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王尚书虽然官职和爵位都比这位锦衣卫指挥使高好几级,但此刻一听这个,吓得连上官的威仪都不要了,“噗通”跪倒在地,连连对董大人磕头作揖道:“请董大人救我!”
董大人急忙一把拉起来王尚书,对他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先下手为强了,陆兵不是要来蓟州吗?那就让他来不了,还有那些闹事的浙兵,让蓟州守将以他们哗变闹事为由头,将他们全部正法,这样就算陆兵赶到蓟州,也不是没有什么用了,到时候人证物证都没有,他能把你们给咋的?”
“可现在圣上要我过去召对,我该如何应对?”王尚书有些不知所措了,他根本就不是当兵出身的,几年前是吏部的一个主事,因他的堂妹被万历册封为贵妃后,他就平步青云直上了,三年不到的时候,就从一个五品小主事连升几级,成为了兵部尚书,只是因为没有庶吉士的经历,他这辈子入阁是没戏的了。
就这样一个外戚,除了敛财有些本事外,对兵部的军务一无所知,全靠幕僚来处理事务,但他有个特长,那就是会说,说起来头头是道,听得万历五迷三道,竟然觉得他很称职。
这种人一旦得势,便忘乎所以,有不少奸徒便投其所好,纷纷拿钱财来贿赂他,求他办事,这次蓟州浙兵的闹饷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件,其他的克扣军饷,以次充好,吃空饷等事情就更多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位王尚书已经有百万两银子的巨额家产了。
“这个好办,你就一口咬定对此事不知,皇上要彻查此案,肯定也是让我们锦衣卫来查的,到时候还不是我说了算啊,这就看你王大人够不够意思了!”这个董大人原来只是沈浪手下的一个锦衣卫千总,不知这家伙走了什么门路,竟然突然间飞黄腾达起来,一下子成为了万历身边的大红人,风头甚至盖过了当年的锦衣之王陆炳陆都督了。
王大人一听这个,当时就放心了,连连对董大人拱手作揖:“董大人真乃救命恩公,这次待得王某召对回来,必定是不会让董大人失望的。”
王尚书进来大殿后,万历直接问他:“蓟州的浙兵闹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兵部没有上报此事?”
“启禀皇上,此事微臣才刚刚得知,事情是这样的,那些浙兵是原戚将军的部下,后归靖国公陆兵统率赶赴朝鲜平倭,事成后这些浙兵就留在了蓟州驻防,后来浙兵因为封赏不满哗变闹事后,蓟州主将立即出手将煽动闹事的几个把总处以军法驱逐回家了,哗变随即平定,微臣觉得这等小事不必劳烦皇上了,就没有禀告,这是微臣的失职,请皇上恕罪!”王尚书早就在半路上将这些词都背熟了。
“原来是这样啊,听说有人在从中克扣封赏,你作为兵部尚书,可否知晓?”万历哪能这样好骗的,继续追问道。
“这个微臣确实不知,当初接到封赏拨款给蓟州的账目微臣这里有明确记录,微臣可以拿来对账的。”王尚书一看董大人教的招数还果真有用,胆子便大了起来,心想反正皇上要查案,也得有董大人来查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蓟州之事必须要查清楚,否则军兵军心不稳,对朝廷很是不利,你们先退下吧,让朕再想想!”万历当然不会相信王尚书的一面之词的,这个时候他无法做出判断,只要让他们先退下。
王尚书从宫中出来后,心里很是忐忑不安,回到家里根本就睡不着了,心想皇上要是派另外人去蓟州查这个案子的话,那事情岂不是要坏?
万历又派人去叫来了几个值班的阁老,给他们看了看陆兵的奏章,问他们道:“诸位阁老对靖国公的奏章有什么看法?”
这几个可都是久经官场的老滑头了,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啊?近来一段时候,朝中言官都在弹劾靖国公陆大人,他们对这些言官也有些忌惮的,都不敢往枪口上去撞,生怕被人归队到陆兵这一边去了。
所以听得皇帝要他们对陆兵的奏章表态后,当即就有两个阁老说道:“光论陆大人的这封奏章里的事情,微臣觉得蓟州之事虽小,但要是处理不当,产生的祸害可不小。这次既然是陆大人主动提出来的,那皇上完全可以顺水推舟的!”
