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方孔见二叔如此执意,又让人拿出两件瓷器,这两件瓷器竟然是元代青花高足杯,这高足杯上面有祥云,云中有龙,龙下有竹子,可谓相得益彰,典雅神韵,实在是元青花当中的珍品。
二叔看到这个高足杯,气定神闲的说道:“啧啧啧,想不到秦先生这里的器物,一件比一件精美,实在是不可多得啊!”
二叔也算见过世面,但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对二叔来说还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我见过的这是第二次。
秦方孔笑着看看二叔道:“郑先生觉得如何,我的诚意够真吧?”秦方孔的价码如暴雨天水位一样,一个劲儿的往上涨,涨得让人无法拒绝。
那两件瓷器且不说,光是那两幅画,就值不少钱,现在又拿出两件元代青花出来,真假且不论,价值更是不菲,但我却不见二叔有丝毫的动容之意。
二叔接着道:“秦先生,古玩行里的规矩想必你也知道,我不打算出手,也不打算交换,任你如何的加价,我都不会出手这件玉琀蝉的,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天也不早了,我们告辞,就此别过,说不定以后还能见着面。”
说完,我们三个人大踏步,走出了秦方孔的大宅子。
走在路上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却怎么也
也没看到哪里有摄像头,看来这里的摄像头装的很隐蔽,估计我搜寻摄像头的时候,秦方孔都有可能在背地里看着我们。
离开了秦方孔的家里之后,我们回了店里,但二叔的表情却表现的非常异样。
我对秦方孔不甚了解,也不知他具体是干哪一行的,加上他家供奉的曹操画像,我便问二叔:“这秦方孔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渊源,什么来历?”
二叔告诉我:“秦方孔跟我们一样,都是个摸金校尉,至于是那一派别的,不太清楚。”
众所周知,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掏膛子的一个门派。
史书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三足鼎立,曹家建立了大魏政权,但在曹魏尚未形成帝业时,曹魏的领袖曹操为了补充军队所需的军饷,设立摸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们干掏膛子的营生,掏膛子取财,贴补军用。
摸金校尉掏膛子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定位古墓的穴位。
这点与我们这一门的方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所有的手法不一样,有时也会掌管着一枚印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的大印,可惜已经失传,后世出来的铜印也都是后来人仿造的。
所以,这秦方孔因为是摸金校尉,所以家里才供奉着一副曹操的画像,想必他在每一次掏膛子之前,都跪拜这曹阿瞒的画像。
如果香火倒了,他则根据倒向,决定去不去倒这个斗。
回来之后,二叔接着告诉我们:“如果秦方孔说的是真的,那么,幽冥鬼城还有去一去的可能,我也想见识见识,这鬼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了一下说:“要不,咱们就答应秦方孔,它与我们一样,都是掏膛子的,无非派系不一,与他一起去大禹墓走一遭,也好见识见识,大禹这个鬼仙到底什么样!”
二叔沉思着,不回我的话,胖子见状,问道:“老郑叔,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面对胖子发问,二叔道:“你们想过没有,秦方孔为什么要去倒这鬼仙墓,这鬼仙墓里面又隐藏着什么古怪?我觉得这里不会这么简单,秦方孔肯定有什么事请没给咱们说,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而且这个秘密还是秦方孔故意隐瞒的。”
我心中产生一个大大的疑问,不知道二叔所指的是什么秘密,我问道:“二叔,你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二叔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如果他想不明白的事儿,估计别人也未必能想得明白。
世上有些事情是很难预料的,我们不知道秦方孔此行的目的,因为大禹墓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也不知道墓中有什么稀奇的珍宝。
秦方孔一个摸金校尉,不可能没有任何目的去盗掘鬼仙墓的,这绝对不符合一个人做事的逻辑。
要说大禹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多少贵重物品,也不能如同汉墓一样,随葬品丰厚。
所以,秦方孔去盗掘古墓的目的无法窥见,他的这个意图便值得更加深思了。
秦方孔没有对我们言明,自然是不想让我们知道,就算我们继续的追问,秦方孔也会胡编乱造一个理由给我们,混淆我们的视听,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知道秦方孔的真实意图而答应他,万一到时被他卖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被卖的,这样的的事情时非常危险的。
二叔思来想去,索性就答应了秦方孔,但在答应秦方孔之前,我们要去无念大师之前呆过的那个庙里取回皮影古灯,再去找秦方孔时,万一出现变故,也有台阶下。
自从无念大师为我们解读了殓服上的文字秘符之后,皮影古灯就一直藏在无念大师的寺院里,现在无念大师不在了,我们进出寺院如入无人之境。
寺院里静寂异常,参天大树将寺院遮蔽的有些昏暗。
我们进了寺院之后,发现寺院已经很久没人打扫了,地上的树叶落了一地,密密麻麻的铺在地上。
这个寺院里虽然没了无念大师,但依旧保持着无念大师在时的摆设,但里面的和尚似乎已经跑光了。
由于寺院里古木参天,院子里被遮蔽的很黑暗。
这座寺院比我们之前去的邪魔古刹的寺院要小,但里面的建筑却比邪魔古刹的要宏伟许多,寺院的前殿屋舍俨然,柱础林立,尽管屋檐上已经长满了蒿草,仍旧看不出寺院有萧条的痕迹。
由于我们没带照明工具,看东西模模糊糊的,不是太清楚。
我在前殿转悠一圈,刚要进入殿堂的大厅,忽然,我的脚下踩到一个肉肉的东西。
二叔看到这个高足杯,气定神闲的说道:“啧啧啧,想不到秦先生这里的器物,一件比一件精美,实在是不可多得啊!”
