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劫案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一直没有丝毫头绪。
劫匪除了知道有一个梅娘子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看得出来,黄金大劫案绝非一桩普通的劫案,其背后必有指使者,而且能量颇大,令人根本无从下手。
本来,武则天是打算让狄仁杰侦办此案。
可由于狄仁杰身体不适,所以迟迟没有展开行动,以至于大劫案一直拖延到现在。
上官婉儿的话,令杨承烈脸色一变。
他突然想把杨守文留在洛阳,因为这件事情的水太深,他也担心杨守文陷入其中。
“大兄,你怎么看?”
杨承烈转头,看向明琰。
明琰笑道:“若文宣你能拦住兕子,那我就是和你一个想法。
可若是你拦他不住,就不如让他走一遭,把剑南道那一潭死水搅浑,亦或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明琰这话出口,令杨承烈沉默了。
首先,他真的是管不住杨守文,从在昌平开始,杨守文就已经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意识。
而其次呢,明琰从蜀州回来以后,也和他谈到了一些关于巴蜀的情况。
巴蜀天府之国,表面上看去是很平静,但实际上,并不太安稳。巴蜀宗族力量强盛,加之有诸多种族并存,以至于相互间矛盾重重。而吐蕃更数次东进,入侵巴蜀,也成为剑南道的心腹之患。武则天登基后,巴蜀剑南道并未表现出太大的抗拒,但是对朝廷也不是非常归心。就好像游离在朝廷之外,形成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让杨守文去那里,能够解决那诸多问题吗?
杨承烈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在明知道阻拦不住杨守文的情况下,他似乎别无他法。
“婉儿,可兕子现在身陷囹圄,能够离开吗?”
上官婉儿笑了,道:“这也是我今夜来找你的第二件事!”
+++++++++++++++++++++++++++++++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是三天。
三天来,杨守文可说是度日如年,但却没有任何的消息。
李裹儿说,她会想办法,然后就离开了宗正寺大牢。再之后……似乎就没有之后了。
杨守文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杨茉莉什么都不懂,除了习武之外,就是带着悟空它们四处转悠。而杨十六虽然聪明,可是却过于唯唯诺诺。杨守文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交流,反正不是很舒服。
此前,有李裹儿陪伴,他还不觉得什么。
如今李裹儿也走了,只剩他每天在那牢房里着急上火,嘴巴上甚至还生了一个火泡。
这天晚上,杨守文吃了晚饭,就坐在屋外,逗弄悟空它们。
忽然间,悟空发出一连串的吠叫,杨守文旋即站起身,还没等他喝止悟空,就听院子外面哐当一声响,紧跟着院门打开,一队卫兵就闯入了院子里。为首的人,杨守文倒也不算陌生,赫然正是杨思勖。他看了一眼杨守文,道:“青之,请随杂家走一趟。”
“去哪儿?”
“到地方你自然知晓。”
长洲事毕,杨守文和杨思勖之间,就很少在联系。
想当初,杨守文在东城狱越狱时,杨思勖在暗中给予过一定帮助。而在那之后,杨守文就没有和他联系过。一方面,他出家为僧,随后前往西域;另一方面,他并不想因此而连累到杨思勖。武则天知不知道,那是一码子事,可如果他主动和杨思勖交往,那岂不是说明了之前的事情和杨思勖有关?那一来,杨思勖必然陷入麻烦。
这一点,杨思勖也很清楚,所以两个人很默契地谁也没有去主动联系对方。
而这一次……
杨思勖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状况来。
不过,在他和杨守文目光接触的一刹那,杨守文还是准确的捕捉到了一丝信息。
别担心,没事!
“茉莉,十六,你们留下,看好悟空。”
杨守文吩咐了一声,而后对杨思勖一共拱手道:“请前头带路。”
就这样,杨守文跟随杨思勖离开宗正寺大牢,而后自陶光园和圆壁城之间的夹道行走,直奔隔城。幽静狭长的夹道,路面湿涔涔的,透着一股阴森之气。
“那就是玄武门!”
“啊?”
杨守文路过一座宫门时,杨思勖突然开口。
这也让杨守文一怔,玄武门不是在长安吗?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长安也好,洛阳也罢,只要是皇城,都有一道玄武门。只是,此玄武门并非彼玄武门罢了。
“老杨,谁找我?”
