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武举人的比试,每四年才举办一届,因为武人的成长总是需要时间的,每次将这一代的高手一网打尽之后,总要有几年的功夫,才能让新一辈的高手成长起来,这和文人的培养,还是有些不同的。
要说科举考试还有拾人牙慧的嫌疑的话,这武举比试,可绝对是当今陛下李二的首创,虽然不乏有借鉴科举的意思,但有这个眼光和魄力,能把这武举人考试搞起来,完全可以看出李二的眼光和雄韬伟略了。
这样的武举人比试,和科举考试一样,都是李二出于让遗落的人才,能够尽为其所用的想法,将民间的那些文武人才,都收罗到自己麾下,当然其实也有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为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意思。
他自己就是出自于天下有数的门阀之一,深知权力过于集中在各大世家大族手中的弊端,隋朝的二世而亡,其中就少不了有这样的因素,隋末的群雄逐鹿,更是差点成了各大世家展示自我的舞台。
所以真正的当上皇帝以后,李二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不论是关陇贵族,还是山东士族,都是他需要限制的对象。
而提高民间人才的权力,无疑就是很好的一种平衡的手段。后来的马周,能够登上宰相的高位,背后也少不了有这方面的因素。
而刚刚执政的李二,上台的第一年,就提出了武举的政策,还在同年搞了文科的科举,等到两样都结束时,看到那长长的名单,他可没少感叹“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言语中对自己搞的这一手,不乏得意之情,当然也可见他对这事,是有多么的重视了。
石磊在这时候接手了武举现场的秩序维护工作,还有部分的准备工作,这肩上的担子可是不轻。
尤其是原本还算得力的副手,又被窦家故意给搞走了,这时候就很是考验石磊,这个中郎将的领导水平到底如何了,真的出点问题,被撸个干净都不是没可能。
虽然那样会比较轻松些,更符合石磊这个懒人的想法,可不就顺了那帮子,千方百计的给自己搞事的敌人们的意了吗。
况且这些家伙,到时候还不得可劲的落井下石,不把石家的东西,都给吃干抹净了,能轻易罢手吗。
所以打从石磊进入官场,尤其是以火箭般的速度,窜到了现在这个级别和职位以后,他就有点没有退路的意思了。前面被捧起的有多高,真的掉下去了,他摔的就有多狠。
哪怕只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那一票眼巴巴跟着自己,想要过上好日子的庄户们,石磊就许进不许退。只有一路向前,哪怕披荆斩棘,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才行。
除非有一天,石磊有那个资本,可以主动的后退了为止。
这第二届的武举人比试,肯定要比贞观元年的那一次,规模来的还要宏大的多。
那时候天下初定,大家都才刚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对大唐还缺乏真正的向心力,对这个新出现的武举,更是没什么概念,未来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以大唐这个信息传递速度,还有大家赶路的速度,那些真正的高手们收到信,下定决心想要来长安参加比试的时候,说不定就已经发现日子早就过了。得,干脆继续在山旮旯里窝着吧。
到了现在就大不一样了,这第一届比武的状元苏定方,如今已经身居中郎将的高位。其他那些有过上佳表现的,发展的也都不错,甚至不会比很多世家子弟的晋升速度稍慢了。
有这些榜样在,大家就明白这武举比试,确实是很好的进身之阶。甚至对很多没背景,没人脉的普通人家子弟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终南捷径了。
尤其是在石磊的提议下,在这一届的武举人比试之中有上佳表现的,都能得到一个“天子亲军”的称号,也就是说都是皇帝李二的亲信手下,甚至要经过李二的亲自训话,差不多以他的学生自居的,这就更是让那些有着“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志向的人们向往了。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酝酿和传播,如今武举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这和第一届时匆匆上马的概况,自然又大有不同。
