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沧海商路笔记最新章节!
侯沧海和张小兰都很看好体育馆旁边的小型地块,觉得这个地块完全是遗落在新区的一个明珠,高质量开发出来后,绝对能成为江南地产的一块品牌。
谁知天算不如人算,张跃武一席话就将这个明珠废掉了。
张小兰心有不甘,道:“爸,我们可以两边同时开发。”
张跃武不停摇头,打断道:“相较于楼盘,煤矿这边才是大生意,黄市长支持了我的收购计划,涉及到好几亿资金。所以,这边楼盘必须要按照黄市长的要求来办。”
张小兰继续坚持,道:“两个小区可以同时启动,这样就不会违反黄市长的要求。”
“兰花,这里面很微妙。锁厂的房子涉及到危旧房改造,里面很复杂,进度极有可能被拖延。如果两边楼盘同时启动,新区快,老区慢,会让黄市长形成误,认为我们态度敷衍。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只能选择开发锁厂楼盘。” 张跃武说话到这里,才发现女儿的脚不对劲,道:“你的脚怎么了?”
张小兰道:“我和侯子去看那块地,扭伤了。在一院拍了片,还没有拿到结果。”
侯沧海一直在安静地听着父女俩对话,没有插嘴。他有基层工作经验,知道涉及到老厂区的改造往往很麻烦,麻烦不在于建设,而是在于人。
张跃武转头对侯沧海道:“你有什么想法?”
侯沧海道:“危房改造涉及拆迁,群众工作应该是政府做,我们只管建设。”
张跃武道:“项目有一点商业地产,但是主要任务是改造危房。政府是玩空手道,既办事,又不出钱。所以前期工作肯定是南城区完成。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这个工程不要想着赚钱,能够不亏本,圆满完成任务,对于我来说就是大赚。”
张跃武的这个说法,对于侯沧海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当初约定中,除了年薪以外,还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如果这个项目基本不赚钱,这百分之十便打水漂了。
侯沧海望了一眼张小兰,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自己还在政府机关工作,侯沧海说不定出于面子考虑,不会提出这个百分之十的问题,如今在商言商,他必须得在事先把话讲明白,免得以后打肚皮官司。
“呵,我没有想起这事。我们可以签一个补充合同,年薪增加二十万,其他条件不变。”
“可以。”侯沧海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番,这个项目应该是两三年才能完成,两三年时间,不算百分之十的收入,至少有接近两百万收入,这在高州甚至整个山南的打工阶层是很高的了。
对于张跃武来说,他满脑子想的是整合煤炭资源,玩一把大的。玩成了,以后收入就应该是亿甚至十亿为级别来计算。所以为了完成黄德勇市长交办的事,为了锻炼女儿,为了安全,花个高价请个总经理完全值得。更何况,侯沧海是个命相特别好的人。
张小兰对于父亲的计划有点担心,道:“爸,你这一段时间都在搞并购,会花很多钱的。如果风险太大,干脆别做了。”
“煤炭至少还有十年黄金时间,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我专心做煤矿,你做房地产,算是两条腿走路,风险不大。”
由于有侯沧海在场,张跃武有些话没有讲透。
前些年煤炭行情不好,有一个国营煤矿由于经营不善,还发生了瓦斯爆炸,破产了。恢复生产、技术改造等预计要花四个亿,而且矿内爆炸过,有些情况无法预计。种种情况叠加在一起,尽管煤价一直上扬,也没有人敢于轻易下手。
张跃武多次下井考察,觉得把这个煤矿拿下来也就四个亿,如果地方政府再让一让价,不到三个亿就可以恢复生产。按照这个矿的资源,经营十年,利润高得不可想象。
至于钱的问题,除了自有资金以外,银行可以贷款。
此事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改造资金是否预计得准确。但是,就算多用出一个亿,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张跃武办企业多年,经历过无数波浪,信奉富贵险中求,也正是在这个理念下,闯出了今天的基业。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他很难控制住欲望,眼睁睁看着其他人将这个大煤矿拿去。
“既然已经决定了,我下午有时间,悄悄去看看现场。”侯沧海很有分寸,一句都没有询问张跃武煤矿上的事情。
危房改造与煤矿收购联系在一起,重要性立刻凸现出来。张跃武不想因为危房改造而影响当前最重要的煤块收购,于是道:“你先坐一会儿,我有个建议,你能不能把二七公司的工作辞掉?”
