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倚老卖老
唐妤霜生产的日子快到了,周瑾寒这段时间也到了最忙的时候。
不过即便是在忙,也会在酉时末的时候回来,有时候一些事情办不完,就将卷宗带回来查办。
唐妤霜也知道他们的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了,只不过这段时间她也是很不舒服,便也没有问。
昨天晚上好歹的居然睡得不错,早上起来的时候,唐妤霜觉着精神挺好的。
周瑾寒看到她精神不错,自己便也精神不错,跟她说了一声,去办公事去了。
之前查案子的地方,其实就在太子府,因为无论是太子还有周瑾寒、宋睿宸他们几个,全都不是朝廷的官员,也没有官衙,办案子都找不到个地方,自然而然就选中了太子府。
太子成亲,也决定回宫里的东宫去住着,这边的太子府依然是查案子的地方。梁黛蓝进了东宫,好歹是在宫里,这段时间案子查的紧张,也有不少的事出来。起码住在宫里的安全性都要更高一些。
周瑾寒来到了太子府,刚进了府门,就猛的看见院里跪着一个人,正在撕心裂肺的哭着,双手伸着叫:“太子!老臣是冤枉的啊,老臣是冤枉的啊!”
太子府的几个侍卫紧张的站在那人的跟前,倒是还没有亮兵刃。
周瑾寒认识这位,这是吏部尚书左图道,之所以这位跪在这里哭,是因为查出来,去年他去核查松江府官吏的述职的时候,收受了贿赂。
放任外地的官员,每年都要回京述职的,就是给上一级的官衙汇报一下自己一年的政绩,做了哪些事情,而正好若是有什么未解的问题,上一级询问,或者汇报,全都是在这个时候。
或者,也有不回京述职的,那就是吏部的人下去了。每年吏部的人都会去各地,选一个地方查看官吏的工作,政绩,是否贪污受贿,是否有玩忽职守一类的。
去年皇上是亲自指的,叫吏部尚书去松江府,但是吏部尚书去了,回来禀报的,说松江府官场一切如旧,官员们全都勤勤恳恳的。就这样把皇上给瞒过去了。
今年松江府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皇上岂能不震怒!
而这位吏部尚书,一查就查出来了,收受贿赂达到了三千两之巨!
松江府的那些官员,也是下了血本了。
其实这位吏部尚书的问题,在查案子的头一天,太子和周瑾寒他们几个,心里都是清楚得很的。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案子几乎都要查清楚了,才开始查这位尚书大人,主要是因为有一个不合适的地方。
吏部尚书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最重要的,是之前曾经做过少傅,在大皇子、二皇子很小的时候,曾经教两位皇子读书的。
虽然只是做了两年的少傅,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时候的人重孝道,若是对老师不恭敬,都是不孝,都是要受到千夫所指,万夫唾骂的,更何况是查他!
太子为难的地方在这里。
但是随着案子的一点点水落石出,牵扯的人越来越多,太子不能因为吏部尚书是他的老师就网开一面,那样的话,其他被查的人又怎么能福气?!
再说了,皇上也说过,不管是查到谁,全都查到底。
皇上现在病着,太子不能什么事都要求皇上给自己出面,皇上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要看他办事的能力,他什么事都去找皇上出面,还有什么能力可言?
因此,这件事上面太子有些为难。
不过到了最后,却是不能通融了,因此昨天到了吏部尚书的府里,查抄了一些东西出来。
今天吏部尚书就过来喊冤来了。
周瑾寒看了看,这也是倚老卖老,这样的人他也惹不起,过来跌了碰了的,谁能说得清楚?
于是周瑾寒绕道,从旁边地夹道过去。
刚走了两步,突然就听见有人惊叫起来:“哎呦快扔了!”
“别胡来!”
周瑾寒转头看过去。
就发现吏部尚书那个老头,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了一柄匕首,对着自己的脖子,厉声叫:“太子爷!你要是不念着老师的情分,老师今天就只能在这里血溅当场了!老师七十岁的人了,别无所求!只求能够平安的归省故里,若是连这一点都不能满足了老师的心愿,老师今天就血溅当场!”
周瑾寒皱眉,这就不能不管了,忙过去道:“尚书大人,快把刀放下,现在还没没有到见血要命的时候吧?”
尚书大人一看到他,马上就一副委屈的样子,老泪纵横的哭着道:“郡王爷!老臣冤枉啊,老臣真的冤枉啊……这件事跟老臣毫无关系,收银子的是老臣的下属,是幕僚,和老臣是没有关系的……”
周瑾寒刚要劝一劝,正院的里面,走出来了太子,脸色凝重中带着决然,过来了对吏部尚书道:“老师,我最后叫你一声老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从你的府里查抄出来的东西可以作证,你在这里寻死觅活,只能显得你更加的心虚。”
吏部尚书一听,脸色巨变!拿着匕首的手都在颤抖。
太子显然是已经不打算留情面了的,冷着脸道:“尚书大人还是回去吧,事情查清楚了,自有皇上做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要承担。”
“老臣冤枉啊,老臣真的冤枉啊……”吏部尚书哭着擦眼泪,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太子。
太子一点情面也不打算留,冷着脸背着手。
宋睿宸也闻讯出来了。
周瑾寒看了看那吏部尚书,显然这位还想要借着是太子老师的身份,说威胁也好,说警告也好,想要太子对他网开一面。
手里拿着刀子,真的要是不小心把他自己的脖子割了一刀,死在这里的话,太子就要背上一个逼死老师的罪名。
这位老师,还是为七十岁的老人。
舆论必定对太子不利。太子办这个案子,压力已经很大了,因为牵扯的官员非常多,因此背地里说什么话的人都有,现在皇上的意志还坚定,但若是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三人成虎,谁知道皇上还能坚定多久?
