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娘来不了,你也别挑。这是爹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少。”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里面是铜板。
冯氏见了,撇嘴一下,说:“爹可疼你们了,昨天晚上就装出来了,五十个铜板呢。”
五十个铜板,说实话在农家就是一笔小财。
蒋氏后退没敢收,梁宿友直接塞给了二儿子,抻哆着道:
“跟爹客气啥,拿着。房子盖得这么周正,肯定都花空了。”
梁庐见状,跟梁安对视一眼,然后收下、道谢。
梁亮再旁看着他们哥俩,狠狠剜了一眼,没有吱声。
齐妙看的真切,梁宿友是真心实意的要给梁庐燎锅底。
以前,他就比较偏信二儿子,如今五十个铜板,算是高看二大爷一家了。
就是不知道等他们家盖好房子之后,这老爷子能给多少钱燎锅底儿……
昨天说好的那些媳妇儿们,辰时初就都来了。
蒋氏作为女主人,自然得想对大家能过来捧场表示感谢。
说了一些客套话,便开始张罗着干活。
曹氏焖的一手米饭,今儿她主管做饭就行。
后院临时搭了灶,魏氏过去帮着曹氏忙活,他们俩只管焖饭。
柱子媳妇儿洗菜,栓子媳妇儿切菜,齐妙烧火,梁桂兰抱柴禾,冯氏……
众人干的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很默契,谁都没有问王氏为啥没出现,更没有提他。
巳时正,七家屯热闹了起来。
“噼噼啪啪——”鞭炮声响起,齐妙溜出去看热闹。
来了不少人,能叫得出名儿的都来了,还有一些是附近邻村的。
不得不说,梁庐的人缘要比梁亮好。
一家之主梁庐,捏着三根香走到供桌前。
齐妙是第一次新房上梁,总听人说上梁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供桌上的猪头肉、鲤鱼分别放在两侧。
据说有钱人家都会买一整个猪头来祭奠,若是家里没有钱,一块猪头肉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两盘子花花绿绿的馒头,摆在其中。
瞅着真想拿一个咬口,尝尝味道。里面是豆馅儿的,特别甜。
梁庐恭敬地祭拜、上香。
梁氏族长梁春林从人群中出来,嘴里念念有词的主持着上梁仪式。
梁庐将三炷香插进香炉碗儿,这就算是敬了屋神、天地。
接着,四个大汉以梁安为首,抬着房梁站在屋内中央。
齐妙在旁看了一会儿,便又折返去厨房帮活。
她是烧火的,溜出来看一会儿就是了,看的时间太久,不好!
厨房内,叮叮当当的响声,此起彼伏。
媳妇儿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扬着笑意。这么多的肉、鱼、鸡、蛋,想想都流口水。
从过完年到现在,肚子里都没啥油水了。
今儿梁家二房敞亮,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真是讲究啊!
饭菜还没做好,上梁那边就差不多了。梁宿友过来到厨房,看着二儿媳开口问:
“那边再有会儿就好了。咱这儿啥时候开饭?现在放桌子不?”
蒋氏看着一旁的菜品,还有锅里的东西,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爹,让柏儿他们放桌子,家里有过年剩的瓜子,大家先坐着,嗑会儿瓜子,等会儿就能开饭。”
梁宿友听到这话,转身出去张罗了。
栓子媳妇儿大博见了,看着蒋氏挑眉道:
“二婶子,你们家这爷爷现在好很多了呢。”
蒋氏闻言点头,把手里的土豆交给她,翻腾锅里的鱼,说:
“我公爹真的不错,今儿过来燎锅底儿,给了整整五十个铜板呢。”
“哎哟哟,那可不老少啊。”大家纷纷附和着。
嘴里说话却不耽误手上干活儿,这就是农家媳妇儿们,麻利、实诚。
院子足足摆了十桌,七间房里虽然啥都没弄好呢,不过炕上、地上也都摆了桌。
整整二十四桌,又备出了三桌,看架势,得全都用上。
每张桌子放了一盘瓜子,瓜子上面放了几颗南瓜糖。
落座的村民见到这东西,纷纷夸赞二房大方、不抠搜。
七家屯坐席都是男人,几个人凑到一起,说说笑笑,嗑嗑瓜子,十分惬意。
厨房内,蒋氏加快了动作,不停的让齐妙大火、猛火。
一道一道的菜下锅、出锅,魏氏从后院过来,说是那边饭已经焖好了,丸子也都回了锅。
蒋氏瞅着差不多了,看着魏氏说:
“睿达家的,你带着栓子家的开始上菜吧。可以了。”
“行。”大家伙纷纷摘下围裙,端着菜一个一个的从厨房出去。
整鱼、整鸡、红烧肉。
丸子、土豆、炖豆角。
豆腐、小菜、大锅炖……
忙活了整整一上午,看着院子里吃饭的男人们,蒋氏长长舒了口气。
没什么八碟八碗,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便饭,只是多了些鱼、肉、鸡。
村民们吃着这样的席面,不停地夸赞梁庐找了个好媳妇儿,饭菜做的很像样儿。
曹氏从后院回来,看着蒋氏,笑呵呵地说:
“二嫂,你可真能耐,这就赶趟了。”
蒋氏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指着灶台上的东西,说:
“一会儿他们吃完,咱们重新做,大家伙儿一块吃,我都留出来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冲蒋氏竖起了大拇指。
一般捞忙的人,是不需要单独另做,吃剩下的饭菜折一折,然后一起吃一顿就是了。
今儿蒋氏居然说重新做,那可绝对是敞亮。
正高兴着,院门口处突然站着一个人。
蒋氏、曹氏一看,纷纷心里“咯噔”一下,冯氏瞅着,大嘴巴的说:
“啧啧啧……咱娘咋过来了,不是说难受不来了嘛。”
蒋氏斜眼看着冯氏,不愿意的呛着道:
“大嫂,你是不是巴不得咱娘来闹腾?”
