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双手搀扶,说道:“我这也是为你担心啊,想你祖上一世英名,而你又勇冠三军,却落得如此下场,既是生不逢时,也是所遇非人啊。”
吕布一愣,王允这是要拉拢自己吗,是打算与自己结盟?自己在朝中需要有个盟友,吕布已经深切的感受到武力在很多时候是无力。“还请司徒大人不吝赐教。”
王允说道:“董相国奉何进大将军之命进京,又护卫天子,本来已立下奇功,朝廷有望拨乱反正,重整朝纲,奉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投靠董卓的吧。”
吕布点点头,“正是如此。”
王允语气一转,“董卓护天子回京后如能功成身退,或可成为一代名臣。可惜,咱们都没有认清董卓真实的意图,没有想到他竟想独揽大权,更没想到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废立天子,斩杀大臣,倒行逆施,以至于天怒人怨,诸侯群起,天下大乱。这已经不是我们的初衷了。”
吕布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司徒所言甚是,此非我等所愿。”
“我等苦劝,却得不到董卓的信任,他只提拔心腹,并且听心腹之言,任人不论才能只论远近。大臣稍有不如意,轻则斥责,重则杀戮,却都是假借奉先之手,奉先不觉得其中微妙吗?”
王允一边说,一边偷看吕布,果然吕布很生气,心想吕布真的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啊。“我替将军不平啊,这既是不相信你,还要利用你,要把你逼上绝路。”
吕布深吸一口气:“这都是小人挑唆,相国受到小人的蒙蔽。”
“不仅如此。董卓把搜刮来的财富都囤积在郿邬,自己每日在郿邬饮酒作乐,可曾关心朝政和黎民百姓,李傕郭汜等人杀害百姓冒充军工,你看看长安都成什么样子,雒阳已经付之一炬,奉先知道雒阳现在是什么情形吗?难道长安又要变成下一个雒阳吗?那你我将成为大汉的千古罪人。”
“那依司徒大人,该如何是好?”吕布已经隐隐明白王允的意图。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破除此局,董卓必死。”王允又说道:“奉先可曾听长安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正是董卓当死之意,民意如此啊。”
吕布沉吟,良久不说话。董卓的德行与才能的确配不上他的地位,为了巩固他的地位,董卓举起了屠刀,但是手握刀柄的是他吕布!
“难道奉先认为董卓不该死吗?”王允问道。
“如司徒所言,董相国却是做了许多错事……”
“岂止是错事,废天子、鸩杀少帝和太后,罔杀朝廷大臣,焚帝都、掘皇陵,哪一样不是骇人听闻?不是人人得而诛之?就连传国玉玺也不见,嘿嘿,怎就不见得是被他窃得,还要再篡位呢?”王允反驳道,“董卓必死!”
前面几句话,吕布虽然赞同,还没怎么往心里去,说到传国玉玺,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平白无故受到牵连,尽管没有再追究,始终是个心病,难保自己不被当做替罪羊。“司徒之意我已明白,司徒大人尽可行事,吕布绝不为难大人。”
吕布的态度很清楚:不反对、不参与。这可不是王允想要的。
“此言差矣!此事容不得奉先置身事外,董卓若死,必然牵连到奉先,我相信奉先,可天下人呢?奉先要想不受牵连,成就伟业,现在正当其时。”
“唔,司徒大人此话怎讲?”吕布一愣。
“这还要看奉先了,若是奉先能够担当此任,则一切皆可解决。”王允黏着胡须说道,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
“这如何使得?”吕布推辞道。
“你且听我说来。如奉先能杀死董卓,对奉先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第一,董卓已成为汉贼,人人得而诛之,奉先成此大事,岂不汉室第一功臣?第二,十几路诸侯二十万大军讨伐董卓,无功而返,若奉先成功了,岂不成为天下敬仰的英雄?第三董卓一死,他的手下群龙无首,奉先可一举当灭,一雪前耻;第四,奉先杀死董卓,那就不是杀害袁隗、张温的凶手,反而是替他们报仇,袁氏一门岂不视奉先为恩人?第五,你我联手杀死董卓,重整朝纲,则成为汉室中兴之臣,功成名就,奉先也光宗耀祖。”王允说的头头是道,试问哪个人听了不会动心。
“那传国玉玺?”
