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雄见到陈止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惊讶。
单看外表,比自己如今侍奉的主公拓跋六修还要年轻许多,只是双方的成就却不可同日而语。
在北地,拓跋六修有不小名声,作为拓跋猗卢的儿子,他在拓跋部内部权势极大,名望即便在整个草原都有流传,如今更有谋划,夺取了拓跋部的大权。
可即便拓跋六修得到了拓跋部的大权,比起陈止来,也是完全不够看的,毕竟陈止如今掌控的幽州,乃是中原之地,政治架构稳定,人口众多,城坚军广,还有战略纵深,论实力、论潜力,都不是一个草原部族能比的。
况且,算起在草原上的名望,陈止之名也传扬许久——他人还没有到达北地之前,《六国论》就已风行北地,为众人所看重,鲜卑诸部尤其追捧,而其人落脚北地后,做下的一桩桩大事,更是推高了名望,现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了。
卫雄也很清楚,即便只是论在草原上的真正实力,一手建立和掌控七品鲜卑的陈止,其麾下的鲜卑几姓,在幽州兵卒的支持下,在整个草原上也已是一号势力了,恐怕是仅次于慕容部、拓跋部的一部,算是草原的第三大部族,但说最近的声势,怕是还要盖过两家。
“更惊人的,却是这般势力都是此人抵达北地后,花了一年左右时间,亲自打造出来的,而即便是六修公子,当下最好的局面,也不过是继承老单于的地盘和人口,两相比较,更显此人厉害!可惜这等人物,本可以作为拓跋部的盟友,现在却要与之为敌了,也不知此举是对是错。”
对于陈止,卫雄心中主要还是敬畏、敬佩,除此之外,其实还隐藏着一丝自卑和羡慕,毕竟他卫雄也是大族出身,现在却侍从胡人,而陈止同为世家子弟,却是施展拳脚,在北地打开了局面。
更何况,征北将军的这个名头……
带着复杂的情感,卫雄在陈举的押送下,来到陈止跟前,没有立刻发声,只是看着陈止,观察、打量。
而随着卫雄被带入帐中,周围忙碌的一个个身影都稍微放缓了动作,不时转头瞧着,脸上表情各异,有的好奇,有的鄙夷,有的淡然,有的则带有一丝恨意。
陈止也在打量着这位拓跋鲜卑的虎将。
说卫雄是虎将,并不为过。
此人出身不凡,精通兵法谋略,投奔慕容部后,身为外来户,为站稳脚跟,须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卫雄的做法,是为拓跋部在草原征战,据说未尝败绩,积累了大量的骑兵作战经验,在陈止看来,是个难得的将才,正常发展下去,或成拓跋鲜卑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在原本的历史上,拓跋鲜卑能发展起来,先得代王位,进而立魏国,最终称霸北方,为后来的北齐北周、隋朝奠定基础,即便有幸运的成分,也是靠着众人同铸,才能奠定根基。
眼下,就是拓跋部扎根奠基的时候,因而此时的拓跋将领,自然都是有本事的。
卫雄在陈止眼中,就是个评价上佳的人物,在原本的历史上,此人最后兵败身亡,但前期作战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过,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眼下的卫雄并未达到他原本在历史上的位置,否则不可能被自己围困于此,而是该为拓跋部的中上层。
这样的情况,正好方便陈止施为,要知道,即便没有原本历史上的高度,但在陈止的眼里,依旧能看得到卫雄头顶上那浓郁的青色气运,隐隐成金印,这代表着侯爵位格的格局,说明此人气运隆重,是推动拓跋氏崛起的支柱之一。
两人脑子里转着各自念头。
好一会,陈止才挥挥手,说道:“先给卫将军松绑。”命令下达,陈举犹豫了一下,还是贯彻了命令,将卫雄反绑在身后的双手解开。
卫雄作为败军之将,为代卒俘虏,肯定不能大摇大摆的进来,毕竟是个武艺高强的人,被带来面见陈止,怎么也得做点防备,不然突然暴起,后果谁都担待不起。
在众人戒备的目光中,卫雄活动了一下肩膀和手腕。
陈止见状便问了一句:“卫将军伤势不轻,不知我这军中大夫,可曾为将军诊治了?”他先前忙于整理战果,处理善后事宜,布置屯城的后续工作,确实没时间过问这个,这时见着,便问了一句。
卫雄倒也识趣,点头道:“府君军中医官医术精湛,已为某家诊治。”他并非客套,比起拓跋部的兵马,代郡武卒中能随军配备诸多大夫,已让他颇为意外,而大夫的医术也很是精湛,就更显得难得了。
“这便好。”陈止点点头,不再纠结这些,直入正题,“将军如今被擒,陈某也不折辱于你,我亦敬仰菑阳公为人,卫将军的叔父为其亲近之人,又有同宗之谊,自也明白大义所在,令叔当初领朝廷之命,出镇拓跋,本该为朝廷梳理番邦,而今看来,却是本末倒置,反为鲜卑爪牙,来寇朝廷边邑,是何道理?”