“这个……青之,到了你就知道,莫要让我为难。”
两人就这么一路走来,便进入隔城。
杨思勖在一道小门前停下,指了指笑道:“青之,请随我来。”
“这里是……”
“东宫!”
杨守文恍然,这小门就是东宫的后门。
李显找我吗?
他心中感到疑惑,于是就跟随着杨思勖走进小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座牡丹园。
还不到牡丹盛开的季节,但是园中的牡丹已格外生动。
在牡丹园里,有一座小亭。
杨守文随着杨思勖来到小亭外,就看到那小亭里,端坐着两人,正是李显和上官婉儿。
周遭,不见人影。
杨思勖在距离小亭还有三十步的时候就停下来,示意杨守文自己过去。
“青之,快点来……
上官姑娘刚温了一壶青梅酒,滋味刚好。”
李显的态度非常和善,招呼杨守文上前。
而上官婉儿则坐在酒垆后,抬头看了杨守文一眼,而后好像素不相识般,没有理睬。
杨守文忙快步走进小亭,躬身道:“贫僧拜见太子。”
“僧什么僧,你这假和尚还做的当真了不成?休要在孤面前卖弄,快点坐下来说话。”
李显态度很温和,说话也非常随意。
杨守文赧然,搔搔头,便坐在一旁。
上官婉儿则从酒垆里取出一壶酒,把酒壶推到杨守文的面前。
杨守文忙起身,拿起酒壶,斟了两杯酒,把酒杯放在上官婉儿和李显的面前……
“太子,奴婢说的不错吧,这东宫牡丹园的青梅,最适合煮酒,滋味如何?”
“甚好。”
李显哈哈大笑,旋即一扭头,看着杨守文道:“青之,你也尝尝?”
“太子,你还是先说事吧,否则臣也无心饮酒。”
李显又是一阵大笑,朝上官婉儿点了点头。
“青之,你叫我一声姑姑,也算是晚辈。
我把你视作自家人,可是你这孩子,却忒不让人省心……你算算,你来洛阳才多久,就惹了多少事情?这一次更好,还烧了武家楼!若非太子求情,说不得你现在已经被流放岭南。”
杨守文一副虚心认罪的模样,低着头不敢说话。
不过,脑袋里却在思索,上官婉儿今天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上官姑娘,谁还没个年少轻狂?
都是少年不更事,你就不要再责骂他了。今天把他找来,咱们说正事,说正事……”
“也好!”
上官婉儿从杨守文面前拿起酒壶,给李显满上一杯。
“小鸾台而今在消减人手,想必你也知道。
不过呢,表面上小鸾台被撤销了,实际上却另有用途。你和明家小四关系好,想来也听说过小鸾台的来历。这小鸾台的前身,便是由内卫构成。可如今,太多人知晓小鸾台的存在,也使得它存在的意义,变得不再重要。自去年开始,陛下就有意把小鸾台重新整顿。但这件事牵扯太广,所以必须要在私下里,秘密进行……
为此,陛下将此事,交给了太子和我二人主持。”
杨守文听了上官婉儿的话,愣住了。
他还真不太清楚这件事,也是第一次听上官婉儿说起来……
看看上官婉儿,又看了看李显。史书上不是说,武则天对李显并不满意,何以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李显呢?
这可等同于是把小鸾台一手送给了李显负责。
李显如今,缺什么?
他缺少根基,缺少实力。
根基好办,可以慢慢打造。可实力,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李显慢慢经营。把小鸾台送给李显,就等同于是给了李显一双耳目。至少在情报方面,李显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杨守文眼珠子滴溜溜打转。
他没有开口,而是等着上官婉儿说下去……
“小鸾台设立不过十载,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我们的耳目和眼线不少,但却缺乏足够的自保之力,亦或者说,缺乏保护自身的力量。
故而一俟我们的行踪暴露,就会遭遇致命打击,甚至被连根拔起。
同样,由于我们缺乏自保的力量,造成许多情况我们无法深入调查,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一俟我们调动地方的军队,就会暴露行踪;亦或者我们从外面调集兵马,则远水救不了近火……总之,这一年来,我都在思考这些事情,希望从中改进。
陛下对此,也非常重视,同意了我的想法之后,决意命太子主持整顿北衙禁军之事。”
重整北衙禁军,和加强小鸾台的武装力量有什么关联?
