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舍弃汉军旗,只打“马”字将旗进入西平,沿途未受到袭扰,凉州刺史杨阜兵少不敢与之争锋,据城而守。
    在西平,马岱军资得到一些补充,他派人四处打探马氏族人下落,得知韩遂投降后,马氏族人已在自己族弟马抗带领下远赴西域,而杨阜调集各郡兵力向西平靠拢,后面还有徐质的追兵,马岱不敢在凉州停留,与陈式商议后放弃占据敦煌的计划,继续向西寻找马抗去了。
    陈式之所以这么轻易答允,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得罪了杨仪,一旦杨仪回到益州必定将自己定为叛军,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只会对自己不利,而掌权的荆州人只会相信杨仪,自己没有解释的机会,不如远走高飞,马岱老大自己就是老二。
    见马岱离开凉州,徐质也不追赶,就地扎营静候探马的消息,顺便在凉州大肆购进马匹。
    张苞确实有张飞之勇,拼命厮杀竟然从羌部围困中冲杀出来,只不过蜀军只剩下了五千余人,张苞身负重伤,负责断后的张嶷也挂有轻伤。
    汶山郡就在眼前,杨仪派张嶷去当地夷人处筹借粮草和药品。却不料张嶷灰头灰脸的回来,满面的愁容,王平惊问其故。
    张嶷长叹:“两月前,魏将姜维偷渡阴平,袭破江油,在绵竹与刘循、李平共谋斩杀吴懿、诸葛瞻、向宠,如今李平换回原名李严,与姜维、费祎共立刘循为益州之主,天子死于兵乱!”
    “啊?怎么会这样!”杨仪目瞪口呆。
    王平急问道:“那各处兵马呢?”
    “听闻刘循复位,各地皆降。汶山夷人不肯归附被姜维所败,现如今驻守汶山的是其将李辅。夷人不肯给我粮草,还要拿我去向李辅请功,侥幸得以逃脱。”
    张苞听罢大叫一声,创伤崩裂,血流如注,手指成都,死不瞑目!
    家没了,王平想起马谡,想起马岱,想起魏延,天亡我也,一言不发拔剑自刎。
    杨仪如失魂魄,喃喃道:“丞相啊,杨仪无能。”洒落诸葛亮最后一把骨灰,惨然对手下说道:“我已不能带你等回成都,你们各自回家去吧!”说完,以头撞山石而亡。
    突如其来的变故,蜀兵无不骇然,相互抱头痛哭流涕,军中哀声一片。
    张嶷忍痛将杨仪、王平、关兴掩埋,率手下向闻讯赶到的李辅投降。李辅亲自送张嶷回成都,姜维对张嶷大为拉拢,奏请其为辅国将军,并将五千蜀兵交给张嶷率领出任梓潼太守,张嶷此时最恨的不是姜维而是李严等人,于是甘于为姜维效力。
    境内再无蜀军,徐质赶回大营向曹真报捷。曹真不住唏嘘:“诸葛之才如是乎?其不在便土崩瓦解,诸葛亮有功于蜀乎?”
    徐质只知蜀军退去,却不知蜀中变故,进言道:“将军在此为何不攻剑阁?”
    “剑阁险要又有重兵把守,实难攻取。姜维请命偷渡阴平,我疑心他已反矣。”
    程武附言道:“姜维素有野心不甘人下,此人心狠手辣全无忠义,虽受天子大恩却不思图报,我有此担心令张特虚为委蛇,至今音讯全无,料想姜维已反。”
    徐质喏喏不敢多言。
    曹真立即写奏表报与曹丕,附带着自己的判断。在剑阁又停留一个月后,见张翼马忠毫无异常,曹真只得领军回汉中。此时已是汉四二八年九月。
    由于裴元绍辞去南军都督,周仓着手对军事进行改组。陆逊仍为大将军,主攻伐,今后的战事也由陆逊负责。军政院不变,但其内部一分为二,次相徐庶仍任院长主持军务,但主要负责制定军略,调集人马、将军任免和地方守备;裴元绍任副院长,主要负责后勤军资、马匹粮草和武院。
    江南道被裁撤,周信出任荆州刺史。邗沟已经疏通,周仓还为通航剪彩,但他依旧觉得南北交通不利,为加强对江南四州的管控,周仓上书枢密院建议设立江南巡查使,只代朝廷巡查不涉各地政务。荀谌却认为仅设巡查使和锦衣卫南使还不够,又增设宣教使,周喜出任巡查使,孙琳出任宣教使。
    徐州刺史林丰与青州刺史糜芳发动商贾开凿胶莱河,商人们出奇的踊跃,半年时间完工近半。这为商贾们又开辟一条新的财路,自己把钱投在钱庄和河道,即使自己的子孙不肖,什么也不做坐等吃利息收费也足够吃喝用度,于是又有人突发奇想,向林丰请愿愿意出钱修路搭桥,只为取得收费之权。
    林丰以为这是件美事却不敢自专,于是请示周仓。周仓呵呵笑道:“甚好,不过在哪修路或者在哪搭桥需要朝廷做主,这样吧,先把南北交通之路拿出来,搞一个招标。”
    何为招标?林丰不懂,待周仓解释过后才恍然大悟,暗道首相如要经商,天下之财尽在他手。
    招标的结果自不必说,引起的效应非同凡响。竟然有人突发奇想,想要在长江之上建设大桥!并且愿意花出大价钱请袁涣和葛均为之设计,只是可惜有价无市。
    《我的前半生》销路极好,已经出到第三卷关中风云,购书者趋之若鹜,每出一章节当日就被售罄,其中不乏有黄牛,张陆没有提价而是每人限购两次。士子们对天子出书而且售卖多持否定态度,但这并未妨碍他们偷偷买下作为收藏。人心本是纯良,那一段纷乱而又被掩埋的历史经刘协的嘴说出来,有九分被认为是真实的。
    剩下那一分则是刘协的一些想法和个人的推论,比如说吕布杀丁原投效董卓是忍辱负重还是见利忘义,曹操行刺董卓到底是真还是假等等,则成为众人争议的焦点。但有一点毋容置疑,天子少年聪慧,面对强权韬光养晦,首相周仓衷心报国,君臣之间相得益彰。换句话说,大汉取得现在的局面是君臣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那时就为现在的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君主立宪是大汉最好的体制。

章节目录

求生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沐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散人并收藏求生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