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听老刘也读过佛经,安玄于是便对老刘道:“王爷果然是学识过人,如今的大汉朝中,读过佛经的又能有几人,只是不知王爷曾经读过哪卷经书,可否说来与我听听?”
安玄的这句话倒把老刘问住了,他确实看过不少有关佛教的书籍,而他所说的佛经也就是在这些书上边看到的,像是《版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还有许多的佛教故事和传说等等,如今安玄问起自己来了,于是老刘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只好把自己还记得的有关雪山大士闻法偈中的那四句话念了出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当听到老刘嘴里说出的四句偈语时,安玄大师脸上由迷茫转为沉思,良久之后,突然面露喜色,对老刘道:“王爷是从何处听来的这几句经文,我自问曾经翻见的经文已有几十部上百卷之多,而且其他大师所翻译的经文我也都曾看过,但是却没有见到王爷所说的这几句。不过我仔细参详了这几句经文之后,才发现便是这短短的四句经文,足可道破一切事物生灭无常的本质,也为我等修行之人指明了断生死、证涅槃的解脱目标,看来王爷哪里是简单的看过佛经,应当是精研过佛经才对,只是不知王爷能否把这四句经文的来历说给我听听?”
老刘心说这倒不难,因为自己熟记的这四句偈语,乃是从一则佛教故事中看来的,于是他便把这四句偈语的来历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安玄大师。
这则故事说的是在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在雪山中苦行,修菩萨道,名为雪山大士。
雪山中非常清净,而且还有流泉浴池,树林药木,洁白的石头上流着清清的泉水。大士独处其中,采野果为食,静**禅,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但大士一直坚持着苦修。
佛教的护法神帝释天见状,准备亲自前往试探,看看大食的心志是否坚定,于是帝释天就变成了罗刹,外貌非常可怕。罗刹来到雪山,在距离大士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用非常清雅的声音宣说过去佛所说过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大士听了这半偈,就像做生意的人找到了失散的伴侣,久病之人求到了好药,落入大海中的人遇到了救生船,口干唇燥的人得到了甘美的泉水,漂泊异地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一般,欣喜之情,难以尽述。他一点也不惧怕罗刹的狰狞长相,起身来到罗刹面前,问罗刹道:“如此美妙的偈颂,你是从什么地方听到的?这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的无上大道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被各种邪见的罗网所缠绕,哪里有福份听到这样的偈语。你如果能为我说完这首偈语,我愿意终身作你的弟子!”
罗刹回答说:“你这样说,还只是仅仅考虑到你自己。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如今快饿得不行了,实在不能再给你说了。”
大士问道:“你要吃些什么东西才能维持生命?”
罗刹答道:“我只喜欢吃新鲜的人肉,喝人的热血。”
大士于是到:“你只要说完半偈,我愿意用此身供养。人生难免一死,这个身子并没有什么用处,到头来还不是被虎狼鸱枭雕鹫这些野兽所食,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与其那样,还不如奉献给你。”
罗刹再次问道:“你真的能为了半偈而牺牲人人贪爱的肉身?”
大士坚定地答道:“牺牲脆弱的肉身,换取坚固的法身,我决心已定!”
罗刹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你且用心听着,我为你宣说其余的半偈。”于是,便声如金石地长吟道: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大士听闻此偈,深思其中的深义,在岩石、墙璧、树干、道路上,到处书写此偈。然后爬上高树,准备从上面跳下来,摔死自己以供养罗刹。他眼睛一闭,双手一松,便毫不犹豫地从高树上跳下。
“好一个为法捐躯的修行人!”
罗刹暗自赞叹,当即恢复了帝释天的形相,在半空中接住了大士下坠的身体,稳稳当当地放到平地上。当大士睁开眼睛时,帝释天、大梵天王等众神都纷纷在他的脚下稽首顶礼。
这是《涅槃经·圣行品》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其中的雪山大士不是别人,就是释迦牟尼的前生。
等老刘讲完雪山大士的偈语之后,安玄更加吃惊,老刘所说的这个有关佛祖修行的故事,他以前竟然没有听说过,因此他也对老刘更加好奇,于是安玄便又对老刘道:“王爷果然博学多闻,我这里受教了,只是不知道王爷还看过什么经书,刚才王爷已经给了我一个惊喜,等将来回到白马寺之后,我会把王爷告诉我的四句偈语及其来由说给清凉台的各位高僧,还望王爷不要藏私,继续教我如何?”
