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陆兵觉得安东尼奥说的有道理,辽东主力援兵还没赶到,如果此刻贸然跟倭军主力决战,那自己的胜算不是很大,与其冒险,倒不如接受倭军提出来的和谈要求,先看看他们的意思咋样再说。
于是陆兵下令停止战斗,派人去阵前喊话,声称愿意和谈。
半个时辰后,战前和谈在两军阵前的空地上举行,双方都派出来六个和谈人员谈判,倭军要求明军和李朝军士立即撤出仁川,双方以仁川城为界,休战三个月。
对于倭军的这个无理要求,明军和谈代表沈浪明确表示拒绝,他说道:“仁川我们已经拿下来了,凭什么要让给你们啊?双方分界线应该以实际控制区域为主,各自后退十里地为界!”
小西听得明军提出来的这个和谈要求,刚开始觉得不成,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没有处在优势,如果这次和谈能够争取到主力集结的时间,暂时的忍让是值得的,等石田他们的援兵赶到后,那完全可以撕毁协议,再拿下仁川和平壤的。
和谈竟然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双方就地在军事接触线各自向后撤退十里地,现有的军士态势保持不变,双方军队在三个月的停火期限内不得挑起战斗,否则所有责任都归挑起战斗的一方承担。
和谈结果让李讼和李申臣他们很不满,他们觉得以大明天军的威势完全可以继续打击倭军主力,直到将倭军主力赶下海去的,为何要跟倭军会谈?
李申臣急匆匆的来找陆兵,质问道:“为何要跟倭军和谈?他们是我们的死敌,只有跟他们拼到底,和谈就是投降。”
陆兵急忙拱手作揖道:“李老将军误会了,和谈不是投降,只是一种策略而已,也是战斗的一种,在我方援兵还没赶到,总兵力不如倭军一半的情况下,争取时间对我们来说很紧要,李老将军的水师恢复不正需要时间吗?现在机会来了,给你三个月,你的水师能够恢复到什么样子?”
李申臣冷静下来仔细一琢磨,觉得陆兵说的话也有道理,李朝军队几乎被打残,他四处招人收拢残部,目前也只在仁川城内召集了三千不到的兵马,要跟数万之众的倭军决战,这些人马连塞牙缝都不够的,或许这位天朝大都督说的是正确的,何不乘势恢复水军,招兵买马,扩充兵力,以便此后更大的决战?
陆兵和黄提督刚刚进得仁川城内,城外有快马来报:“禀告都督大人,朝廷的旨意到了!”
一听是朝廷的旨意到了,陆兵和黄提督他们立即摆设香案接旨,让陆兵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来宣旨的队伍里除了那几个太监以外,竟然有林大人,看到此人的再次出现,陆兵心里顿时就“咯噔”了一下,心想:“此人一来,肯定是没好事的,接下来要有麻烦来了。”
圣上对这次平壤大捷很满意,龙颜大悦,夸赞了陆兵的功劳,赏赐参战将士若干金银绸缎,有国库专拨纹银十万两奖赏。
旨意除了夸赞陆兵和手下将士们外,还有个任命,那就是朝廷任命林大人为对倭谈判特使,朝廷谋求跟倭军达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协议,以最小的代价来结束这场战争。
陆兵心里一听这个,很不舒服,朝廷肯定是被那些叽叽歪歪的小人蒙蔽了,倭人相当狡猾,岂能会跟你达成长期稳定的协议,对付这些倭军,唯有彻底打败他们,让他们心里产生无比恐惧,他们才会服气,对付这种倭人只有打败他们,他们才会服气的。
但此刻陆兵只能谢恩,朝廷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要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正好自己乘着这段和谈的时间,趁机加紧训练,增加兵马也好的。
林大人这回可是逮住了机会了,他以为被朝廷削职后这辈子算完蛋了,但没曾想,圣上下旨让他出任这次对倭谈判的特使,哈哈,真是天不亡我林某也!
在天牢里的那段时间内,林大人对以前的事情琢磨了一遍,总觉得自己没有纰漏的,于是对陆兵的仇恨越来越深,在这时候,他发誓,要么不出来,一旦出来,他肯定要找陆兵报仇的,此仇不报非君子。
这次机会来了,按照旨意,他这个和谈特使在品级上虽然比陆兵低,但拥有圣上赐予的尚方宝剑和便宜行事的权力,还带着一队可以随时调遣的御林军神机营,人数虽然只有三百,但有了这队神机营,林大人觉得腰板硬了不少,总有一天能够会抓到陆兵的把柄的,到时候看我不收拾你?