能收到和该收到信的,基本都已经得到信了,报名参加比试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和第一届时的场面,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李二还专门要求,各个地方的军队,也要提供有水平的手下军士前来参赛,省的有被压在当地郁郁不得志的军中好手。
综合了这么多有利的因素,所以可以预见的,这一届的比试,规模扩大的绝对不是一点半点,石磊的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已经综合了几位大叔的意见,也结合了自己后世见过的那些安保条例什么的,做好了好几套预案,还专门为此进行过几次培训,但石磊总觉得没经过检验,怕是还会有疏漏之处,所以还是来个演习,考验一下比较好。
左监门卫本身的职责比较重要,又都是呆在皇城这样的重点位置,石磊想搞个大动静出来,少不了也得给上头打半天报告。
还得层层审核,层层上报,甚至最后需要李二自己签批同意,这事才能真个进行下去。
要不然乱哄哄的一弄,很容易搞的皇城里人心惶惶的。这才安稳了没多久呢,半夜皇宫里有人大喊几声,搞不好都有一票人跑出来响应号召,跟着就杀几个人,吆喝几声造反。
石磊想折腾个演习出来,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假戏真做了,借着机会就干点大事出来。
还好石磊自己搞的形式还不太一样,没打算演习有人真个造反的话要怎么做,只是打算在监门卫系统内部搞个大比武而已,就当提前来一次武举人比试了。
这气氛和热烈程度,很有相像之处,而且还能够促进整个监门卫系统的素质提升,又没什么犯忌讳的地方,上头这才比较容易通过这个方案,甚至李二都对石磊的想法赞许有加的,石磊这才有底气,真正的把这事搞起来。
而且搞过这个全军大比武以后,既能让大人物们看到监门卫的实力,石磊也能对于即将到来的武举比试,有个更清醒的认识。
甚至这次大比武的科目,都和武举比试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只是少了些对谋略方面的比试内容。
毕竟监门卫的职责不同,是作为皇帝的保安队伍存在的,主要抓好了安全防护工作就行了。因此这一块的比试,就替换成了考察业务水平的内容了。
当然还有不少石磊自己搞的,大家更喜闻乐见的项目,也算是比较考验团队配合的一些个东西。
其实石磊原本的计划,只是简单的在自己统领的手下人之中搞个比武,还是针对那些不当值的家伙,其他的有任务在身的,还要各司其职,不能影响正常工作。
可这计划报上去以后,就一直被批小家子气,经过上官们大笔一挥,又一挥,最后到了张士贵这个玄武门长上手里的时候,差点变成皇城全体守军的大比武了。
要不是还要留下足够的力量,去维持正常的运转,这么个在他们看来很有意义的活动,肯定要大力推行下去的。
最后经过折中以后,这才变成了监门卫系统内部的一次比武,而且尽量把要参赛的军士,都调整到了当天不当值的状态,观众也仅限于没有任务在身的。
可怜石磊的计划一改再改,本就不善于写条陈的他,面对不断扩大的规模,差点被愁白了头。
最后不知道揪下来多少头发,耗光了多少茶水,这才总算弄出来一个,在他看来比较合理的计划。
虽然用的都是最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好歹后世也是能考上公务猿的家伙,把事情讲明白的能力还是有的。
就光看他这份计划书,很多上官,包括一向关系亲近无比的张士贵,都或明或暗的表示过对石磊的赞许,称赞他想的很周到,很多方面甚至是他们这些老家伙都没能想到的。听说这计划书最后被李二拿去签批以后,都留作范本给收藏了。
还好石磊有玉玲珑姐妹俩做秘书,不仅特别的养眼解乏,还总能做好文书的誊抄和整理工作,绝对是石磊的贤内助,这才没让石磊落到重写一遍计划的地步,总算节省了不少的脑细胞。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石磊不得不让手下这帮子二代们挑起大梁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洗礼,这帮家伙的精神面貌,同样有了质的蜕变。有几个家伙,已经显露出了独当一面的实力。石磊干脆让他们轮流担负起了副官的作用,带领队伍尽心完成执勤任务。
目前来看,这些家伙也已经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了他们麾下的那些个普通军士们,不仅仅是畏惧于他们身后的势力,而是真正的认可了这么个空降的上官。
