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期待了一年,到头来竟是这个结果,让汉武帝深受打击,闷闷不乐,回到长安后一连二十多天没有上朝。大臣们知道内情后,都小心翼翼做事,不敢招惹他。
然而,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有这个眼力劲儿,或者顺着他的脾气,比如汲黯。
二月初四,汲黯执意入宫觐见。汉武帝听说是他后,一脸不悦道:“不见。”
汲黯不忿,站在承明殿外大声质问道:“陛下,您是想成为亡国之君吗?”
汉武帝勃然大怒,恨不得冲出去杀了汲黯,但理智告诉他,绝不能如此做。王成大惊失色,赶紧对守护在殿门的卫士道:“快将汲大人带走。”
卫士二话不说,就要上前拖住汲黯将他赶出宫。不料,汲黯刷的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抵着自己的脖子道:“谁敢靠近,我立马自戕!”
卫士们懵了,且不说汲黯在承明殿外掏出利器,就是他私自带利器入宫,就足以让很多人脱不了干系。
汉朝规定,凡大臣入宫,一律不准携带武器,如有触犯,以谋反论处。正因为如此严格,还从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违规。
大臣入宫之时,卫士们一般会进行检查,重点是针对武将,平常时日很少对文臣搜身,尤其是汲黯这种老臣,谁想得到他会携带匕首入宫呢?
王成脸色煞白,强自镇定道:“汲大人,千万不要冲动,你这是灭族之罪啊,快快放下。”
汲黯不为所惧,一脸肃穆道:“陛下不爱惜社稷,臣又何必顾及家族!”
僵持之时,汉武帝终于走了出来,手握佩剑,一脸怒容道:“汲黯,你以为朕真不敢杀你吗?”
“臣今天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汲黯昂然道。
汉武帝一声冷笑:“你想做比干,朕是不会成全你的。”
“臣不想做比干,更不想陛下成为纣王。”
“你,你到底想干什么?”汉武帝气得脸色煞白。
“自从文成将军被诛后,陛下每日独处深宫,已有二十多天没有上朝理政。敢问陛下,这是人君该为之事吗?”汲黯义正辞严。
汉武帝脸色铁青:“朕心情不好,就不能休息几日?”
“陛下可知,我汉朝已到了何种地步吗?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年年进犯,数十万民夫日夜在河西筑城;内有贪官污吏遍地,豪强富户横行,国库空虚,百姓穷苦。汉朝国势如此,陛下哪有时间优游卒岁?哪有资格自怨自艾?”汲黯义正辞严道。
汉武帝气得浑身发抖,手臂上青筋凸起,双目似要喷出火来,颤声道:“在你心中,朕和大汉竟如此不堪吗?”
“虽非大厦将倾之时,但离崩溃瓦解亦不远矣。”
汉武帝闭上眼,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过了很久,他有些疲惫道:“你先下去吧,朕明日就开始处理政事。”
“好,希望陛下兑现承诺,不负臣民之期待。臣之日悖逆之举,还请陛下治罪。”
汉武帝哼了一声:“不治你今日之罪,朕之威严何在?自己去廷尉那里领罪吧。”
“谢陛下。”汲黯放下匕首,泰然前往廷尉署。
第二天,汉武帝果然遵守承诺,准时到未央宫前殿举行大朝。听取了大臣们对当前政务的汇报后,汉武帝问道:“廷尉,汲黯昨日之举应处何罪?”
张汤升任御史大夫后,资历最深的廷尉史李友暂时代理廷尉。李友应声站出来道:“回陛下,汲黯违制携带兵器入宫,应以谋反论处。”
汉武帝眉头一皱:“汲黯虽有违制,但出自忠心,并非谋反,当论以大不敬。”
“若论以大不敬,应处以死罪。”李友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汉武帝想了想道:“既如此,先关在廷尉署吧,秋后再议。”
所谓秋后再议,相当于现在的死缓,一般来说最终很少会被处死。李友心知肚明,朗声道:“陛下宽容,天下幸甚。”
这天晚上,汉武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天神降临甘泉宫祭坛。梦境之中,天神的面目模糊,身影虚淡,犹如在一片雾霭之中,汉武帝虔诚的向他请教长生之道。
天神的声音既缥缈,又无比清晰的印在汉武帝的心中:“天子长生之道,当求天下大治,海内升平,百姓安乐,才能与黄帝般白日飞升。”
汉武帝又问道:“李少翁到底是不是在欺骗朕呢?”
