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李敢在陇西成纪为父亲李广建好衣冠冢后,回到了长安。九月初一,大朝之后,李敢求见,汉武帝在宣室召见了他。
这一年,李敢已年过三十,和其父李广最为相似,是汉军中有名的猛将,却也有些鲁莽。
见到汉武帝后,李敢泣不成声,跪地道:“臣恳请陛下调查家父死因,为家父洗刷冤屈。”
汉武帝有些不悦道:“你父亲有何冤屈?”
“回陛下,家父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前将军,本应正面和伊稚斜交战。大将军却违抗陛下的旨意,将家父派为偏师,致使家父迷路。之后,大将军又严厉斥责家父,让家父前往受审。家父不堪受辱,这才被逼自杀。”李敢哽咽道。
汉武帝冷冷道:“你都是听谁说的?”
“家父麾下的亲兵耳闻目睹,绝不会有假。”李敢昂然道。
汉武帝愣了一下,强压怒火道:“朕问你,大将军身为统帅,战场之上有没有调兵遣将之权?”
“回陛下,大将军当然有调兵遣将之权。”李敢不得不承认。
“你父亲没有按照约定的日期赶赴战场,大将军是不是有权责问?”
“这个,自然也是有的。”
“既如此,那你有什么好喊冤的?”汉武帝冷冷道。
看着汉武帝冰冷的眼神,李敢有些手足无措,大哭道:“陛下,家父征战沙场四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战,从未退缩。既然陛下将其任命为前将军,臣想不明白大将军为何还要如此安排。恳请陛下看在家父一生忠贞为国的份上,为他主持公道。”
说完之后,李敢不停磕头,不一会儿,额头渗出了丝丝血迹。
汉武帝有些不耐烦道:“不要磕了。你父亲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但战场之上,胜负难以预料。你父亲运气不好,怪不得别人,和大将军更没有关系。”
李敢停止了磕头,却仍痛哭不止。
看着李敢如此悲伤,汉武帝忽然心生不忍,声音也缓和了许多:“起来吧。从今日起,你就接任郎中令。希望你能和你父亲一样,永葆忠勇之心。”
沉默了一会儿,李敢终于站起身,哽咽道:“谢陛下隆恩。”事到如今,他虽心有不甘,却已然明白,汉武帝绝不会因此处罚卫青。
默默退出未央宫,李敢走进了堂叔父李蔡的府邸。李蔡是李广的堂弟,年轻时和李广齐名,因功封为列侯后,官运亨通,如今已是丞相。
寒暄已毕,李敢直接问道:“叔父,您不觉得我父亲死得有些蹊跷吗?”
李蔡神色一动,郑重道:“这件事千万不要瞎说。”
李敢不忿道:“叔父,您身为丞相,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我父亲蒙冤而死?”
“什么叫蒙冤而死?你父亲一向意气用事,他是无法向皇上交代,这才自杀谢罪的。”李蔡不悦道。
李敢大怒,嚯的站起身:“叔父,您太让我失望了!”
李蔡无名火起:“李敢!你是想李家遭受灭族之祸吗?”
“叔父,您是不是知道什么却不敢说出来?”李敢气鼓鼓道。
李蔡摇了摇头,叹息道:“你呀,和你父亲一模一样。”
“我明白了,您一定是害怕大将军。”李敢哼了一声。
李蔡不答反问:“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任命你父亲为前将军吗?”
“我父亲乃天下名将,如此大战,除了他,谁还有资格出任前将军?”
“实话告诉你,皇上本没有起用你父亲的意思,都是你父亲死缠乱打求来的。”
李敢一惊:“叔父,您这话可当真?”
