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本来以为杨先生能够对他做出的在东瀛之地自立为王这个决定拥护的,但没曾想杨先生却摇头要对他进言,让他很不爽,但碍于以后还得仰仗这位足智多谋的先生,汪直尽管不爽,还是按捺住内心的不满,继续笑着,装着一副大度的样子说道:“先生有话请讲!”
“主公要是在南澳称王,杨某是绝对拥护赞同的,但在东瀛之地称王,杨某不敢苟同,虽然能够召集东瀛的武士和舰船为主攻所用,但他们毕竟都是外人,与我华夏格格不入,今后要是主公打得天下,如何打发这些外人就是个祸害,还有主公要是昭告天下,在此地称王后,沿海那些支持主公的商人怎么办?那他们肯定是不会冒着当汉奸的罪名公开出来支持的了,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我们就算有最强大的水师和步军,也不能在岸上站住脚跟的!”杨先生对汪直很忠心,丝毫没有理会汪直的内心感受,直话直说。
汪直心里那个烦啊,称王封侯乃是他一生的理想,当初他出来做海盗前,就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富户了,但钱财再多,在大明土地上,照样还是官府眼里的鱼肉,为此他决定闯一闯另外的路子,这辈子要做到封王称侯,独霸一方,那才是人生的巅峰。
如今日本人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有实现梦想的可能,眼看着就要实现梦想,却被自己最为依赖和信任的杨先生泼了一盆冷水,他不由得暗暗骂道:“老杨,你是不是读书读得脑子瓦特了?都做海盗了,还在讲什么这些东西?”
“那以先生之见,当下汪某应该怎么做?”汪直愤愤说道,一肚子不满在这一句话里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暂缓称王,可以笼络扶桑武士,让他们卖命,在此地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杨先生以为汪直要让步了,不由得大喜,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汪直的态度变化。
“杨先生你想得太简单了,这些扶桑武士靠金银已经没有办法笼络他们了,他们现在要的不是这个了,而是名分和在这里的地盘,我们要是能够在这里称霸一方,何来汉奸一说?是我们统御他们扶桑人,而不是我们屈居他们之下,杨先生是不是把意思搞反了啊?”汪直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不满,狠狠说道。
杨先生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汪直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内心的追求,他刚才苦口婆心的劝说就全是放屁了,心里顿时一阵悲凉失落,连连摇头道:“主公,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大明子民啊,怎么可以沦落到跟东瀛蛮夷苟且的地步呢?”
汪直一听这个,当时就怒了,脱口而出:“杨先生此言差矣,在此地称王封侯,照样能够积蓄力量,反上大明去的,东瀛蛮夷本来就师承我华夏,只是落入荒蛮之地得不到机遇而已,现今我等有此机会纠集他们,让他们为我等所用,成就基业,有什么不妥呢?杨先生,我看你还是对大明朝廷念念不忘吧?他们有什么好啊?他们都是瞎眼之人,要是早晓得杨先生的才华,杨先生你何必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呢?难道你现在对这个地步不满意,还是觉得汪某始终是个海盗?成不了大器?”
杨先生一听汪直此言,觉得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他明白,自己只要跟着汪直继续干,那肯定是少不了荣华富贵的,但多年来他也想明白了,读书人干什么都可以,但决不能出卖祖宗,这样就算是得到了荣华富贵的话,后世子孙也得不到好报的。
“主公志向远大,恕杨某无能无力继续辅佐主公了,请主公看在杨某多年跟随你的份儿上,让杨某归隐海外去吧!”杨先生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要在中土归隐山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了,他不想继续跟着汪直干下去了,找个海外清净之地终老一生吧。
汪直听得杨先生要走,立即离开座位,下来拉住杨先生说道:“先生,汪某不能没有先生的,先生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汪某一定满足,先生讨厌东瀛武士,没关系,我让那些东瀛武士离你远远的,只求先生能够继续辅佐汪某,将来汪某成就霸业之时,绝不会忘记先生的相助!”
汪直的态度很诚恳,给出的条件也很丰厚,钱财方面他已经无法再多赏赐了,就许诺事成之后,给杨先生裂土封侯!