另外两个则附和着,万历很失望,本来他想听听这些阁员中有没有坚定支持陆兵的,没曾想都一个个贼精贼精的,都在和稀泥,最后还是将球踢到了自己这边来了。
“杨大人,你是刑部,这事情就交给你来查办,限你在七天内查清蓟州浙兵的闹事案情,不得有误!”万历说道,他心想,你们这些老狐狸都想着推卸责任,那好吧,就给你们一个差事让你们去办,看你们还如何和稀泥,他明白,以陆兵的一贯行为,对于这种事情是不会乱说的,蓟州那边的事情远没有这些人说得那样轻巧,估计有很深的内幕可以挖掘,浙兵这事情真要是有人从中克扣赏银的话,那产生的后果就很严重了,所以这次必须要查到底。
杨大人急忙领命道:“微臣领旨,圣上,微臣想听听圣上对陆大人的这封奏章是怎么看法?”这杨大人也是个老手,他得搞清楚皇上的真实想法才能办事,否则就不好搞了,弄不好两边都得罪了,那才惨呢。
“没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查出来的事实跟陆兵奏章里的一样,那朕就支持他,否则结果怎样,你们难道还不清楚吗?不过陆兵素来为我大明屡立战功,特别是抗倭中更是屡立大功,这次他要退隐海外去,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很是为难,不准吧,朕也就没办法再封赏陆兵了,先前封他为王,陆兵坚决推辞,这事情你们是知道的,准了他退隐海外的请求吧,难免被人说朕过河拆桥,薄情寡义,诸位有什么好法子,能够两全?”万历只留下来了杨大人和首辅申大人,对他们说道。
毕竟是首辅,申大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万历的心思,便急忙说道:“皇上不必为难,此事好办,先让杨大人跟陆大人联手查案,将蓟州的事情了了,陆大人的奏章里的话都是真情流露,他确实有退隐海外的想法,那就成全他,朝廷可以给陆大人一个官方的身份去海外,那就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万历笑了起来,点点头,他觉得申大人的主意不错,在他眼里,只要不是权位和银子,其他的官衔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给陆兵一个高位虚衔,让他去海外,岂不是更好?
“好,那就有劳申大人拟定一个官衔出来,司礼监快快拟旨,着杨大人和陆大人联手办案,七天内查清蓟州浙兵闹事之事!”万历点头了。
陆兵接到这个圣旨后,心里同样是五味杂陈,看来皇帝还是想着他的,让自己和刑部尚书杨大人一起办案,解决蓟州浙兵的事情,这样他这次赶赴蓟州是名正言顺了。
穆十娘看丈夫接到圣旨后闭门不出,知道他的心思又有了变化,便说道:“相公啊,自古伴君如伴虎,今与汝共饮,转手白刃不相饶的事情数不胜数,不要对皇帝有多大的幻想,远走海外是我们的退路。”
陆兵确实是有思想波动的,他接到这个圣旨后,觉得万历并不想对自己赶尽杀绝的样子啊,想到辽东的女真即将崛起,便对远走海外有些犹豫,想着或许还能在今后平定辽东的战事中能够帮上一点忙了。
但穆十娘的这番话,犹如一盆兜头冷水泼到了他脑袋上,让他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是啊,自古皇家最无情,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怎么就忘记了,当年守卫京师,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王朝于倾倒的于少保多大的功绩,最后还不是被弃市西市街头?自己虽然有抗倭的微薄功绩,但怎么能跟于少保相比啊?
还有自己的恩师戚将军,当年在东南抗倭赫赫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也不是被贬官削职,孤苦伶仃中过世?难道自己就跟恩师他们不一样?
想到这里,陆兵点点头对穆十娘说道:“请娘子放心,等办完了蓟州浙兵兄弟们的这件事情,我们马上离开这里,去海外寻找一块世外桃源之地去!”
在海上航行了四天四夜之后,船队在天津卫上岸登陆,随即水师军兵护卫着这批银两上岸先行,陆兵他们随即乘坐马匹紧跟而来。
由于陆兵现在的身份是负责查案的钦差了,天津卫的参将刘大人早就接到了消息,带着手下仪仗军兵在码头上迎接陆大人的到来。
一番迎接仪式后,刘大人对下船的陆兵恭恭敬敬的说道:“请陆大人移步驿站,末将已经备好了酒席,请陆大人赏光。”
王尚书虽然官职和爵位都比这位锦衣卫指挥使高好几级,但此刻一听这个,吓得连上官的威仪都不要了,“噗通”跪倒在地,连连对董大人磕头作揖道:“请董大人救我!”