“李少翁既欺骗了陛下,又没有欺骗陛下,陛下当自行甄别。”天神留下这句话后,悄然消失。
梦醒后,汉武帝不由得一阵怅然若失,仔细回味天神在梦中所言。什么叫既欺骗了又没有欺骗呢?他不禁回忆起了当日之事。
那天,天书被赵禹认出是李少翁的字迹后,汉武帝也很震惊,但稳妥起见,他没有立下决断,而是找来了牛主人和李少翁的弟子。
牛主人和李少翁弟子都承认,确实给那头牛喂了一包神料,但他们都没有看到神料中含有天书,或者说没有发现天书上的字。
难道说,真如李少翁所言,他只是给那头牛喂了布帛,但字迹却是天神所留?如此说来,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和今日之梦境也吻合了。
不过,这种解释,还有一个说不通的地方,为何天书上的字迹和李少翁的笔迹一致呢?如果说这是巧合,未免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想到这里,汉武帝觉得还是应该再核实一下。第二天,处理完紧急政务,汉武帝将中尉司马安召了过来。
“文成将军之死,还存在诸多疑点,你去帮朕查一查。”
司马安不解道:“敢问陛下,还有哪些疑点?”
“具体情况,你去问一下赵禹。那日,赵禹见过文成将军的弟子,你去将他捉拿归案。你只需弄清楚一件事,文成将军让他喂牛的一包神料里,到底有没有天书。”
“是,陛下。”司马安躬身答道。
汉武帝一脸严肃道:“这件事要查得清清楚楚,不得错过一个细节,若有和朕知道的情况不相符合处,你应该知道何为欺君之罪。”
司马安心中一惊,忙道:“臣不敢。”
然而,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有这个眼力劲儿,或者顺着他的脾气,比如汲黯。
二月初四,汲黯执意入宫觐见。汉武帝听说是他后,一脸不悦道:“不见。”
汲黯不忿,站在承明殿外大声质问道:“陛下,您是想成为亡国之君吗?”
汉武帝勃然大怒,恨不得冲出去杀了汲黯,但理智告诉他,绝不能如此做。王成大惊失色,赶紧对守护在殿门的卫士道:“快将汲大人带走。”
卫士二话不说,就要上前拖住汲黯将他赶出宫。不料,汲黯刷的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抵着自己的脖子道:“谁敢靠近,我立马自戕!”
卫士们懵了,且不说汲黯在承明殿外掏出利器,就是他私自带利器入宫,就足以让很多人脱不了干系。
汉朝规定,凡大臣入宫,一律不准携带武器,如有触犯,以谋反论处。正因为如此严格,还从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违规。
大臣入宫之时,卫士们一般会进行检查,重点是针对武将,平常时日很少对文臣搜身,尤其是汲黯这种老臣,谁想得到他会携带匕首入宫呢?
王成脸色煞白,强自镇定道:“汲大人,千万不要冲动,你这是灭族之罪啊,快快放下。”
汲黯不为所惧,一脸肃穆道:“陛下不爱惜社稷,臣又何必顾及家族!”
僵持之时,汉武帝终于走了出来,手握佩剑,一脸怒容道:“汲黯,你以为朕真不敢杀你吗?”
“臣今天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汲黯昂然道。
汉武帝一声冷笑:“你想做比干,朕是不会成全你的。”
“臣不想做比干,更不想陛下成为纣王。”
“你,你到底想干什么?”汉武帝气得脸色煞白。
“自从文成将军被诛后,陛下每日独处深宫,已有二十多天没有上朝理政。敢问陛下,这是人君该为之事吗?”汲黯义正辞严。
汉武帝脸色铁青:“朕心情不好,就不能休息几日?”
