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仓此时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落入手中的郡县,手下教兵日益减少,犹如丧家之犬,被逼带着先前搜刮过来的财宝一路南逃,最后退到临海郡,再无路可退,一场困兽之斗,与一起作乱的兄弟被杀。
到此,这场从去年秋开始,一直祸绵到这年四月的大规模的教乱,终于平息。
东南那些曾落入教乱之手的郡县,全部回归朝廷。民众对李穆爱戴有加,一些受祸最深的地方的民众,竟还起议要替他立生祠,以纪他功劳。被李穆得知,派人过去,向当地民众表示谢意,以皇帝刚驾崩不久为由,坚决予以辞拒,民众这才作罢。
当了皇帝两年都不到的东阳王萧闵,本就体质柔弱,加上平日少节制,底子虚空,在去年底曲阿被围之时,受惊过度,虽获李穆救驾,在回来的路上,又不慎感染风寒,生了病。回宫之后,太医虽多方调治,但皇帝一病不起,于正月底驾崩,四岁的太子登基。
当时李穆因了战事正紧,无法脱身,只向朝廷递了一道祭折,未能回京奔丧。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东南既定,李穆派人向朝廷发去战事奏报,正准备班师回朝,却得知了一个消息。
去年底,当李穆开始前去平定棘手的东南之乱时,高峤派了建康战中阵亡的庐江太守之弟尚冲和豫章太守裴真二人领兵,前去追击兵败西逃的许泌,拟彻底消灭他的残余势力,再不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
许泌引以为傲的襄阳,在此前虽然被李穆给端了,但他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从前在经营荆州时,除了襄阳,于更上游些靠近蜀地汉中的夷陵,替自己也留了一个去处。
逃回荆州后,他便退到夷陵,在那里重整人马,又利用当地的复杂地形和坚固的城防,和追击而来的朝廷军展开了拉锯作战,不但叫他守住了夷陵,就在不久之前,竟还夺了夷陵一带的制江权,往来船只,皆需向他纳税,更因他祖籍属古宋之地,还建了宋国,自号为帝。
从荆州叛军退回上游之后,李穆便一直极其关注战事的消息。
他最新得到的消息,便是高峤已经派了伤愈的高胤领着军队发往夷陵增援,务必要攻下夷陵,将许泌叛军彻底消灭。
这一夜,军营里的将士欢声笑语,在庆功酒的刺激之下,大营之中,到处可闻军士“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的放歌之声。
歌声之中,李穆久久无法成眠。
许泌之所以有如今的倚仗,靠的,便是杨宣的一己之力。
因为杨宣,才聚拢了那些士兵的军心。也是因为杨宣,许泌才得以在朝廷军的重压之下,守住夷陵长达半年之久,甚至,如今还自立为帝。
他闭目,想起自己少年初投军之时,受尽欺凌,十五岁那年,正是因为得了当时已是副将的杨宣的赏识和提拔,才有了自己后来的一切。
他想起当日,自己以六千士兵前往蜀地平梁州之乱,他出于担忧,特意深夜时分,绕道远行京口来提醒自己的一幕。
又想起去年在南阳时,他被自己说动,违抗许泌之名,配合发兵,解救陆柬之的围城之困。
杨宣从前结果不善。
正是因为如此,他曾数次出言提醒。
在南阳时,李穆怎看不出来,杨宣并非没有弃走之念。但终究却还是敌不过许泌的老奸巨猾,知他重情重义,以一个儿子的脑袋,换来了一名宿将的不弃追随,这笔买卖,实在合算。
如今高峤又派高胤再去攻打夷陵。
一个是妻子的兄弟,一个亦长亦友,李穆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他很快就做了决定。命副将暂时扎营此地,继续清扫那些逃入了深山老林的残存的天师教势力,自己于次日清早,只带一队亲随,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这一路,他晓行夜宿,风雨兼程,终于在半个月后,赶到了夷陵。
他赶到的时候,高胤已经领军逼到了城外,千军万马,扎于距离夷陵城门不过数箭之外的旷野之上。
奇怪的是,无论高胤如何叫战,城中皆无半点反应。
高胤围了几日,正和部下商议,决定硬攻之时,忽然得报李穆赶到,十分惊讶,急忙解散帐中会议,自己匆匆赶到辕门之外迎接。
“大司马远道而来,可是有事?”