董大人急忙一把拉起来王尚书,对他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先下手为强了,陆兵不是要来蓟州吗?那就让他来不了,还有那些闹事的浙兵,让蓟州守将以他们哗变闹事为由头,将他们全部正法,这样就算陆兵赶到蓟州,也不是没有什么用了,到时候人证物证都没有,他能把你们给咋的?”
“可现在圣上要我过去召对,我该如何应对?”王尚书有些不知所措了,他根本就不是当兵出身的,几年前是吏部的一个主事,因他的堂妹被万历册封为贵妃后,他就平步青云直上了,三年不到的时候,就从一个五品小主事连升几级,成为了兵部尚书,只是因为没有庶吉士的经历,他这辈子入阁是没戏的了。
就这样一个外戚,除了敛财有些本事外,对兵部的军务一无所知,全靠幕僚来处理事务,但他有个特长,那就是会说,说起来头头是道,听得万历五迷三道,竟然觉得他很称职。
这种人一旦得势,便忘乎所以,有不少奸徒便投其所好,纷纷拿钱财来贿赂他,求他办事,这次蓟州浙兵的闹饷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件,其他的克扣军饷,以次充好,吃空饷等事情就更多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位王尚书已经有百万两银子的巨额家产了。
“这个好办,你就一口咬定对此事不知,皇上要彻查此案,肯定也是让我们锦衣卫来查的,到时候还不是我说了算啊,这就看你王大人够不够意思了!”这个董大人原来只是沈浪手下的一个锦衣卫千总,不知这家伙走了什么门路,竟然突然间飞黄腾达起来,一下子成为了万历身边的大红人,风头甚至盖过了当年的锦衣之王陆炳陆都督了。
王大人一听这个,当时就放心了,连连对董大人拱手作揖:“董大人真乃救命恩公,这次待得王某召对回来,必定是不会让董大人失望的。”
王尚书进来大殿后,万历直接问他:“蓟州的浙兵闹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兵部没有上报此事?”
“启禀皇上,此事微臣才刚刚得知,事情是这样的,那些浙兵是原戚将军的部下,后归靖国公陆兵统率赶赴朝鲜平倭,事成后这些浙兵就留在了蓟州驻防,后来浙兵因为封赏不满哗变闹事后,蓟州主将立即出手将煽动闹事的几个把总处以军法驱逐回家了,哗变随即平定,微臣觉得这等小事不必劳烦皇上了,就没有禀告,这是微臣的失职,请皇上恕罪!”王尚书早就在半路上将这些词都背熟了。
“原来是这样啊,听说有人在从中克扣封赏,你作为兵部尚书,可否知晓?”万历哪能这样好骗的,继续追问道。
“这个微臣确实不知,当初接到封赏拨款给蓟州的账目微臣这里有明确记录,微臣可以拿来对账的。”王尚书一看董大人教的招数还果真有用,胆子便大了起来,心想反正皇上要查案,也得有董大人来查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蓟州之事必须要查清楚,否则军兵军心不稳,对朝廷很是不利,你们先退下吧,让朕再想想!”万历当然不会相信王尚书的一面之词的,这个时候他无法做出判断,只要让他们先退下。
王尚书从宫中出来后,心里很是忐忑不安,回到家里根本就睡不着了,心想皇上要是派另外人去蓟州查这个案子的话,那事情岂不是要坏?
万历又派人去叫来了几个值班的阁老,给他们看了看陆兵的奏章,问他们道:“诸位阁老对靖国公的奏章有什么看法?”
这几个可都是久经官场的老滑头了,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啊?近来一段时候,朝中言官都在弹劾靖国公陆大人,他们对这些言官也有些忌惮的,都不敢往枪口上去撞,生怕被人归队到陆兵这一边去了。
所以听得皇帝要他们对陆兵的奏章表态后,当即就有两个阁老说道:“光论陆大人的这封奏章里的事情,微臣觉得蓟州之事虽小,但要是处理不当,产生的祸害可不小。这次既然是陆大人主动提出来的,那皇上完全可以顺水推舟的!”
