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江栋下了衙照旧来接一双儿女。
船还没走多远,江月儿突然“呀”了一声,指了岸上一处,同江栋道:“那个人怎么抱着孟柱子在跑?他爹娘呢?”
孟柱子正是江月儿在点心铺前认识的小子。
江栋顺着女儿的手指望过去,心中顿时一紧:“月丫儿,你认识那个抱着孟柱子的人吗?”
“不认识。阿爹,怎么了?”
江栋心说:怎么了,出事了!
第11章
那人穿一身灰衣,头上戴着顶破草帽,帽檐压得低低的。孩子被抱在怀里,也看不见头脸。
江栋怕贸然出声反而会打草惊蛇,悄声让船夫靠岸,问女儿:“你肯定那是孟柱子?”
江月儿道:“我不会认错的!我刚刚才见过他,还听他说,鞋上那块蓝色补丁是他姐给他补的,他嫌弃他姐手艺不好呢!”
船猛地撞上岸,江栋扔给船夫一串钱,道:“你去多喊些人,把孩子追回来。”
几个人摇着撸顺流而下,岸上那人一直没离了他们的视线。船夫也是有儿有女的人,揣了钱满脸义愤地跳上岸:“放心吧,江书办,我一定不让那孙子跑掉了!”
江衍怕人贩子还有同伙,自己留在原地不安全,一手抱着江月儿,一手牵着杜衍,急往严家方向赶。
此地离严家不过一射之地,只要拐过那条巷子,到严家门口,父子三个便安全了。
江月儿也觉出了不对,压低声音问她爹:“阿爹,那个人是不是拐子?他是不是抓了孟柱子要卖了他?”
江栋一听他闺女这声音不对,侧头一看,这小丫头那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哪像有点害怕的样子?
他正要警告女儿两句,忽觉背后一阵劲风袭过,颈后突然剧痛,整个人顿时“砰”地砸倒在了地上!
直到看见杜衍被人从背后捂了嘴抱着跑,江月儿才想起来放声大哭:“阿爹,弟弟!”
这时,不远处有人在叫“抓人贩子”,江月儿又想起来跟着叫一声“抓人贩子”,又哭一声“阿爹,弟弟”,跛着条腿追了两步路,又回头望一眼江栋,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抱着杜衍的人却跑得极快,江月儿人小腿短,还等她犹豫,便见那人跳上那艘他们坐过的乌篷船,就手将杜衍倒提起来,往河道里一插,又是一插!
江月儿“啊”地大叫一声,见那人随手从怀里掏出一柄尖刀割断缆绳,再刺向河里的杜衍!
“我的天爷!江老爷,江小姐,这是怎么了?”
严家的人终于出现在了巷子的另外一头。
江月儿这才敢哇哇哭着往外跑:弟弟被坏蛋扔到河里,已经快沉下去了!
后面人乱哄哄的:“快留两个人把江老爷抬到医馆去,剩下人跟上!”
江月儿眼里只剩下了河里那片沉浮不定的蓝色布衫,杜衍挣扎着,被河流的力量推动着,向河道中间飘去,眼看将要不知将他带往何处。
好痛,好冷……杜衍奋力挣扎着:他就要死了吗?可是,他一点也不想死!他不想死!
“弟弟!”一只小手突然拽住了他的手!
是……是,小胖妞?
杜衍努力睁大眼,视线被小胖妞那张哭成了花猫的胖脸占据。
傻瓜,也不怕被他拽下来……他轻轻地扬了下唇角。
………………
三天后
杜氏送走探病的客人,返身上了楼。
楼上,一大一小两个病号相对而卧。
江月儿站在床头,背着小手给她爹背诗听:“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牧童,牧童——”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衍一口说出了答案。
江栋瞪他:“我检查你姐姐的功课,你别插嘴!”
杜氏站在窗边,便看见,江栋一调开眼神,杜衍挑挑眉,对江月儿作出了一副“爱莫能助”的神态。
“他们两个,什么时候感情这么好,都学会串通作弊了?”杜氏嘀咕着进了门。
江栋就问她:“来的是什么人?”