侯沧海道:“二七公司主要工作都是由杨兵在做,除了涉及全局的事,我基本上没有参加。但是杨兵不算是二七山南公司的正式中层干部,如果我辞职,很有可能南州公司会另外派人过来当经理。这个团队是我和杨兵一起拉起来的,为了保持团队稳定,把渠道彻底掌握住,我还得挂这个总经理。”
张跃武没有将二七公司这类企业看在眼里,随意地道:“你那个团队不超过十人吧,可以全部转到我的公司来,不仅是煤矿和房地产,还有路桥公司,你的团队都可以选择。”
侯沧海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道:“谢谢张总,二七公司在高州运作得不错,发展势头良好,暂时还不用跳槽。”
张小兰道:“爸,你的手伸得太长了。现在二七公司的事情都是杨兵在操作,他们做得挺好,日子滋润,没有必要过来。”
张跃武这才作罢。
商量妥当以后,侯沧海准备看那一片危房。
面临着重大变化,张小兰在家里也坐不住,驾起拐杖,也要跟着去。
两人坐电梯到了底楼,一路上没有说话。
上了车,张小兰道:“不好意思啊,突然发生这个大变化,我确实也不知道。”
侯沧海道:“没事,我们要服从大局。对我来说,不算是坏事啊,至少我多得了二十万,二十万啊,可以做多大的事情。”
侯沧海和父亲谈论年薪时,张小兰觉得挺不好意思,总觉得两个人当着自己的面讨价还价挺尴尬。听到侯沧海提起此事,她忍不住道:“你还真财迷啊。”
“在商言商,我是有事说到明处、说在前面,先说断,后不乱,这样最好。”
“你是对的,我有点玻璃心了。”
“谢谢你的理解,董事长。”
“我们一起面对挑战吧,总经理。”
聊着天,斗着嘴,越野车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南区,开过了一条由铁路分割的区域,来到了一片有大量厂区的南城区。二十年前,南城区聚集了高州主要市属和县属国营厂矿,锁厂、糖厂、家俱厂、水瓶厂等企业都聚集于此,南城区的居民十有八九和这些企业有关联。在很长时间,在高州有“要嫁就嫁南城”的说法。
如今风水轮流转,南城区成也萧和败了萧和,市属县属国营工厂纷效益下滑,多数破产,南城成为整个高州最萧条的区域。
侯沧海开车进入南城,看到街道上行走的人,便生出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很多中年男人都穿着工厂制服,面容与世安厂、铁江厂的叔伯们极为相似,可以说是一个车间印出来的。
新区有宽阔大道、整齐绿化带、现代楼房,还有大片大片已经征用的土地。老城区有连片陈旧房子,破烂基础设施,还有街道上明显没有事情的闲人。
张小兰坐在车上,望着窗外景色,脸色凝重。
侯沧海问了几次路,将越野车开到了南城区边缘较为独立的一片厂区。他下了车,张小兰也跟着下了车。
厂区正门是一个破烂的拱形门。如果时光倒流,这道门还是颇为气派的。侯沧海甚至能想象众多工人进出工厂的情形。他随即更改了设想,锁厂里面有家属区,进出工厂的人不算太多,应该以自行车为主。
下班铃声响起,一辆辆自行车飞驰而过,骑在车上的人穿着工厂制服,高晃着头。这幅图画如此生动,侯沧海仿佛曾经来到此地,看过此景。
“你的表情很奇怪?为什么会变得很迷茫的样子。”
“我是在国营企业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在类似的大门下穿过。世事难料,没有想到堂堂国营大厂会破败成这个样子。你走路行吗?我想进去走一走。”
张小兰伸了伸胳膊,道:“你得挽一下,我还不太适应拐杖。”
两人走进了没有门卫的大门,走进了荒草丛生的厂区。厂区没有被硬化的地方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土,用竹条或者绳索分开。土里种着时令蔬菜。蔬菜得到了很好照顾,生机勃勃,与厂区形成鲜明对比。
侯沧海进了厂区便被熟悉气息全面包围。由于世安厂一直还在生产,工厂管理层还在行使职责,与这个完全停产的工厂有些区别。锁厂与熊小梅父亲所有的铁江厂极为相似,厂房如一条条被打断脊柱的蛇,懒懒地散布在厂区公路沿线。
两人如今要改造这里的危房,与从来没有发生过联系的锁厂便有了命运上的牵连。
“你爸说,这里有多少亩?”