尽管他心里恨死了陆兵,但在表面上还是对陆兵乐呵呵的,很是谦虚的说道:
“陆大人啊,这次林某作为谈判使者,手无一兵,要谈好,还得靠陆大人在前线力战获胜才有底气啊!”
这话说得没毛病,要是能够靠嘴皮子能谈下来的,那世上就没有战争了,都练嘴皮子去好了,谈判桌上的利益争夺都跟前线的战争有密切关系,谁拳头大,武力强,谁就能嗓子响,想提出来什么条件就什么条件。
而这次林大人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还会想起他这个罪官了,当他在锦衣卫诏狱里听得圣旨之后,高兴得竟然晕了过去,心想这次终于可以对陆兵摆上一道了。
带着私怨,林大人立即走马上任,他很明白皇帝以及整个朝廷的想法,那就是朝鲜抗倭战争的军费支出很是浩大,只要能够跟倭军达成和议,让倭军撤出朝鲜,如果这个花费的代价比打一场激烈的战争来得轻,花费来得少的话,那都是可以接受的。
万历帝在计算这个钱财上的得失,当然他还担心陆兵和手下诸将借这次战争的机会趁机坐大,本来想借着倭人的手让陆兵完蛋的,没曾想陆兵却一上来就打出来了两次大胜仗,而且还收复了平壤,这让皇帝明面上很开心,内心却很愤恨:怎么此人如此神勇?要是以后趁机坐大,那好了得啊,辽东李老将军已经日暮西山,其儿子的能力和水平显然不如陆兵的,要是陆兵大胜倭军,并且镇守辽东,在那里站稳脚跟后,那就真麻烦了。
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万历一接到日本使者派人来京师要求进行和谈的要求后,马上就答应了下来,在寻找这个使者的过程中,他就选择了陆兵的老对手,这个曾经跟倭寇有过勾搭的家伙,并且授予他尚方宝剑,行便宜之事!
小人一旦得志,那必定是想方设法抓住机会来整他的对手了,况且林某对陆兵是私仇家冤集于一身,当然是不肯放过这个公报私仇的好机会的。
因为他明白,皇帝之所以从这么多的大臣当中偏偏会选中他出来作为手握重权的谈判特使,肯定是希望要用自己来对付陆兵的,只是碍于目前陆兵战功赫赫,皇帝亲自下场来对付陆兵会遭人非议的,那既然皇上干不了的这个脏活,就理所当然的让自己来干吧。
但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林大人派人去跟倭军小西传话,说要正式跟他和谈的时候,小西却不买账,声称他林大人不够资格,指定要陆兵或者李如松来谈,否则其他人他一律不接待。
这下就非常的尴尬了,林某人非常的气氛,怨毒的他立即写了一封奏章上去,信口雌黄的说陆兵和李如松跟倭人有勾结,否则何以倭军将领要指名道姓跟他们和谈?
但他的这封奏章却送不到京师那里,早就对此人怀疑的沈浪带着手续在半路上截获了林某人派出来的信使,并且一番审讯,那个信使自然是吃不消沈浪的手段,一五一十的将他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沈浪听得林某人要害死陆兵后,气得拔出刀子来要劈杀了这个信使,被手下急忙劝阻:“大人,此人是人证,不可杀了!”
沈浪这才清醒过来,他立即带着这个信使和密信来找陆兵,将此事一说,陆兵却摇摇头说道:“这封奏章说明不了什么,弹劾同僚很正常的,但他诬告我通倭,那就不能容忍了,上报朝廷,势必要当面回京师对质,那此地的战事谁来管?先压着,等有时间了再跟他理论,对此人注意一点,我怀疑他跟倭寇倒是有勾结,严防他为报私仇出卖我大明和朝鲜的利益!”
沈浪不解:“大人,这是个反击的好机会,人证物证都在,为何还不下手?”