杨守文听到这里,不由得睁大眼睛,疑惑看着上官婉儿。同时,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奇葩的想法……应该不会吧!若真如此的话,未免也太过诡异了一些。
“你一定是觉得,整顿北衙禁军,和小鸾台有什么关系。”
似乎看穿了杨守文的心思,上官婉儿嘴角一翘,那张俏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太子,还是你来说吧。”
李显点头,接过了上官婉儿的话茬。
他抿了一口青梅酒,沉声道:“自陛下将小鸾台交给我后,我就一直在思索此事。
小鸾台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但凭内卫,却明显不足。
特别是当小鸾台需要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如果没有一直强大的军队,难以保证成功。故而,重整北衙禁军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为了从中挑选出一直人马,可以配合小鸾台行动。此事,已上奏陛下,陛下也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
说到这里,李显又一次看了杨守文一眼。
“这支人马,乃天子亲军,陛下赐名‘飞龙兵‘。
北衙禁军在整顿之后,将设立北衙六军,以千骑为核心,取代南衙十六卫的内廷守卫职责。同时,小鸾台会从北衙禁军中抽调出最精锐的锐士,组建一支独立于北衙禁军之外的兵马,形成以陛下为核心的分层防卫体制,只听从陛下的差遣。”
“因为陛下赐名‘飞龙兵’,故而这支军马,又称之为飞龙军。”
上官婉儿看着杨守文,沉声道:“青之,我与太子商议后,欲使你为飞龙兵统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守文这时候脑袋已经成了一盆浆糊,整个人都懵了!
他听得出来,这所谓的‘飞龙兵’,其实就是后世的天子亲军,又俗称做‘锦衣卫’。
我的个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武周,距离大明尚有千年,怎地连‘锦衣卫’都出来了?而且要我来的统帅?(未 完待续 ~^~)
劫匪除了知道有一个梅娘子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看得出来,黄金大劫案绝非一桩普通的劫案,其背后必有指使者,而且能量颇大,令人根本无从下手。
本来,武则天是打算让狄仁杰侦办此案。
可由于狄仁杰身体不适,所以迟迟没有展开行动,以至于大劫案一直拖延到现在。
上官婉儿的话,令杨承烈脸色一变。
他突然想把杨守文留在洛阳,因为这件事情的水太深,他也担心杨守文陷入其中。
“大兄,你怎么看?”
杨承烈转头,看向明琰。
明琰笑道:“若文宣你能拦住兕子,那我就是和你一个想法。
可若是你拦他不住,就不如让他走一遭,把剑南道那一潭死水搅浑,亦或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明琰这话出口,令杨承烈沉默了。
首先,他真的是管不住杨守文,从在昌平开始,杨守文就已经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意识。
而其次呢,明琰从蜀州回来以后,也和他谈到了一些关于巴蜀的情况。
巴蜀天府之国,表面上看去是很平静,但实际上,并不太安稳。巴蜀宗族力量强盛,加之有诸多种族并存,以至于相互间矛盾重重。而吐蕃更数次东进,入侵巴蜀,也成为剑南道的心腹之患。武则天登基后,巴蜀剑南道并未表现出太大的抗拒,但是对朝廷也不是非常归心。就好像游离在朝廷之外,形成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让杨守文去那里,能够解决那诸多问题吗?
杨承烈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在明知道阻拦不住杨守文的情况下,他似乎别无他法。
“婉儿,可兕子现在身陷囹圄,能够离开吗?”
上官婉儿笑了,道:“这也是我今夜来找你的第二件事!”
