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的斋饭?我感到大为好奇,难道这老头让两个鬼娃到寺庙去偷斋饭?按理说不可能啊,一个正常的寺庙都有护庙神守卫,孤魂野鬼是无法靠近的,这两个鬼娃是怎么做到的?
太师父坐下端起一碗斋饭吃了起来,几位师叔也端起碗吃了起来,我看他们都吃的挺香的,也跟着端起碗吃了起来,因为三天肚子没进粮食了,实在太饿了。
一吃果然是斋饭,有饭菜的香味,尚有余温,不是这俩小鬼变出来的。
修行的人吃饭是不能说话的,我们默默的吃完了饭,那位老头才说:“几位客人吃的可好?”
太师父自然知道斋饭的来源,但是不便说破,只是含糊其辞道:“很好,很好……”
老头见我们面色有些不太自然,就坦然道:“其实这饭菜不是我们自己做的,是附近寺庙借来的,想必几位高人已经猜出来了吧。”
太师父微微一笑说:“我们出家人不讲究这些,有碗饭吃已经感谢不尽了。”
老头说:“其实你们不必多虑,都是修行的人,我不会让你们吃不干不净的东西。这饭菜绝对不是偷来的,的的确确是向寺庙借来的饭菜。”
太师父点了点头,没有啃声。老头叹了口气说:“唉,说是借的,其实是也是寺庙里的施舍供养……五里外有一个寺庙,名叫慧觉寺,我跟慧觉寺的方丈释尘大师有些交情,他可怜我,允许鬼娃隔三差五的去寺庙取些饭菜回来,因为寺庙的供养,我才能活到今天。”
听了老头的话我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两个鬼娃能够在寺庙取到饭菜,原来是寺庙里的方丈跟着老头有交情啊!
听了老头的话,我们都觉得吃了老头的斋饭有些过意不去,太师父说:“原来先生是向高僧友人求的斋饭,这顿饭当真是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不知先生可否有需要我们帮助的?我等一定尽力而为!”
“到了我这一步,已经无所求了,只是愧对我一身所学,愧对昆仑法脉,现在最大的愿望也就是魂归昆仑。”老头说到这里,一脸期待的看着太师父,似乎有所求的样子。
太师父听了老头的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我不知道这老头是什么意思……魂归昆仑?
据说道家弟子死后才能魂归昆仑,这老头想要魂归昆仑,那也只是死后的事情了,况且像他这样遭到天谴的人,能不能魂归昆仑还是两说,因为昆仑法脉对于逆天行事的门徒也是不能容忍的。
“请问先生是那年生人,名讳法号……因何犯了天禁?”太师父忽然问道。
听了太师父的话,我暗暗吃惊,因为太师父刚才说的话是犯规矩的,道门中人相见,有三步问的规矩,一不问寿,二不问俗事,三不问家常籍贯。
因修道之人追求的是长生不逝,南宫升仙,且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为,道行高低本与俗龄大小无关,故道不言寿。道人以道为事,忌言行无端,扯是非俗事,拉家常籍贯。
所以道门中人相见,不管男女,也不管年龄大小,一律互相称为“道长”,只问求真玄机,莫问俗事。
我们进了茅屋之后一直没敢多言,就是因为老头也是修行中人,所以不敢多问,像太师父这样的人不可能不懂道门的规矩,为何向老头问起这些犯规矩的俗事呢?
