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轻轻抚摸着女子隆起的肚子,笑道:“嫌闷,我让小妹多来陪陪你。”
    女子连忙道:“算了,她太闹腾了,她一来,小家伙就闹腾的停不下来。”
    郭青道:“那我这三个月就陪你,等儿子生出来。”
    女子笑道:“我没事儿,你不用守着我,他闹腾一会儿,累了就不闹了,等他不闹的时候我出去走走就好了。”
    二人一个床上躺着,一个在床边坐着,三只手轻抚着肚子,安安静静的感受着小生命的跳动,轻言细语间慢慢安抚,肚子里的孩子也渐渐安静下来。
    “他睡着了。”女子轻轻笑着。
    郭青笑道:“闹腾了半天,也该睡了。”
    忽又听到屋外有人喊叫,郭青脸上笑容一敛,就要起身出去。
    女子拉住他的手,轻声道:“别动气,肯定是紧急事儿,不然也不会一遍遍来叫你。你去吧,我睡会儿。”说完便闭上眼睛。
    郭青齐声给她盖好被子,放下床帘,这才出去。
    仆人见少爷脸色不好,赶紧说道:“少爷,门外那人说他姓杨。”
    “多大年纪?”郭青脸色并不好看。
    仆人道:“年轻人,二十多岁,说话挺和气。”
    这些年见的人多了,猜不出来会是谁,也懒得猜,便直接出门去看看。
    出得门外,郭青就见两人背对大门站着,便高声道:“不知两位找郭某何事?”
    那两人转过身来没有回话,其中一人看着郭青只是在笑,并不言语。
    郭青看着那张脸,忽然高喊一声:“杨大哥!”快步下了台阶。
    这二人正是杨丛义与江恺。
    杨丛义笑道:“郭兄弟,看你面色红润,近来是有好事吧。”
    郭青抓着杨丛义的肩旁,神情激动:“杨大哥,这两年你去哪儿了,我去怀宁找过你几次,一直都找不到你。”
    杨丛义笑道:“两年前我去了临安,今天一回太湖县就来找你了。”
    郭青笑道:“杨大哥,这次回来还走吗?”
    杨丛义道:“回来办点事,待个十天半个月。”
    “不好意思,让你们等这么久,我们进去再说吧。”郭青忽然想起来,门外不是聊天地方,赶紧请他们进府。
    来到客厅,杨丛义介绍了江恺,把自己这两年的经历简单讲一遍,又把他们此行的目的告诉郭青,现在来找他就是来借钱募军。
    郭青听了杨丛义如今的身份,一开始还有些紧张,在杨丛义一番劝慰下,也就释然了,两人还是兄弟相称。当他听到出海回易的时候,其实很感兴趣,但却不好开口。又听说杨丛义要借钱募军,当即将他这两年经商的经历也讲了一遍。
    通过郭青的讲述,杨丛义才知道,郭青现在也赚了些钱,现钱都有六七千贯,加上没有出售的物资,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资产都有一万两三千贯上下。
    郭青当初跟他借了不少钱,按郭青的说法,这一万多贯钱,有五成是杨丛义的,剩下的五成才是他的。既然募军需要用钱,他现在就可以把钱提出来。
    杨丛义当然不会白要这钱,也不会要这么多,募军是公事,公钱不能私用,私钱当然也不合适公用,在他的坚持下,当场立了借据,暂借两千贯。至于分成的问题,全当是笑谈,钱都是郭青辛苦赚来的,他坐享其成,显然不合适,把本钱还给他就成。
    郭青是生意人,杨丛义之前还是一个捕头小吏时,就能想到借钱要给杨丛义分成,现在杨丛义为官,负责朝廷回易督造,又是新军监军,年纪轻轻就担此大任,前途不可限量,对一个想要从商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傍上一个官员更有诱惑力,何况还是负责回易督造,负责赚钱的官员。朝廷赚的都是大钱,随便漏一点出来,对他来说都是巨额财富,他怎么会让杨丛义抽身而出呢?
    当即就道,物资没有出售,家里刚好有事也要留些钱急用,本钱现在怕是拿不出来,等物资出手,就把钱送到临安去。
    杨丛义听他这么一说,放下分成之事不提,也就不再说归还本钱的事。
    三人聊着聊着,天便黑了。
    郭青家里宽敞,他虽不是家主,留宿几个客人的主还是可以做的。
    当晚杨丛义、江恺二人便在郭青家里住下,当晚酒足饭饱,又是一番深谈,若不是杨丛义直言第二天有要事,郭青当晚就要跟他们聊一夜。
    等郭青走后,江恺道:“杨大人,郭青言谈之间,似乎对回易之事很感兴趣。”
    杨丛义笑道:“他以不足千贯之资经营至今,两年时间能有万贯,获利十倍,由此可见,这经商之道他应该较为熟悉。懂经商之道,眼界宽了,自然就能看出这次远洋回易大有利润可图,能搭上朝廷的回易船队,该是商人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可惜啊,这次回易是朝廷主导,任何私商私货都不能随船队出海。他想出海分一杯回易之羹,怕是难以实现。跟着出海看一看,熟悉一下海路,以后自己出海回易,倒是可以。”
    江恺道:“他对我们这么热情,大人准备跟他点明吗?”