这个赏赐应该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几乎是顶天的赏赐了,让一般人怦然心动的条件,汪直觉得杨先生没有理由会拒绝的。
但杨先生去意已决,他知道以汪直现在这样的搞法,不出三年必定兵败身死的,明廷虽然已有近两百年国祚,但看来气数还在,离亡国还有不少日子,汪直此辈想着改朝换代估计是个春梦而已,跟着他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的,还是趁早脱身,望海外逍遥而去最为妥当。
“多谢主公盛情,但杨某去意已决,请主公放我出海!”杨先生毫无表情的说道。
这时候,汪直突然哭了起来,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杨先生,你太狠心了,汪直刚刚失去侄子,你杨先生又要离我而去,汪某对杨先生自问不薄,先生为何如此决绝?”
杨先生犯难了,这个汪直要是对他无所谓或者大发雷霆,他都有思想准备的,但却听得他哭诉起来,让杨先生有些不知所措了,也觉得现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着实有些不厚道了,毕竟他的侄子唯一的继承人已经被官军活捉,自己真要走了,那他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汪直一看杨先生犹豫了,知道有戏,便愈发悲切起来,杨先生受不了了,急忙摆手对汪直说道:“主公,杨某不走了,愿意跟随主公在这里呆下去,不过还要主公答应杨某一个条件!”
汪直一看杨先生不走了,当即就止住了悲声,点点头说道:“莫说一个条件,就是百个条件,汪某也一定答应的。”
杨先生提出,他可以留在东瀛继续辅佐汪直,但他在南澳的家小要全部远走海外,并且不能回来!
汪直此刻只要杨先生能够继续跟着他,其他的一切条件都是浮云,当即就答应了这个条件,并且许诺,将给与杨先生家人一笔钱,一笔足以支撑他们在海外过上几辈子锦衣玉食生活的钱,还派兵护送他们去海外,直到找到落脚点为止。
很快,有探子来报,南粤等地的倭寇突然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先他们盘踞的海岛上的倭寇也消失了,据探子的禀告,这些倭寇走的时候,将所有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了,还烧掉了岛屿上的房屋和其他搬不走的东西。
南澳岛作为倭寇盘踞的老巢,火势最猛,整整烧了有三天,黑烟被西北风一吹,吹到了附近的岛上,一片乌烟瘴气。
胡大人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着实欣慰了一番,觉得倭寇被荡平来得太容易了,本来打算还要跟倭寇打伤三四年的,没曾想一下子就将他们赶出去了。
但随即一想,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东山海战后,汪成的舰队主力差不多完蛋,但陈东和叶麻子手下的舰船几乎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这些残部已经跑出去了,现在都不听陈东和叶麻子的号令了,这些倭寇水师要么被盘踞在东瀛鹿儿岛上的汪直收编,要么就扯起大旗在海上单干继续干老本行—海盗!
而南澳岛上还有不少倭寇的,特别是那个汪直的谋士—杨先生,更是不见了踪影,这样这些倭寇不是消失了,而是跑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其实对沿海的老百姓来说,这些行踪不定的倭寇比以前的更为危险。
此刻朝堂之上,一片喜庆,都说抗倭前线打了大胜仗,盘踞南澳的倭寇消失了,危害沿海多年的倭患终于荡平了,那些溜须拍马的家伙则乘机纷纷上书,齐赞当今圣上洪福齐天,四海景平!
胡大人急忙上了一道折子,认为倭寇大头目汪直还没落网,还有为数不少的倭寇残余逃往东瀛等地,海上还有相当一批倭寇海盗出没,这个时候还不是庆功的时候,请圣上下旨,继续围剿倭寇残余,只有将汪直等擒获或者击毙,才是彻底荡平倭寇之时。
但接下来的情形让胡大人和徐先生感到很困惑,圣上驳回了胡大人的建议,宣旨要胡大人立即进京面圣,向圣上禀告抗倭大事。
胡大人和徐先生几乎是同时闻到了一丝不安:这个时候,圣上突然让他进京,怕是抗倭大业要有波折了吧?那些言官都盯着呢,一想都赶跑了倭寇了,还要继续抗倭,那些言官当然抓住了这点,开始对胡大人发起攻击了吧?