老刘急忙摆手道:“安玄大师言重了,我对佛学不过是一知半解,只是有些简单的了解而已,远不及大师的造诣精深。既是大师发问,我也绝不会藏私,便把知道的一首心经说与大师听听。”老刘说完,便把自己熟记的《版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头到尾给安玄吟诵了一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老刘所念的最后一句,也即是心经的咒语,其实也是这句咒语的梵文发音,而安玄大师多年来精研佛经,自然听得懂梵文,但是他明明听出老刘所说的确是梵文,但对于其意义却一时很难解释,而前边的那些文字的意思,对于安玄来说便当真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他今天第二次被老刘震惊了。
因为在心经里边,几乎囊括了佛教经典最重要的基础概念,如五蕴、色空、苦集灭道等复杂具体的基础概念,这些对于刚接触佛学的人来说,都是一些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但对于安玄来说,他整日里便是翻译经书,与其他的高僧们探讨佛学的奥秘,因此对这些概念早就耳熟能详了,今天竟然发现老刘一段偈语、一篇心经,其分量便足抵得上自己二十年来所翻译的全部经书,并且心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王爷是从何处得知,看来自己这趟跟着王爷当真没有白来,自己一路上还要向王爷多多讨教,也好从王爷那里得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其实老刘之所以熟记心经,乃是因为他在刚刚接触佛学知识的时候,曾经在五台山一座寺院中遇到一位和尚,老刘也非常虔诚的向和尚讨教过心经的涵义,但是那名和尚告诉老刘:想要读懂心经,绝非一日一月或经年之功便能明晓,学习佛学最关键之处,便是想要获得佛家智慧,不能以理解的经义植入头脑,先入为主地生成偏见执著,而是要将经文原封不动地融入内心,让天赋根性来慢慢悟解其义。
老刘从和尚那里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便将一篇心经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有事没事的经常自己默念几遍,今天遇到了安玄,没办法自己只好班门弄斧,在安玄面前把自己所知道的最关键的东西都说出来了。
安玄此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把心经的全文看上一遍了,毕竟老刘念完之后,饶是他的记忆力不错,但也只记住了其中的不到一半,其余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了,所以安玄便向老刘道:“王爷,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王爷成全。”
老刘看到安玄成心向自己请教,于是忙道:“安玄大师有话便说,只要是本王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我想请王爷今天回去之后,容我准备好纸笔,然后王爷再把今天所说的偈语和心经吟诵一遍,好让我把偈语和心经全部抄录下来,这样也好容我日后慢慢参详,并且可以在将来回到洛阳白马寺之后,再与诸位师兄一道研修,并且在百姓中广为传播,使佛学在大汉早日发扬光大,王爷能否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安玄向老刘道。
“安玄大师您太客气了,佛经本来便是应该传与他人的,大师精研佛学,且在白马寺中讲经传法,只要我所知道的这些知识对大师有所帮助,今天晚上我便与大师详谈一晚,帮助大师将偈语和心经都抄录下来,大师以为如何?”老刘道。
安玄的这句话倒把老刘问住了,他确实看过不少有关佛教的书籍,而他所说的佛经也就是在这些书上边看到的,像是《版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还有许多的佛教故事和传说等等,如今安玄问起自己来了,于是老刘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只好把自己还记得的有关雪山大士闻法偈中的那四句话念了出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当听到老刘嘴里说出的四句偈语时,安玄大师脸上由迷茫转为沉思,良久之后,突然面露喜色,对老刘道:“王爷是从何处听来的这几句经文,我自问曾经翻见的经文已有几十部上百卷之多,而且其他大师所翻译的经文我也都曾看过,但是却没有见到王爷所说的这几句。不过我仔细参详了这几句经文之后,才发现便是这短短的四句经文,足可道破一切事物生灭无常的本质,也为我等修行之人指明了断生死、证涅槃的解脱目标,看来王爷哪里是简单的看过佛经,应当是精研过佛经才对,只是不知王爷能否把这四句经文的来历说给我听听?”
老刘心说这倒不难,因为自己熟记的这四句偈语,乃是从一则佛教故事中看来的,于是他便把这四句偈语的来历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安玄大师。
这则故事说的是在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在雪山中苦行,修菩萨道,名为雪山大士。
雪山中非常清净,而且还有流泉浴池,树林药木,洁白的石头上流着清清的泉水。大士独处其中,采野果为食,静**禅,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但大士一直坚持着苦修。
佛教的护法神帝释天见状,准备亲自前往试探,看看大食的心志是否坚定,于是帝释天就变成了罗刹,外貌非常可怕。罗刹来到雪山,在距离大士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用非常清雅的声音宣说过去佛所说过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大士听了这半偈,就像做生意的人找到了失散的伴侣,久病之人求到了好药,落入大海中的人遇到了救生船,口干唇燥的人得到了甘美的泉水,漂泊异地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一般,欣喜之情,难以尽述。他一点也不惧怕罗刹的狰狞长相,起身来到罗刹面前,问罗刹道:“如此美妙的偈颂,你是从什么地方听到的?这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的无上大道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被各种邪见的罗网所缠绕,哪里有福份听到这样的偈语。你如果能为我说完这首偈语,我愿意终身作你的弟子!”
罗刹回答说:“你这样说,还只是仅仅考虑到你自己。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如今快饿得不行了,实在不能再给你说了。”
大士问道:“你要吃些什么东西才能维持生命?”