“你咋说话呢二弟妹!我就随口一说,你听个乐呵呗。”冯氏翻了个白眼,有些不愿意。
没分家之前两个人就爱掐,分家之后掐的机会少,不过只要逮到机会,冯氏就不会错过。
曹氏怕蒋氏跟她掰扯,毕竟是自家里的大事儿,图意顺当。
伸手拽了拽她,琢磨了一下,伏在蒋氏耳畔轻声呢喃。
王氏突然出现,她可不认为是过来燎锅底儿、捧场那么简单。
搞不好,就是过来找事儿、或者纯粹过来闹腾的。
这会儿,梁庐、梁宿友他们都在正房陪里正、几个族长吃饭。
院子里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真要是闹起来,儿媳跟婆婆,自然儿媳吃亏。
蒋氏听到曹氏这话,赶紧把腰上的围裙摘下来,随手塞给齐妙就走。
可是——
“老二媳妇儿,你干嘛去!”
王氏直接进院喊住她,让她没法进正房喊人。
齐妙见状,迈步就要走,冯氏一把抓住她,说:
“妙儿,你赶紧把火点了,我看那素炒干豆腐要没,得再炒一锅。”
冯氏突然开口,显然就不想他们进正房“搬救兵”。
果然,这冯氏是不想二房顺顺利利的过日子。
齐妙愤恨的看着她,想要张口反驳,曹氏直接伸手,排开了冯氏的手腕儿。
魏氏等人见了,谁也没有说话,连上前劝阻都没有。
毕竟是人家的事情,他们不好掺言。
梁桂兰小心的挪步到门口,个子小,猫腰就跑出去了。
蒋氏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走进的王氏,重重叹口气,硬着头皮打招呼说:
“娘,您来了。”
“啪——”
话音刚落,王氏一巴掌就打在了蒋氏的脸上。
原本院子里吃饭、唠嗑儿的男人们,顿时都把视线移到了这边。
曹氏母女俩来到蒋氏身后,看着王氏故意大声的说:
“娘,您来了,赶紧屋里坐,正好刚开席。我爹说您不舒服,不过来了,到底是二哥有面子,娘疼二哥、二嫂。”
王氏拉着一张脸,听着曹氏话里有话的言语,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说:
“老三媳妇儿、老二媳妇儿,我不跟你们打哈哈。你们大姑姐现在落难了,需要八十两银子解救,我自己拿三十两银子,你们一家拿二十五两,把钱凑出来,我好拿去给她。”
轰——
王氏这话说完,原本大家都规避的话题,直接搬到了台面上。
陈大雷用陈旧种子充当好种子这事儿,一直都是大家的禁忌。
要不是因为梁安、梁庐的缘故,村里人都不想跟老宅打交道。
没想到现在……
被王氏就这么直不愣登的搬到了台面上,还是二儿子家新房上梁的大日子,多多少少有些过分。
黄永川今儿也来了,本来让他进正房吃,不过他没同意,就跟栓子他们一起吃吃喝喝、说话唠嗑。
见到这样的局面,不禁走过来,轻叹口气,道:
“梁婶子啊,你这话今儿说不合适吧。咋地二兄弟家新房子上梁,你这样……”
“怎么的,我是他娘。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王氏撒泼起来,那一副“不服天朝管”的样子,有些让人生气。
话很不讲理,而且嗓门还大。
黄永川见状无语,不过却也保持风度的道:
“梁婶子,话不能这么说。虽然你是儿兄弟的娘,可这大日子过来闹,说不过去的。”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里面是铜板。
冯氏见了,撇嘴一下,说:“爹可疼你们了,昨天晚上就装出来了,五十个铜板呢。”
五十个铜板,说实话在农家就是一笔小财。
蒋氏后退没敢收,梁宿友直接塞给了二儿子,抻哆着道:
“跟爹客气啥,拿着。房子盖得这么周正,肯定都花空了。”
梁庐见状,跟梁安对视一眼,然后收下、道谢。
梁亮再旁看着他们哥俩,狠狠剜了一眼,没有吱声。
齐妙看的真切,梁宿友是真心实意的要给梁庐燎锅底。
以前,他就比较偏信二儿子,如今五十个铜板,算是高看二大爷一家了。
就是不知道等他们家盖好房子之后,这老爷子能给多少钱燎锅底儿……
昨天说好的那些媳妇儿们,辰时初就都来了。
蒋氏作为女主人,自然得想对大家能过来捧场表示感谢。
说了一些客套话,便开始张罗着干活。
曹氏焖的一手米饭,今儿她主管做饭就行。
后院临时搭了灶,魏氏过去帮着曹氏忙活,他们俩只管焖饭。
柱子媳妇儿洗菜,栓子媳妇儿切菜,齐妙烧火,梁桂兰抱柴禾,冯氏……
众人干的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很默契,谁都没有问王氏为啥没出现,更没有提他。