“先生,你我工事两年有余,先生大才,本部院甚是敬服,此次进京,虽然不知为何,但胡某觉得,抗倭大业不能停,还得有劳先生了!”
“主公要是在南澳称王,杨某是绝对拥护赞同的,但在东瀛之地称王,杨某不敢苟同,虽然能够召集东瀛的武士和舰船为主攻所用,但他们毕竟都是外人,与我华夏格格不入,今后要是主公打得天下,如何打发这些外人就是个祸害,还有主公要是昭告天下,在此地称王后,沿海那些支持主公的商人怎么办?那他们肯定是不会冒着当汉奸的罪名公开出来支持的了,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我们就算有最强大的水师和步军,也不能在岸上站住脚跟的!”杨先生对汪直很忠心,丝毫没有理会汪直的内心感受,直话直说。
汪直心里那个烦啊,称王封侯乃是他一生的理想,当初他出来做海盗前,就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富户了,但钱财再多,在大明土地上,照样还是官府眼里的鱼肉,为此他决定闯一闯另外的路子,这辈子要做到封王称侯,独霸一方,那才是人生的巅峰。
如今日本人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有实现梦想的可能,眼看着就要实现梦想,却被自己最为依赖和信任的杨先生泼了一盆冷水,他不由得暗暗骂道:“老杨,你是不是读书读得脑子瓦特了?都做海盗了,还在讲什么这些东西?”
“那以先生之见,当下汪某应该怎么做?”汪直愤愤说道,一肚子不满在这一句话里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暂缓称王,可以笼络扶桑武士,让他们卖命,在此地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杨先生以为汪直要让步了,不由得大喜,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汪直的态度变化。
“杨先生你想得太简单了,这些扶桑武士靠金银已经没有办法笼络他们了,他们现在要的不是这个了,而是名分和在这里的地盘,我们要是能够在这里称霸一方,何来汉奸一说?是我们统御他们扶桑人,而不是我们屈居他们之下,杨先生是不是把意思搞反了啊?”汪直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不满,狠狠说道。
杨先生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汪直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内心的追求,他刚才苦口婆心的劝说就全是放屁了,心里顿时一阵悲凉失落,连连摇头道:“主公,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大明子民啊,怎么可以沦落到跟东瀛蛮夷苟且的地步呢?”
汪直一听这个,当时就怒了,脱口而出:“杨先生此言差矣,在此地称王封侯,照样能够积蓄力量,反上大明去的,东瀛蛮夷本来就师承我华夏,只是落入荒蛮之地得不到机遇而已,现今我等有此机会纠集他们,让他们为我等所用,成就基业,有什么不妥呢?杨先生,我看你还是对大明朝廷念念不忘吧?他们有什么好啊?他们都是瞎眼之人,要是早晓得杨先生的才华,杨先生你何必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呢?难道你现在对这个地步不满意,还是觉得汪某始终是个海盗?成不了大器?”
杨先生一听汪直此言,觉得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他明白,自己只要跟着汪直继续干,那肯定是少不了荣华富贵的,但多年来他也想明白了,读书人干什么都可以,但决不能出卖祖宗,这样就算是得到了荣华富贵的话,后世子孙也得不到好报的。
“主公志向远大,恕杨某无能无力继续辅佐主公了,请主公看在杨某多年跟随你的份儿上,让杨某归隐海外去吧!”杨先生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要在中土归隐山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了,他不想继续跟着汪直干下去了,找个海外清净之地终老一生吧。
汪直听得杨先生要走,立即离开座位,下来拉住杨先生说道:“先生,汪某不能没有先生的,先生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汪某一定满足,先生讨厌东瀛武士,没关系,我让那些东瀛武士离你远远的,只求先生能够继续辅佐汪某,将来汪某成就霸业之时,绝不会忘记先生的相助!”
汪直的态度很诚恳,给出的条件也很丰厚,钱财方面他已经无法再多赏赐了,就许诺事成之后,给杨先生裂土封侯!