“事到如今,我为何要骗你?为了能够参与漠北大战,你父亲多次在皇上面前苦求,皇上是迫不得已才答应他为前将军的。”
李敢低头想了一下,以父亲的脾气,应该不会有假。但是,这和卫青有什么关系?卫青为何要将他派为偏师?他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蔡叹了口气:“你还不明白吗?你父亲被派为偏师,一定是皇上暗中对大将军授意的,大将军是不得不如此。”
“叔父,您这只是猜测而已。我听父亲说过,他当年曾轻视过大将军,会不会是大将军寻思报复呢?”李敢还是不愿意相信汉武帝故意为难他父亲。
“那你父亲有没有跟你说过,大将军从来没有记恨他?而且两人早就冰释前嫌了呢?”李蔡不以为然道。
李敢愣了一下,父亲确实跟他说过卫青是个厚道人,对当年之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尽管如此,李敢依然不愿意相信此事和卫青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思索道:“即使皇上说过不让我父亲正面迎战,但大将军为何在我父亲迷路时如此折辱他呢?”
李蔡正色道:“以我对大将军的了解,他绝不会如此。”
李敢有些不服气:“叔父,您怎么一直向着外人?”
李蔡严厉道:“即使大将军真的为难过你父亲,你又能怎么办呢?他身为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一个外甥是太子,一个外甥是骠骑将军。就凭你,如何撼得动?”
李敢瞬间哑口无言,沉默许久,哼了一声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任你为郎中令吗?如果仅凭你的资历和能力,你觉得自己有资格任此要职吗?”李蔡忽然问道。
李敢愣了一下,愕然道:“叔父的意思是,皇上是对我父亲心存愧疚,授予我郎中令之职来安慰我?”
李蔡再次郑重道:“有些事知道就好,切不可放在嘴里,不然就是灭族之祸。”
“荒唐,真是荒唐!皇上怎么可以如此行事?”李敢一脸不忿道。
“你啊,还是太年轻了。当你力量不够强大时,没有人会尊重你。听叔父一句劝,老老实实的做你的郎中令,比什么都强,也希望你能从你父亲身上吸取教训,有些事顺其自然就好,何必强求呢?”李蔡苦口婆心道。
“早晚有一天,我必定要讨回这个公道!”说完这句话后,李敢扬长而去。
看着李敢消失的背影,李蔡叹息道:“果然和你父亲一模一样。”
这一年,李敢已年过三十,和其父李广最为相似,是汉军中有名的猛将,却也有些鲁莽。
见到汉武帝后,李敢泣不成声,跪地道:“臣恳请陛下调查家父死因,为家父洗刷冤屈。”
汉武帝有些不悦道:“你父亲有何冤屈?”
“回陛下,家父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前将军,本应正面和伊稚斜交战。大将军却违抗陛下的旨意,将家父派为偏师,致使家父迷路。之后,大将军又严厉斥责家父,让家父前往受审。家父不堪受辱,这才被逼自杀。”李敢哽咽道。
汉武帝冷冷道:“你都是听谁说的?”
“家父麾下的亲兵耳闻目睹,绝不会有假。”李敢昂然道。
汉武帝愣了一下,强压怒火道:“朕问你,大将军身为统帅,战场之上有没有调兵遣将之权?”
“回陛下,大将军当然有调兵遣将之权。”李敢不得不承认。
“你父亲没有按照约定的日期赶赴战场,大将军是不是有权责问?”
“这个,自然也是有的。”
“既如此,那你有什么好喊冤的?”汉武帝冷冷道。
看着汉武帝冰冷的眼神,李敢有些手足无措,大哭道:“陛下,家父征战沙场四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战,从未退缩。既然陛下将其任命为前将军,臣想不明白大将军为何还要如此安排。恳请陛下看在家父一生忠贞为国的份上,为他主持公道。”
说完之后,李敢不停磕头,不一会儿,额头渗出了丝丝血迹。
汉武帝有些不耐烦道:“不要磕了。你父亲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但战场之上,胜负难以预料。你父亲运气不好,怪不得别人,和大将军更没有关系。”
李敢停止了磕头,却仍痛哭不止。
看着李敢如此悲伤,汉武帝忽然心生不忍,声音也缓和了许多:“起来吧。从今日起,你就接任郎中令。希望你能和你父亲一样,永葆忠勇之心。”
沉默了一会儿,李敢终于站起身,哽咽道:“谢陛下隆恩。”事到如今,他虽心有不甘,却已然明白,汉武帝绝不会因此处罚卫青。
默默退出未央宫,李敢走进了堂叔父李蔡的府邸。李蔡是李广的堂弟,年轻时和李广齐名,因功封为列侯后,官运亨通,如今已是丞相。
寒暄已毕,李敢直接问道:“叔父,您不觉得我父亲死得有些蹊跷吗?”
