干?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蛮夷而杂之,我大明士卒又该做何想?我大明百姓又该如何看待?”
早就在新明岛执行过屠灭土人命令的李鸿基自然不会在乎区区蛮子的死活,听到崇祯皇帝这般赤裸裸的暗示之后,当下便躬身道:“闻陛下之言,臣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若臣得领一军,必然以剿杀蛮夷为先,再计以城池之得失,后迁我大明百姓而往之,使其地永固!”
听到李鸿基的这般说法,崇祯皇帝顿时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这才对嘛,历史上你丫造反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于大明百姓也没见你善待了多少,现在你跟蛮子们扯什么仁义?少扯那些有的没的,积极干死蛮子们才是正经事儿!
朱聿键在旁边眼看崇祯皇帝抚须微笑,心中顿时清楚了崇祯皇帝的意思,咳了一声后开口道:“硙生啊,还有一事,本王须得叮嘱几句。”
李鸿基略微转身,拜道:“请殿下吩咐!”
朱聿键道:“也没甚么旁的事,乃是那些英格兰蛮子们的事儿。此去英格兰,蛮子们当杀则杀,倘若蛮子们已经投降,毋需尽数杀了,毕竟我大明现在缺少劳工以修建铁路,你可明白?”
李鸿基躬身道:“是,卑职明白了!”
见李鸿基这般的上道,崇祯皇帝这才挥了挥手道:“李卿且去休息罢,记住今天朕与王叔祖所说的话,只盼你到了英格兰之后大展身手,朕与王叔祖,必不吝封赏!”
等到李鸿基退下去之后,崇祯皇帝才呵呵笑道:“好啊,王叔祖可是给朕举荐了一员虎将,有李卿家在英格兰,朕也可以更放心一些了。”
见崇祯皇帝这个时候还不忘挖坑坑李鸿基,朱聿键顿时抱拳道:“李鸿基可为将,然则不可为帅,较之英国公与军府中的大才还是多有不如的。”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再看吧,慢慢看,朕现在倒是很想看看他在英格兰之地会如何折腾一番。”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李自成这个家伙在早些年的时候简直就是自己心中的心魔一般,时时刻刻的都担心这家伙会突然跳出来造反。
哪怕后来随着威势日重,不在乎这快递小哥会不会造反了,崇祯皇帝对这家伙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印象。
现在有机会把摆他一道,顺便将这家伙扔到英格兰去祸害那些蛮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李自成这个杀才到了英格兰之后会干出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来,那跟崇祯皇帝有什么关系?
对英格兰的宣战是兵部签发的命令,作战计划是五军都督府制订的,李自成是唐王朱聿键举荐的,就连调令也是五军都督府签发的。
当然,干死英格兰是崇祯皇帝决定的。
心中大爽的崇祯皇帝揭过了这一篇之后,又笑着对朱聿键道:“对了,朕还有一事,想要与王叔祖商量一番。”
朱聿键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李鸿基在刚刚一进入正堂,崇祯皇帝就暗赞了一声好汉子。
身高八尺,黑亮的胡须虬结络腮,四十多岁的汉子看起来自带一股威风凛凛的气势,就连站在崇祯皇帝身后的方正化都眯起了眼睛。
方正化眯起眼睛纯粹是出于本能使然,眼前这条大汉倘若突然发难,就算是自己也得小心应对才行。
离着崇祯皇帝还有好几步的距离,李鸿基就停下了脚步,俯身拜道:“臣,李鸿基,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明是头猛头,伏在崇祯皇帝身前偏如同猫儿一般乖巧,整个画面却十分的自然,没有半分的违和感。
不学无术的崇祯皇帝突然想到了李鸿基这三个字是怎么回事儿——李自成那个快递小哥在造反之前不就是叫李鸿基来着?
当初自己命厂卫暗中找寻一个叫李自成的,就是偏偏没有想起来这家伙还有个名字叫李鸿基,倘若早早的想起来,估计这快递小哥早就凉透了!
心中暗骂一声之后,崇祯皇帝便笑道:“平身罢。”
对于李自成如何,崇祯皇帝也不是太过于放在心上了。
二十多年的皇帝当下来,蒸蒸日上的大明让崇祯皇帝心里有着足够的底气,别说这李鸿基现在没改名叫李自成然后造反,就算是他敢举旗造反,也不过是分分钟摆平的事情。
念头通达的崇祯皇帝再次打量了一番李鸿基,放声笑道:“好一个威风凛凛大将军!”
