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院报里说的清清楚楚,京都禁军大统领的职务不再由大皇子担任,而是交给了宫典,宫典在京都平叛之后,便重新拾起了大内侍卫统领的老职司,如今又兼了禁军统领,倒也不是出奇之事。叶家对陛下的忠诚,举世皆知,皇宫不再由大皇子负责安全,当然只能交给宫典。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皇子不再担任禁军统领之后,陛下会将他放到什么位置上。邸报上没有说,京都里也没有比较明确的风声,范闲看着手中的纸,忍不住摇了摇头。
京都内接连有几椿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命下发,这几椿任命都是集中在军方,很明显陛下是有什么想法,而且也开始在为大殿下挪位置出来。最令范闲注意的是,京都守备统领萧金华被除职,调往南诏边军任副都督,而征北营权知大都督史飞则被陛下一道旨意召回,接任了十分要害的京都守备统领一职,而史飞之上的那位燕京大营都督王志昆则是原地不动。
三项军方大将调动,绝对不寻常。范闲十分清楚这些军方大将所扮演的角色,也深深了解陛下对这些人分别不同的态度。比如京都守备统领萧金华,当年在京都叛乱时,还只是十三城司的东华门统领,因为他的立场站的稳,生生将太子所属秦家残兵堵在了京都之内,立下大功,陛下才会让其连升三级,出任京都守备统领,这也算是陛下对于忠臣的一个表态。
但范闲早就猜到,陛下肯定不会让这个叫萧金华的小角色担任京都守备统领太久,一方面此人根基太浅,难以服众,难以承担京都守备如此重要的职责,二来,萧金华毕竟是出身十三城门司,而陛下对于十三城门司在京都叛乱中的表现最为寒心。
皇帝最信任张德清,张德清偏投向了长公主,虽然事后皇帝将张德清凌迟致死,株其三族,可是还是没有发泄掉心头的怒气,萧金华也算是受了池鱼之殃,不过这人想必应该清楚自己的符号作用,此去南诏任副都督,也应该能接受。
而征北军的情形又比较复杂,燕小乙被范闲杀死在山巅,沧州旁的庆国征北大营牵涉入了谋叛事中,两年来不知迎接了多少次清洗,朝廷也一直没有让大将史飞正式接任征北大都督的职司,而只是让他权知,受燕京大营王志昆的管辖。
大将史飞这十几年来一直都是王志昆的副将,这个安排应该没有问题。但如今陛下既然让史飞回京接任京都守备师统领,征北营大都督的位置便空了出来,这是留给谁?
范闲摇了摇头,心想大概所有人都看的清楚,与北齐国境交接,处于天下风口浪尖的征北大都督的位置,当然是留给大殿下的。
看来皇帝陛下在休养生息两年之后,终于开始一步步地布下自己的棋子,尤其是这两个月内,监察院与定州军强行稳定了西凉及草原上的局势,皇帝陛下终于有余心来准备东北方向的一切。
只是大殿下如果要成为庆军先锋统师,掌管最前线的十万大军,成为权重一方的征北大都督,那他则必须接受皇帝陛下另一方面的安排——纳侧妃,待出兵之日,便是大王妃下堂之时。
“老大可不是这样的人。”范闲皱着眉头想着,陛下已经替大皇子将统领庆军,征战沙场的所有道路都铺垫好了,就等着大皇子能够体谅他的苦心,走上这条道路,问题在于,大皇子虽然性好沙场,可只怕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一想到回京后,便要在皇帝陛下的压迫下,被迫去做这等事情,范闲心头大感烦闷,忍不住闷哼了一声。这一声虽然哼的极低,却把身旁的邓子越和沐风儿吓了一跳,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什么,赶紧歇吧,明天还要赶路。”范闲揉了揉眉心,对二人挥了挥手,想了想后,又把邓子越留了下来。
他看着邓子越,沉默片刻后说道:“你一直长驻上京城,知不知道北齐人是怎样看待史飞这个人?”
