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
“启禀陛下,这是梁王的奏书,因为担心李茂贞与其养子静难节度使李继徽可能再度攻打长安夺取帝位,故希望陛下可以迁都洛阳。”朱友谅双手向上将奏折呈递。
李晔拿起奏折,单眉微挑横扫。刹那间,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将奏折掷回了朱友谅脚下,发出“砰”的闷响。
朱友谅面色微凉,俯下身拾起奏折。
“朕说了多少次了,不迁都,不迁都,梁王他是听不懂么?丞相呢,丞相为何今日不上朝。”
张廷范上前欠身说道:“启禀陛下,丞相他~前几日在家中遭遇恶匪,亡故了。”
那一瞬间李晔的脸上居然勾出了莫名其妙的笑,唇角的弧度一直维持不动,带有些酸涩的之感。他缓缓沿着龙椅坐下。
“恶匪!朱友谅,你是怎么当这个宿卫军都指挥使的。”
“陛下,臣只负责您和皇后,妃子们的安全,崔丞相并不在皇宫中,所以……”
“荒谬!”李晔将袖袍一甩,狠狠的砸在龙柄上,扶着椅柄的手指微微颤抖着。
“你~~你说,丞相一死,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啊?”
原本目无表情的朱友谅,居然露出一丝淡淡的浅笑,迈步上前。
“陛下,就算您不同意迁都,也要迁,因为您的新禁军副统领郑大人已经失踪很久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迁都再所难免,还有空缺的丞相,判六军职务人选由陛下自行定夺,微臣要说的也就这么多,奏折等会儿会重新递给陛下批阅。”
那一时间的恍惚,让李晔再次认清了现实,他唯一的依靠崔胤,郑元规都死了,死的这样的不明不白。迁都,说的好听。他在心底不安的情绪中静默了片刻,那双眼眸中的黑沉倒映出崔胤,郑元规往日的身影,一抹淡淡的哀怨掠过。李晔突然间回神过来,打足精神说道,“众爱卿听旨,封崔远和裴抠分任判六军正使和副使。柳璨和崔远继任宰相一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不想再搭理任何人的唐昭宗,向着椒兰殿快步奔走。
******
椒兰殿
何皇后神情落落地独自坐在窗前,百无聊赖都上心头,她便随手拨弄着摆放的古琴,琴弦悠长颤于指尖,发出似有似无细微的声音。
“气死朕了,真的要气死朕了。”
“何事让陛下如此动怒。”何皇后回头看去,挑挑眉梢,接着明眸一转。
“能让朕气死的,除了朱全忠已经没有其他人了,死了他们都死了,皇后。”李晔索性仰倒在床榻上。
“陛下您的意思是朱全忠已经把崔胤崔大人都。。。都。”话语有点哽咽,难以接受。
“没错!他动手了,把碍眼的都弄死了,他!朱全忠!居然!又要逼朕迁都,还逼着不迁不行,还有啊,迁都必须按籍,还要将这祖上留给朕的宫室、房屋全部拆毁,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新宫室。”
李晔呶呶恨恨的说了一大堆,说着说着心底的悲伤泉涌而上,几乎灭顶地淹没了他,随之而来的是几近绝望的孤独。
一时间,两人似乎再无话说,何皇后起身坐在琴前,拨动着几下丝弦,抬头看向窗外,缓缓理韵,一声悠扬的琴音应手而起。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
不日后,朱温下的折子终于开始执行了。
偏殿
“大人,我们要带什么东西么?”