    杨丛义道:“不,等他自己提出来,毕竟回易之事花费甚巨,朝廷上下都盯着,有点把柄被人拿住,说不得就要栽跟头。初入仕途,当立意高远,所思所为,以朝廷大业为重,蝇头小利,计较不得,不然就会被俗事所绊,仕途再难更进一步。”
    江恺道:“大人此话有理,初入仕途,根基尚浅,此时陷入利益纠葛,怕是自寻死路。”
    杨丛义点头道:“不错。万事由公心,不会为私利所扰,才能不畏任何阴谋与阻扰。”说完忽又道:“提醒你多次了,私下称兄弟,不要称大人。我们年纪相仿,一起做事,地位当然也平等,无大人小人之分。”
    “杨兄教训的是,我记住了。”江恺赶紧认错。
    “好了,休息吧,明早我们还得出城去看看。”
    江恺应了一声,回房休息。
    杨丛义闭眼躺着却睡不着,募军之事压在心头,让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太湖县人口众多,正常情况下招募几百人应当没有问题,但现在战乱平息,百姓安居,愿意出来应征参军的不知道会有多少。山里虽生活艰难,可依山靠山,活命应当没有问题。但凡能活命,就没几个想冒死参军,谁知道宋金能和平多久。
    若没人应征参军,禁军再招募不到那么些人,麻烦就大了。
    第二日,天不亮杨丛义便起来,运气练功,小半个时辰后,天放亮。
    简单吃了早饭,杨丛义与江恺离开郭府,直出城西。
    卯时未过,来到城外,就见城外官道上已聚集许多人,有人衣着光鲜,有人着布衣,有人空着手,有人带工具,拥挤的人群完全占据了西去的官道。
    众人争相报名,张彪等人被围在人群中,手忙脚乱。
    一百人,这是张彪他们昨天在大街小巷呼喊的,今天过来自然是找他们,哪管他们是不是募军的。
    这么多人前来,看来昨天下午张彪等人的宣传到位了,眼前可不止一百人,两三百人都有,现在让他们报名登记先后,报不上名的肯定不服,不服的人为了一贯钱闹事,也是麻烦。
    “带了工具的,到这边来报名,一人一天一贯钱!”杨丛义将手扬起,高喊一声。
    众人忽然听得身后这话,纷纷回头,见是一个着青色衣衫的年轻人站在路中,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像是管事的,人群里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
    “名额有限,有工具的来报名,没带工具的,赶紧回家去拿,也许还赶得上。”杨丛义又高喊一声。
    昨天可只说了报名,没说今天就开工,能有多少人会把工具带来?
    听得这话,众人哪会犹豫,没拿工具的撒腿就往城里跑去,跑得快,还能有名额,慢了就白来。
    瞬间,官道上就没剩多少人。
    “大家赶紧报名吧,登记了姓名,就可以开工,每人一贯工钱,明天一早来领。”看着剩下的二三十人,杨丛义忽然信心满满。
    张彪等人没带笔墨,如何报名登记?他们眼巴巴望着杨丛义,不知所措。
    杨丛义也顿时尴尬起来,他还真忘了交代笔墨的事情,衙役又没几个识字的,哪里会跟笔墨纸砚扯上关系。
    没办法,只能先让他们做工,晚点再登记。
    杨丛义叫来张彪,让他先安排大家开工,在官道左侧,挨着官道开辟一块长百丈、宽十五丈的空地,都是哪些人在做工,让他们看着,偷奸耍滑的,工钱减半。
    张彪过去把信息一传达到位,他们哪里还会想着登记的事情,反正是给官府做工,官府跑不了,工钱也跑不掉,虽然一贯钱不是小数目,可也没什么好担心。
    官道旁边杂木乱草、地势高低不平,众人不多说,只问从哪开始,立马开工。
    杨丛义示意张彪,让他做主。
    张彪在太湖县衙门很多年,是本地人,对城外的地势情形当然很清楚。
    不多时,他就选定了一块地方,吩咐众人开工。

章节目录

大宋燕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战国萧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战国萧烟并收藏大宋燕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