这两年里史飞一直驻在沧州,率着征北大营与一代名将上杉虎抗衡,虽然吃了些小亏,但胜在不急不燥,把局势稳定的极好。邓子越想了想后说道:“史飞将军往年一直在燕京大营里任王大都督的副手,声名并不如何显耀,也就是两年前去征北营后,才渐渐被齐人所知。虽然沧州南北这两年里并没有大的战事,但在上杉虎的威逼之下,依然能够不慌乱,光凭这一点,至少证明了史飞此人的性情偏于阴柔能持。”
“阴柔?”范闲有些不赞同地反问道:“如果仅仅是阴揉能持,两年前陛下怎么会让他担下这么重的担子。”
邓子越知道提司大人说的是什么,庆历七年深秋,大东山事发,京都叛乱,所有人都似乎忽略了被燕小乙抛弃在沧州附近的北大营,没有想到那里的重要性。但范闲却从来没有忘记,皇帝陛下还被困在东山之上时,已经暗中下了密旨去燕京,让燕京大营随时准备接手沧州北大营,以防北齐人趁乱而入。
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任务,燕小乙一死,数千亲兵大队被俘,如果没有得力大将坐镇,只怕北大营真的要哗变。而当时负责陛下这道极重要旨意的将领,便是大将史飞。
如何收伏北大营的军心,具体过程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身为监察院提司的范闲知道,在他看来,史飞奉旨清军的过程实在更像是一段传奇。
大将史飞只带了十几个亲兵,便进入了沧州北大营中,手里拿着圣旨,轻轻松松地便控制了北大营。面对着十万大军,这位将军是哪里来的胆魄,又有什么样的能力,竟能让燕小乙经营了数年之久的北大营像战马一样温顺。
能够做到如此大事的人物,绝对不仅仅是阴柔而已。范闲的眉心愈来愈痛,总觉得有些阴影笼罩在脑海里,皇帝陛下属意让大殿下领兵北伐,这是意料中事,但像史飞这样的厉害人物,不在前线呆着,却调回京都任京都守备统领,究竟针对的是谁?
早在前太子出使南诏的时候,范闲便曾经推断过,一旦长公主方面的势力如冰雪般消融,紧接着迎接自己的便是皇帝陛下不留情的削权,以及宫中对于朝廷老一辈人物的无情打击。这两年里,监察院被削权不少,但好在陛下对自己宠信日增一日,朝野上下没有谁敢对自己做些什么,而最让范闲担心的长辈们,也从京都叛乱事,取得了最宝贵的经验,不等陛下动手,便自动地消失在舞台之上。
父亲大人早已经辞去了户部尚书的职位,老老实实地回了澹州养老。陈萍萍虽然还担任着监察院的院长,但早已不再视事,将所有的院务都交到了范闲和言冰云的手中,而且早已向陛下提出了辞官的请求,只是陛下着实有些怜惜与他之间的情份,坚持着没有允许。当然,在老一辈人物之中,最惨的还属梧州的那位岳父大人,在京都平叛事中,前相爷林若甫一着算差,将自己埋在朝廷里的所有人都托了出来,交在了自己的好女婿手中,本以为可以东山再起,但谁能料到,皇帝陛下安然归京,这一切都成了如梦幻的泡影。
不止是泡影,皇帝陛下深深忌惮于前任宰相大人的不老实,这两年里把宰相当年的门人整治的够惨,虽然没有用什么阴厉手段,却也是将林若甫留在京都最后的实力都拔的干干净净。
关于这件事情,范闲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他只有苦笑看着这一切,看着自己的岳父大人在梧州惶恐害怕,接连暗中上书陛下,请罪恳切。
好在皇帝陛下看在范闲和林婉儿的双重面子上,并没有继续追究林若甫。
如此想来,皇帝陛下意图扫清的三位老家伙,都已经很自觉地往舞台后方退去,庆国朝廷已如铁桶一般,史飞调任回京都,究竟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厉害人物,不留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之中,却调回了皇帝陛下的身边,针对谁?