这话却说得卫雄面上挂不住了,这本就是他们这支塞外卫氏最为人诟病的一点。
菑阳公卫瓘,乃是老臣,新汉一统后也算有些地位,与卫雄所在的代郡卫家,乃是一脉两支,类似于陈氏的彭城与下邳两支,卫雄与其叔父卫操乃是留守祖地的一支。
卫瓘发迹后,尤重族人,其时战乱尚未完全平息,为多方下注,渐渐将一些本钱转移到了北边,万一天下有变,也算有个退路,于是与北支关系亲近。
结果,天下大定,卫瓘却因卷入了皇家之事而死,家族惨遭株连,乱世之时的布局,反在天下一统后起了作用,让卫操叔侄等人得以逃脱,叔侄等人离去前,同样发动了人脉,在朝廷上留了条后路,赶在卫瓘事发之前,居然得了个奉命出使的名头。
单看外表,比自己如今侍奉的主公拓跋六修还要年轻许多,只是双方的成就却不可同日而语。
在北地,拓跋六修有不小名声,作为拓跋猗卢的儿子,他在拓跋部内部权势极大,名望即便在整个草原都有流传,如今更有谋划,夺取了拓跋部的大权。
可即便拓跋六修得到了拓跋部的大权,比起陈止来,也是完全不够看的,毕竟陈止如今掌控的幽州,乃是中原之地,政治架构稳定,人口众多,城坚军广,还有战略纵深,论实力、论潜力,都不是一个草原部族能比的。
况且,算起在草原上的名望,陈止之名也传扬许久——他人还没有到达北地之前,《六国论》就已风行北地,为众人所看重,鲜卑诸部尤其追捧,而其人落脚北地后,做下的一桩桩大事,更是推高了名望,现在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了。
卫雄也很清楚,即便只是论在草原上的真正实力,一手建立和掌控七品鲜卑的陈止,其麾下的鲜卑几姓,在幽州兵卒的支持下,在整个草原上也已是一号势力了,恐怕是仅次于慕容部、拓跋部的一部,算是草原的第三大部族,但说最近的声势,怕是还要盖过两家。
“更惊人的,却是这般势力都是此人抵达北地后,花了一年左右时间,亲自打造出来的,而即便是六修公子,当下最好的局面,也不过是继承老单于的地盘和人口,两相比较,更显此人厉害!可惜这等人物,本可以作为拓跋部的盟友,现在却要与之为敌了,也不知此举是对是错。”
对于陈止,卫雄心中主要还是敬畏、敬佩,除此之外,其实还隐藏着一丝自卑和羡慕,毕竟他卫雄也是大族出身,现在却侍从胡人,而陈止同为世家子弟,却是施展拳脚,在北地打开了局面。
更何况,征北将军的这个名头……
带着复杂的情感,卫雄在陈举的押送下,来到陈止跟前,没有立刻发声,只是看着陈止,观察、打量。
而随着卫雄被带入帐中,周围忙碌的一个个身影都稍微放缓了动作,不时转头瞧着,脸上表情各异,有的好奇,有的鄙夷,有的淡然,有的则带有一丝恨意。
陈止也在打量着这位拓跋鲜卑的虎将。
说卫雄是虎将,并不为过。
此人出身不凡,精通兵法谋略,投奔慕容部后,身为外来户,为站稳脚跟,须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卫雄的做法,是为拓跋部在草原征战,据说未尝败绩,积累了大量的骑兵作战经验,在陈止看来,是个难得的将才,正常发展下去,或成拓跋鲜卑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在原本的历史上,拓跋鲜卑能发展起来,先得代王位,进而立魏国,最终称霸北方,为后来的北齐北周、隋朝奠定基础,即便有幸运的成分,也是靠着众人同铸,才能奠定根基。