“都是董卓所为!”
“敢问司徒,仅我们两人势单力孤,不知还有助理吗?”
“哈哈哈,奉先这就多虑了。我就对奉先明说了吧,朝中大人早就对董卓恨之入骨,直接参与的重臣不在少数。你还记得伍琼吧,他不顾我劝阻,自告奋勇刺杀董卓,死得可惜,却激发我们的勇气。”
看来是没有退路了,吕布挣扎着拿出最后一根稻草:“可是我与董卓还有父子之名…..”
王允哈哈大笑,“到这时候,奉先还要认贼作父吗?奉先被董卓迷惑误入歧途,当迷途知返,莫要一错再错。奉先不杀死董卓表明心迹,如何让天下人相信,如何让朝中大臣认同?”王允又嘿嘿一笑。“你把他当父亲,他何曾把你当儿子,分封诸将的时候想过你吗?向你投戟的时候把你当儿子吗?董卓早晚都是死,奉先是要打算给他陪葬吗!”
吕布仓啷拔出佩刀,挽起袖子在胳膊上割了一刀。“我誓杀董卓,以此明志。”
王允阴谋得逞,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中。急忙起身给吕布包扎。“奉先的心意,我已经知道,此事我们还要仔细筹划,确保万无一失。”
“不知司徒还有何忧虑?”
“忧虑有二:一是董卓深居郿邬,轻易不出,需要把他引出来才好行事;二是董卓手下兵马和爪牙甚多,若是形成兵灾,那长安危矣,雒阳发生的事不能在长安重现,不能在使天子陷入险境。”
吕布想了想,“我现在本部兵马有两千余骑兵,不知司徒还有多少兵马?还有多少人马可供调遣?”
吕布一愣,王允这是要拉拢自己吗,是打算与自己结盟?自己在朝中需要有个盟友,吕布已经深切的感受到武力在很多时候是无力。“还请司徒大人不吝赐教。”
王允说道:“董相国奉何进大将军之命进京,又护卫天子,本来已立下奇功,朝廷有望拨乱反正,重整朝纲,奉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投靠董卓的吧。”
吕布点点头,“正是如此。”
王允语气一转,“董卓护天子回京后如能功成身退,或可成为一代名臣。可惜,咱们都没有认清董卓真实的意图,没有想到他竟想独揽大权,更没想到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废立天子,斩杀大臣,倒行逆施,以至于天怒人怨,诸侯群起,天下大乱。这已经不是我们的初衷了。”
吕布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司徒所言甚是,此非我等所愿。”
“我等苦劝,却得不到董卓的信任,他只提拔心腹,并且听心腹之言,任人不论才能只论远近。大臣稍有不如意,轻则斥责,重则杀戮,却都是假借奉先之手,奉先不觉得其中微妙吗?”
王允一边说,一边偷看吕布,果然吕布很生气,心想吕布真的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啊。“我替将军不平啊,这既是不相信你,还要利用你,要把你逼上绝路。”
吕布深吸一口气:“这都是小人挑唆,相国受到小人的蒙蔽。”
“不仅如此。董卓把搜刮来的财富都囤积在郿邬,自己每日在郿邬饮酒作乐,可曾关心朝政和黎民百姓,李傕郭汜等人杀害百姓冒充军工,你看看长安都成什么样子,雒阳已经付之一炬,奉先知道雒阳现在是什么情形吗?难道长安又要变成下一个雒阳吗?那你我将成为大汉的千古罪人。”
“那依司徒大人,该如何是好?”吕布已经隐隐明白王允的意图。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破除此局,董卓必死。”王允又说道:“奉先可曾听长安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正是董卓当死之意,民意如此啊。”
吕布沉吟,良久不说话。董卓的德行与才能的确配不上他的地位,为了巩固他的地位,董卓举起了屠刀,但是手握刀柄的是他吕布!