“七十来亩,足够大。家属区在哪里?”
“跟我走,我能闻到家属区的味道。”
在侯沧海带领导下,两人顺利地来到了家属区,看到了标有一、二、三幢数字的家属楼房。这些楼房都是灰色砖房,平均在四层,有着长长的外置楼道,楼道栏杆是水泥构成。
“这房旧是旧点,还不错啊。”
“我们走近看看。”
来到第一幢楼的门洞,不用上楼,就可以看见墙体上的裂缝,水泥楼梯上也有小指头粗细的裂缝。张小兰看着裂缝就心虚,加上脚不好,没有往上走。
走了几幢都是类似情况,走到第三幢时,在一处小坝子上传来议论声音。
有三四十个中老年男女站在小坝子处,中间有一个老头激愤地讲:“我天天看新闻,别他马的想哄我。那些当官的肯定是看上了我们这块地,想搞商业开发,骗我们是危房改造。我们当牛当马几十年,一句破产就把我们几十年工作抹消了,现在又想来抢我们的土地和房子,门都没有。”
(第一百六十三章)
侯沧海和张小兰都很看好体育馆旁边的小型地块,觉得这个地块完全是遗落在新区的一个明珠,高质量开发出来后,绝对能成为江南地产的一块品牌。
谁知天算不如人算,张跃武一席话就将这个明珠废掉了。
张小兰心有不甘,道:“爸,我们可以两边同时开发。”
张跃武不停摇头,打断道:“相较于楼盘,煤矿这边才是大生意,黄市长支持了我的收购计划,涉及到好几亿资金。所以,这边楼盘必须要按照黄市长的要求来办。”
张小兰继续坚持,道:“两个小区可以同时启动,这样就不会违反黄市长的要求。”
“兰花,这里面很微妙。锁厂的房子涉及到危旧房改造,里面很复杂,进度极有可能被拖延。如果两边楼盘同时启动,新区快,老区慢,会让黄市长形成误,认为我们态度敷衍。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只能选择开发锁厂楼盘。” 张跃武说话到这里,才发现女儿的脚不对劲,道:“你的脚怎么了?”
张小兰道:“我和侯子去看那块地,扭伤了。在一院拍了片,还没有拿到结果。”
侯沧海一直在安静地听着父女俩对话,没有插嘴。他有基层工作经验,知道涉及到老厂区的改造往往很麻烦,麻烦不在于建设,而是在于人。
张跃武转头对侯沧海道:“你有什么想法?”