另外两个则附和着,万历很失望,本来他想听听这些阁员中有没有坚定支持陆兵的,没曾想都一个个贼精贼精的,都在和稀泥,最后还是将球踢到了自己这边来了。
“杨大人,你是刑部,这事情就交给你来查办,限你在七天内查清蓟州浙兵的闹事案情,不得有误!”万历说道,他心想,你们这些老狐狸都想着推卸责任,那好吧,就给你们一个差事让你们去办,看你们还如何和稀泥,他明白,以陆兵的一贯行为,对于这种事情是不会乱说的,蓟州那边的事情远没有这些人说得那样轻巧,估计有很深的内幕可以挖掘,浙兵这事情真要是有人从中克扣赏银的话,那产生的后果就很严重了,所以这次必须要查到底。
杨大人急忙领命道:“微臣领旨,圣上,微臣想听听圣上对陆大人的这封奏章是怎么看法?”这杨大人也是个老手,他得搞清楚皇上的真实想法才能办事,否则就不好搞了,弄不好两边都得罪了,那才惨呢。
“没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查出来的事实跟陆兵奏章里的一样,那朕就支持他,否则结果怎样,你们难道还不清楚吗?不过陆兵素来为我大明屡立战功,特别是抗倭中更是屡立大功,这次他要退隐海外去,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很是为难,不准吧,朕也就没办法再封赏陆兵了,先前封他为王,陆兵坚决推辞,这事情你们是知道的,准了他退隐海外的请求吧,难免被人说朕过河拆桥,薄情寡义,诸位有什么好法子,能够两全?”万历只留下来了杨大人和首辅申大人,对他们说道。
毕竟是首辅,申大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万历的心思,便急忙说道:“皇上不必为难,此事好办,先让杨大人跟陆大人联手查案,将蓟州的事情了了,陆大人的奏章里的话都是真情流露,他确实有退隐海外的想法,那就成全他,朝廷可以给陆大人一个官方的身份去海外,那就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万历笑了起来,点点头,他觉得申大人的主意不错,在他眼里,只要不是权位和银子,其他的官衔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给陆兵一个高位虚衔,让他去海外,岂不是更好?
“好,那就有劳申大人拟定一个官衔出来,司礼监快快拟旨,着杨大人和陆大人联手办案,七天内查清蓟州浙兵闹事之事!”万历点头了。
陆兵接到这个圣旨后,心里同样是五味杂陈,看来皇帝还是想着他的,让自己和刑部尚书杨大人一起办案,解决蓟州浙兵的事情,这样他这次赶赴蓟州是名正言顺了。
穆十娘看丈夫接到圣旨后闭门不出,知道他的心思又有了变化,便说道:“相公啊,自古伴君如伴虎,今与汝共饮,转手白刃不相饶的事情数不胜数,不要对皇帝有多大的幻想,远走海外是我们的退路。”
陆兵确实是有思想波动的,他接到这个圣旨后,觉得万历并不想对自己赶尽杀绝的样子啊,想到辽东的女真即将崛起,便对远走海外有些犹豫,想着或许还能在今后平定辽东的战事中能够帮上一点忙了。
但穆十娘的这番话,犹如一盆兜头冷水泼到了他脑袋上,让他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是啊,自古皇家最无情,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怎么就忘记了,当年守卫京师,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王朝于倾倒的于少保多大的功绩,最后还不是被弃市西市街头?自己虽然有抗倭的微薄功绩,但怎么能跟于少保相比啊?
还有自己的恩师戚将军,当年在东南抗倭赫赫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也不是被贬官削职,孤苦伶仃中过世?难道自己就跟恩师他们不一样?
想到这里,陆兵点点头对穆十娘说道:“请娘子放心,等办完了蓟州浙兵兄弟们的这件事情,我们马上离开这里,去海外寻找一块世外桃源之地去!”
在海上航行了四天四夜之后,船队在天津卫上岸登陆,随即水师军兵护卫着这批银两上岸先行,陆兵他们随即乘坐马匹紧跟而来。
由于陆兵现在的身份是负责查案的钦差了,天津卫的参将刘大人早就接到了消息,带着手下仪仗军兵在码头上迎接陆大人的到来。
一番迎接仪式后,刘大人对下船的陆兵恭恭敬敬的说道:“请陆大人移步驿站,末将已经备好了酒席,请陆大人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