“衙门里的刘捕头。”杜氏看一眼杜衍,道:“他来说说那个案子的进展。那个要杀衍儿的丁二,因他身上担着些其他干系,两人虽然合伙做这没下稍的生意,但从不在一处行卧,那丁大瞒得紧,要不是他自己跳出来,县衙还不知道这两伙人竟是一路。因此,丁大被抓没几天他就知道了。后来,他从街坊嘴里打听到丁大被抓完全是衍儿的关系,一心想着要为他哥报仇,端午节那时候就盯上了他。”
“那他胆子可真够大的,光天化日的,也不怕事没干成,反而把自己搭上去了。”江栋哼了一声。
杜氏道:“他原也谨慎,这不是看前些日子咱们把孩子看得紧,他没找着机会下手吗?因为最近我们县风声紧,他的同伴催着他赶紧走,原本他想再拐两个就走的,谁知你们就不巧撞上去了。”
“那他也不怕被县老爷抓住吗?”江月儿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句嘴。
杜氏竟没斥她乱插话,接着道:“他怕什么?陈大人这回都审出来了,这人在家乡犯了好几桩命案,活到现在已经赚了。再杀个把人根本不在话下。”
再,再杀人?!江月儿吓得一哆嗦,不敢说话了。
杜氏趁机吓唬她:“所以,阿娘平日不许你们随便出门,不许你们跟生人说话,那都是有道理的。看你以后还敢不听阿娘的话!”
江月儿想起那天看见弟弟被人扔进水里的那一幕,直着眼睛,脸彻底白了。
江栋赶忙将女儿揽进怀里抚着她的背安慰,埋怨道:“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干什么?”
杜氏也有些后悔自己说过了,赶忙展开手掌,道:“陈大人还托刘捕头给我带了这个东西。他说这是那个丁二交代的,他们掳来衍儿的时候,从他身上搜到的。”顿了顿,又道:“难怪丁大说不出衍儿的来路,原来孩子根本不是他拐来的。”
这东西指肚长短,是一枝白润通透的小玉笔。
江栋托起这枝玉笔,却一皱眉:“怎么这块地方花了?”
杜氏一错牙,恨恨道:“这丁二倒有些见识。他见这枝小笔上有一处与其他地方不同,猜测这地方必是什么徵记,他怕有人见到这东西认出来,便想着把这徵记磨了再出手。”
江栋叹气,把笔递给对面伸着脖子急得恨不得跳起来抢的杜衍,道:“你多看看,看还有什么能不能想起来的。”
杜衍捧了笔,向江栋手指的地方看过去,一个缺了一点的“雇”字跃入眼帘。
雇?
作者有话要说:
慢慢来,谢谢大家留言哈,这几天比较忙,等我有空回
第12章
半晌,杜衍摇摇头:“想不起来了。”
“你再想想嘛。”江月儿歪着脑袋同他一道看那笔,倒比他还着急的样子。
杜衍摩挲着温凉的笔杆,舍不得递还出去:“阿婶,我能把它再留些时日吗?每天放在身上,兴许哪天我就想起来了呢?”
这孩子,很少一口气说这么长的话。
杜氏心中怜惜,柔声道:“这原本就是你的,你收着便是。”
杜衍却迟疑了一下:“行吗?阿婶,这不是证物吗?能让我拿走吗?”
杜氏一怔:“你怎么知道证物不能随便拿走的?”
杜衍也一愣:“我,我不知道,就是,就是觉得该这么说,突然就说出来了。”
杜氏与江栋对视一眼,江栋温声道:“拿着罢。既然刘捕头送还回来,说明这枝玉笔衙门已经用不着了,你好好收着,没事的。”
杜衍便笑了,他侧过身体,想将玉笔搁在枕头下面。却是牵动伤口,痛得低哼了一声。
这孩子说来也幸运,那日丁二原想置他于死地。本意是捉到人便一刀攘了,偏听到有人喊捉拐子,以为事败,急得一时没掏出刀来,后头严家人来得也快,匆忙间胡乱捅了他一刀,却正好捅到他胸腹中央,那一处巧揣着一本书册。被书一挡,就只是受了点皮毛小伤。
杜氏替他放好玉笔,与江栋道:“这些日子咱们家三灾八难的,出了这么多事。我琢磨着,待过几日你们身子好一些,我们一家子一道去香山寺烧个香去去晦气吧。”
江栋闭上眼睛养神:“这些事你安排便是。”又问道:“那个丁二说了,他是在哪拐到的衍儿吗?他是哪一家的孩子,可有眉目了?”