侯沧海道:“危房改造涉及拆迁,群众工作应该是政府做,我们只管建设。”
张跃武道:“项目有一点商业地产,但是主要任务是改造危房。政府是玩空手道,既办事,又不出钱。所以前期工作肯定是南城区完成。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这个工程不要想着赚钱,能够不亏本,圆满完成任务,对于我来说就是大赚。”
张跃武的这个说法,对于侯沧海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当初约定中,除了年薪以外,还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如果这个项目基本不赚钱,这百分之十便打水漂了。
侯沧海望了一眼张小兰,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自己还在政府机关工作,侯沧海说不定出于面子考虑,不会提出这个百分之十的问题,如今在商言商,他必须得在事先把话讲明白,免得以后打肚皮官司。
“呵,我没有想起这事。我们可以签一个补充合同,年薪增加二十万,其他条件不变。”
“可以。”侯沧海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番,这个项目应该是两三年才能完成,两三年时间,不算百分之十的收入,至少有接近两百万收入,这在高州甚至整个山南的打工阶层是很高的了。
对于张跃武来说,他满脑子想的是整合煤炭资源,玩一把大的。玩成了,以后收入就应该是亿甚至十亿为级别来计算。所以为了完成黄德勇市长交办的事,为了锻炼女儿,为了安全,花个高价请个总经理完全值得。更何况,侯沧海是个命相特别好的人。
张小兰对于父亲的计划有点担心,道:“爸,你这一段时间都在搞并购,会花很多钱的。如果风险太大,干脆别做了。”
“煤炭至少还有十年黄金时间,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我专心做煤矿,你做房地产,算是两条腿走路,风险不大。”
由于有侯沧海在场,张跃武有些话没有讲透。
前些年煤炭行情不好,有一个国营煤矿由于经营不善,还发生了瓦斯爆炸,破产了。恢复生产、技术改造等预计要花四个亿,而且矿内爆炸过,有些情况无法预计。种种情况叠加在一起,尽管煤价一直上扬,也没有人敢于轻易下手。
张跃武多次下井考察,觉得把这个煤矿拿下来也就四个亿,如果地方政府再让一让价,不到三个亿就可以恢复生产。按照这个矿的资源,经营十年,利润高得不可想象。
至于钱的问题,除了自有资金以外,银行可以贷款。
此事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改造资金是否预计得准确。但是,就算多用出一个亿,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张跃武办企业多年,经历过无数波浪,信奉富贵险中求,也正是在这个理念下,闯出了今天的基业。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他很难控制住欲望,眼睁睁看着其他人将这个大煤矿拿去。
“既然已经决定了,我下午有时间,悄悄去看看现场。”侯沧海很有分寸,一句都没有询问张跃武煤矿上的事情。
危房改造与煤矿收购联系在一起,重要性立刻凸现出来。张跃武不想因为危房改造而影响当前最重要的煤块收购,于是道:“你先坐一会儿,我有个建议,你能不能把二七公司的工作辞掉?”
侯沧海道:“二七公司主要工作都是由杨兵在做,除了涉及全局的事,我基本上没有参加。但是杨兵不算是二七山南公司的正式中层干部,如果我辞职,很有可能南州公司会另外派人过来当经理。这个团队是我和杨兵一起拉起来的,为了保持团队稳定,把渠道彻底掌握住,我还得挂这个总经理。”
张跃武没有将二七公司这类企业看在眼里,随意地道:“你那个团队不超过十人吧,可以全部转到我的公司来,不仅是煤矿和房地产,还有路桥公司,你的团队都可以选择。”
侯沧海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道:“谢谢张总,二七公司在高州运作得不错,发展势头良好,暂时还不用跳槽。”
张小兰道:“爸,你的手伸得太长了。现在二七公司的事情都是杨兵在操作,他们做得挺好,日子滋润,没有必要过来。”