“我是清朝末年生人,姓什么叫什么我也搞不清楚……”老头不但没有怪罪,反而一脸欣慰的向太师父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老头是个孤儿,身世极为凄苦,那一年家里闹灾荒,父母只好带着他外出逃荒,以求活命。
一路上兄弟姐妹都饿死了,最后连他父母也饿死了,当时他只有一岁多,又是冬天,大雪纷飞的,他父母临死之前互相搂在一起,把他捂在怀里,所幸没被冻死,正好被一个路过的老道士发现,将他抱回山中的道观收养,从小就当了道童。
因为父母早亡,他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等他开始懂事儿的时候,师父赐他法号:玄真子。
玄真子从小跟着师父学习玄法,尤其深得师父的阴阳地理术数真传,十几岁的时候师父就经常带着他走街串巷的看风水,做道场。
玄真子虽然在道门长大,但却长得眉清目秀,出落的一表人才,十九岁那年,师父带着他给一个大户人家做法事。
玄真子跟师父来到这家的府邸,发现朱红大门两侧摆放着一对儿石雕的貔貅,看起来龇牙咧嘴威风凛凛的,一看就是一个门第很高的富贵人家。
后来他才知道这家大户人家富甲一方,主人姓郑,人称“郑大善人”,五十多岁,家里十分殷实,十几位太太,虽然妻妾成群,但却只有三儿一女。
这样的家境应该说人财两旺,可是在那个年代生观念不一样,多子就是多福,生三四个儿女不算啥,不生个十个八个的算不上望族。
这十几位太太并不是不是生养,而是养不成!不是死胎就是夭折,除了三位太太为他成功的生了儿女,其他女人没有一个生养成功的。
这也是郑大善人心中的一点隐疾,觉得自己家财巨万,可是人丁却不怎么兴旺,心想莫非自己过于富裕折了子孙的福气?
因为在风水上有财多不旺子孙的说法,所以他想请玄真他师父看看他家的风水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郑大善人平时对道观也有供奉,而且是捐赠最多的善主,于情于理玄道观都应该派人来看看,所以玄真师父就带着玄真来了。
郑大善人把玄真师徒请进客厅,招呼家人上茶,可是一连喊了几声,却没人搭理,郑大善人眉头一皱,正准备发火,忽见一个十六七岁少女端着茶盘走了进来。
玄真抬头一看,这女子生得面似芙蓉,腰如杨柳,两眉墨淡春山,双眸恍若盈盈秋水,风姿飘逸,仪态万方,身穿素色长裙,却不失清雅端庄。
“咦,你怎么来上茶,那些丫鬟妇人呢?”郑大善人有些意外的问道。
太师父坐下端起一碗斋饭吃了起来,几位师叔也端起碗吃了起来,我看他们都吃的挺香的,也跟着端起碗吃了起来,因为三天肚子没进粮食了,实在太饿了。
一吃果然是斋饭,有饭菜的香味,尚有余温,不是这俩小鬼变出来的。
修行的人吃饭是不能说话的,我们默默的吃完了饭,那位老头才说:“几位客人吃的可好?”
太师父自然知道斋饭的来源,但是不便说破,只是含糊其辞道:“很好,很好……”
老头见我们面色有些不太自然,就坦然道:“其实这饭菜不是我们自己做的,是附近寺庙借来的,想必几位高人已经猜出来了吧。”
太师父微微一笑说:“我们出家人不讲究这些,有碗饭吃已经感谢不尽了。”
老头说:“其实你们不必多虑,都是修行的人,我不会让你们吃不干不净的东西。这饭菜绝对不是偷来的,的的确确是向寺庙借来的饭菜。”
太师父点了点头,没有啃声。老头叹了口气说:“唉,说是借的,其实是也是寺庙里的施舍供养……五里外有一个寺庙,名叫慧觉寺,我跟慧觉寺的方丈释尘大师有些交情,他可怜我,允许鬼娃隔三差五的去寺庙取些饭菜回来,因为寺庙的供养,我才能活到今天。”
听了老头的话我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两个鬼娃能够在寺庙取到饭菜,原来是寺庙里的方丈跟着老头有交情啊!
听了老头的话,我们都觉得吃了老头的斋饭有些过意不去,太师父说:“原来先生是向高僧友人求的斋饭,这顿饭当真是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不知先生可否有需要我们帮助的?我等一定尽力而为!”
