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与旧众会和
鬼毒夫人似沉思了一下,道:“请殿下抬爱,把她留给我。我们之间,还有点儿恩怨未曾了结。”
南习容收了弓箭,如若无事地笑道:“那本宫就卖夫人这个面子。”
苏静进城的时候,正值城中混乱之际。他抬头看了看城门方向那边的火光,充耳便是南瑱士兵胜利的欢呼,心里不可谓不复杂。但是眼下,他什么都做不了,更加不能贸贸然地冲上去跟敌人拼命。苏静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叶宋,咬咬牙旋即狼狈地融入涌动的百姓人群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往北撤。
大家都自顾不暇,根本注意不到苏静穿的那一身破烂而肮脏的军服。身为一名军人,他做了太多悖离职守的事情,可是他必须活着,因为只有活着,叶宋才有可能活着。
负尽天下,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叶宋在他怀里死去。
这一退,就退到了昏城。昏城如今也成为了一座萧条的城池,城中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昏城的水路十分发达,通往四面八方,以前水上来来往往繁忙的景象而今已经消失不见,河岸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货船、商船。
昏城的百姓没有想到,北夏会一败涂地。苏州城才守了仅仅几天的时间便被敌人攻破。一时间,他们逃也来不及。
为了逃命,百姓们纷纷聚集河岸那边,想登船往北游去,奈何人多船少,在码头便起了争执。他们争先恐后地上船,有的不服气甚至当场打起来,哄闹越来越大,最后竟无法阻止,百姓分成两方,为了逃命的机会而大打出手。
最终一艘满载的船,因为人实在太多,才没行驶多久,在河中心便翻沉了,许许多多的人散落在河面上,有的奋力往岸边游,有的则在水中拼命地挣扎,形容要多惨烈就有多惨烈。
这场争闹停止过后,便是死一般的消沉和寂静。仿佛他们已经求生无路,只能在这座围城里等死。
苏州的难民逃到昏城城外时,遇到了当初同样的问题。昏城的太守因为太过害怕而拒不开城门。彼时那太守也怕难民像南瑱敌人一样强行攻城,便站在城楼上喊话,道是如今敌军压境,他们自身难保,不妨大家各自散去生死有命云云。
刘刖和白玉等人站在难民的最前端。刘刖是个斯文人,不会舞刀弄枪,但是当初叶宋为了让他能够自保,在叶青派人送来的武器中挑了一把趁手的机弩给他随身携带,他也用那机弩杀过不少敌人,但是一次都没杀过北夏的同胞。
而今刘刖二话不说,抬起机弩扣动板弦,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在那太守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咻地一下,一支箭便往城楼上射了出去。那太守本还在说些满口道德的虚伪话,怎想突然一支箭穿胸,他只瞪了瞪眼珠子,人就从城楼上栽了下来。
城楼下的百姓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哄动。
刘刖对白玉使了一个眼神,白玉会意,施展轻功,顺着城墙飞爬上去,处理掉企图反抗的官兵,但大多数都主动缴械投降,他们在白玉的命令下下城楼去打开了城门。
外面的百姓一涌而入。
英姑娘和包子站在城门一边,和为数不多的北夏将士一起安抚着难民入城。忽然,一阵风从城门外吹拂了过来,包子的鼻子动了动,向人群中望去。
英姑娘知道他的嗅觉不可小觑,便问:“你闻到了什么?”
包子不确定道:“血腥气。”
英姑娘道:“这里人这么多,或多或少有受伤,血腥气很正常,我偶尔也有闻到。”
包子定定地盯着外面,外面等待进城的百姓们越来越少,道:“还有熟悉的气味。”
英姑娘顺着他的方向看去,问:“还有什么熟悉的气味?”