张跃武这才作罢。
商量妥当以后,侯沧海准备看那一片危房。
面临着重大变化,张小兰在家里也坐不住,驾起拐杖,也要跟着去。
两人坐电梯到了底楼,一路上没有说话。
上了车,张小兰道:“不好意思啊,突然发生这个大变化,我确实也不知道。”
侯沧海道:“没事,我们要服从大局。对我来说,不算是坏事啊,至少我多得了二十万,二十万啊,可以做多大的事情。”
侯沧海和父亲谈论年薪时,张小兰觉得挺不好意思,总觉得两个人当着自己的面讨价还价挺尴尬。听到侯沧海提起此事,她忍不住道:“你还真财迷啊。”
“在商言商,我是有事说到明处、说在前面,先说断,后不乱,这样最好。”
“你是对的,我有点玻璃心了。”
“谢谢你的理解,董事长。”
“我们一起面对挑战吧,总经理。”
聊着天,斗着嘴,越野车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南区,开过了一条由铁路分割的区域,来到了一片有大量厂区的南城区。二十年前,南城区聚集了高州主要市属和县属国营厂矿,锁厂、糖厂、家俱厂、水瓶厂等企业都聚集于此,南城区的居民十有八九和这些企业有关联。在很长时间,在高州有“要嫁就嫁南城”的说法。
如今风水轮流转,南城区成也萧和败了萧和,市属县属国营工厂纷效益下滑,多数破产,南城成为整个高州最萧条的区域。
侯沧海开车进入南城,看到街道上行走的人,便生出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很多中年男人都穿着工厂制服,面容与世安厂、铁江厂的叔伯们极为相似,可以说是一个车间印出来的。
新区有宽阔大道、整齐绿化带、现代楼房,还有大片大片已经征用的土地。老城区有连片陈旧房子,破烂基础设施,还有街道上明显没有事情的闲人。
张小兰坐在车上,望着窗外景色,脸色凝重。
侯沧海问了几次路,将越野车开到了南城区边缘较为独立的一片厂区。他下了车,张小兰也跟着下了车。
厂区正门是一个破烂的拱形门。如果时光倒流,这道门还是颇为气派的。侯沧海甚至能想象众多工人进出工厂的情形。他随即更改了设想,锁厂里面有家属区,进出工厂的人不算太多,应该以自行车为主。
下班铃声响起,一辆辆自行车飞驰而过,骑在车上的人穿着工厂制服,高晃着头。这幅图画如此生动,侯沧海仿佛曾经来到此地,看过此景。
“你的表情很奇怪?为什么会变得很迷茫的样子。”
“我是在国营企业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在类似的大门下穿过。世事难料,没有想到堂堂国营大厂会破败成这个样子。你走路行吗?我想进去走一走。”
张小兰伸了伸胳膊,道:“你得挽一下,我还不太适应拐杖。”
两人走进了没有门卫的大门,走进了荒草丛生的厂区。厂区没有被硬化的地方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土,用竹条或者绳索分开。土里种着时令蔬菜。蔬菜得到了很好照顾,生机勃勃,与厂区形成鲜明对比。
侯沧海进了厂区便被熟悉气息全面包围。由于世安厂一直还在生产,工厂管理层还在行使职责,与这个完全停产的工厂有些区别。锁厂与熊小梅父亲所有的铁江厂极为相似,厂房如一条条被打断脊柱的蛇,懒懒地散布在厂区公路沿线。
两人如今要改造这里的危房,与从来没有发生过联系的锁厂便有了命运上的牵连。
“你爸说,这里有多少亩?”
“七十来亩,足够大。家属区在哪里?”
“跟我走,我能闻到家属区的味道。”
在侯沧海带领导下,两人顺利地来到了家属区,看到了标有一、二、三幢数字的家属楼房。这些楼房都是灰色砖房,平均在四层,有着长长的外置楼道,楼道栏杆是水泥构成。
“这房旧是旧点,还不错啊。”
“我们走近看看。”
来到第一幢楼的门洞,不用上楼,就可以看见墙体上的裂缝,水泥楼梯上也有小指头粗细的裂缝。张小兰看着裂缝就心虚,加上脚不好,没有往上走。
走了几幢都是类似情况,走到第三幢时,在一处小坝子上传来议论声音。
有三四十个中老年男女站在小坝子处,中间有一个老头激愤地讲:“我天天看新闻,别他马的想哄我。那些当官的肯定是看上了我们这块地,想搞商业开发,骗我们是危房改造。我们当牛当马几十年,一句破产就把我们几十年工作抹消了,现在又想来抢我们的土地和房子,门都没有。”
(第一百六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