“沈大人,目前正是关键时刻,倭军虽然名为和谈,但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他们其实也是在争取时间做下一场大战的准备,你真是要当真的话,那就上当了,而这次皇上派此人前来谈判,用意很明白了,我要是此刻将这些东西呈上去,那皇帝肯定是以为我要公报私仇了呢?他不相信,就算满朝文武都相信了,哪有什么用啊?所以还是先压着此事,等打败了倭军再说!”陆兵考虑的眼光肯定要比沈浪来得远一些的。
陆兵觉得安东尼奥说的有道理,辽东主力援兵还没赶到,如果此刻贸然跟倭军主力决战,那自己的胜算不是很大,与其冒险,倒不如接受倭军提出来的和谈要求,先看看他们的意思咋样再说。
于是陆兵下令停止战斗,派人去阵前喊话,声称愿意和谈。
半个时辰后,战前和谈在两军阵前的空地上举行,双方都派出来六个和谈人员谈判,倭军要求明军和李朝军士立即撤出仁川,双方以仁川城为界,休战三个月。
对于倭军的这个无理要求,明军和谈代表沈浪明确表示拒绝,他说道:“仁川我们已经拿下来了,凭什么要让给你们啊?双方分界线应该以实际控制区域为主,各自后退十里地为界!”
小西听得明军提出来的这个和谈要求,刚开始觉得不成,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没有处在优势,如果这次和谈能够争取到主力集结的时间,暂时的忍让是值得的,等石田他们的援兵赶到后,那完全可以撕毁协议,再拿下仁川和平壤的。
和谈竟然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双方就地在军事接触线各自向后撤退十里地,现有的军士态势保持不变,双方军队在三个月的停火期限内不得挑起战斗,否则所有责任都归挑起战斗的一方承担。
和谈结果让李讼和李申臣他们很不满,他们觉得以大明天军的威势完全可以继续打击倭军主力,直到将倭军主力赶下海去的,为何要跟倭军会谈?
李申臣急匆匆的来找陆兵,质问道:“为何要跟倭军和谈?他们是我们的死敌,只有跟他们拼到底,和谈就是投降。”
陆兵急忙拱手作揖道:“李老将军误会了,和谈不是投降,只是一种策略而已,也是战斗的一种,在我方援兵还没赶到,总兵力不如倭军一半的情况下,争取时间对我们来说很紧要,李老将军的水师恢复不正需要时间吗?现在机会来了,给你三个月,你的水师能够恢复到什么样子?”
李申臣冷静下来仔细一琢磨,觉得陆兵说的话也有道理,李朝军队几乎被打残,他四处招人收拢残部,目前也只在仁川城内召集了三千不到的兵马,要跟数万之众的倭军决战,这些人马连塞牙缝都不够的,或许这位天朝大都督说的是正确的,何不乘势恢复水军,招兵买马,扩充兵力,以便此后更大的决战?
陆兵和黄提督刚刚进得仁川城内,城外有快马来报:“禀告都督大人,朝廷的旨意到了!”
一听是朝廷的旨意到了,陆兵和黄提督他们立即摆设香案接旨,让陆兵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来宣旨的队伍里除了那几个太监以外,竟然有林大人,看到此人的再次出现,陆兵心里顿时就“咯噔”了一下,心想:“此人一来,肯定是没好事的,接下来要有麻烦来了。”
圣上对这次平壤大捷很满意,龙颜大悦,夸赞了陆兵的功劳,赏赐参战将士若干金银绸缎,有国库专拨纹银十万两奖赏。
旨意除了夸赞陆兵和手下将士们外,还有个任命,那就是朝廷任命林大人为对倭谈判特使,朝廷谋求跟倭军达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协议,以最小的代价来结束这场战争。
陆兵心里一听这个,很不舒服,朝廷肯定是被那些叽叽歪歪的小人蒙蔽了,倭人相当狡猾,岂能会跟你达成长期稳定的协议,对付这些倭军,唯有彻底打败他们,让他们心里产生无比恐惧,他们才会服气,对付这种倭人只有打败他们,他们才会服气的。
但此刻陆兵只能谢恩,朝廷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要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正好自己乘着这段和谈的时间,趁机加紧训练,增加兵马也好的。
林大人这回可是逮住了机会了,他以为被朝廷削职后这辈子算完蛋了,但没曾想,圣上下旨让他出任这次对倭谈判的特使,哈哈,真是天不亡我林某也!
在天牢里的那段时间内,林大人对以前的事情琢磨了一遍,总觉得自己没有纰漏的,于是对陆兵的仇恨越来越深,在这时候,他发誓,要么不出来,一旦出来,他肯定要找陆兵报仇的,此仇不报非君子。
这次机会来了,按照旨意,他这个和谈特使在品级上虽然比陆兵低,但拥有圣上赐予的尚方宝剑和便宜行事的权力,还带着一队可以随时调遣的御林军神机营,人数虽然只有三百,但有了这队神机营,林大人觉得腰板硬了不少,总有一天能够会抓到陆兵的把柄的,到时候看我不收拾你?