巳时正,七家屯热闹了起来。
“噼噼啪啪——”鞭炮声响起,齐妙溜出去看热闹。
来了不少人,能叫得出名儿的都来了,还有一些是附近邻村的。
不得不说,梁庐的人缘要比梁亮好。
一家之主梁庐,捏着三根香走到供桌前。
齐妙是第一次新房上梁,总听人说上梁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供桌上的猪头肉、鲤鱼分别放在两侧。
据说有钱人家都会买一整个猪头来祭奠,若是家里没有钱,一块猪头肉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两盘子花花绿绿的馒头,摆在其中。
瞅着真想拿一个咬口,尝尝味道。里面是豆馅儿的,特别甜。
梁庐恭敬地祭拜、上香。
梁氏族长梁春林从人群中出来,嘴里念念有词的主持着上梁仪式。
梁庐将三炷香插进香炉碗儿,这就算是敬了屋神、天地。
接着,四个大汉以梁安为首,抬着房梁站在屋内中央。
齐妙在旁看了一会儿,便又折返去厨房帮活。
她是烧火的,溜出来看一会儿就是了,看的时间太久,不好!
厨房内,叮叮当当的响声,此起彼伏。
媳妇儿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扬着笑意。这么多的肉、鱼、鸡、蛋,想想都流口水。
从过完年到现在,肚子里都没啥油水了。
今儿梁家二房敞亮,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真是讲究啊!
饭菜还没做好,上梁那边就差不多了。梁宿友过来到厨房,看着二儿媳开口问:
“那边再有会儿就好了。咱这儿啥时候开饭?现在放桌子不?”
蒋氏看着一旁的菜品,还有锅里的东西,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爹,让柏儿他们放桌子,家里有过年剩的瓜子,大家先坐着,嗑会儿瓜子,等会儿就能开饭。”
梁宿友听到这话,转身出去张罗了。
栓子媳妇儿大博见了,看着蒋氏挑眉道:
“二婶子,你们家这爷爷现在好很多了呢。”
蒋氏闻言点头,把手里的土豆交给她,翻腾锅里的鱼,说:
“我公爹真的不错,今儿过来燎锅底儿,给了整整五十个铜板呢。”
“哎哟哟,那可不老少啊。”大家纷纷附和着。
嘴里说话却不耽误手上干活儿,这就是农家媳妇儿们,麻利、实诚。
院子足足摆了十桌,七间房里虽然啥都没弄好呢,不过炕上、地上也都摆了桌。
整整二十四桌,又备出了三桌,看架势,得全都用上。
每张桌子放了一盘瓜子,瓜子上面放了几颗南瓜糖。
落座的村民见到这东西,纷纷夸赞二房大方、不抠搜。
七家屯坐席都是男人,几个人凑到一起,说说笑笑,嗑嗑瓜子,十分惬意。
厨房内,蒋氏加快了动作,不停的让齐妙大火、猛火。
一道一道的菜下锅、出锅,魏氏从后院过来,说是那边饭已经焖好了,丸子也都回了锅。
蒋氏瞅着差不多了,看着魏氏说:
“睿达家的,你带着栓子家的开始上菜吧。可以了。”
“行。”大家伙纷纷摘下围裙,端着菜一个一个的从厨房出去。
整鱼、整鸡、红烧肉。
丸子、土豆、炖豆角。
豆腐、小菜、大锅炖……
忙活了整整一上午,看着院子里吃饭的男人们,蒋氏长长舒了口气。
没什么八碟八碗,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便饭,只是多了些鱼、肉、鸡。
村民们吃着这样的席面,不停地夸赞梁庐找了个好媳妇儿,饭菜做的很像样儿。
曹氏从后院回来,看着蒋氏,笑呵呵地说:
“二嫂,你可真能耐,这就赶趟了。”
蒋氏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指着灶台上的东西,说:
“一会儿他们吃完,咱们重新做,大家伙儿一块吃,我都留出来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冲蒋氏竖起了大拇指。
一般捞忙的人,是不需要单独另做,吃剩下的饭菜折一折,然后一起吃一顿就是了。
今儿蒋氏居然说重新做,那可绝对是敞亮。
正高兴着,院门口处突然站着一个人。
蒋氏、曹氏一看,纷纷心里“咯噔”一下,冯氏瞅着,大嘴巴的说:
“啧啧啧……咱娘咋过来了,不是说难受不来了嘛。”
蒋氏斜眼看着冯氏,不愿意的呛着道:
“大嫂,你是不是巴不得咱娘来闹腾?”