+++++++++++++++++++++++++++++++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是三天。
三天来,杨守文可说是度日如年,但却没有任何的消息。
李裹儿说,她会想办法,然后就离开了宗正寺大牢。再之后……似乎就没有之后了。
杨守文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杨茉莉什么都不懂,除了习武之外,就是带着悟空它们四处转悠。而杨十六虽然聪明,可是却过于唯唯诺诺。杨守文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交流,反正不是很舒服。
此前,有李裹儿陪伴,他还不觉得什么。
如今李裹儿也走了,只剩他每天在那牢房里着急上火,嘴巴上甚至还生了一个火泡。
这天晚上,杨守文吃了晚饭,就坐在屋外,逗弄悟空它们。
忽然间,悟空发出一连串的吠叫,杨守文旋即站起身,还没等他喝止悟空,就听院子外面哐当一声响,紧跟着院门打开,一队卫兵就闯入了院子里。为首的人,杨守文倒也不算陌生,赫然正是杨思勖。他看了一眼杨守文,道:“青之,请随杂家走一趟。”
“去哪儿?”
“到地方你自然知晓。”
长洲事毕,杨守文和杨思勖之间,就很少在联系。
想当初,杨守文在东城狱越狱时,杨思勖在暗中给予过一定帮助。而在那之后,杨守文就没有和他联系过。一方面,他出家为僧,随后前往西域;另一方面,他并不想因此而连累到杨思勖。武则天知不知道,那是一码子事,可如果他主动和杨思勖交往,那岂不是说明了之前的事情和杨思勖有关?那一来,杨思勖必然陷入麻烦。
这一点,杨思勖也很清楚,所以两个人很默契地谁也没有去主动联系对方。
而这一次……
杨思勖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状况来。
不过,在他和杨守文目光接触的一刹那,杨守文还是准确的捕捉到了一丝信息。
别担心,没事!
“茉莉,十六,你们留下,看好悟空。”
杨守文吩咐了一声,而后对杨思勖一共拱手道:“请前头带路。”
就这样,杨守文跟随杨思勖离开宗正寺大牢,而后自陶光园和圆壁城之间的夹道行走,直奔隔城。幽静狭长的夹道,路面湿涔涔的,透着一股阴森之气。
“那就是玄武门!”
“啊?”
杨守文路过一座宫门时,杨思勖突然开口。
这也让杨守文一怔,玄武门不是在长安吗?不过,他旋即反应过来,长安也好,洛阳也罢,只要是皇城,都有一道玄武门。只是,此玄武门并非彼玄武门罢了。
“老杨,谁找我?”
“这个……青之,到了你就知道,莫要让我为难。”
两人就这么一路走来,便进入隔城。
杨思勖在一道小门前停下,指了指笑道:“青之,请随我来。”
“这里是……”
“东宫!”
杨守文恍然,这小门就是东宫的后门。
李显找我吗?
他心中感到疑惑,于是就跟随着杨思勖走进小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座牡丹园。
还不到牡丹盛开的季节,但是园中的牡丹已格外生动。
在牡丹园里,有一座小亭。
杨守文随着杨思勖来到小亭外,就看到那小亭里,端坐着两人,正是李显和上官婉儿。
周遭,不见人影。
杨思勖在距离小亭还有三十步的时候就停下来,示意杨守文自己过去。
“青之,快点来……
上官姑娘刚温了一壶青梅酒,滋味刚好。”
李显的态度非常和善,招呼杨守文上前。
而上官婉儿则坐在酒垆后,抬头看了杨守文一眼,而后好像素不相识般,没有理睬。
杨守文忙快步走进小亭,躬身道:“贫僧拜见太子。”
“僧什么僧,你这假和尚还做的当真了不成?休要在孤面前卖弄,快点坐下来说话。”
李显态度很温和,说话也非常随意。
杨守文赧然,搔搔头,便坐在一旁。
上官婉儿则从酒垆里取出一壶酒,把酒壶推到杨守文的面前。
杨守文忙起身,拿起酒壶,斟了两杯酒,把酒杯放在上官婉儿和李显的面前……
“太子,奴婢说的不错吧,这东宫牡丹园的青梅,最适合煮酒,滋味如何?”
“甚好。”
李显哈哈大笑,旋即一扭头,看着杨守文道:“青之,你也尝尝?”