李鸿基躬身谢过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既然王叔祖保举你,朕倒也不是小气的人。”
伸手指了指站立在一旁的张世泽之后,崇祯皇帝道:“这个是英国公世子张世泽,若你在拳脚刀棒功夫上胜得了他,朕就给你一个领兵出征的机会。若是胜不得他,领兵之事便提也休提,你可明白?”
李鸿基躬身道:“谢陛下!”
虽然口里谢恩,但是李鸿基还是有些懵逼。
自己四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当打之年,而张世泽二十岁不到的年纪,怎么看怎么是那种公子哥一般的小白脸,打他还不跟玩一样?
唯一的难处就是这家伙的身份,毕竟是英国公的世子,下一任的英国公,把他揍了,自己少不得会穿五军都督府送过来的小鞋——自己脚大,够呛能穿的上啊……
在五军都督府可能到来的小鞋和自己能不能领兵出征之间,李鸿基选择了后者,也就是先把张世泽给揍一顿。
只要自己不把他揍伤,再多花些心思不让他输的那么难看,想必张之极也不会为难自己,而领兵出征的机会,估计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了,错过之后就老老实实的终老新明岛算了!
两人的比武倒是简单,直接在庭院当中开始,而且也没有像崇祯皇帝看过的那些武侠剧一样,没有高来高去更没有各种彩力的内力环绕,连因为内力激荡而引起的爆炸都没有。
眼界已经拓宽不知道多少倍的崇祯皇帝却能看出来两人比武之间的凶险,招招冲着要害部位去,能不凶险么。
场中的李鸿基却没有一开始的轻松了。
拳怕少壮,李鸿基也没想到张世泽这个小白脸居然有这么俊的一身功夫,防护的滴水不露也就罢了,进攻居然也是如此的阴险,招招都是军中精锐们才懂的一些杀招,倘若不是自己在军伍中惯了,只怕早就被这小白脸给打倒在地了。
这下子李鸿基也顾不得什么手下留情了,自己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再玩什么手下留情,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
几乎是半柱香的时间过去,李鸿基和张世泽的比武才以平手告终——两人脸上各挨了对方一拳,虽然没见血,脸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
瞧着大眼瞪小眼,喘着粗气怒目而视的张世泽和李鸿基,崇祯皇帝的心里顿时就变得美滋滋的,咳了一声后笑道:“两位爱卿都是好身手!朕是不成了,沙场之上肯定不是你们的对手了,老喽。”
对于现在这种平局的局面,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就冲着今天这一出好戏,老张家跟李自成这个造反大师还可能是一条心?到时候还不是要由自己来调停?
最主要的是,张世泽那个小白脸挨了揍还没地方说去,自己心里的恶气也总算是出去了一些,看他还怎么比朕白!
听着崇祯皇帝的感慨,朱聿键笑道:“陛下春秋鼎盛,何以言老?再者沙场功夫再强,不过是将兵之将而已,至多也就是一军之帅,陛下乃将众将帅之天子,又何必在意这些沙场拳脚功夫?”
崇祯皇帝笑着指了指朱聿键,开口道:“王叔祖莫要再安慰朕了,朕的拳脚功夫朕自己知道,不过是略知些皮毛,真与他们比较,朕不过是自讨无趣罢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直接将目光转向了李鸿基,问道:“朕来回你,倘若你领一军往英格兰与蛮夷交战,后勤不便,补给不足,当如何?”
李鸿基斟酌了半晌,才试探着道:“启奏陛下,臣将以就粮于敌之策应对。
孙武子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又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听着李鸿基的说法,崇祯皇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从理论上来说,李鸿基的说法是一点儿的毛病都没有,从大明转运粮草和后期补给到英格兰,成本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实际上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想发动战争,得先做好物质准备,包括士卒的盔甲,军火和粮草补给等等,还有士卒的赏金,阵亡士卒的抚恤金等等,还有其他相关人员的各种花费。
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费用加在一起,估计一天就能消耗个几千两甚至于几万两的白银,然后才能把战争机器开动起来。
要不然你当打仗是玩游戏呢,框一下自己这边的士卒然后再a过去就行?那是红色警戒,不是实际上的打仗!
孙武子提出来的这个定理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没有过时——德军的补给如果及时靠谱,什么格勒也未必能守得住!
二战时期如此,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实际上,这个就粮于敌的策略在大明远征英格兰时会必会有用。
原因很简单,欧洲为什么人少?