驾崩的太康帝去年于曲阿封李穆为大司马。大司马位高职重,本朝几十年来一直空置,无人担当,仓促之下,礼部官员于章绶皆毫无准备,当时因了战况严峻,便只由吏部备案,并未正式封下金章紫绶,道平乱,班师回朝,再行册封。
但朝中官员,从那之后,便都改称李穆为大司马。
高胤亦不例外,以官职称他,语气很是恭敬。
他一眼便看出李穆来得匆匆,身边又只跟了七八名雄健亲卫,显然不是奉了朝廷之名而来的,加上也知道他和杨宣的关系,不难猜到或许是为私由,故有如此一问。
李穆道:“高将军,动兵之前,我想先去见杨宣一面。”
大战在即,李穆私下会见叛将,未免不妥。
李穆的语气也很平和,不带丝毫的命令口吻,但却充满了一种令人无法反对的意味。
高胤不过略一迟疑,很快点头。
涉及攻城,从来都是易守难攻。何况夷陵城防牢固,又有杨宣这样的宿将把守,倘若真的强攻,即便能够攻下,士兵伤亡,也必定惨重。
高胤心里很清楚这一点。
李穆微微一笑,转身上马,独自朝着城门而去。
他一骑独行,飞驰到了城门外的一箭之地,翻身下马,在来自身后军营和前头城头之上的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之下,向着那扇紧闭着的城门,大步而去。
第128章 第 128 章
城墙上方的垛口之后, 涌出了一排弩兵。
几十张□□,齐刷刷地搭箭, 对准了正往城池而来的李穆。
李穆停步。
他才长途跋涉而至,一身布衣,风尘仆仆,利簇向身, 却毫无惧色,独立于城墙之下,腰间只悬一将军长剑, 袍袖当风,渊渟岳峙,身形铮铮, 不怒自威。
“我乃李穆!杨将军何在?请一晤!”
他向着城头,扬声而道。
声音浑远,被风传而上,城头人人入耳。
话音落下, 城头城外, 身前身后,数万之军, 皆寂然无声, 耳畔只有野地来的大风狂卷漫天旗纛而发出的猎猎之声。
到此,这场从去年秋开始,一直祸绵到这年四月的大规模的教乱,终于平息。
东南那些曾落入教乱之手的郡县,全部回归朝廷。民众对李穆爱戴有加,一些受祸最深的地方的民众,竟还起议要替他立生祠,以纪他功劳。被李穆得知,派人过去,向当地民众表示谢意,以皇帝刚驾崩不久为由,坚决予以辞拒,民众这才作罢。
当了皇帝两年都不到的东阳王萧闵,本就体质柔弱,加上平日少节制,底子虚空,在去年底曲阿被围之时,受惊过度,虽获李穆救驾,在回来的路上,又不慎感染风寒,生了病。回宫之后,太医虽多方调治,但皇帝一病不起,于正月底驾崩,四岁的太子登基。
当时李穆因了战事正紧,无法脱身,只向朝廷递了一道祭折,未能回京奔丧。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东南既定,李穆派人向朝廷发去战事奏报,正准备班师回朝,却得知了一个消息。
去年底,当李穆开始前去平定棘手的东南之乱时,高峤派了建康战中阵亡的庐江太守之弟尚冲和豫章太守裴真二人领兵,前去追击兵败西逃的许泌,拟彻底消灭他的残余势力,再不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
许泌引以为傲的襄阳,在此前虽然被李穆给端了,但他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从前在经营荆州时,除了襄阳,于更上游些靠近蜀地汉中的夷陵,替自己也留了一个去处。
逃回荆州后,他便退到夷陵,在那里重整人马,又利用当地的复杂地形和坚固的城防,和追击而来的朝廷军展开了拉锯作战,不但叫他守住了夷陵,就在不久之前,竟还夺了夷陵一带的制江权,往来船只,皆需向他纳税,更因他祖籍属古宋之地,还建了宋国,自号为帝。
从荆州叛军退回上游之后,李穆便一直极其关注战事的消息。
他最新得到的消息,便是高峤已经派了伤愈的高胤领着军队发往夷陵增援,务必要攻下夷陵,将许泌叛军彻底消灭。