见两个孩子眼也不眨地望着她,杜氏竟有些不忍心:“他说他是在扬州一个码头捡到的衍儿,当日他趁着衍儿身边大人不在,便把他抱走了,也不知衍儿是哪家的孩子。”
码头?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打听到扬州,也不能确定杜衍就是扬州人。何况,杜衍从到他们家,说的就是一口纯正的官话,从口音上也不能判断出他的来历。
江栋道:“罢了,等严老爷回来后,我托他帮帮忙。慢慢寻访着,总有能打听到的一日。”
两个孩子眼中便露出希翼的光来,江月儿还认真地叮嘱杜衍:“那你可要把玉收好啦,不然,你爹娘找到你,问你,阿敬,咱家的玉你还收着吗?你回一句,我把它弄丢啦,那你爹娘得生气啦。”
杜氏又看了江栋一眼,夫妻二人都知道,这话也就是安慰安慰两个不知事的孩子。
扬州码头舟来船往,一天少说也有数十百艘船在此停泊周转,有数千万个旅人途经此地,想要找到一个极可能不是本地人的男童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不怎么拐子会选在此地下手?
但两个孩子对杜氏那日的话一个比一个重视。
那天江月儿说话时杜衍虽没吱声,但在江月儿说“阿敬,我娘说,不吃青菜的孩子长不高”时,杜衍还不以为意,她后面又加上一句“要是你爹娘找到你,万一问你一句,阿敬,是不是江家人对你不好,你才没长高?那我阿爹阿娘不是冤死啦?”时,杜衍只好皱着眉头夹一根青菜,裹着米饭胡乱吞下肚去。
江月儿很快发现了“阿敬爹娘”的名头有多好用。
除了吃饭时能叫阿敬乖乖地不挑食,便连习字时,只要她说一句“阿敬,天黑啦,别写啦。你阿爹阿娘不想你瞅坏眼睛吧?”,杜衍只好乖乖地洗了笔合上书,来跟她一道玩九连环。
甚至有时候他不愿意帮江月儿做针线,江月儿搬出“阿敬爹娘”来,说一句“你爹娘肯定喜欢爱帮人的好阿敬”,十回里总有八回能如了她意的。
总之,江月儿这个姐姐当得越来越有派头啦。
便连家里新请来的婆子白婆背了两个孩子都跟杜氏说笑:“咱们家的月姐儿是越来越有范儿了。”
杜氏站在厨房里,给蜜汁甜藕浇上一勺渍糖桂花,笑问:“怎么说?”
“衍小郎多聪明的孩子啊,也对咱们小姐心服得紧呢,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杜氏微微一笑:“白婆,你这是只看出了一条。你只看月丫儿天天对衍哥儿呼来喝去的,没发现每回衍哥儿听月丫儿话,都不是白听的吗?”
白婆细思一回,惊笑道:“还真是!昨儿个月姐儿叫衍小郎给她做竹蜻蜓,衍小郎都叫她先背了一首诗哩。衍小郎比我想得还聪明,月姐儿觉得衍小郎是个听话的弟弟,衍小郎却是在变着法儿地叫她读书呢。”
白婆知道江家夫妻俩都是性情宽厚之人,跟她说话也就没那么些思量,过了一时又问:“娘子真要帮衍小郎寻亲吗?”
杜氏看她一眼:“你以为我说笑不成?”
白婆笑道:“我哪会这么想?只不过,扬州离咱们杨柳县那么远,人海茫茫,可要怎么寻才是?”
杜氏便叹道:“骨肉离散是人间惨事,衍哥儿被养得这样好,说明他父母在他身上亦是浇铸了无数心血。如今他丢了,家里不知会怎样摧折心肝。我总想着,若是月丫儿也遇到这样的事……将心比心,我们是无法坐视不理的。寻不寻得到,总要试一试。”
船还没走多远,江月儿突然“呀”了一声,指了岸上一处,同江栋道:“那个人怎么抱着孟柱子在跑?他爹娘呢?”