“你咋说话呢二弟妹!我就随口一说,你听个乐呵呗。”冯氏翻了个白眼,有些不愿意。
没分家之前两个人就爱掐,分家之后掐的机会少,不过只要逮到机会,冯氏就不会错过。
曹氏怕蒋氏跟她掰扯,毕竟是自家里的大事儿,图意顺当。
伸手拽了拽她,琢磨了一下,伏在蒋氏耳畔轻声呢喃。
王氏突然出现,她可不认为是过来燎锅底儿、捧场那么简单。
搞不好,就是过来找事儿、或者纯粹过来闹腾的。
这会儿,梁庐、梁宿友他们都在正房陪里正、几个族长吃饭。
院子里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真要是闹起来,儿媳跟婆婆,自然儿媳吃亏。
蒋氏听到曹氏这话,赶紧把腰上的围裙摘下来,随手塞给齐妙就走。
可是——
“老二媳妇儿,你干嘛去!”
王氏直接进院喊住她,让她没法进正房喊人。
齐妙见状,迈步就要走,冯氏一把抓住她,说:
“妙儿,你赶紧把火点了,我看那素炒干豆腐要没,得再炒一锅。”
冯氏突然开口,显然就不想他们进正房“搬救兵”。
果然,这冯氏是不想二房顺顺利利的过日子。
齐妙愤恨的看着她,想要张口反驳,曹氏直接伸手,排开了冯氏的手腕儿。
魏氏等人见了,谁也没有说话,连上前劝阻都没有。
毕竟是人家的事情,他们不好掺言。
梁桂兰小心的挪步到门口,个子小,猫腰就跑出去了。
蒋氏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走进的王氏,重重叹口气,硬着头皮打招呼说:
“娘,您来了。”
“啪——”
话音刚落,王氏一巴掌就打在了蒋氏的脸上。
原本院子里吃饭、唠嗑儿的男人们,顿时都把视线移到了这边。
曹氏母女俩来到蒋氏身后,看着王氏故意大声的说:
“娘,您来了,赶紧屋里坐,正好刚开席。我爹说您不舒服,不过来了,到底是二哥有面子,娘疼二哥、二嫂。”
王氏拉着一张脸,听着曹氏话里有话的言语,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说:
“老三媳妇儿、老二媳妇儿,我不跟你们打哈哈。你们大姑姐现在落难了,需要八十两银子解救,我自己拿三十两银子,你们一家拿二十五两,把钱凑出来,我好拿去给她。”
轰——
王氏这话说完,原本大家都规避的话题,直接搬到了台面上。
陈大雷用陈旧种子充当好种子这事儿,一直都是大家的禁忌。
要不是因为梁安、梁庐的缘故,村里人都不想跟老宅打交道。
没想到现在……
被王氏就这么直不愣登的搬到了台面上,还是二儿子家新房上梁的大日子,多多少少有些过分。
黄永川今儿也来了,本来让他进正房吃,不过他没同意,就跟栓子他们一起吃吃喝喝、说话唠嗑。
见到这样的局面,不禁走过来,轻叹口气,道:
“梁婶子啊,你这话今儿说不合适吧。咋地二兄弟家新房子上梁,你这样……”
“怎么的,我是他娘。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王氏撒泼起来,那一副“不服天朝管”的样子,有些让人生气。
话很不讲理,而且嗓门还大。
黄永川见状无语,不过却也保持风度的道:
“梁婶子,话不能这么说。虽然你是儿兄弟的娘,可这大日子过来闹,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