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上青没有蒋理这么伤感。公司要上市了,但他们的人没一个打算走的。这简直是个好消息,因为有很多别的公司上市以后,卖掉股权的高管就有可能离开公司,去做个小生意什么的,但柳上青的反盗版公司发展的势头这么好,以致于高管都舍不得现在卖掉手里的股,干脆等着股价上升。千度不就是从十几块钱一直上涨至每股几百块钱吗?早早卖掉股份的岂不就吃亏了吗?
没有人走,甚至王总都不可能走。这跟柳上青以前想象的公司上市还是大有不同的。不过,这也让柳上青明白了公司上市无非是融资而已,上市以后这批人还得努力工作,争取股价翻番地涨。
而且平常媒体上经常讲的一个公司市值多少多少,那无非是纸上富贵,意思是你永远不可能把你的股份按最高价全部卖出去。如果大股东把自己手里的股份全卖出去,那可就砸盘了,股价会在几十分钟内跌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所以说某某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市值多少亿的富翁,那也不过是虚拟财富。
王总还是绝对的大股东,柳上青和曾子建加起来也超不过王总去。但是如果有人恶意收购,在市面上收集的股份超过王总的持股,那可就难说了。但李锦云认为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当对方收购时,董事会是会注意到收购方的意图的,那时王总的公司就也会在市面上购买股份以达到控股的目的。
上市之后是另一种战斗。但万变不离其宗,公司业绩必须得芝麻开花节节高。赚钱了,就一切都好;不赚钱了,甚至赔钱了,就一切都不好了。
就象柳上青预测的那样,反盗版公司会有十年的好年景,至于十年之后是怎样,现在还看不到。不可能没有竞争者,但目前反盗版公司的技术优势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过研发中心是不可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的。研发中心必须步步走在前面,用申请专利的办法保持技术优势。
专利是保持技术优势的法宝。当然还得配上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即使有的专利它不会用,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技术,也要把这个专利申请下来,为的就是阻止别的公司做类似的东西。所以,有时我们听说一个中型公司有几百个专利,实际上它的核心产品就那么几样。别的公司要想创新,就得饶开已经有的专利。
离上市日期越来越近了,所有的高管们都是越来越兴奋。柳上青和张潜谈了一次,因为所有的高管都不走,偏偏是张潜要走。张潜太了解股市了,他听说创业板正在研究出台要求高管在上市几年内不得辞职的规定。如果这样的话,张潜就觉得自己被套牢在这个公司了。他想自己单干了,做棕榈油。
柳上青以前是希望他离开,但现在公司里到处是他的人,他离开了,再象以前刚来一样,把一部分高管带走了,这个反盗版公司一时半会儿可就要瘫了。
柳上青和张潜谈完了以后,向李锦云报告,她可拦不住他。
王总最后和张潜谈了一次,但人各有志,当初挖张潜过来就是为了把公司带上市的。最后,王总提出了要求,要张潜除了秘书张旭以外不得从反盗版公司带走人。最后,张潜答应了这个要求。
柳上青心想,这就是给高管太多股权激励的坏处,一旦上市,他就有资金单干了,不过听说他自己的钱也不够,也会找王总融资。张潜倒不是那种久居人下之人。
张潜走了之后,谁来接替他呢?这是个问题,这样大的公司的总裁当然得王总自己亲自找了。
上市的日子到了,想到张潜要走了,柳上青和曾子建对他倒格外地好起来了。毕竟是张潜的铁腕把公司带到了这个份儿上,其人将走,其言也善。张潜倒是推荐了由柳上青先代理一段时间总裁工作。但柳上青拒绝了,建议张潜只能在公司找到了接替的人选之后才能走。柳上青不希望公司一上市就动荡不安。
到了上市的那一天,果然股价一路彪升。
柳上青跟曾子建说:“怎么样,我就说最起码得升到20多块钱。”
“那倒是。”
“曾子建,陪我去喝杯咖啡吧。”从和高管们的聚会出来,柳上青建议道。
“行,到我们第一次谈事的地方去。”
柳上青哈哈大笑,“对,想想那时候,哎呀,真好笑,但是这一切都成真了。唉,多么不可思议呀。”
“我其实那时听到你的想法的时候还真觉得你够挑战的,搞互联网的人一般和你是反着想的。”
“这就说明: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你还没通知我,就把小汪辞了,我都被你吓了一跳。”
“嗯。那时我已经很艰难了,少个人少份负担。”
“嗯,那倒是。”
因为整好是送曾子建回公司的路上,柳上青和曾子建重新回到了华园创业基地对面的小咖啡馆里,而且还正好坐在了第一次见面时的位置。
“这叫‘抚今追昔’”。柳上青说。
咖啡馆没有变,倒是这两个创始人变了很多。
曾子建是个安静的人,在这个安静的咖啡馆里,他也是一个不说话,只听柳上青感慨的人。
“其实你知道吗,曾子建,我差点倒闭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曾子建点点头,没说什么。