“到了我这一步,已经无所求了,只是愧对我一身所学,愧对昆仑法脉,现在最大的愿望也就是魂归昆仑。”老头说到这里,一脸期待的看着太师父,似乎有所求的样子。
太师父听了老头的话,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我不知道这老头是什么意思……魂归昆仑?
据说道家弟子死后才能魂归昆仑,这老头想要魂归昆仑,那也只是死后的事情了,况且像他这样遭到天谴的人,能不能魂归昆仑还是两说,因为昆仑法脉对于逆天行事的门徒也是不能容忍的。
“请问先生是那年生人,名讳法号……因何犯了天禁?”太师父忽然问道。
听了太师父的话,我暗暗吃惊,因为太师父刚才说的话是犯规矩的,道门中人相见,有三步问的规矩,一不问寿,二不问俗事,三不问家常籍贯。
因修道之人追求的是长生不逝,南宫升仙,且道人悟道修真,德行修为,道行高低本与俗龄大小无关,故道不言寿。道人以道为事,忌言行无端,扯是非俗事,拉家常籍贯。
所以道门中人相见,不管男女,也不管年龄大小,一律互相称为“道长”,只问求真玄机,莫问俗事。
我们进了茅屋之后一直没敢多言,就是因为老头也是修行中人,所以不敢多问,像太师父这样的人不可能不懂道门的规矩,为何向老头问起这些犯规矩的俗事呢?
“我是清朝末年生人,姓什么叫什么我也搞不清楚……”老头不但没有怪罪,反而一脸欣慰的向太师父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老头是个孤儿,身世极为凄苦,那一年家里闹灾荒,父母只好带着他外出逃荒,以求活命。
一路上兄弟姐妹都饿死了,最后连他父母也饿死了,当时他只有一岁多,又是冬天,大雪纷飞的,他父母临死之前互相搂在一起,把他捂在怀里,所幸没被冻死,正好被一个路过的老道士发现,将他抱回山中的道观收养,从小就当了道童。
因为父母早亡,他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等他开始懂事儿的时候,师父赐他法号:玄真子。
玄真子从小跟着师父学习玄法,尤其深得师父的阴阳地理术数真传,十几岁的时候师父就经常带着他走街串巷的看风水,做道场。
玄真子虽然在道门长大,但却长得眉清目秀,出落的一表人才,十九岁那年,师父带着他给一个大户人家做法事。
玄真子跟师父来到这家的府邸,发现朱红大门两侧摆放着一对儿石雕的貔貅,看起来龇牙咧嘴威风凛凛的,一看就是一个门第很高的富贵人家。
后来他才知道这家大户人家富甲一方,主人姓郑,人称“郑大善人”,五十多岁,家里十分殷实,十几位太太,虽然妻妾成群,但却只有三儿一女。
这样的家境应该说人财两旺,可是在那个年代生观念不一样,多子就是多福,生三四个儿女不算啥,不生个十个八个的算不上望族。
这十几位太太并不是不是生养,而是养不成!不是死胎就是夭折,除了三位太太为他成功的生了儿女,其他女人没有一个生养成功的。
这也是郑大善人心中的一点隐疾,觉得自己家财巨万,可是人丁却不怎么兴旺,心想莫非自己过于富裕折了子孙的福气?
因为在风水上有财多不旺子孙的说法,所以他想请玄真他师父看看他家的风水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郑大善人平时对道观也有供奉,而且是捐赠最多的善主,于情于理玄道观都应该派人来看看,所以玄真师父就带着玄真来了。
郑大善人把玄真师徒请进客厅,招呼家人上茶,可是一连喊了几声,却没人搭理,郑大善人眉头一皱,正准备发火,忽见一个十六七岁少女端着茶盘走了进来。
玄真抬头一看,这女子生得面似芙蓉,腰如杨柳,两眉墨淡春山,双眸恍若盈盈秋水,风姿飘逸,仪态万方,身穿素色长裙,却不失清雅端庄。
“咦,你怎么来上茶,那些丫鬟妇人呢?”郑大善人有些意外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