眼下,就是拓跋部扎根奠基的时候,因而此时的拓跋将领,自然都是有本事的。
卫雄在陈止眼中,就是个评价上佳的人物,在原本的历史上,此人最后兵败身亡,但前期作战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过,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眼下的卫雄并未达到他原本在历史上的位置,否则不可能被自己围困于此,而是该为拓跋部的中上层。
这样的情况,正好方便陈止施为,要知道,即便没有原本历史上的高度,但在陈止的眼里,依旧能看得到卫雄头顶上那浓郁的青色气运,隐隐成金印,这代表着侯爵位格的格局,说明此人气运隆重,是推动拓跋氏崛起的支柱之一。
两人脑子里转着各自念头。
好一会,陈止才挥挥手,说道:“先给卫将军松绑。”命令下达,陈举犹豫了一下,还是贯彻了命令,将卫雄反绑在身后的双手解开。
卫雄作为败军之将,为代卒俘虏,肯定不能大摇大摆的进来,毕竟是个武艺高强的人,被带来面见陈止,怎么也得做点防备,不然突然暴起,后果谁都担待不起。
在众人戒备的目光中,卫雄活动了一下肩膀和手腕。
陈止见状便问了一句:“卫将军伤势不轻,不知我这军中大夫,可曾为将军诊治了?”他先前忙于整理战果,处理善后事宜,布置屯城的后续工作,确实没时间过问这个,这时见着,便问了一句。
卫雄倒也识趣,点头道:“府君军中医官医术精湛,已为某家诊治。”他并非客套,比起拓跋部的兵马,代郡武卒中能随军配备诸多大夫,已让他颇为意外,而大夫的医术也很是精湛,就更显得难得了。
“这便好。”陈止点点头,不再纠结这些,直入正题,“将军如今被擒,陈某也不折辱于你,我亦敬仰菑阳公为人,卫将军的叔父为其亲近之人,又有同宗之谊,自也明白大义所在,令叔当初领朝廷之命,出镇拓跋,本该为朝廷梳理番邦,而今看来,却是本末倒置,反为鲜卑爪牙,来寇朝廷边邑,是何道理?”
这话却说得卫雄面上挂不住了,这本就是他们这支塞外卫氏最为人诟病的一点。
菑阳公卫瓘,乃是老臣,新汉一统后也算有些地位,与卫雄所在的代郡卫家,乃是一脉两支,类似于陈氏的彭城与下邳两支,卫雄与其叔父卫操乃是留守祖地的一支。
卫瓘发迹后,尤重族人,其时战乱尚未完全平息,为多方下注,渐渐将一些本钱转移到了北边,万一天下有变,也算有个退路,于是与北支关系亲近。
结果,天下大定,卫瓘却因卷入了皇家之事而死,家族惨遭株连,乱世之时的布局,反在天下一统后起了作用,让卫操叔侄等人得以逃脱,叔侄等人离去前,同样发动了人脉,在朝廷上留了条后路,赶在卫瓘事发之前,居然得了个奉命出使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