蒋玄晖打量着房间各处,侧头向门外吩咐道:“我这里没什么要带的,你们打点好自己的行装就全部去帮各后宫和皇后,皇上。”
太极殿
李晔站在案桌前,将加急的奏折垒成一摞,又不放心的绕着殿四周张望。
“真不该答应迁都,要带那么多东西。”
“启禀陛下,昭仪娘娘在绫绮殿发脾气,让您立刻过去,您看……”
粒儿杵在门外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李晔扭过头见是粒儿,微怔,随即不以为然地一笑,语气上略带缓和,“是你啊,朕前两天还在打听呢,想知道你去哪了,还真今天遇到了,和你的主子回话,她不想搬就让她待着好了,反正我们所有人都要走,如果她乐意与天为被,与地为床的话,我是没什么意见。”
“奴婢遵旨~”粒儿半蹲身告退,后退几步转身离开了太极殿。
******
朱温大营
朱温定睛看着案桌上新展开的军报。
崔胤,郑元规已死,并且株连九族,友伦之仇得报,迁都之事已经开始,不日将和王爷汇合。
******
黎明悄然而至,天边遥远的晨曦露出一缕若有若无的微光,缓慢而清晰的透过了白雾茫茫。通往皇城门口的通道上,数十里的箱子,马匹遥遥飒飒,禁卫军十步一卫,直通长安城外。百官云集,各管各的拿着自己的行囊。万众瞩目的城门处,李晔带领着何皇后,李渐荣缓步而出,他并没有穿戎装,也没有穿平时的帝王便服,而是换了件水青色长衫,纤尘不染,飘逸清新。他手上裹着柔软的锦毯。随行的200多内官全部在城门之外,静候原地,等待皇帝的驾临。
通天大路上,李晔的步伐孤单,走得并不快,步履徐缓,神色平静如常,路之尽头,身单影孤。
“我说……咱们的皇帝怎么都不笑啊。”
“还不是你啊,让他迁都,还拿王爷出来吓他,恶匪啊恶匪,多可怕的名字,笑的出来才怪。”
“伯父吩咐的,让你把身后那些内官换成自己人,你几时动手。”
蒋玄晖静默不语。
朱友谅侧垂眸,低声再问一句:“你看,皇后身边的蝶儿,李渐荣身旁的粒儿都还在呢。”
蒋玄晖深深望着朱友谅,柔声说:“打现在起,你每到一个驿站,都来提醒我,被你天天这么唠叨,我这脑子越发的笨拙,能想出来的主意都要被你唠叨完了。”
朱友谅温和一笑,打趣的抬手往蒋玄晖脑门一摸,“我去看宫殿拆了如何了,你好生跟着他们出发去,蒋大人。”
沿途的禁卫军明剑亮戈,耀目光寒,整个迁移的队伍笼罩在一种肃穆与森严的阵势下。
******
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历史上一共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城市,它在历史上很长时间既是天下政治,经济,文化中文,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汉魏以来,特别是武则天迁都洛阳并且命名为神都以后,在民族融合和中西交流上都留下浓墨重彩而又彪炳史册的辉煌篇章。
但是唐朝末年,天下动荡,军阀混战,黄巢起义后的持续兵乱,洛阳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浩劫,县邑荒废,悉为榛莽,白骨蔽野,外绝居人,洛阳城中,皆悉数焚毁。张全义到达洛阳时,城中一片废墟,城中所存遗民仅百户,洛阳原有三座小城,分别为北州、南州和中州,但经军阀混战后,仅余残垣。他决定率领手下百余兵丁和所存残民,共保中州一城,接着修葺南州和北州城。
“大人,接到长安传来的消息,大部队已经向洛阳进发了。”
张全义步履轻轻,“我知道,而且梁王会亲自过来监工,让他们修建被毁坏的残垣加快点速度,王爷可没我那么好说话。”
“遵命。”
望着天空若有所思的张全义。片刻后,“屯将,屯副,屯判官这些人管的如何?”