难道是自己?范闲心里有些黯然,不再想这些问题,抬起头对邓子越轻声说道:“京都的事情你莫要理会。”
他顿了顿后说道:“不论你听到什么,知道什么,都不要管……你要记住,你是监察院的官员,陛下的臣子,我现在放你在西凉,乃是为了庆国亿万百姓的性命着想,你把这件事情办好,一切便好。”
邓子越是进入启年小组的第二个人,他是被王启年亲自抓过来的,在老王头儿之外,他便是范闲的头号亲信,这几年一直在北齐上京出任四处驻北齐总头目的角色,也知道提司大人是在提拔自己,心中不尽感恩。此时听着提司大人语有不祥之意,不禁怔然无语,眼中满是忧虑之色。
监察院接连三任四处北齐谍网总头目分别是言冰云、王启年、邓子越,都是范闲最得力的助手,而且如果不像王启年那样出意外,将来他们都将是监察院最尖端的官员。
范闲静静地看着邓子越:“西凉的事情很重要,你要好好地处理,回京之后,四处主办的位置你先兼着,这样和其它七大处要起支援来,也比较简单,但其余的辖区你暂时不要管,还是让言冰云领着,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邓子越点了点头,“谢大人恩典。”
“莫让胡人踏入我疆域一步。”范闲盯着他的眼睛,“我舍了这么多人,将最信任的你,放在这荒漠西凉路至少要两年,为了什么,你也清楚,莫要让我失望。”
邓子越心头大凛,单膝跪下,郑重说道:“定不负大人寄望。”
范闲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倒是邓子越的心中依然是感慨万千,他跟随提司大人已有五年,却从未见过对方如此认真地交代一件事情,更令他感到凛然的是,明明小范大人只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但交代事情,办起事情来,却是那样的平静安稳,浑似一个在朝廷里沉浮了数十年的老家伙。
他迟疑片刻后,说道:“关于松芝仙令……”
松芝仙令是海棠,这个消息总会慢慢地传出去,但至少在眼下,除了范闲之外,便只有邓子越知道这个秘密。听到这个请示,范闲沉默了起来,许久没有应话。
——————————————————————
十数天后,钦差范闲的车队抵达了京都之外,只是早在三天之前,范闲一声令下,所有的仪仗以及刺眼的东西都撤了开去。此行奉旨巡视西凉只是走了个过场,暗底下的那个计划才是重中之重,加上京都里面又有些小麻烦,范闲并不希望太过招摇,于是钦差仪仗摇身一变,便成为了监察院四处的车队。
监察院的通行文书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城门司的官兵也不敢去惹这些大爷,车队在西城门外并没有等候多久,便往城门内行去,范闲掀起了车窗布帘的一角,下意识里往外望去,不禁想到当年第一次入京时,曾经惊鸿一瞥叶灵儿驰马而入的模样。
叶灵儿如今应该已经到了定州,王十三郎肯定要在年节前来范府报道,只是不知道她会不会跟着过来,范闲的脸上不禁浮起一丝宽慰的笑意,忆当年春重时节,那女子身着浅色襦裙,头戴一顶白鹿皮帽子,眉若远山,眸子清亮……
忽然一道灰影从车队旁边冲了过去,险险地擦着范闲所乘的马车,这道影子速度极快,险些惊了监察院车队的马匹,情况十分惊险。
监察院六处的剑手们下意识里将手握住了铁钎的手柄,随时准备出手。
然而范闲已经看清了那道灰影,摇了摇头,那只不过是一个骑马的小姑娘,何必如此紧张,只是那个骑马的小姑娘冲的如此之快,完全不在意城门处等着的这些百姓菜农安全,让范闲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那马上应该是哪位权贵家的小姐,不然也不会如此嚣张,范闲将头伸出窗外,眯眼看着冲进城门的女子,看着被她马儿惊乱的队伍,以及一位被吓的跌倒在地的老农,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令他心情糟糕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那位权贵小姐骑马居然着裙,和叶灵儿一样,头上居然也戴着一顶白鹿皮的帽子,还是……和叶灵儿一样。
“这是谁家的小姐,行事如此不堪。”范闲问着车旁的沐风儿,沐风儿一家都在京都一处做事,对于京都权贵家的人员十分清楚。但今日沐风儿看着那个远远消失的马儿,只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倒是旁边有一位出城迎接的启年小组成员低声说道:“应该是王家的小姐。”