一个个的工作开展的也都很是顺利,倒是给石磊减轻了不少的压力。(未完待续。)
要说科举考试还有拾人牙慧的嫌疑的话,这武举比试,可绝对是当今陛下李二的首创,虽然不乏有借鉴科举的意思,但有这个眼光和魄力,能把这武举人考试搞起来,完全可以看出李二的眼光和雄韬伟略了。
这样的武举人比试,和科举考试一样,都是李二出于让遗落的人才,能够尽为其所用的想法,将民间的那些文武人才,都收罗到自己麾下,当然其实也有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为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意思。
他自己就是出自于天下有数的门阀之一,深知权力过于集中在各大世家大族手中的弊端,隋朝的二世而亡,其中就少不了有这样的因素,隋末的群雄逐鹿,更是差点成了各大世家展示自我的舞台。
所以真正的当上皇帝以后,李二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不论是关陇贵族,还是山东士族,都是他需要限制的对象。
而提高民间人才的权力,无疑就是很好的一种平衡的手段。后来的马周,能够登上宰相的高位,背后也少不了有这方面的因素。
而刚刚执政的李二,上台的第一年,就提出了武举的政策,还在同年搞了文科的科举,等到两样都结束时,看到那长长的名单,他可没少感叹“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言语中对自己搞的这一手,不乏得意之情,当然也可见他对这事,是有多么的重视了。
石磊在这时候接手了武举现场的秩序维护工作,还有部分的准备工作,这肩上的担子可是不轻。
尤其是原本还算得力的副手,又被窦家故意给搞走了,这时候就很是考验石磊,这个中郎将的领导水平到底如何了,真的出点问题,被撸个干净都不是没可能。
虽然那样会比较轻松些,更符合石磊这个懒人的想法,可不就顺了那帮子,千方百计的给自己搞事的敌人们的意了吗。
况且这些家伙,到时候还不得可劲的落井下石,不把石家的东西,都给吃干抹净了,能轻易罢手吗。
所以打从石磊进入官场,尤其是以火箭般的速度,窜到了现在这个级别和职位以后,他就有点没有退路的意思了。前面被捧起的有多高,真的掉下去了,他摔的就有多狠。
哪怕只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那一票眼巴巴跟着自己,想要过上好日子的庄户们,石磊就许进不许退。只有一路向前,哪怕披荆斩棘,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才行。
除非有一天,石磊有那个资本,可以主动的后退了为止。
这第二届的武举人比试,肯定要比贞观元年的那一次,规模来的还要宏大的多。
那时候天下初定,大家都才刚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对大唐还缺乏真正的向心力,对这个新出现的武举,更是没什么概念,未来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以大唐这个信息传递速度,还有大家赶路的速度,那些真正的高手们收到信,下定决心想要来长安参加比试的时候,说不定就已经发现日子早就过了。得,干脆继续在山旮旯里窝着吧。
到了现在就大不一样了,这第一届比武的状元苏定方,如今已经身居中郎将的高位。其他那些有过上佳表现的,发展的也都不错,甚至不会比很多世家子弟的晋升速度稍慢了。
有这些榜样在,大家就明白这武举比试,确实是很好的进身之阶。甚至对很多没背景,没人脉的普通人家子弟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终南捷径了。
尤其是在石磊的提议下,在这一届的武举人比试之中有上佳表现的,都能得到一个“天子亲军”的称号,也就是说都是皇帝李二的亲信手下,甚至要经过李二的亲自训话,差不多以他的学生自居的,这就更是让那些有着“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志向的人们向往了。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酝酿和传播,如今武举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这和第一届时匆匆上马的概况,自然又大有不同。