“很好,相当顺利,还是大人有办法。”
张全义仰头而笑,含笑的眼睛清亮,如天边一弯明月。
有了耕种的田地,城中百姓不愁吃穿,接下来就该做其他得了。
“传我令下去,农闲时分挑选部分体格健壮的农户,教习他们弓矢枪剑和行军布阵进退之法。”张全义低稳的语气听着叫人不得不从。
一旁的侍从不解道:“这是为何大人,他们只是一些老百姓,这要等宣武军入驻洛阳。”
张全义微抿着唇,静静看着侍从。
“宣武军只是管将来的城防,现在还是乱世,如果老百姓不能保护自己,当梁王撤走他的兵力,或者哪天兵力受到冲击,那洛阳岂不是又要变回废墟!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力量,就能有效保证民与民间的安定团结,洛阳城治安的维稳局面,每每有盗贼横行即行缉捕,岂不乐哉。”
一道清晰地版图在张全义脑海中绚烂交织,人的心灵伴随着深邃的天空无限延伸,仿佛遨游乾坤般探索遥不可知的未来。
“启禀陛下,这是梁王的奏书,因为担心李茂贞与其养子静难节度使李继徽可能再度攻打长安夺取帝位,故希望陛下可以迁都洛阳。”朱友谅双手向上将奏折呈递。
李晔拿起奏折,单眉微挑横扫。刹那间,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将奏折掷回了朱友谅脚下,发出“砰”的闷响。
朱友谅面色微凉,俯下身拾起奏折。
“朕说了多少次了,不迁都,不迁都,梁王他是听不懂么?丞相呢,丞相为何今日不上朝。”
张廷范上前欠身说道:“启禀陛下,丞相他~前几日在家中遭遇恶匪,亡故了。”
那一瞬间李晔的脸上居然勾出了莫名其妙的笑,唇角的弧度一直维持不动,带有些酸涩的之感。他缓缓沿着龙椅坐下。
“恶匪!朱友谅,你是怎么当这个宿卫军都指挥使的。”
“陛下,臣只负责您和皇后,妃子们的安全,崔丞相并不在皇宫中,所以……”
“荒谬!”李晔将袖袍一甩,狠狠的砸在龙柄上,扶着椅柄的手指微微颤抖着。
“你~~你说,丞相一死,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啊?”
原本目无表情的朱友谅,居然露出一丝淡淡的浅笑,迈步上前。
“陛下,就算您不同意迁都,也要迁,因为您的新禁军副统领郑大人已经失踪很久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迁都再所难免,还有空缺的丞相,判六军职务人选由陛下自行定夺,微臣要说的也就这么多,奏折等会儿会重新递给陛下批阅。”
那一时间的恍惚,让李晔再次认清了现实,他唯一的依靠崔胤,郑元规都死了,死的这样的不明不白。迁都,说的好听。他在心底不安的情绪中静默了片刻,那双眼眸中的黑沉倒映出崔胤,郑元规往日的身影,一抹淡淡的哀怨掠过。李晔突然间回神过来,打足精神说道,“众爱卿听旨,封崔远和裴抠分任判六军正使和副使。柳璨和崔远继任宰相一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不想再搭理任何人的唐昭宗,向着椒兰殿快步奔走。
******
椒兰殿
何皇后神情落落地独自坐在窗前,百无聊赖都上心头,她便随手拨弄着摆放的古琴,琴弦悠长颤于指尖,发出似有似无细微的声音。
“气死朕了,真的要气死朕了。”
“何事让陛下如此动怒。”何皇后回头看去,挑挑眉梢,接着明眸一转。
“能让朕气死的,除了朱全忠已经没有其他人了,死了他们都死了,皇后。”李晔索性仰倒在床榻上。
“陛下您的意思是朱全忠已经把崔胤崔大人都。。。都。”话语有点哽咽,难以接受。
“没错!他动手了,把碍眼的都弄死了,他!朱全忠!居然!又要逼朕迁都,还逼着不迁不行,还有啊,迁都必须按籍,还要将这祖上留给朕的宫室、房屋全部拆毁,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新宫室。”
李晔呶呶恨恨的说了一大堆,说着说着心底的悲伤泉涌而上,几乎灭顶地淹没了他,随之而来的是几近绝望的孤独。
一时间,两人似乎再无话说,何皇后起身坐在琴前,拨动着几下丝弦,抬头看向窗外,缓缓理韵,一声悠扬的琴音应手而起。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
不日后,朱温下的折子终于开始执行了。
偏殿
“大人,我们要带什么东西么?”