“王家?”范闲眉头微挑,心想除了燕京大都督王志昆家的女儿,整个京都还有哪个王家敢如此嚣张。京都叛乱已经过去了两年,燕京大营在平叛事中表现的格外出色,不止是替陛下扫清了整个东山路,而且还控制住了燕小乙的征北大营。如今王志昆远在燕京,而史飞却已经调回了京都,这便是所谓军中的燕京派,正是圣眷隆重之时。
“正是王大都督家的小姐,据说是大都督感念圣恩,心怀京都旧宅,便让这位小姐回了京都……如今的京都守备统领史飞是王大都督往年下属,这位王小姐以叔相称,这位王小姐据说最是喜爱当年京都叶大小姐的风采,所以……“启年小组成员低声解释着什么,一位优秀的下属,总是会替上司分析情况,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想学叶灵儿?”范闲唇角的笑容有些怪异,“我第一次在城门外见到叶灵儿时,京都百姓会自动替她让路,我也未曾见过我那徒弟胡乱挥鞭赶人……”
看着这一幕,他心里已经渐渐明白了宫中拟定的大皇子侧妃究竟是谁,面色渐渐阴沉起来,说道:“先不进宫,绕到和亲王府。”
……
……
(月票又到第四了,我拉票也拉的有些快辞穷了,苦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皇子不再担任禁军统领之后,陛下会将他放到什么位置上。邸报上没有说,京都里也没有比较明确的风声,范闲看着手中的纸,忍不住摇了摇头。
京都内接连有几椿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命下发,这几椿任命都是集中在军方,很明显陛下是有什么想法,而且也开始在为大殿下挪位置出来。最令范闲注意的是,京都守备统领萧金华被除职,调往南诏边军任副都督,而征北营权知大都督史飞则被陛下一道旨意召回,接任了十分要害的京都守备统领一职,而史飞之上的那位燕京大营都督王志昆则是原地不动。
三项军方大将调动,绝对不寻常。范闲十分清楚这些军方大将所扮演的角色,也深深了解陛下对这些人分别不同的态度。比如京都守备统领萧金华,当年在京都叛乱时,还只是十三城司的东华门统领,因为他的立场站的稳,生生将太子所属秦家残兵堵在了京都之内,立下大功,陛下才会让其连升三级,出任京都守备统领,这也算是陛下对于忠臣的一个表态。
但范闲早就猜到,陛下肯定不会让这个叫萧金华的小角色担任京都守备统领太久,一方面此人根基太浅,难以服众,难以承担京都守备如此重要的职责,二来,萧金华毕竟是出身十三城门司,而陛下对于十三城门司在京都叛乱中的表现最为寒心。
皇帝最信任张德清,张德清偏投向了长公主,虽然事后皇帝将张德清凌迟致死,株其三族,可是还是没有发泄掉心头的怒气,萧金华也算是受了池鱼之殃,不过这人想必应该清楚自己的符号作用,此去南诏任副都督,也应该能接受。
而征北军的情形又比较复杂,燕小乙被范闲杀死在山巅,沧州旁的庆国征北大营牵涉入了谋叛事中,两年来不知迎接了多少次清洗,朝廷也一直没有让大将史飞正式接任征北大都督的职司,而只是让他权知,受燕京大营王志昆的管辖。
大将史飞这十几年来一直都是王志昆的副将,这个安排应该没有问题。但如今陛下既然让史飞回京接任京都守备师统领,征北营大都督的位置便空了出来,这是留给谁?
范闲摇了摇头,心想大概所有人都看的清楚,与北齐国境交接,处于天下风口浪尖的征北大都督的位置,当然是留给大殿下的。
看来皇帝陛下在休养生息两年之后,终于开始一步步地布下自己的棋子,尤其是这两个月内,监察院与定州军强行稳定了西凉及草原上的局势,皇帝陛下终于有余心来准备东北方向的一切。
只是大殿下如果要成为庆军先锋统师,掌管最前线的十万大军,成为权重一方的征北大都督,那他则必须接受皇帝陛下另一方面的安排——纳侧妃,待出兵之日,便是大王妃下堂之时。
“老大可不是这样的人。”范闲皱着眉头想着,陛下已经替大皇子将统领庆军,征战沙场的所有道路都铺垫好了,就等着大皇子能够体谅他的苦心,走上这条道路,问题在于,大皇子虽然性好沙场,可只怕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一想到回京后,便要在皇帝陛下的压迫下,被迫去做这等事情,范闲心头大感烦闷,忍不住闷哼了一声。这一声虽然哼的极低,却把身旁的邓子越和沐风儿吓了一跳,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什么,赶紧歇吧,明天还要赶路。”范闲揉了揉眉心,对二人挥了挥手,想了想后,又把邓子越留了下来。
他看着邓子越,沉默片刻后说道:“你一直长驻上京城,知不知道北齐人是怎样看待史飞这个人?”