“太子,你还是先说事吧,否则臣也无心饮酒。”
李显又是一阵大笑,朝上官婉儿点了点头。
“青之,你叫我一声姑姑,也算是晚辈。
我把你视作自家人,可是你这孩子,却忒不让人省心……你算算,你来洛阳才多久,就惹了多少事情?这一次更好,还烧了武家楼!若非太子求情,说不得你现在已经被流放岭南。”
杨守文一副虚心认罪的模样,低着头不敢说话。
不过,脑袋里却在思索,上官婉儿今天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上官姑娘,谁还没个年少轻狂?
都是少年不更事,你就不要再责骂他了。今天把他找来,咱们说正事,说正事……”
“也好!”
上官婉儿从杨守文面前拿起酒壶,给李显满上一杯。
“小鸾台而今在消减人手,想必你也知道。
不过呢,表面上小鸾台被撤销了,实际上却另有用途。你和明家小四关系好,想来也听说过小鸾台的来历。这小鸾台的前身,便是由内卫构成。可如今,太多人知晓小鸾台的存在,也使得它存在的意义,变得不再重要。自去年开始,陛下就有意把小鸾台重新整顿。但这件事牵扯太广,所以必须要在私下里,秘密进行……
为此,陛下将此事,交给了太子和我二人主持。”
杨守文听了上官婉儿的话,愣住了。
他还真不太清楚这件事,也是第一次听上官婉儿说起来……
看看上官婉儿,又看了看李显。史书上不是说,武则天对李显并不满意,何以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李显呢?
这可等同于是把小鸾台一手送给了李显负责。
李显如今,缺什么?
他缺少根基,缺少实力。
根基好办,可以慢慢打造。可实力,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李显慢慢经营。把小鸾台送给李显,就等同于是给了李显一双耳目。至少在情报方面,李显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杨守文眼珠子滴溜溜打转。
他没有开口,而是等着上官婉儿说下去……
“小鸾台设立不过十载,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我们的耳目和眼线不少,但却缺乏足够的自保之力,亦或者说,缺乏保护自身的力量。
故而一俟我们的行踪暴露,就会遭遇致命打击,甚至被连根拔起。
同样,由于我们缺乏自保的力量,造成许多情况我们无法深入调查,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一俟我们调动地方的军队,就会暴露行踪;亦或者我们从外面调集兵马,则远水救不了近火……总之,这一年来,我都在思考这些事情,希望从中改进。
陛下对此,也非常重视,同意了我的想法之后,决意命太子主持整顿北衙禁军之事。”
重整北衙禁军,和加强小鸾台的武装力量有什么关联?
杨守文听到这里,不由得睁大眼睛,疑惑看着上官婉儿。同时,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奇葩的想法……应该不会吧!若真如此的话,未免也太过诡异了一些。
“你一定是觉得,整顿北衙禁军,和小鸾台有什么关系。”
似乎看穿了杨守文的心思,上官婉儿嘴角一翘,那张俏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太子,还是你来说吧。”
李显点头,接过了上官婉儿的话茬。
他抿了一口青梅酒,沉声道:“自陛下将小鸾台交给我后,我就一直在思索此事。
小鸾台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但凭内卫,却明显不足。
特别是当小鸾台需要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如果没有一直强大的军队,难以保证成功。故而,重整北衙禁军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为了从中挑选出一直人马,可以配合小鸾台行动。此事,已上奏陛下,陛下也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
说到这里,李显又一次看了杨守文一眼。
“这支人马,乃天子亲军,陛下赐名‘飞龙兵‘。
北衙禁军在整顿之后,将设立北衙六军,以千骑为核心,取代南衙十六卫的内廷守卫职责。同时,小鸾台会从北衙禁军中抽调出最精锐的锐士,组建一支独立于北衙禁军之外的兵马,形成以陛下为核心的分层防卫体制,只听从陛下的差遣。”
“因为陛下赐名‘飞龙兵’,故而这支军马,又称之为飞龙军。”
上官婉儿看着杨守文,沉声道:“青之,我与太子商议后,欲使你为飞龙兵统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守文这时候脑袋已经成了一盆浆糊,整个人都懵了!
他听得出来,这所谓的‘飞龙兵’,其实就是后世的天子亲军,又俗称做‘锦衣卫’。
我的个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武周,距离大明尚有千年,怎地连‘锦衣卫’都出来了?而且要我来的统帅?(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