孟柱子正是江月儿在点心铺前认识的小子。
江栋顺着女儿的手指望过去,心中顿时一紧:“月丫儿,你认识那个抱着孟柱子的人吗?”
“不认识。阿爹,怎么了?”
江栋心说:怎么了,出事了!
第11章
那人穿一身灰衣,头上戴着顶破草帽,帽檐压得低低的。孩子被抱在怀里,也看不见头脸。
江栋怕贸然出声反而会打草惊蛇,悄声让船夫靠岸,问女儿:“你肯定那是孟柱子?”
江月儿道:“我不会认错的!我刚刚才见过他,还听他说,鞋上那块蓝色补丁是他姐给他补的,他嫌弃他姐手艺不好呢!”
船猛地撞上岸,江栋扔给船夫一串钱,道:“你去多喊些人,把孩子追回来。”
几个人摇着撸顺流而下,岸上那人一直没离了他们的视线。船夫也是有儿有女的人,揣了钱满脸义愤地跳上岸:“放心吧,江书办,我一定不让那孙子跑掉了!”
江衍怕人贩子还有同伙,自己留在原地不安全,一手抱着江月儿,一手牵着杜衍,急往严家方向赶。
此地离严家不过一射之地,只要拐过那条巷子,到严家门口,父子三个便安全了。
江月儿也觉出了不对,压低声音问她爹:“阿爹,那个人是不是拐子?他是不是抓了孟柱子要卖了他?”
江栋一听他闺女这声音不对,侧头一看,这小丫头那两只眼睛亮晶晶的,哪像有点害怕的样子?
他正要警告女儿两句,忽觉背后一阵劲风袭过,颈后突然剧痛,整个人顿时“砰”地砸倒在了地上!
直到看见杜衍被人从背后捂了嘴抱着跑,江月儿才想起来放声大哭:“阿爹,弟弟!”
这时,不远处有人在叫“抓人贩子”,江月儿又想起来跟着叫一声“抓人贩子”,又哭一声“阿爹,弟弟”,跛着条腿追了两步路,又回头望一眼江栋,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抱着杜衍的人却跑得极快,江月儿人小腿短,还等她犹豫,便见那人跳上那艘他们坐过的乌篷船,就手将杜衍倒提起来,往河道里一插,又是一插!
江月儿“啊”地大叫一声,见那人随手从怀里掏出一柄尖刀割断缆绳,再刺向河里的杜衍!
“我的天爷!江老爷,江小姐,这是怎么了?”
严家的人终于出现在了巷子的另外一头。
江月儿这才敢哇哇哭着往外跑:弟弟被坏蛋扔到河里,已经快沉下去了!
后面人乱哄哄的:“快留两个人把江老爷抬到医馆去,剩下人跟上!”
江月儿眼里只剩下了河里那片沉浮不定的蓝色布衫,杜衍挣扎着,被河流的力量推动着,向河道中间飘去,眼看将要不知将他带往何处。
好痛,好冷……杜衍奋力挣扎着:他就要死了吗?可是,他一点也不想死!他不想死!
“弟弟!”一只小手突然拽住了他的手!
是……是,小胖妞?
杜衍努力睁大眼,视线被小胖妞那张哭成了花猫的胖脸占据。
傻瓜,也不怕被他拽下来……他轻轻地扬了下唇角。
………………
三天后
杜氏送走探病的客人,返身上了楼。
楼上,一大一小两个病号相对而卧。
江月儿站在床头,背着小手给她爹背诗听:“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牧童,牧童——”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衍一口说出了答案。
江栋瞪他:“我检查你姐姐的功课,你别插嘴!”
杜氏站在窗边,便看见,江栋一调开眼神,杜衍挑挑眉,对江月儿作出了一副“爱莫能助”的神态。
“他们两个,什么时候感情这么好,都学会串通作弊了?”杜氏嘀咕着进了门。
江栋就问她:“来的是什么人?”