罗刹答道:“我只喜欢吃新鲜的人肉,喝人的热血。”
大士于是到:“你只要说完半偈,我愿意用此身供养。人生难免一死,这个身子并没有什么用处,到头来还不是被虎狼鸱枭雕鹫这些野兽所食,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与其那样,还不如奉献给你。”
罗刹再次问道:“你真的能为了半偈而牺牲人人贪爱的肉身?”
大士坚定地答道:“牺牲脆弱的肉身,换取坚固的法身,我决心已定!”
罗刹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你且用心听着,我为你宣说其余的半偈。”于是,便声如金石地长吟道: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大士听闻此偈,深思其中的深义,在岩石、墙璧、树干、道路上,到处书写此偈。然后爬上高树,准备从上面跳下来,摔死自己以供养罗刹。他眼睛一闭,双手一松,便毫不犹豫地从高树上跳下。
“好一个为法捐躯的修行人!”
罗刹暗自赞叹,当即恢复了帝释天的形相,在半空中接住了大士下坠的身体,稳稳当当地放到平地上。当大士睁开眼睛时,帝释天、大梵天王等众神都纷纷在他的脚下稽首顶礼。
这是《涅槃经·圣行品》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其中的雪山大士不是别人,就是释迦牟尼的前生。
等老刘讲完雪山大士的偈语之后,安玄更加吃惊,老刘所说的这个有关佛祖修行的故事,他以前竟然没有听说过,因此他也对老刘更加好奇,于是安玄便又对老刘道:“王爷果然博学多闻,我这里受教了,只是不知道王爷还看过什么经书,刚才王爷已经给了我一个惊喜,等将来回到白马寺之后,我会把王爷告诉我的四句偈语及其来由说给清凉台的各位高僧,还望王爷不要藏私,继续教我如何?”
老刘急忙摆手道:“安玄大师言重了,我对佛学不过是一知半解,只是有些简单的了解而已,远不及大师的造诣精深。既是大师发问,我也绝不会藏私,便把知道的一首心经说与大师听听。”老刘说完,便把自己熟记的《版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头到尾给安玄吟诵了一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老刘所念的最后一句,也即是心经的咒语,其实也是这句咒语的梵文发音,而安玄大师多年来精研佛经,自然听得懂梵文,但是他明明听出老刘所说的确是梵文,但对于其意义却一时很难解释,而前边的那些文字的意思,对于安玄来说便当真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他今天第二次被老刘震惊了。
因为在心经里边,几乎囊括了佛教经典最重要的基础概念,如五蕴、色空、苦集灭道等复杂具体的基础概念,这些对于刚接触佛学的人来说,都是一些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但对于安玄来说,他整日里便是翻译经书,与其他的高僧们探讨佛学的奥秘,因此对这些概念早就耳熟能详了,今天竟然发现老刘一段偈语、一篇心经,其分量便足抵得上自己二十年来所翻译的全部经书,并且心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王爷是从何处得知,看来自己这趟跟着王爷当真没有白来,自己一路上还要向王爷多多讨教,也好从王爷那里得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其实老刘之所以熟记心经,乃是因为他在刚刚接触佛学知识的时候,曾经在五台山一座寺院中遇到一位和尚,老刘也非常虔诚的向和尚讨教过心经的涵义,但是那名和尚告诉老刘:想要读懂心经,绝非一日一月或经年之功便能明晓,学习佛学最关键之处,便是想要获得佛家智慧,不能以理解的经义植入头脑,先入为主地生成偏见执著,而是要将经文原封不动地融入内心,让天赋根性来慢慢悟解其义。
老刘从和尚那里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便将一篇心经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有事没事的经常自己默念几遍,今天遇到了安玄,没办法自己只好班门弄斧,在安玄面前把自己所知道的最关键的东西都说出来了。
安玄此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把心经的全文看上一遍了,毕竟老刘念完之后,饶是他的记忆力不错,但也只记住了其中的不到一半,其余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了,所以安玄便向老刘道:“王爷,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王爷成全。”
老刘看到安玄成心向自己请教,于是忙道:“安玄大师有话便说,只要是本王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我想请王爷今天回去之后,容我准备好纸笔,然后王爷再把今天所说的偈语和心经吟诵一遍,好让我把偈语和心经全部抄录下来,这样也好容我日后慢慢参详,并且可以在将来回到洛阳白马寺之后,再与诸位师兄一道研修,并且在百姓中广为传播,使佛学在大汉早日发扬光大,王爷能否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安玄向老刘道。
“安玄大师您太客气了,佛经本来便是应该传与他人的,大师精研佛学,且在白马寺中讲经传法,只要我所知道的这些知识对大师有所帮助,今天晚上我便与大师详谈一晚,帮助大师将偈语和心经都抄录下来,大师以为如何?”老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