稀稀疏疏的百姓从身边经过,当包子看见百姓缓缓往前移动的缝隙间,终于迎上一抹血迹斑斑的银冷色盔甲映入眼帘的时候,包子的眼睛都亮了,高兴得快要跳起来。
显然英姑娘也看见了,激动地抓住包子的手臂。
最后一个百姓也进城了,昏城的城门却迟迟没有关闭。因为走在那最后面的人,怀中抱着一个女子,似历经千难万险才得以回来,不可谓不狼狈。
刘刖、白玉、英姑娘和包子,以及在这场劫难之中幸存下来的北夏战士,那一刻都有些热泪盈眶的冲动。他们寂静地等待着,苏静抱着叶宋一步步归来。
这是这么多天以来,第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
苏静浑身上下血污遍布,脸颊上也有干了凝固的血滴,他头发没有往日扎成发髻时的慵懒,也没有战场上时高高束起的精神,而是凌乱地披散在肩膀上,鬓间几缕发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被鲜血凝结在了一起,
英姑娘已经先忍不住,抬手咬着手背哭了出来。她不知道苏静怀中的叶宋是个情况,迈出步伐便冲了出去,大声道:“苏哥哥,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叶姐姐、叶姐姐她为什么会这样……”
苏静眼眸动了动,视线落在英姑娘的身上,语气平静:“她没事,只是睡着了而已。”
英姑娘想说他在骗人。她是大夫,只要一看叶宋的脸色就知道,她不仅仅是睡着了那么简单。她焦急地就想要为叶宋把脉,不想却被苏静及时撤开。英姑娘眨巴了下眼,眼泪还挂在眼梢,不明所以地看着苏静。
苏静道:“让她多睡一会儿吧,等醒来了之后,可有的她累的。你不要打扰她。”
“可是……”
白玉过来,及时把英姑娘拉住,道:“大将军能和二小姐一同回来,真是太好了。有什么事,等进城安顿下来再说吧。”
一行人在太守府上安顿了下来。刘刖只匆匆跟苏静和叶宋打了一个照面,留下英姑娘跟包子照顾看,便和白玉一起去安抚刚进城的百姓,以及将那些无家可归而又满腔热血的青年硬汉组织起来,临时充入北夏的军队当中,为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伤害而尽一份力。
太守府中,英姑娘趁苏静不注意,偷偷给叶宋检查了一下情况,发现她既没有脉搏又没有呼吸,当即心如死灰。
苏静坐在床边,温柔而细心地用湿巾子轻轻擦拭着叶宋的脸,英姑娘站在一旁都快崩溃了,哭着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什么什么时候?”苏静波澜不惊地回答着,漫不经心。他眼里,就只能看到叶宋的影子。
英姑娘控制不住,在屋子里大声抽泣起来,道:“我问你叶姐姐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她到底是怎么死的,被谁害死的?!她那么厉害,我不相信……”英姑娘似受了莫大的刺激,一边往后退,一边哭着摇头,“我不相信她就这样死了……到底是谁杀死她的,我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在转身跑出去的时候,没注意脚下,英姑娘不慎在门口被绊了一跤。包子正端着一盆刚烧好的热水来,在门口碰个正着。他只觉得自己眼前一花,再回头时,英姑娘就已经跌跌撞撞朝大门跑去,不由问:“英子姐姐,你要去哪里啊?”
苏静淡然清肃的声音下一刻从屋子里传来,道:“包子,去拦住她。”
包子也顾不上许多,连忙把水盆放在门口,转身就追出去了。他将将跑出院子门口时,院中一道白光显现,便出现了一个白袍老头,可不就是先前跳窗逃跑的那个。
老头一边回头看了跑出去的包子两眼,一边抬脚走上石阶,将门口的水端起来径直走向屋中,自言自语道:“现在的小孩子怎么都这么毛毛躁躁,一点不晓得矜持淡定。”
苏静闻声便迅速抬起头来,眼神急切。刚想说话,便被老头止住,道:“你什么都莫说了,贫道什么都知道,就算不知道的掐指一算也都知道了。这不,一刻也没敢耽搁,你一把丫头带到安全的地方贫道也就跟着来了。”
苏静主动让开位置,让老头在叶宋床边坐了下来。他低低道:“求你一定要让她好起来。”
老头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说道:“你一个北夏的王爷,如此郑重地向贫道请求,倒让贫道很不好意思。”说完以后就又正了正身,咳了一声道,“不过不管怎么说,你是小辈,贫道老你好几辈,你这样尊敬贫道是应该的,而且以后给贫道磕头上香也是应该的。”不等苏静回答,又道,“好了,闲话就不多说了,咱们说正题。你别怪贫道丢下你们独自跑路啊,先前贫道也说过了,不能插手凡尘俗事的,丫头这事儿已经是破例了,所以除了在救丫头性命这事以外,别的贫道都帮不上什么忙。还有,人各有命,年轻人你也不要太难过,那个年轻人虽然古板了一些但还算很仗义……”
苏静打断他,道:“道长不是说要说正题吗?”