这两年里史飞一直驻在沧州,率着征北大营与一代名将上杉虎抗衡,虽然吃了些小亏,但胜在不急不燥,把局势稳定的极好。邓子越想了想后说道:“史飞将军往年一直在燕京大营里任王大都督的副手,声名并不如何显耀,也就是两年前去征北营后,才渐渐被齐人所知。虽然沧州南北这两年里并没有大的战事,但在上杉虎的威逼之下,依然能够不慌乱,光凭这一点,至少证明了史飞此人的性情偏于阴柔能持。”
“阴柔?”范闲有些不赞同地反问道:“如果仅仅是阴揉能持,两年前陛下怎么会让他担下这么重的担子。”
邓子越知道提司大人说的是什么,庆历七年深秋,大东山事发,京都叛乱,所有人都似乎忽略了被燕小乙抛弃在沧州附近的北大营,没有想到那里的重要性。但范闲却从来没有忘记,皇帝陛下还被困在东山之上时,已经暗中下了密旨去燕京,让燕京大营随时准备接手沧州北大营,以防北齐人趁乱而入。
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任务,燕小乙一死,数千亲兵大队被俘,如果没有得力大将坐镇,只怕北大营真的要哗变。而当时负责陛下这道极重要旨意的将领,便是大将史飞。
如何收伏北大营的军心,具体过程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身为监察院提司的范闲知道,在他看来,史飞奉旨清军的过程实在更像是一段传奇。
大将史飞只带了十几个亲兵,便进入了沧州北大营中,手里拿着圣旨,轻轻松松地便控制了北大营。面对着十万大军,这位将军是哪里来的胆魄,又有什么样的能力,竟能让燕小乙经营了数年之久的北大营像战马一样温顺。
能够做到如此大事的人物,绝对不仅仅是阴柔而已。范闲的眉心愈来愈痛,总觉得有些阴影笼罩在脑海里,皇帝陛下属意让大殿下领兵北伐,这是意料中事,但像史飞这样的厉害人物,不在前线呆着,却调回京都任京都守备统领,究竟针对的是谁?
早在前太子出使南诏的时候,范闲便曾经推断过,一旦长公主方面的势力如冰雪般消融,紧接着迎接自己的便是皇帝陛下不留情的削权,以及宫中对于朝廷老一辈人物的无情打击。这两年里,监察院被削权不少,但好在陛下对自己宠信日增一日,朝野上下没有谁敢对自己做些什么,而最让范闲担心的长辈们,也从京都叛乱事,取得了最宝贵的经验,不等陛下动手,便自动地消失在舞台之上。
父亲大人早已经辞去了户部尚书的职位,老老实实地回了澹州养老。陈萍萍虽然还担任着监察院的院长,但早已不再视事,将所有的院务都交到了范闲和言冰云的手中,而且早已向陛下提出了辞官的请求,只是陛下着实有些怜惜与他之间的情份,坚持着没有允许。当然,在老一辈人物之中,最惨的还属梧州的那位岳父大人,在京都平叛事中,前相爷林若甫一着算差,将自己埋在朝廷里的所有人都托了出来,交在了自己的好女婿手中,本以为可以东山再起,但谁能料到,皇帝陛下安然归京,这一切都成了如梦幻的泡影。
不止是泡影,皇帝陛下深深忌惮于前任宰相大人的不老实,这两年里把宰相当年的门人整治的够惨,虽然没有用什么阴厉手段,却也是将林若甫留在京都最后的实力都拔的干干净净。
关于这件事情,范闲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他只有苦笑看着这一切,看着自己的岳父大人在梧州惶恐害怕,接连暗中上书陛下,请罪恳切。
好在皇帝陛下看在范闲和林婉儿的双重面子上,并没有继续追究林若甫。
如此想来,皇帝陛下意图扫清的三位老家伙,都已经很自觉地往舞台后方退去,庆国朝廷已如铁桶一般,史飞调任回京都,究竟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厉害人物,不留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之中,却调回了皇帝陛下的身边,针对谁?