这一夜,军营里的将士欢声笑语,在庆功酒的刺激之下,大营之中,到处可闻军士“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的放歌之声。
歌声之中,李穆久久无法成眠。
许泌之所以有如今的倚仗,靠的,便是杨宣的一己之力。
因为杨宣,才聚拢了那些士兵的军心。也是因为杨宣,许泌才得以在朝廷军的重压之下,守住夷陵长达半年之久,甚至,如今还自立为帝。
他闭目,想起自己少年初投军之时,受尽欺凌,十五岁那年,正是因为得了当时已是副将的杨宣的赏识和提拔,才有了自己后来的一切。
他想起当日,自己以六千士兵前往蜀地平梁州之乱,他出于担忧,特意深夜时分,绕道远行京口来提醒自己的一幕。
又想起去年在南阳时,他被自己说动,违抗许泌之名,配合发兵,解救陆柬之的围城之困。
杨宣从前结果不善。
正是因为如此,他曾数次出言提醒。
在南阳时,李穆怎看不出来,杨宣并非没有弃走之念。但终究却还是敌不过许泌的老奸巨猾,知他重情重义,以一个儿子的脑袋,换来了一名宿将的不弃追随,这笔买卖,实在合算。
如今高峤又派高胤再去攻打夷陵。
一个是妻子的兄弟,一个亦长亦友,李穆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他很快就做了决定。命副将暂时扎营此地,继续清扫那些逃入了深山老林的残存的天师教势力,自己于次日清早,只带一队亲随,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这一路,他晓行夜宿,风雨兼程,终于在半个月后,赶到了夷陵。
他赶到的时候,高胤已经领军逼到了城外,千军万马,扎于距离夷陵城门不过数箭之外的旷野之上。
奇怪的是,无论高胤如何叫战,城中皆无半点反应。
高胤围了几日,正和部下商议,决定硬攻之时,忽然得报李穆赶到,十分惊讶,急忙解散帐中会议,自己匆匆赶到辕门之外迎接。
“大司马远道而来,可是有事?”
驾崩的太康帝去年于曲阿封李穆为大司马。大司马位高职重,本朝几十年来一直空置,无人担当,仓促之下,礼部官员于章绶皆毫无准备,当时因了战况严峻,便只由吏部备案,并未正式封下金章紫绶,道平乱,班师回朝,再行册封。
但朝中官员,从那之后,便都改称李穆为大司马。
高胤亦不例外,以官职称他,语气很是恭敬。
他一眼便看出李穆来得匆匆,身边又只跟了七八名雄健亲卫,显然不是奉了朝廷之名而来的,加上也知道他和杨宣的关系,不难猜到或许是为私由,故有如此一问。
李穆道:“高将军,动兵之前,我想先去见杨宣一面。”
大战在即,李穆私下会见叛将,未免不妥。
李穆的语气也很平和,不带丝毫的命令口吻,但却充满了一种令人无法反对的意味。
高胤不过略一迟疑,很快点头。
涉及攻城,从来都是易守难攻。何况夷陵城防牢固,又有杨宣这样的宿将把守,倘若真的强攻,即便能够攻下,士兵伤亡,也必定惨重。
高胤心里很清楚这一点。
李穆微微一笑,转身上马,独自朝着城门而去。
他一骑独行,飞驰到了城门外的一箭之地,翻身下马,在来自身后军营和前头城头之上的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之下,向着那扇紧闭着的城门,大步而去。
第128章 第 128 章
城墙上方的垛口之后, 涌出了一排弩兵。
几十张□□,齐刷刷地搭箭, 对准了正往城池而来的李穆。
李穆停步。
他才长途跋涉而至,一身布衣,风尘仆仆,利簇向身, 却毫无惧色,独立于城墙之下,腰间只悬一将军长剑, 袍袖当风,渊渟岳峙,身形铮铮, 不怒自威。
“我乃李穆!杨将军何在?请一晤!”
他向着城头,扬声而道。
声音浑远,被风传而上,城头人人入耳。
话音落下, 城头城外, 身前身后,数万之军, 皆寂然无声, 耳畔只有野地来的大风狂卷漫天旗纛而发出的猎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