能收到和该收到信的,基本都已经得到信了,报名参加比试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和第一届时的场面,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李二还专门要求,各个地方的军队,也要提供有水平的手下军士前来参赛,省的有被压在当地郁郁不得志的军中好手。
综合了这么多有利的因素,所以可以预见的,这一届的比试,规模扩大的绝对不是一点半点,石磊的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已经综合了几位大叔的意见,也结合了自己后世见过的那些安保条例什么的,做好了好几套预案,还专门为此进行过几次培训,但石磊总觉得没经过检验,怕是还会有疏漏之处,所以还是来个演习,考验一下比较好。
左监门卫本身的职责比较重要,又都是呆在皇城这样的重点位置,石磊想搞个大动静出来,少不了也得给上头打半天报告。
还得层层审核,层层上报,甚至最后需要李二自己签批同意,这事才能真个进行下去。
要不然乱哄哄的一弄,很容易搞的皇城里人心惶惶的。这才安稳了没多久呢,半夜皇宫里有人大喊几声,搞不好都有一票人跑出来响应号召,跟着就杀几个人,吆喝几声造反。
石磊想折腾个演习出来,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假戏真做了,借着机会就干点大事出来。
还好石磊自己搞的形式还不太一样,没打算演习有人真个造反的话要怎么做,只是打算在监门卫系统内部搞个大比武而已,就当提前来一次武举人比试了。
这气氛和热烈程度,很有相像之处,而且还能够促进整个监门卫系统的素质提升,又没什么犯忌讳的地方,上头这才比较容易通过这个方案,甚至李二都对石磊的想法赞许有加的,石磊这才有底气,真正的把这事搞起来。
而且搞过这个全军大比武以后,既能让大人物们看到监门卫的实力,石磊也能对于即将到来的武举比试,有个更清醒的认识。
甚至这次大比武的科目,都和武举比试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只是少了些对谋略方面的比试内容。
毕竟监门卫的职责不同,是作为皇帝的保安队伍存在的,主要抓好了安全防护工作就行了。因此这一块的比试,就替换成了考察业务水平的内容了。
当然还有不少石磊自己搞的,大家更喜闻乐见的项目,也算是比较考验团队配合的一些个东西。
其实石磊原本的计划,只是简单的在自己统领的手下人之中搞个比武,还是针对那些不当值的家伙,其他的有任务在身的,还要各司其职,不能影响正常工作。
可这计划报上去以后,就一直被批小家子气,经过上官们大笔一挥,又一挥,最后到了张士贵这个玄武门长上手里的时候,差点变成皇城全体守军的大比武了。
要不是还要留下足够的力量,去维持正常的运转,这么个在他们看来很有意义的活动,肯定要大力推行下去的。
最后经过折中以后,这才变成了监门卫系统内部的一次比武,而且尽量把要参赛的军士,都调整到了当天不当值的状态,观众也仅限于没有任务在身的。
可怜石磊的计划一改再改,本就不善于写条陈的他,面对不断扩大的规模,差点被愁白了头。
最后不知道揪下来多少头发,耗光了多少茶水,这才总算弄出来一个,在他看来比较合理的计划。
虽然用的都是最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好歹后世也是能考上公务猿的家伙,把事情讲明白的能力还是有的。
就光看他这份计划书,很多上官,包括一向关系亲近无比的张士贵,都或明或暗的表示过对石磊的赞许,称赞他想的很周到,很多方面甚至是他们这些老家伙都没能想到的。听说这计划书最后被李二拿去签批以后,都留作范本给收藏了。
还好石磊有玉玲珑姐妹俩做秘书,不仅特别的养眼解乏,还总能做好文书的誊抄和整理工作,绝对是石磊的贤内助,这才没让石磊落到重写一遍计划的地步,总算节省了不少的脑细胞。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石磊不得不让手下这帮子二代们挑起大梁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洗礼,这帮家伙的精神面貌,同样有了质的蜕变。有几个家伙,已经显露出了独当一面的实力。石磊干脆让他们轮流担负起了副官的作用,带领队伍尽心完成执勤任务。
目前来看,这些家伙也已经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了他们麾下的那些个普通军士们,不仅仅是畏惧于他们身后的势力,而是真正的认可了这么个空降的上官。
一个个的工作开展的也都很是顺利,倒是给石磊减轻了不少的压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