“衙门里的刘捕头。”杜氏看一眼杜衍,道:“他来说说那个案子的进展。那个要杀衍儿的丁二,因他身上担着些其他干系,两人虽然合伙做这没下稍的生意,但从不在一处行卧,那丁大瞒得紧,要不是他自己跳出来,县衙还不知道这两伙人竟是一路。因此,丁大被抓没几天他就知道了。后来,他从街坊嘴里打听到丁大被抓完全是衍儿的关系,一心想着要为他哥报仇,端午节那时候就盯上了他。”
“那他胆子可真够大的,光天化日的,也不怕事没干成,反而把自己搭上去了。”江栋哼了一声。
杜氏道:“他原也谨慎,这不是看前些日子咱们把孩子看得紧,他没找着机会下手吗?因为最近我们县风声紧,他的同伴催着他赶紧走,原本他想再拐两个就走的,谁知你们就不巧撞上去了。”
“那他也不怕被县老爷抓住吗?”江月儿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句嘴。
杜氏竟没斥她乱插话,接着道:“他怕什么?陈大人这回都审出来了,这人在家乡犯了好几桩命案,活到现在已经赚了。再杀个把人根本不在话下。”
再,再杀人?!江月儿吓得一哆嗦,不敢说话了。
杜氏趁机吓唬她:“所以,阿娘平日不许你们随便出门,不许你们跟生人说话,那都是有道理的。看你以后还敢不听阿娘的话!”
江月儿想起那天看见弟弟被人扔进水里的那一幕,直着眼睛,脸彻底白了。
江栋赶忙将女儿揽进怀里抚着她的背安慰,埋怨道:“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干什么?”
杜氏也有些后悔自己说过了,赶忙展开手掌,道:“陈大人还托刘捕头给我带了这个东西。他说这是那个丁二交代的,他们掳来衍儿的时候,从他身上搜到的。”顿了顿,又道:“难怪丁大说不出衍儿的来路,原来孩子根本不是他拐来的。”
这东西指肚长短,是一枝白润通透的小玉笔。
江栋托起这枝玉笔,却一皱眉:“怎么这块地方花了?”
杜氏一错牙,恨恨道:“这丁二倒有些见识。他见这枝小笔上有一处与其他地方不同,猜测这地方必是什么徵记,他怕有人见到这东西认出来,便想着把这徵记磨了再出手。”
江栋叹气,把笔递给对面伸着脖子急得恨不得跳起来抢的杜衍,道:“你多看看,看还有什么能不能想起来的。”
杜衍捧了笔,向江栋手指的地方看过去,一个缺了一点的“雇”字跃入眼帘。
雇?
作者有话要说:
慢慢来,谢谢大家留言哈,这几天比较忙,等我有空回
第12章
半晌,杜衍摇摇头:“想不起来了。”
“你再想想嘛。”江月儿歪着脑袋同他一道看那笔,倒比他还着急的样子。
杜衍摩挲着温凉的笔杆,舍不得递还出去:“阿婶,我能把它再留些时日吗?每天放在身上,兴许哪天我就想起来了呢?”
这孩子,很少一口气说这么长的话。
杜氏心中怜惜,柔声道:“这原本就是你的,你收着便是。”
杜衍却迟疑了一下:“行吗?阿婶,这不是证物吗?能让我拿走吗?”
杜氏一怔:“你怎么知道证物不能随便拿走的?”
杜衍也一愣:“我,我不知道,就是,就是觉得该这么说,突然就说出来了。”
杜氏与江栋对视一眼,江栋温声道:“拿着罢。既然刘捕头送还回来,说明这枝玉笔衙门已经用不着了,你好好收着,没事的。”
杜衍便笑了,他侧过身体,想将玉笔搁在枕头下面。却是牵动伤口,痛得低哼了一声。
这孩子说来也幸运,那日丁二原想置他于死地。本意是捉到人便一刀攘了,偏听到有人喊捉拐子,以为事败,急得一时没掏出刀来,后头严家人来得也快,匆忙间胡乱捅了他一刀,却正好捅到他胸腹中央,那一处巧揣着一本书册。被书一挡,就只是受了点皮毛小伤。
杜氏替他放好玉笔,与江栋道:“这些日子咱们家三灾八难的,出了这么多事。我琢磨着,待过几日你们身子好一些,我们一家子一道去香山寺烧个香去去晦气吧。”
江栋闭上眼睛养神:“这些事你安排便是。”又问道:“那个丁二说了,他是在哪拐到的衍儿吗?他是哪一家的孩子,可有眉目了?”