“难道奉先认为董卓不该死吗?”王允问道。
“如司徒所言,董相国却是做了许多错事……”
“岂止是错事,废天子、鸩杀少帝和太后,罔杀朝廷大臣,焚帝都、掘皇陵,哪一样不是骇人听闻?不是人人得而诛之?就连传国玉玺也不见,嘿嘿,怎就不见得是被他窃得,还要再篡位呢?”王允反驳道,“董卓必死!”
前面几句话,吕布虽然赞同,还没怎么往心里去,说到传国玉玺,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平白无故受到牵连,尽管没有再追究,始终是个心病,难保自己不被当做替罪羊。“司徒之意我已明白,司徒大人尽可行事,吕布绝不为难大人。”
吕布的态度很清楚:不反对、不参与。这可不是王允想要的。
“此言差矣!此事容不得奉先置身事外,董卓若死,必然牵连到奉先,我相信奉先,可天下人呢?奉先要想不受牵连,成就伟业,现在正当其时。”
“唔,司徒大人此话怎讲?”吕布一愣。
“这还要看奉先了,若是奉先能够担当此任,则一切皆可解决。”王允黏着胡须说道,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
“这如何使得?”吕布推辞道。
“你且听我说来。如奉先能杀死董卓,对奉先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第一,董卓已成为汉贼,人人得而诛之,奉先成此大事,岂不汉室第一功臣?第二,十几路诸侯二十万大军讨伐董卓,无功而返,若奉先成功了,岂不成为天下敬仰的英雄?第三董卓一死,他的手下群龙无首,奉先可一举当灭,一雪前耻;第四,奉先杀死董卓,那就不是杀害袁隗、张温的凶手,反而是替他们报仇,袁氏一门岂不视奉先为恩人?第五,你我联手杀死董卓,重整朝纲,则成为汉室中兴之臣,功成名就,奉先也光宗耀祖。”王允说的头头是道,试问哪个人听了不会动心。
“那传国玉玺?”
“都是董卓所为!”
“敢问司徒,仅我们两人势单力孤,不知还有助理吗?”
“哈哈哈,奉先这就多虑了。我就对奉先明说了吧,朝中大人早就对董卓恨之入骨,直接参与的重臣不在少数。你还记得伍琼吧,他不顾我劝阻,自告奋勇刺杀董卓,死得可惜,却激发我们的勇气。”
看来是没有退路了,吕布挣扎着拿出最后一根稻草:“可是我与董卓还有父子之名…..”
王允哈哈大笑,“到这时候,奉先还要认贼作父吗?奉先被董卓迷惑误入歧途,当迷途知返,莫要一错再错。奉先不杀死董卓表明心迹,如何让天下人相信,如何让朝中大臣认同?”王允又嘿嘿一笑。“你把他当父亲,他何曾把你当儿子,分封诸将的时候想过你吗?向你投戟的时候把你当儿子吗?董卓早晚都是死,奉先是要打算给他陪葬吗!”
吕布仓啷拔出佩刀,挽起袖子在胳膊上割了一刀。“我誓杀董卓,以此明志。”
王允阴谋得逞,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中。急忙起身给吕布包扎。“奉先的心意,我已经知道,此事我们还要仔细筹划,确保万无一失。”
“不知司徒还有何忧虑?”
“忧虑有二:一是董卓深居郿邬,轻易不出,需要把他引出来才好行事;二是董卓手下兵马和爪牙甚多,若是形成兵灾,那长安危矣,雒阳发生的事不能在长安重现,不能在使天子陷入险境。”
吕布想了想,“我现在本部兵马有两千余骑兵,不知司徒还有多少兵马?还有多少人马可供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