难道是自己?范闲心里有些黯然,不再想这些问题,抬起头对邓子越轻声说道:“京都的事情你莫要理会。”
他顿了顿后说道:“不论你听到什么,知道什么,都不要管……你要记住,你是监察院的官员,陛下的臣子,我现在放你在西凉,乃是为了庆国亿万百姓的性命着想,你把这件事情办好,一切便好。”
邓子越是进入启年小组的第二个人,他是被王启年亲自抓过来的,在老王头儿之外,他便是范闲的头号亲信,这几年一直在北齐上京出任四处驻北齐总头目的角色,也知道提司大人是在提拔自己,心中不尽感恩。此时听着提司大人语有不祥之意,不禁怔然无语,眼中满是忧虑之色。
监察院接连三任四处北齐谍网总头目分别是言冰云、王启年、邓子越,都是范闲最得力的助手,而且如果不像王启年那样出意外,将来他们都将是监察院最尖端的官员。
范闲静静地看着邓子越:“西凉的事情很重要,你要好好地处理,回京之后,四处主办的位置你先兼着,这样和其它七大处要起支援来,也比较简单,但其余的辖区你暂时不要管,还是让言冰云领着,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邓子越点了点头,“谢大人恩典。”
“莫让胡人踏入我疆域一步。”范闲盯着他的眼睛,“我舍了这么多人,将最信任的你,放在这荒漠西凉路至少要两年,为了什么,你也清楚,莫要让我失望。”
邓子越心头大凛,单膝跪下,郑重说道:“定不负大人寄望。”
范闲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倒是邓子越的心中依然是感慨万千,他跟随提司大人已有五年,却从未见过对方如此认真地交代一件事情,更令他感到凛然的是,明明小范大人只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但交代事情,办起事情来,却是那样的平静安稳,浑似一个在朝廷里沉浮了数十年的老家伙。
他迟疑片刻后,说道:“关于松芝仙令……”
松芝仙令是海棠,这个消息总会慢慢地传出去,但至少在眼下,除了范闲之外,便只有邓子越知道这个秘密。听到这个请示,范闲沉默了起来,许久没有应话。
——————————————————————
十数天后,钦差范闲的车队抵达了京都之外,只是早在三天之前,范闲一声令下,所有的仪仗以及刺眼的东西都撤了开去。此行奉旨巡视西凉只是走了个过场,暗底下的那个计划才是重中之重,加上京都里面又有些小麻烦,范闲并不希望太过招摇,于是钦差仪仗摇身一变,便成为了监察院四处的车队。
监察院的通行文书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城门司的官兵也不敢去惹这些大爷,车队在西城门外并没有等候多久,便往城门内行去,范闲掀起了车窗布帘的一角,下意识里往外望去,不禁想到当年第一次入京时,曾经惊鸿一瞥叶灵儿驰马而入的模样。
叶灵儿如今应该已经到了定州,王十三郎肯定要在年节前来范府报道,只是不知道她会不会跟着过来,范闲的脸上不禁浮起一丝宽慰的笑意,忆当年春重时节,那女子身着浅色襦裙,头戴一顶白鹿皮帽子,眉若远山,眸子清亮……
忽然一道灰影从车队旁边冲了过去,险险地擦着范闲所乘的马车,这道影子速度极快,险些惊了监察院车队的马匹,情况十分惊险。
监察院六处的剑手们下意识里将手握住了铁钎的手柄,随时准备出手。
然而范闲已经看清了那道灰影,摇了摇头,那只不过是一个骑马的小姑娘,何必如此紧张,只是那个骑马的小姑娘冲的如此之快,完全不在意城门处等着的这些百姓菜农安全,让范闲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那马上应该是哪位权贵家的小姐,不然也不会如此嚣张,范闲将头伸出窗外,眯眼看着冲进城门的女子,看着被她马儿惊乱的队伍,以及一位被吓的跌倒在地的老农,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令他心情糟糕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那位权贵小姐骑马居然着裙,和叶灵儿一样,头上居然也戴着一顶白鹿皮的帽子,还是……和叶灵儿一样。
“这是谁家的小姐,行事如此不堪。”范闲问着车旁的沐风儿,沐风儿一家都在京都一处做事,对于京都权贵家的人员十分清楚。但今日沐风儿看着那个远远消失的马儿,只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倒是旁边有一位出城迎接的启年小组成员低声说道:“应该是王家的小姐。”
“王家?”范闲眉头微挑,心想除了燕京大都督王志昆家的女儿,整个京都还有哪个王家敢如此嚣张。京都叛乱已经过去了两年,燕京大营在平叛事中表现的格外出色,不止是替陛下扫清了整个东山路,而且还控制住了燕小乙的征北大营。如今王志昆远在燕京,而史飞却已经调回了京都,这便是所谓军中的燕京派,正是圣眷隆重之时。
“正是王大都督家的小姐,据说是大都督感念圣恩,心怀京都旧宅,便让这位小姐回了京都……如今的京都守备统领史飞是王大都督往年下属,这位王小姐以叔相称,这位王小姐据说最是喜爱当年京都叶大小姐的风采,所以……“启年小组成员低声解释着什么,一位优秀的下属,总是会替上司分析情况,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想学叶灵儿?”范闲唇角的笑容有些怪异,“我第一次在城门外见到叶灵儿时,京都百姓会自动替她让路,我也未曾见过我那徒弟胡乱挥鞭赶人……”
看着这一幕,他心里已经渐渐明白了宫中拟定的大皇子侧妃究竟是谁,面色渐渐阴沉起来,说道:“先不进宫,绕到和亲王府。”
……
……
(月票又到第四了,我拉票也拉的有些快辞穷了,苦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