蒋玄晖打量着房间各处,侧头向门外吩咐道:“我这里没什么要带的,你们打点好自己的行装就全部去帮各后宫和皇后,皇上。”
太极殿
李晔站在案桌前,将加急的奏折垒成一摞,又不放心的绕着殿四周张望。
“真不该答应迁都,要带那么多东西。”
“启禀陛下,昭仪娘娘在绫绮殿发脾气,让您立刻过去,您看……”
粒儿杵在门外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李晔扭过头见是粒儿,微怔,随即不以为然地一笑,语气上略带缓和,“是你啊,朕前两天还在打听呢,想知道你去哪了,还真今天遇到了,和你的主子回话,她不想搬就让她待着好了,反正我们所有人都要走,如果她乐意与天为被,与地为床的话,我是没什么意见。”
“奴婢遵旨~”粒儿半蹲身告退,后退几步转身离开了太极殿。
******
朱温大营
朱温定睛看着案桌上新展开的军报。
崔胤,郑元规已死,并且株连九族,友伦之仇得报,迁都之事已经开始,不日将和王爷汇合。
******
黎明悄然而至,天边遥远的晨曦露出一缕若有若无的微光,缓慢而清晰的透过了白雾茫茫。通往皇城门口的通道上,数十里的箱子,马匹遥遥飒飒,禁卫军十步一卫,直通长安城外。百官云集,各管各的拿着自己的行囊。万众瞩目的城门处,李晔带领着何皇后,李渐荣缓步而出,他并没有穿戎装,也没有穿平时的帝王便服,而是换了件水青色长衫,纤尘不染,飘逸清新。他手上裹着柔软的锦毯。随行的200多内官全部在城门之外,静候原地,等待皇帝的驾临。
通天大路上,李晔的步伐孤单,走得并不快,步履徐缓,神色平静如常,路之尽头,身单影孤。
“我说……咱们的皇帝怎么都不笑啊。”
“还不是你啊,让他迁都,还拿王爷出来吓他,恶匪啊恶匪,多可怕的名字,笑的出来才怪。”
“伯父吩咐的,让你把身后那些内官换成自己人,你几时动手。”
蒋玄晖静默不语。
朱友谅侧垂眸,低声再问一句:“你看,皇后身边的蝶儿,李渐荣身旁的粒儿都还在呢。”
蒋玄晖深深望着朱友谅,柔声说:“打现在起,你每到一个驿站,都来提醒我,被你天天这么唠叨,我这脑子越发的笨拙,能想出来的主意都要被你唠叨完了。”
朱友谅温和一笑,打趣的抬手往蒋玄晖脑门一摸,“我去看宫殿拆了如何了,你好生跟着他们出发去,蒋大人。”
沿途的禁卫军明剑亮戈,耀目光寒,整个迁移的队伍笼罩在一种肃穆与森严的阵势下。
******
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历史上一共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城市,它在历史上很长时间既是天下政治,经济,文化中文,也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汉魏以来,特别是武则天迁都洛阳并且命名为神都以后,在民族融合和中西交流上都留下浓墨重彩而又彪炳史册的辉煌篇章。
但是唐朝末年,天下动荡,军阀混战,黄巢起义后的持续兵乱,洛阳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浩劫,县邑荒废,悉为榛莽,白骨蔽野,外绝居人,洛阳城中,皆悉数焚毁。张全义到达洛阳时,城中一片废墟,城中所存遗民仅百户,洛阳原有三座小城,分别为北州、南州和中州,但经军阀混战后,仅余残垣。他决定率领手下百余兵丁和所存残民,共保中州一城,接着修葺南州和北州城。
“大人,接到长安传来的消息,大部队已经向洛阳进发了。”
张全义步履轻轻,“我知道,而且梁王会亲自过来监工,让他们修建被毁坏的残垣加快点速度,王爷可没我那么好说话。”
“遵命。”
望着天空若有所思的张全义。片刻后,“屯将,屯副,屯判官这些人管的如何?”
“很好,相当顺利,还是大人有办法。”
张全义仰头而笑,含笑的眼睛清亮,如天边一弯明月。
有了耕种的田地,城中百姓不愁吃穿,接下来就该做其他得了。
“传我令下去,农闲时分挑选部分体格健壮的农户,教习他们弓矢枪剑和行军布阵进退之法。”张全义低稳的语气听着叫人不得不从。
一旁的侍从不解道:“这是为何大人,他们只是一些老百姓,这要等宣武军入驻洛阳。”
张全义微抿着唇,静静看着侍从。
“宣武军只是管将来的城防,现在还是乱世,如果老百姓不能保护自己,当梁王撤走他的兵力,或者哪天兵力受到冲击,那洛阳岂不是又要变回废墟!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力量,就能有效保证民与民间的安定团结,洛阳城治安的维稳局面,每每有盗贼横行即行缉捕,岂不乐哉。”
一道清晰地版图在张全义脑海中绚烂交织,人的心灵伴随着深邃的天空无限延伸,仿佛遨游乾坤般探索遥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