见两个孩子眼也不眨地望着她,杜氏竟有些不忍心:“他说他是在扬州一个码头捡到的衍儿,当日他趁着衍儿身边大人不在,便把他抱走了,也不知衍儿是哪家的孩子。”
码头?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打听到扬州,也不能确定杜衍就是扬州人。何况,杜衍从到他们家,说的就是一口纯正的官话,从口音上也不能判断出他的来历。
江栋道:“罢了,等严老爷回来后,我托他帮帮忙。慢慢寻访着,总有能打听到的一日。”
两个孩子眼中便露出希翼的光来,江月儿还认真地叮嘱杜衍:“那你可要把玉收好啦,不然,你爹娘找到你,问你,阿敬,咱家的玉你还收着吗?你回一句,我把它弄丢啦,那你爹娘得生气啦。”
杜氏又看了江栋一眼,夫妻二人都知道,这话也就是安慰安慰两个不知事的孩子。
扬州码头舟来船往,一天少说也有数十百艘船在此停泊周转,有数千万个旅人途经此地,想要找到一个极可能不是本地人的男童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不怎么拐子会选在此地下手?
但两个孩子对杜氏那日的话一个比一个重视。
那天江月儿说话时杜衍虽没吱声,但在江月儿说“阿敬,我娘说,不吃青菜的孩子长不高”时,杜衍还不以为意,她后面又加上一句“要是你爹娘找到你,万一问你一句,阿敬,是不是江家人对你不好,你才没长高?那我阿爹阿娘不是冤死啦?”时,杜衍只好皱着眉头夹一根青菜,裹着米饭胡乱吞下肚去。
江月儿很快发现了“阿敬爹娘”的名头有多好用。
除了吃饭时能叫阿敬乖乖地不挑食,便连习字时,只要她说一句“阿敬,天黑啦,别写啦。你阿爹阿娘不想你瞅坏眼睛吧?”,杜衍只好乖乖地洗了笔合上书,来跟她一道玩九连环。
甚至有时候他不愿意帮江月儿做针线,江月儿搬出“阿敬爹娘”来,说一句“你爹娘肯定喜欢爱帮人的好阿敬”,十回里总有八回能如了她意的。
总之,江月儿这个姐姐当得越来越有派头啦。
便连家里新请来的婆子白婆背了两个孩子都跟杜氏说笑:“咱们家的月姐儿是越来越有范儿了。”
杜氏站在厨房里,给蜜汁甜藕浇上一勺渍糖桂花,笑问:“怎么说?”
“衍小郎多聪明的孩子啊,也对咱们小姐心服得紧呢,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杜氏微微一笑:“白婆,你这是只看出了一条。你只看月丫儿天天对衍哥儿呼来喝去的,没发现每回衍哥儿听月丫儿话,都不是白听的吗?”
白婆细思一回,惊笑道:“还真是!昨儿个月姐儿叫衍小郎给她做竹蜻蜓,衍小郎都叫她先背了一首诗哩。衍小郎比我想得还聪明,月姐儿觉得衍小郎是个听话的弟弟,衍小郎却是在变着法儿地叫她读书呢。”
白婆知道江家夫妻俩都是性情宽厚之人,跟她说话也就没那么些思量,过了一时又问:“娘子真要帮衍小郎寻亲吗?”
杜氏看她一眼:“你以为我说笑不成?”
白婆笑道:“我哪会这么想?只不过,扬州离咱们杨柳县那么远,人海茫茫,可要怎么寻才是?”
杜氏便叹道:“骨肉离散是人间惨事,衍哥儿被养得这样好,说明他父母在他身上亦是浇铸了无数心血。如今他丢了,家里不知会怎样摧折心肝。我总想着,若是月丫儿也遇到这样的事……将心比心,我们是无法坐视不理的。寻不寻得到,总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