“陛下可知,我汉朝已到了何种地步吗?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年年进犯,数十万民夫日夜在河西筑城;内有贪官污吏遍地,豪强富户横行,国库空虚,百姓穷苦。汉朝国势如此,陛下哪有时间优游卒岁?哪有资格自怨自艾?”汲黯义正辞严道。
汉武帝气得浑身发抖,手臂上青筋凸起,双目似要喷出火来,颤声道:“在你心中,朕和大汉竟如此不堪吗?”
“虽非大厦将倾之时,但离崩溃瓦解亦不远矣。”
汉武帝闭上眼,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过了很久,他有些疲惫道:“你先下去吧,朕明日就开始处理政事。”
“好,希望陛下兑现承诺,不负臣民之期待。臣之日悖逆之举,还请陛下治罪。”
汉武帝哼了一声:“不治你今日之罪,朕之威严何在?自己去廷尉那里领罪吧。”
“谢陛下。”汲黯放下匕首,泰然前往廷尉署。
第二天,汉武帝果然遵守承诺,准时到未央宫前殿举行大朝。听取了大臣们对当前政务的汇报后,汉武帝问道:“廷尉,汲黯昨日之举应处何罪?”
张汤升任御史大夫后,资历最深的廷尉史李友暂时代理廷尉。李友应声站出来道:“回陛下,汲黯违制携带兵器入宫,应以谋反论处。”
汉武帝眉头一皱:“汲黯虽有违制,但出自忠心,并非谋反,当论以大不敬。”
“若论以大不敬,应处以死罪。”李友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汉武帝想了想道:“既如此,先关在廷尉署吧,秋后再议。”
所谓秋后再议,相当于现在的死缓,一般来说最终很少会被处死。李友心知肚明,朗声道:“陛下宽容,天下幸甚。”
这天晚上,汉武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天神降临甘泉宫祭坛。梦境之中,天神的面目模糊,身影虚淡,犹如在一片雾霭之中,汉武帝虔诚的向他请教长生之道。
天神的声音既缥缈,又无比清晰的印在汉武帝的心中:“天子长生之道,当求天下大治,海内升平,百姓安乐,才能与黄帝般白日飞升。”
汉武帝又问道:“李少翁到底是不是在欺骗朕呢?”
“李少翁既欺骗了陛下,又没有欺骗陛下,陛下当自行甄别。”天神留下这句话后,悄然消失。
梦醒后,汉武帝不由得一阵怅然若失,仔细回味天神在梦中所言。什么叫既欺骗了又没有欺骗呢?他不禁回忆起了当日之事。
那天,天书被赵禹认出是李少翁的字迹后,汉武帝也很震惊,但稳妥起见,他没有立下决断,而是找来了牛主人和李少翁的弟子。
牛主人和李少翁弟子都承认,确实给那头牛喂了一包神料,但他们都没有看到神料中含有天书,或者说没有发现天书上的字。
难道说,真如李少翁所言,他只是给那头牛喂了布帛,但字迹却是天神所留?如此说来,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和今日之梦境也吻合了。
不过,这种解释,还有一个说不通的地方,为何天书上的字迹和李少翁的笔迹一致呢?如果说这是巧合,未免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想到这里,汉武帝觉得还是应该再核实一下。第二天,处理完紧急政务,汉武帝将中尉司马安召了过来。
“文成将军之死,还存在诸多疑点,你去帮朕查一查。”
司马安不解道:“敢问陛下,还有哪些疑点?”
“具体情况,你去问一下赵禹。那日,赵禹见过文成将军的弟子,你去将他捉拿归案。你只需弄清楚一件事,文成将军让他喂牛的一包神料里,到底有没有天书。”
“是,陛下。”司马安躬身答道。
汉武帝一脸严肃道:“这件事要查得清清楚楚,不得错过一个细节,若有和朕知道的情况不相符合处,你应该知道何为欺君之罪。”
司马安心中一惊,忙道:“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