中原天朝的老祖宗们开挂,属于女娲娘娘最中意的人群,天生的vip玩家,除了种地这个天赋技能满点,其他的读书、医疗等等技能都是加了点,开了挂的。
而欧洲开个锤子的挂?如果不是建奴入关,估计再过上百十年,欧洲还是跟在大明屁股后面吃屁。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欧洲蛮子们种地就是辣鸡,平民能保证填饱肚子都算是好事儿了,这种情况放在中原天朝试试?早他娘的造反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基想要在欧洲玩就粮于敌,基本上就是扯蛋,因为蛮子们的粮食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要靠大明不远万里的运送粮食过来,直到移民之后让大明百姓耕种,才有可能支撑后面的征战。
而且李自成的说法里面,还有一个问题的存在,就是孙武子说的那句话——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笑道:“朕知矣。不过,朕还有一个问题,望卿能替朕解惑——所谓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何解?”
李鸿基躬身道:“启奏陛下,所谓车杂而乘之,乃是指获取了敌人的战车与兵马之后,要编入我军使用,所谓卒善而养之,乃是指对于敌方投降的士卒要加以抚恤,以使之为我所用也。”
崇祯皇帝顿时笑眯眯的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倘若李卿以此为远征英格兰之策,朕以为大大的不妥。”
李鸿基心中咯噔一声,躬身道:“请陛下赐教!”
对于刚才那些说法,李鸿基确实就是这么理解的,事实上,千百年来一直都是这么理解的,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这种说法不正确,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看的。
崇祯皇帝笑吟吟的道:“孙武子何人?齐人也,由齐至吴后,经伍员举荐而为吴将,几灭楚国,著《孙子兵法》,为百世兵家之师。
然则孙吴子伐楚,楚何人也?
《世本》、《元和姓纂》有载,楚族直系祖先则应是季连,乃是黄帝的七世孙、颛顼的五世孙、陆终的第六子。
吴、楚系出同源,皆是我炎黄之苗裔,故孙武子可以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因为打来打去的还是一家人闹内讧。
而英格兰蛮子与我大明何干?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蛮夷而杂之,我大明士卒又该做何想?我大明百姓又该如何看待?”
早就在新明岛执行过屠灭土人命令的李鸿基自然不会在乎区区蛮子的死活,听到崇祯皇帝这般赤裸裸的暗示之后,当下便躬身道:“闻陛下之言,臣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若臣得领一军,必然以剿杀蛮夷为先,再计以城池之得失,后迁我大明百姓而往之,使其地永固!”
听到李鸿基的这般说法,崇祯皇帝顿时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这才对嘛,历史上你丫造反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于大明百姓也没见你善待了多少,现在你跟蛮子们扯什么仁义?少扯那些有的没的,积极干死蛮子们才是正经事儿!
朱聿键在旁边眼看崇祯皇帝抚须微笑,心中顿时清楚了崇祯皇帝的意思,咳了一声后开口道:“硙生啊,还有一事,本王须得叮嘱几句。”
李鸿基略微转身,拜道:“请殿下吩咐!”
朱聿键道:“也没甚么旁的事,乃是那些英格兰蛮子们的事儿。此去英格兰,蛮子们当杀则杀,倘若蛮子们已经投降,毋需尽数杀了,毕竟我大明现在缺少劳工以修建铁路,你可明白?”
李鸿基躬身道:“是,卑职明白了!”
见李鸿基这般的上道,崇祯皇帝这才挥了挥手道:“李卿且去休息罢,记住今天朕与王叔祖所说的话,只盼你到了英格兰之后大展身手,朕与王叔祖,必不吝封赏!”
等到李鸿基退下去之后,崇祯皇帝才呵呵笑道:“好啊,王叔祖可是给朕举荐了一员虎将,有李卿家在英格兰,朕也可以更放心一些了。”
见崇祯皇帝这个时候还不忘挖坑坑李鸿基,朱聿键顿时抱拳道:“李鸿基可为将,然则不可为帅,较之英国公与军府中的大才还是多有不如的。”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再看吧,慢慢看,朕现在倒是很想看看他在英格兰之地会如何折腾一番。”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李自成这个家伙在早些年的时候简直就是自己心中的心魔一般,时时刻刻的都担心这家伙会突然跳出来造反。
哪怕后来随着威势日重,不在乎这快递小哥会不会造反了,崇祯皇帝对这家伙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印象。
现在有机会把摆他一道,顺便将这家伙扔到英格兰去祸害那些蛮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李自成这个杀才到了英格兰之后会干出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来,那跟崇祯皇帝有什么关系?
对英格兰的宣战是兵部签发的命令,作战计划是五军都督府制订的,李自成是唐王朱聿键举荐的,就连调令也是五军都督府签发的。
当然,干死英格兰是崇祯皇帝决定的。
心中大爽的崇祯皇帝揭过了这一篇之后,又笑着对朱聿键道:“对了,朕还有一事,想要与王叔祖商量一番。”
朱聿键躬身道:“请陛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