李蔡神色一动,郑重道:“这件事千万不要瞎说。”
李敢不忿道:“叔父,您身为丞相,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我父亲蒙冤而死?”
“什么叫蒙冤而死?你父亲一向意气用事,他是无法向皇上交代,这才自杀谢罪的。”李蔡不悦道。
李敢大怒,嚯的站起身:“叔父,您太让我失望了!”
李蔡无名火起:“李敢!你是想李家遭受灭族之祸吗?”
“叔父,您是不是知道什么却不敢说出来?”李敢气鼓鼓道。
李蔡摇了摇头,叹息道:“你呀,和你父亲一模一样。”
“我明白了,您一定是害怕大将军。”李敢哼了一声。
李蔡不答反问:“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任命你父亲为前将军吗?”
“我父亲乃天下名将,如此大战,除了他,谁还有资格出任前将军?”
“实话告诉你,皇上本没有起用你父亲的意思,都是你父亲死缠乱打求来的。”
李敢一惊:“叔父,您这话可当真?”
“事到如今,我为何要骗你?为了能够参与漠北大战,你父亲多次在皇上面前苦求,皇上是迫不得已才答应他为前将军的。”
李敢低头想了一下,以父亲的脾气,应该不会有假。但是,这和卫青有什么关系?卫青为何要将他派为偏师?他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蔡叹了口气:“你还不明白吗?你父亲被派为偏师,一定是皇上暗中对大将军授意的,大将军是不得不如此。”
“叔父,您这只是猜测而已。我听父亲说过,他当年曾轻视过大将军,会不会是大将军寻思报复呢?”李敢还是不愿意相信汉武帝故意为难他父亲。
“那你父亲有没有跟你说过,大将军从来没有记恨他?而且两人早就冰释前嫌了呢?”李蔡不以为然道。
李敢愣了一下,父亲确实跟他说过卫青是个厚道人,对当年之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尽管如此,李敢依然不愿意相信此事和卫青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思索道:“即使皇上说过不让我父亲正面迎战,但大将军为何在我父亲迷路时如此折辱他呢?”
李蔡正色道:“以我对大将军的了解,他绝不会如此。”
李敢有些不服气:“叔父,您怎么一直向着外人?”
李蔡严厉道:“即使大将军真的为难过你父亲,你又能怎么办呢?他身为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一个外甥是太子,一个外甥是骠骑将军。就凭你,如何撼得动?”
李敢瞬间哑口无言,沉默许久,哼了一声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任你为郎中令吗?如果仅凭你的资历和能力,你觉得自己有资格任此要职吗?”李蔡忽然问道。
李敢愣了一下,愕然道:“叔父的意思是,皇上是对我父亲心存愧疚,授予我郎中令之职来安慰我?”
李蔡再次郑重道:“有些事知道就好,切不可放在嘴里,不然就是灭族之祸。”
“荒唐,真是荒唐!皇上怎么可以如此行事?”李敢一脸不忿道。
“你啊,还是太年轻了。当你力量不够强大时,没有人会尊重你。听叔父一句劝,老老实实的做你的郎中令,比什么都强,也希望你能从你父亲身上吸取教训,有些事顺其自然就好,何必强求呢?”李蔡苦口婆心道。
“早晚有一天,我必定要讨回这个公道!”说完这句话后,李敢扬长而去。
看着李敢消失的背影,李蔡叹息道:“果然和你父亲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