二叔也算见过世面,但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对二叔来说还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我见过的这是第二次。
秦方孔笑着看看二叔道:“郑先生觉得如何,我的诚意够真吧?”秦方孔的价码如暴雨天水位一样,一个劲儿的往上涨,涨得让人无法拒绝。
那两件瓷器且不说,光是那两幅画,就值不少钱,现在又拿出两件元代青花出来,真假且不论,价值更是不菲,但我却不见二叔有丝毫的动容之意。
二叔接着道:“秦先生,古玩行里的规矩想必你也知道,我不打算出手,也不打算交换,任你如何的加价,我都不会出手这件玉琀蝉的,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天也不早了,我们告辞,就此别过,说不定以后还能见着面。”
说完,我们三个人大踏步,走出了秦方孔的大宅子。
走在路上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却怎么也
也没看到哪里有摄像头,看来这里的摄像头装的很隐蔽,估计我搜寻摄像头的时候,秦方孔都有可能在背地里看着我们。
离开了秦方孔的家里之后,我们回了店里,但二叔的表情却表现的非常异样。
我对秦方孔不甚了解,也不知他具体是干哪一行的,加上他家供奉的曹操画像,我便问二叔:“这秦方孔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渊源,什么来历?”
二叔告诉我:“秦方孔跟我们一样,都是个摸金校尉,至于是那一派别的,不太清楚。”
众所周知,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掏膛子的一个门派。
史书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三足鼎立,曹家建立了大魏政权,但在曹魏尚未形成帝业时,曹魏的领袖曹操为了补充军队所需的军饷,设立摸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们干掏膛子的营生,掏膛子取财,贴补军用。
摸金校尉掏膛子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定位古墓的穴位。
这点与我们这一门的方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所有的手法不一样,有时也会掌管着一枚印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的大印,可惜已经失传,后世出来的铜印也都是后来人仿造的。
所以,这秦方孔因为是摸金校尉,所以家里才供奉着一副曹操的画像,想必他在每一次掏膛子之前,都跪拜这曹阿瞒的画像。
如果香火倒了,他则根据倒向,决定去不去倒这个斗。
回来之后,二叔接着告诉我们:“如果秦方孔说的是真的,那么,幽冥鬼城还有去一去的可能,我也想见识见识,这鬼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了一下说:“要不,咱们就答应秦方孔,它与我们一样,都是掏膛子的,无非派系不一,与他一起去大禹墓走一遭,也好见识见识,大禹这个鬼仙到底什么样!”
二叔沉思着,不回我的话,胖子见状,问道:“老郑叔,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面对胖子发问,二叔道:“你们想过没有,秦方孔为什么要去倒这鬼仙墓,这鬼仙墓里面又隐藏着什么古怪?我觉得这里不会这么简单,秦方孔肯定有什么事请没给咱们说,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而且这个秘密还是秦方孔故意隐瞒的。”
我心中产生一个大大的疑问,不知道二叔所指的是什么秘密,我问道:“二叔,你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二叔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如果他想不明白的事儿,估计别人也未必能想得明白。
世上有些事情是很难预料的,我们不知道秦方孔此行的目的,因为大禹墓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也不知道墓中有什么稀奇的珍宝。
秦方孔一个摸金校尉,不可能没有任何目的去盗掘鬼仙墓的,这绝对不符合一个人做事的逻辑。
要说大禹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多少贵重物品,也不能如同汉墓一样,随葬品丰厚。
所以,秦方孔去盗掘古墓的目的无法窥见,他的这个意图便值得更加深思了。
秦方孔没有对我们言明,自然是不想让我们知道,就算我们继续的追问,秦方孔也会胡编乱造一个理由给我们,混淆我们的视听,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知道秦方孔的真实意图而答应他,万一到时被他卖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被卖的,这样的的事情时非常危险的。
二叔思来想去,索性就答应了秦方孔,但在答应秦方孔之前,我们要去无念大师之前呆过的那个庙里取回皮影古灯,再去找秦方孔时,万一出现变故,也有台阶下。
自从无念大师为我们解读了殓服上的文字秘符之后,皮影古灯就一直藏在无念大师的寺院里,现在无念大师不在了,我们进出寺院如入无人之境。
寺院里静寂异常,参天大树将寺院遮蔽的有些昏暗。
我们进了寺院之后,发现寺院已经很久没人打扫了,地上的树叶落了一地,密密麻麻的铺在地上。
这个寺院里虽然没了无念大师,但依旧保持着无念大师在时的摆设,但里面的和尚似乎已经跑光了。
由于寺院里古木参天,院子里被遮蔽的很黑暗。
这座寺院比我们之前去的邪魔古刹的寺院要小,但里面的建筑却比邪魔古刹的要宏伟许多,寺院的前殿屋舍俨然,柱础林立,尽管屋檐上已经长满了蒿草,仍旧看不出寺院有萧条的痕迹。
由于我们没带照明工具,看东西模模糊糊的,不是太清楚。
我在前殿转悠一圈,刚要进入殿堂的大厅,忽然,我的脚下踩到一个肉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