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窦婴先带着袁盎面见汉景帝。汉景帝似乎对杀晁错一事已放下心结,和颜悦色道:“先帝在时,对你赞不绝口,说你是大臣之楷模,太后也时常念起你。”
袁盎躬身道:“陛下对臣不计前嫌,臣感激不尽。”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朕问你,你有把握说服太后吗?”
袁盎昂然道:“父子相传乃我汉家祖制,臣誓死维护之。”
“好,你今日就随朕一起面见太后吧。”
窦婴的突然出现让窦太后大为意外,问道:“你不是隐居在南山吗?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呢?”
“回太后,臣不能理解您和皇上的良苦用心,恃宠而骄,深感惭愧。”
“你明白就好。如今回来了,就好好做事吧。”
“是,太后。臣今日还带来了一位老熟人,他有要事向太后禀奏。”
“老熟人?谁呀?”
“臣袁盎拜见太后。”袁盎朗声道。
“是袁盎啊,有些年头不见了,你还好吗?”
“谢太后关心,臣一切安好。臣今日前来,是听说了一件亡国之事,故来向太后进谏。”
“亡国之事?没这么夸张吧。你站起来说。”窦太后有些莫名其妙。
“请问太后,您是否有过立梁王为储君的想法?”袁盎直接问道。
“确有此事。皇子们过于年幼,国家多事,需要一位长君,梁王曾立有大功,立为储君,也是为了社稷安定。怎么,此事到你嘴里就成了亡国之事?”窦太后有些不悦道。
“我汉朝祖制父子相传,从无兄终弟及。传位于梁王会造成国家传承制度不明,传承不明则诸侯人人生出觊觎之心,国无宁日啊。”
“袁盎,老身念在你是先帝旧臣,给你面子,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了!什么父子相传的祖制?难道先帝和孝惠皇帝不是兄弟?”
“太后此言差异。先帝之位传自高皇帝,并非孝惠皇帝。上古时期,确有兄终弟及制,后来为何废止呢?因为兄终弟及制的弊端显而易见。请问太后,若梁王继位为君,千百年后,帝位该传给谁呢?”
窦太后沉吟道:“老身可以让梁王发誓,未来将帝位还给皇上的儿子。”
袁盎大笑道:“臣相信,梁王现在一定会承诺。但千百年后,梁王不肯归还怎么办?即使梁王肯归还,他的儿子们不愿意怎么办?难道太后可以活到那时候吗?难道让后世子孙兵戎相见吗?”
“你,妖言惑众,胡言乱语!”窦太后大怒。
袁盎毫不畏惧,继续道:“春秋时期,宋宣公临终前舍弃了自己的儿子,而将君主之位传给了弟弟公子和,是为宋穆公。宋穆公临终前,感念哥哥的善意,将君主之位还给了宋宣公之子与夷,是为宋殇公。宋穆公之子冯大为不满,联手大臣华督弑杀宋殇公,开启了五代之乱,宋国内耗超过五十年,骨肉相残,元气大伤,终至亡国。前车之鉴,相去不远,太后忍心看到子孙后代亦是如此吗?”
一番话说得窦太后哑口无言,许久,她低声道:“你走吧,让老身再想想。”
袁盎走后,汉景帝本想留下来,窦太后冷冷道:“你也走吧。”汉景帝有些尴尬,最后一个退出。
当所有人都走后,刘武从帐后走出,怒道:“这个袁盎,实在可恶!”
窦太后拉住刘武的手,略带歉意道:“武儿啊,储君之位你还是放弃吧。”
刘武有些不甘,又有些委屈道:“儿臣本没有争储的想法。可是,皇上曾亲口许诺立儿臣为储君,母后也多次提出过,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母后可知道,如今,在皇上和大臣们眼里,儿臣早晚会危及到皇位,儿臣以后该如何自处?”