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把这位老爷子劝回去再说。
不过即便是在忙,也会在酉时末的时候回来,有时候一些事情办不完,就将卷宗带回来查办。
唐妤霜也知道他们的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了,只不过这段时间她也是很不舒服,便也没有问。
昨天晚上好歹的居然睡得不错,早上起来的时候,唐妤霜觉着精神挺好的。
周瑾寒看到她精神不错,自己便也精神不错,跟她说了一声,去办公事去了。
之前查案子的地方,其实就在太子府,因为无论是太子还有周瑾寒、宋睿宸他们几个,全都不是朝廷的官员,也没有官衙,办案子都找不到个地方,自然而然就选中了太子府。
太子成亲,也决定回宫里的东宫去住着,这边的太子府依然是查案子的地方。梁黛蓝进了东宫,好歹是在宫里,这段时间案子查的紧张,也有不少的事出来。起码住在宫里的安全性都要更高一些。
周瑾寒来到了太子府,刚进了府门,就猛的看见院里跪着一个人,正在撕心裂肺的哭着,双手伸着叫:“太子!老臣是冤枉的啊,老臣是冤枉的啊!”
太子府的几个侍卫紧张的站在那人的跟前,倒是还没有亮兵刃。
周瑾寒认识这位,这是吏部尚书左图道,之所以这位跪在这里哭,是因为查出来,去年他去核查松江府官吏的述职的时候,收受了贿赂。
放任外地的官员,每年都要回京述职的,就是给上一级的官衙汇报一下自己一年的政绩,做了哪些事情,而正好若是有什么未解的问题,上一级询问,或者汇报,全都是在这个时候。
或者,也有不回京述职的,那就是吏部的人下去了。每年吏部的人都会去各地,选一个地方查看官吏的工作,政绩,是否贪污受贿,是否有玩忽职守一类的。
去年皇上是亲自指的,叫吏部尚书去松江府,但是吏部尚书去了,回来禀报的,说松江府官场一切如旧,官员们全都勤勤恳恳的。就这样把皇上给瞒过去了。
今年松江府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皇上岂能不震怒!
而这位吏部尚书,一查就查出来了,收受贿赂达到了三千两之巨!
松江府的那些官员,也是下了血本了。
其实这位吏部尚书的问题,在查案子的头一天,太子和周瑾寒他们几个,心里都是清楚得很的。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案子几乎都要查清楚了,才开始查这位尚书大人,主要是因为有一个不合适的地方。
吏部尚书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最重要的,是之前曾经做过少傅,在大皇子、二皇子很小的时候,曾经教两位皇子读书的。
虽然只是做了两年的少傅,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时候的人重孝道,若是对老师不恭敬,都是不孝,都是要受到千夫所指,万夫唾骂的,更何况是查他!
太子为难的地方在这里。
但是随着案子的一点点水落石出,牵扯的人越来越多,太子不能因为吏部尚书是他的老师就网开一面,那样的话,其他被查的人又怎么能福气?!
再说了,皇上也说过,不管是查到谁,全都查到底。
皇上现在病着,太子不能什么事都要求皇上给自己出面,皇上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要看他办事的能力,他什么事都去找皇上出面,还有什么能力可言?
因此,这件事上面太子有些为难。
不过到了最后,却是不能通融了,因此昨天到了吏部尚书的府里,查抄了一些东西出来。
今天吏部尚书就过来喊冤来了。
周瑾寒看了看,这也是倚老卖老,这样的人他也惹不起,过来跌了碰了的,谁能说得清楚?
于是周瑾寒绕道,从旁边地夹道过去。
刚走了两步,突然就听见有人惊叫起来:“哎呦快扔了!”
“别胡来!”
周瑾寒转头看过去。
就发现吏部尚书那个老头,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了一柄匕首,对着自己的脖子,厉声叫:“太子爷!你要是不念着老师的情分,老师今天就只能在这里血溅当场了!老师七十岁的人了,别无所求!只求能够平安的归省故里,若是连这一点都不能满足了老师的心愿,老师今天就血溅当场!”
周瑾寒皱眉,这就不能不管了,忙过去道:“尚书大人,快把刀放下,现在还没没有到见血要命的时候吧?”
尚书大人一看到他,马上就一副委屈的样子,老泪纵横的哭着道:“郡王爷!老臣冤枉啊,老臣真的冤枉啊……这件事跟老臣毫无关系,收银子的是老臣的下属,是幕僚,和老臣是没有关系的……”
周瑾寒刚要劝一劝,正院的里面,走出来了太子,脸色凝重中带着决然,过来了对吏部尚书道:“老师,我最后叫你一声老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从你的府里查抄出来的东西可以作证,你在这里寻死觅活,只能显得你更加的心虚。”
吏部尚书一听,脸色巨变!拿着匕首的手都在颤抖。
太子显然是已经不打算留情面了的,冷着脸道:“尚书大人还是回去吧,事情查清楚了,自有皇上做主,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要承担。”
“老臣冤枉啊,老臣真的冤枉啊……”吏部尚书哭着擦眼泪,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太子。
太子一点情面也不打算留,冷着脸背着手。
宋睿宸也闻讯出来了。
周瑾寒看了看那吏部尚书,显然这位还想要借着是太子老师的身份,说威胁也好,说警告也好,想要太子对他网开一面。
手里拿着刀子,真的要是不小心把他自己的脖子割了一刀,死在这里的话,太子就要背上一个逼死老师的罪名。
这位老师,还是为七十岁的老人。
舆论必定对太子不利。太子办这个案子,压力已经很大了,因为牵扯的官员非常多,因此背地里说什么话的人都有,现在皇上的意志还坚定,但若是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三人成虎,谁知道皇上还能坚定多久?
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把这位老爷子劝回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