这个赏赐应该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几乎是顶天的赏赐了,让一般人怦然心动的条件,汪直觉得杨先生没有理由会拒绝的。
但杨先生去意已决,他知道以汪直现在这样的搞法,不出三年必定兵败身死的,明廷虽然已有近两百年国祚,但看来气数还在,离亡国还有不少日子,汪直此辈想着改朝换代估计是个春梦而已,跟着他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的,还是趁早脱身,望海外逍遥而去最为妥当。
“多谢主公盛情,但杨某去意已决,请主公放我出海!”杨先生毫无表情的说道。
这时候,汪直突然哭了起来,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杨先生,你太狠心了,汪直刚刚失去侄子,你杨先生又要离我而去,汪某对杨先生自问不薄,先生为何如此决绝?”
杨先生犯难了,这个汪直要是对他无所谓或者大发雷霆,他都有思想准备的,但却听得他哭诉起来,让杨先生有些不知所措了,也觉得现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着实有些不厚道了,毕竟他的侄子唯一的继承人已经被官军活捉,自己真要走了,那他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汪直一看杨先生犹豫了,知道有戏,便愈发悲切起来,杨先生受不了了,急忙摆手对汪直说道:“主公,杨某不走了,愿意跟随主公在这里呆下去,不过还要主公答应杨某一个条件!”
汪直一看杨先生不走了,当即就止住了悲声,点点头说道:“莫说一个条件,就是百个条件,汪某也一定答应的。”
杨先生提出,他可以留在东瀛继续辅佐汪直,但他在南澳的家小要全部远走海外,并且不能回来!
汪直此刻只要杨先生能够继续跟着他,其他的一切条件都是浮云,当即就答应了这个条件,并且许诺,将给与杨先生家人一笔钱,一笔足以支撑他们在海外过上几辈子锦衣玉食生活的钱,还派兵护送他们去海外,直到找到落脚点为止。
很快,有探子来报,南粤等地的倭寇突然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先他们盘踞的海岛上的倭寇也消失了,据探子的禀告,这些倭寇走的时候,将所有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了,还烧掉了岛屿上的房屋和其他搬不走的东西。
南澳岛作为倭寇盘踞的老巢,火势最猛,整整烧了有三天,黑烟被西北风一吹,吹到了附近的岛上,一片乌烟瘴气。
胡大人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着实欣慰了一番,觉得倭寇被荡平来得太容易了,本来打算还要跟倭寇打伤三四年的,没曾想一下子就将他们赶出去了。
但随即一想,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东山海战后,汪成的舰队主力差不多完蛋,但陈东和叶麻子手下的舰船几乎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这些残部已经跑出去了,现在都不听陈东和叶麻子的号令了,这些倭寇水师要么被盘踞在东瀛鹿儿岛上的汪直收编,要么就扯起大旗在海上单干继续干老本行—海盗!
而南澳岛上还有不少倭寇的,特别是那个汪直的谋士—杨先生,更是不见了踪影,这样这些倭寇不是消失了,而是跑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其实对沿海的老百姓来说,这些行踪不定的倭寇比以前的更为危险。
此刻朝堂之上,一片喜庆,都说抗倭前线打了大胜仗,盘踞南澳的倭寇消失了,危害沿海多年的倭患终于荡平了,那些溜须拍马的家伙则乘机纷纷上书,齐赞当今圣上洪福齐天,四海景平!
胡大人急忙上了一道折子,认为倭寇大头目汪直还没落网,还有为数不少的倭寇残余逃往东瀛等地,海上还有相当一批倭寇海盗出没,这个时候还不是庆功的时候,请圣上下旨,继续围剿倭寇残余,只有将汪直等擒获或者击毙,才是彻底荡平倭寇之时。
但接下来的情形让胡大人和徐先生感到很困惑,圣上驳回了胡大人的建议,宣旨要胡大人立即进京面圣,向圣上禀告抗倭大事。
胡大人和徐先生几乎是同时闻到了一丝不安:这个时候,圣上突然让他进京,怕是抗倭大业要有波折了吧?那些言官都盯着呢,一想都赶跑了倭寇了,还要继续抗倭,那些言官当然抓住了这点,开始对胡大人发起攻击了吧?
“先生,你我工事两年有余,先生大才,本部院甚是敬服,此次进京,虽然不知为何,但胡某觉得,抗倭大业不能停,还得有劳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