柳上青想起了张锐,那个第一个给她看摊的人。前一阵,张锐带着太太回了一趟北京,柳上青陪了他们几天。
柳上青也放弃感慨了,开始享受这杯安静的咖啡和温馨的午后。
没有人走,甚至王总都不可能走。这跟柳上青以前想象的公司上市还是大有不同的。不过,这也让柳上青明白了公司上市无非是融资而已,上市以后这批人还得努力工作,争取股价翻番地涨。
而且平常媒体上经常讲的一个公司市值多少多少,那无非是纸上富贵,意思是你永远不可能把你的股份按最高价全部卖出去。如果大股东把自己手里的股份全卖出去,那可就砸盘了,股价会在几十分钟内跌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所以说某某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市值多少亿的富翁,那也不过是虚拟财富。
王总还是绝对的大股东,柳上青和曾子建加起来也超不过王总去。但是如果有人恶意收购,在市面上收集的股份超过王总的持股,那可就难说了。但李锦云认为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当对方收购时,董事会是会注意到收购方的意图的,那时王总的公司就也会在市面上购买股份以达到控股的目的。
上市之后是另一种战斗。但万变不离其宗,公司业绩必须得芝麻开花节节高。赚钱了,就一切都好;不赚钱了,甚至赔钱了,就一切都不好了。
就象柳上青预测的那样,反盗版公司会有十年的好年景,至于十年之后是怎样,现在还看不到。不可能没有竞争者,但目前反盗版公司的技术优势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过研发中心是不可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的。研发中心必须步步走在前面,用申请专利的办法保持技术优势。
专利是保持技术优势的法宝。当然还得配上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即使有的专利它不会用,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技术,也要把这个专利申请下来,为的就是阻止别的公司做类似的东西。所以,有时我们听说一个中型公司有几百个专利,实际上它的核心产品就那么几样。别的公司要想创新,就得饶开已经有的专利。
离上市日期越来越近了,所有的高管们都是越来越兴奋。柳上青和张潜谈了一次,因为所有的高管都不走,偏偏是张潜要走。张潜太了解股市了,他听说创业板正在研究出台要求高管在上市几年内不得辞职的规定。如果这样的话,张潜就觉得自己被套牢在这个公司了。他想自己单干了,做棕榈油。
柳上青以前是希望他离开,但现在公司里到处是他的人,他离开了,再象以前刚来一样,把一部分高管带走了,这个反盗版公司一时半会儿可就要瘫了。
柳上青和张潜谈完了以后,向李锦云报告,她可拦不住他。
王总最后和张潜谈了一次,但人各有志,当初挖张潜过来就是为了把公司带上市的。最后,王总提出了要求,要张潜除了秘书张旭以外不得从反盗版公司带走人。最后,张潜答应了这个要求。
柳上青心想,这就是给高管太多股权激励的坏处,一旦上市,他就有资金单干了,不过听说他自己的钱也不够,也会找王总融资。张潜倒不是那种久居人下之人。
张潜走了之后,谁来接替他呢?这是个问题,这样大的公司的总裁当然得王总自己亲自找了。
上市的日子到了,想到张潜要走了,柳上青和曾子建对他倒格外地好起来了。毕竟是张潜的铁腕把公司带到了这个份儿上,其人将走,其言也善。张潜倒是推荐了由柳上青先代理一段时间总裁工作。但柳上青拒绝了,建议张潜只能在公司找到了接替的人选之后才能走。柳上青不希望公司一上市就动荡不安。
到了上市的那一天,果然股价一路彪升。
柳上青跟曾子建说:“怎么样,我就说最起码得升到20多块钱。”
“那倒是。”
“曾子建,陪我去喝杯咖啡吧。”从和高管们的聚会出来,柳上青建议道。
“行,到我们第一次谈事的地方去。”
柳上青哈哈大笑,“对,想想那时候,哎呀,真好笑,但是这一切都成真了。唉,多么不可思议呀。”
“我其实那时听到你的想法的时候还真觉得你够挑战的,搞互联网的人一般和你是反着想的。”
“这就说明: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你还没通知我,就把小汪辞了,我都被你吓了一跳。”
“嗯。那时我已经很艰难了,少个人少份负担。”
“嗯,那倒是。”
因为整好是送曾子建回公司的路上,柳上青和曾子建重新回到了华园创业基地对面的小咖啡馆里,而且还正好坐在了第一次见面时的位置。
“这叫‘抚今追昔’”。柳上青说。
咖啡馆没有变,倒是这两个创始人变了很多。
曾子建是个安静的人,在这个安静的咖啡馆里,他也是一个不说话,只听柳上青感慨的人。
“其实你知道吗,曾子建,我差点倒闭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曾子建点点头,没说什么。
柳上青想起了张锐,那个第一个给她看摊的人。前一阵,张锐带着太太回了一趟北京,柳上青陪了他们几天。
柳上青也放弃感慨了,开始享受这杯安静的咖啡和温馨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