窦太后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确实是母后和皇上对不起你。娘向你承诺,只要娘在一天,不管你犯下多大的错,娘和皇上都不会处罚你。你回到梁国后,规规矩矩的做你的梁王,没有人可以中伤到你,也没有人敢中伤你。”
刘武点头:“儿臣记住了,儿臣明天就返回梁国,母后要保重身体。”
回到驿站之后,刘武气得破口大骂:“上次是窦婴,这次是袁盎,为什么每次都有人跳出来破坏本王的好事?”
韩安国沉吟道:“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前天,太后刚刚提出要立大王为储君,为何今日窦婴就出现在了太后面前?还带回了一个袁盎?”
刘武没好气道:“还能有谁?肯定是皇上派人去请回来的。”
“不对。窦婴因为太子被废和皇上怄气,隐居南山,皇上无论如何也不会主动请他出山;袁盎献言诛杀晁错,让皇上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脸面,皇上更不会主动找他。但他们如此之快的出现在皇上面前,还立即获得了皇上的谅解,简直不可思议。看来,背后一定有人暗中使力啊。”
“那你说,这个人会是谁?”
“大王不妨猜猜,除了皇上,谁最不愿意看到大王成为储君?”
刘武想了想:“难道是长公主?家宴之上,她可是极力反对立本王为储君。”
“应该不是,长公主没这么快的反应速度,也没这么强的动员能力。”
“难道是那个王夫人?”刘武惊道。
“很有可能。据臣所知,王夫人有个弟弟,名叫田蚡,这些年来,一直跟在窦婴身边,和窦婴关系匪浅啊。”
“唉,本王竟把她忽略了,这个王夫人虽然行事低调,却颇有心计,她的那个儿子更是聪慧异常。本王估计啊,未来的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下臣以为,大王应及早和这位王夫人建立关系。”
刘武不屑道:“怎么?本王难道还要巴结她不成?”
“大王此言差矣。不管大王日后作何打算,必定少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未雨绸缪才是谋之大者。”
刘武想了想道:“好吧,本王明天回梁国,你就暂时留在长安,替本王打点打点。”
“是,大王。”韩安国躬身道。
袁盎躬身道:“陛下对臣不计前嫌,臣感激不尽。”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朕问你,你有把握说服太后吗?”
袁盎昂然道:“父子相传乃我汉家祖制,臣誓死维护之。”
“好,你今日就随朕一起面见太后吧。”
窦婴的突然出现让窦太后大为意外,问道:“你不是隐居在南山吗?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呢?”
“回太后,臣不能理解您和皇上的良苦用心,恃宠而骄,深感惭愧。”
“你明白就好。如今回来了,就好好做事吧。”
“是,太后。臣今日还带来了一位老熟人,他有要事向太后禀奏。”
“老熟人?谁呀?”
“臣袁盎拜见太后。”袁盎朗声道。
“是袁盎啊,有些年头不见了,你还好吗?”
“谢太后关心,臣一切安好。臣今日前来,是听说了一件亡国之事,故来向太后进谏。”
“亡国之事?没这么夸张吧。你站起来说。”窦太后有些莫名其妙。
“请问太后,您是否有过立梁王为储君的想法?”袁盎直接问道。
“确有此事。皇子们过于年幼,国家多事,需要一位长君,梁王曾立有大功,立为储君,也是为了社稷安定。怎么,此事到你嘴里就成了亡国之事?”窦太后有些不悦道。
“我汉朝祖制父子相传,从无兄终弟及。传位于梁王会造成国家传承制度不明,传承不明则诸侯人人生出觊觎之心,国无宁日啊。”
“袁盎,老身念在你是先帝旧臣,给你面子,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了!什么父子相传的祖制?难道先帝和孝惠皇帝不是兄弟?”
“太后此言差异。先帝之位传自高皇帝,并非孝惠皇帝。上古时期,确有兄终弟及制,后来为何废止呢?因为兄终弟及制的弊端显而易见。请问太后,若梁王继位为君,千百年后,帝位该传给谁呢?”