尽管他心里恨死了陆兵,但在表面上还是对陆兵乐呵呵的,很是谦虚的说道:
“陆大人啊,这次林某作为谈判使者,手无一兵,要谈好,还得靠陆大人在前线力战获胜才有底气啊!”
这话说得没毛病,要是能够靠嘴皮子能谈下来的,那世上就没有战争了,都练嘴皮子去好了,谈判桌上的利益争夺都跟前线的战争有密切关系,谁拳头大,武力强,谁就能嗓子响,想提出来什么条件就什么条件。
而这次林大人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还会想起他这个罪官了,当他在锦衣卫诏狱里听得圣旨之后,高兴得竟然晕了过去,心想这次终于可以对陆兵摆上一道了。
带着私怨,林大人立即走马上任,他很明白皇帝以及整个朝廷的想法,那就是朝鲜抗倭战争的军费支出很是浩大,只要能够跟倭军达成和议,让倭军撤出朝鲜,如果这个花费的代价比打一场激烈的战争来得轻,花费来得少的话,那都是可以接受的。
万历帝在计算这个钱财上的得失,当然他还担心陆兵和手下诸将借这次战争的机会趁机坐大,本来想借着倭人的手让陆兵完蛋的,没曾想陆兵却一上来就打出来了两次大胜仗,而且还收复了平壤,这让皇帝明面上很开心,内心却很愤恨:怎么此人如此神勇?要是以后趁机坐大,那好了得啊,辽东李老将军已经日暮西山,其儿子的能力和水平显然不如陆兵的,要是陆兵大胜倭军,并且镇守辽东,在那里站稳脚跟后,那就真麻烦了。
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万历一接到日本使者派人来京师要求进行和谈的要求后,马上就答应了下来,在寻找这个使者的过程中,他就选择了陆兵的老对手,这个曾经跟倭寇有过勾搭的家伙,并且授予他尚方宝剑,行便宜之事!
小人一旦得志,那必定是想方设法抓住机会来整他的对手了,况且林某对陆兵是私仇家冤集于一身,当然是不肯放过这个公报私仇的好机会的。
因为他明白,皇帝之所以从这么多的大臣当中偏偏会选中他出来作为手握重权的谈判特使,肯定是希望要用自己来对付陆兵的,只是碍于目前陆兵战功赫赫,皇帝亲自下场来对付陆兵会遭人非议的,那既然皇上干不了的这个脏活,就理所当然的让自己来干吧。
但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林大人派人去跟倭军小西传话,说要正式跟他和谈的时候,小西却不买账,声称他林大人不够资格,指定要陆兵或者李如松来谈,否则其他人他一律不接待。
这下就非常的尴尬了,林某人非常的气氛,怨毒的他立即写了一封奏章上去,信口雌黄的说陆兵和李如松跟倭人有勾结,否则何以倭军将领要指名道姓跟他们和谈?
但他的这封奏章却送不到京师那里,早就对此人怀疑的沈浪带着手续在半路上截获了林某人派出来的信使,并且一番审讯,那个信使自然是吃不消沈浪的手段,一五一十的将他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沈浪听得林某人要害死陆兵后,气得拔出刀子来要劈杀了这个信使,被手下急忙劝阻:“大人,此人是人证,不可杀了!”
沈浪这才清醒过来,他立即带着这个信使和密信来找陆兵,将此事一说,陆兵却摇摇头说道:“这封奏章说明不了什么,弹劾同僚很正常的,但他诬告我通倭,那就不能容忍了,上报朝廷,势必要当面回京师对质,那此地的战事谁来管?先压着,等有时间了再跟他理论,对此人注意一点,我怀疑他跟倭寇倒是有勾结,严防他为报私仇出卖我大明和朝鲜的利益!”
沈浪不解:“大人,这是个反击的好机会,人证物证都在,为何还不下手?”
“沈大人,目前正是关键时刻,倭军虽然名为和谈,但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他们其实也是在争取时间做下一场大战的准备,你真是要当真的话,那就上当了,而这次皇上派此人前来谈判,用意很明白了,我要是此刻将这些东西呈上去,那皇帝肯定是以为我要公报私仇了呢?他不相信,就算满朝文武都相信了,哪有什么用啊?所以还是先压着此事,等打败了倭军再说!”陆兵考虑的眼光肯定要比沈浪来得远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