窦太后沉吟道:“老身可以让梁王发誓,未来将帝位还给皇上的儿子。”
袁盎大笑道:“臣相信,梁王现在一定会承诺。但千百年后,梁王不肯归还怎么办?即使梁王肯归还,他的儿子们不愿意怎么办?难道太后可以活到那时候吗?难道让后世子孙兵戎相见吗?”
“你,妖言惑众,胡言乱语!”窦太后大怒。
袁盎毫不畏惧,继续道:“春秋时期,宋宣公临终前舍弃了自己的儿子,而将君主之位传给了弟弟公子和,是为宋穆公。宋穆公临终前,感念哥哥的善意,将君主之位还给了宋宣公之子与夷,是为宋殇公。宋穆公之子冯大为不满,联手大臣华督弑杀宋殇公,开启了五代之乱,宋国内耗超过五十年,骨肉相残,元气大伤,终至亡国。前车之鉴,相去不远,太后忍心看到子孙后代亦是如此吗?”
一番话说得窦太后哑口无言,许久,她低声道:“你走吧,让老身再想想。”
袁盎走后,汉景帝本想留下来,窦太后冷冷道:“你也走吧。”汉景帝有些尴尬,最后一个退出。
当所有人都走后,刘武从帐后走出,怒道:“这个袁盎,实在可恶!”
窦太后拉住刘武的手,略带歉意道:“武儿啊,储君之位你还是放弃吧。”
刘武有些不甘,又有些委屈道:“儿臣本没有争储的想法。可是,皇上曾亲口许诺立儿臣为储君,母后也多次提出过,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母后可知道,如今,在皇上和大臣们眼里,儿臣早晚会危及到皇位,儿臣以后该如何自处?”
窦太后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确实是母后和皇上对不起你。娘向你承诺,只要娘在一天,不管你犯下多大的错,娘和皇上都不会处罚你。你回到梁国后,规规矩矩的做你的梁王,没有人可以中伤到你,也没有人敢中伤你。”
刘武点头:“儿臣记住了,儿臣明天就返回梁国,母后要保重身体。”
回到驿站之后,刘武气得破口大骂:“上次是窦婴,这次是袁盎,为什么每次都有人跳出来破坏本王的好事?”
韩安国沉吟道:“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前天,太后刚刚提出要立大王为储君,为何今日窦婴就出现在了太后面前?还带回了一个袁盎?”
刘武没好气道:“还能有谁?肯定是皇上派人去请回来的。”
“不对。窦婴因为太子被废和皇上怄气,隐居南山,皇上无论如何也不会主动请他出山;袁盎献言诛杀晁错,让皇上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脸面,皇上更不会主动找他。但他们如此之快的出现在皇上面前,还立即获得了皇上的谅解,简直不可思议。看来,背后一定有人暗中使力啊。”
“那你说,这个人会是谁?”
“大王不妨猜猜,除了皇上,谁最不愿意看到大王成为储君?”
刘武想了想:“难道是长公主?家宴之上,她可是极力反对立本王为储君。”
“应该不是,长公主没这么快的反应速度,也没这么强的动员能力。”
“难道是那个王夫人?”刘武惊道。
“很有可能。据臣所知,王夫人有个弟弟,名叫田蚡,这些年来,一直跟在窦婴身边,和窦婴关系匪浅啊。”
“唉,本王竟把她忽略了,这个王夫人虽然行事低调,却颇有心计,她的那个儿子更是聪慧异常。本王估计啊,未来的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下臣以为,大王应及早和这位王夫人建立关系。”
刘武不屑道:“怎么?本王难道还要巴结她不成?”
“大王此言差矣。不管大王日后作何打算,必定少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未雨绸缪才是谋之大者。”
刘武想了想道:“好吧,本王明天回梁国,你就暂时留在长安,替本王打点打点。”
“是,大王。”韩安国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