南习容收了弓箭,如若无事地笑道:“那本宫就卖夫人这个面子。”
苏静进城的时候,正值城中混乱之际。他抬头看了看城门方向那边的火光,充耳便是南瑱士兵胜利的欢呼,心里不可谓不复杂。但是眼下,他什么都做不了,更加不能贸贸然地冲上去跟敌人拼命。苏静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叶宋,咬咬牙旋即狼狈地融入涌动的百姓人群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往北撤。
大家都自顾不暇,根本注意不到苏静穿的那一身破烂而肮脏的军服。身为一名军人,他做了太多悖离职守的事情,可是他必须活着,因为只有活着,叶宋才有可能活着。
负尽天下,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叶宋在他怀里死去。
这一退,就退到了昏城。昏城如今也成为了一座萧条的城池,城中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昏城的水路十分发达,通往四面八方,以前水上来来往往繁忙的景象而今已经消失不见,河岸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货船、商船。
昏城的百姓没有想到,北夏会一败涂地。苏州城才守了仅仅几天的时间便被敌人攻破。一时间,他们逃也来不及。
为了逃命,百姓们纷纷聚集河岸那边,想登船往北游去,奈何人多船少,在码头便起了争执。他们争先恐后地上船,有的不服气甚至当场打起来,哄闹越来越大,最后竟无法阻止,百姓分成两方,为了逃命的机会而大打出手。
最终一艘满载的船,因为人实在太多,才没行驶多久,在河中心便翻沉了,许许多多的人散落在河面上,有的奋力往岸边游,有的则在水中拼命地挣扎,形容要多惨烈就有多惨烈。
这场争闹停止过后,便是死一般的消沉和寂静。仿佛他们已经求生无路,只能在这座围城里等死。
苏州的难民逃到昏城城外时,遇到了当初同样的问题。昏城的太守因为太过害怕而拒不开城门。彼时那太守也怕难民像南瑱敌人一样强行攻城,便站在城楼上喊话,道是如今敌军压境,他们自身难保,不妨大家各自散去生死有命云云。
刘刖和白玉等人站在难民的最前端。刘刖是个斯文人,不会舞刀弄枪,但是当初叶宋为了让他能够自保,在叶青派人送来的武器中挑了一把趁手的机弩给他随身携带,他也用那机弩杀过不少敌人,但是一次都没杀过北夏的同胞。
而今刘刖二话不说,抬起机弩扣动板弦,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在那太守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咻地一下,一支箭便往城楼上射了出去。那太守本还在说些满口道德的虚伪话,怎想突然一支箭穿胸,他只瞪了瞪眼珠子,人就从城楼上栽了下来。
城楼下的百姓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哄动。
刘刖对白玉使了一个眼神,白玉会意,施展轻功,顺着城墙飞爬上去,处理掉企图反抗的官兵,但大多数都主动缴械投降,他们在白玉的命令下下城楼去打开了城门。
外面的百姓一涌而入。
英姑娘和包子站在城门一边,和为数不多的北夏将士一起安抚着难民入城。忽然,一阵风从城门外吹拂了过来,包子的鼻子动了动,向人群中望去。
英姑娘知道他的嗅觉不可小觑,便问:“你闻到了什么?”
包子不确定道:“血腥气。”
英姑娘道:“这里人这么多,或多或少有受伤,血腥气很正常,我偶尔也有闻到。”
包子定定地盯着外面,外面等待进城的百姓们越来越少,道:“还有熟悉的气味。”
英姑娘顺着他的方向看去,问:“还有什么熟悉的气味?”
稀稀疏疏的百姓从身边经过,当包子看见百姓缓缓往前移动的缝隙间,终于迎上一抹血迹斑斑的银冷色盔甲映入眼帘的时候,包子的眼睛都亮了,高兴得快要跳起来。
显然英姑娘也看见了,激动地抓住包子的手臂。
最后一个百姓也进城了,昏城的城门却迟迟没有关闭。因为走在那最后面的人,怀中抱着一个女子,似历经千难万险才得以回来,不可谓不狼狈。
刘刖、白玉、英姑娘和包子,以及在这场劫难之中幸存下来的北夏战士,那一刻都有些热泪盈眶的冲动。他们寂静地等待着,苏静抱着叶宋一步步归来。
这是这么多天以来,第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
苏静浑身上下血污遍布,脸颊上也有干了凝固的血滴,他头发没有往日扎成发髻时的慵懒,也没有战场上时高高束起的精神,而是凌乱地披散在肩膀上,鬓间几缕发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被鲜血凝结在了一起,
英姑娘已经先忍不住,抬手咬着手背哭了出来。她不知道苏静怀中的叶宋是个情况,迈出步伐便冲了出去,大声道:“苏哥哥,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叶姐姐、叶姐姐她为什么会这样……”
苏静眼眸动了动,视线落在英姑娘的身上,语气平静:“她没事,只是睡着了而已。”
英姑娘想说他在骗人。她是大夫,只要一看叶宋的脸色就知道,她不仅仅是睡着了那么简单。她焦急地就想要为叶宋把脉,不想却被苏静及时撤开。英姑娘眨巴了下眼,眼泪还挂在眼梢,不明所以地看着苏静。
苏静道:“让她多睡一会儿吧,等醒来了之后,可有的她累的。你不要打扰她。”
“可是……”
白玉过来,及时把英姑娘拉住,道:“大将军能和二小姐一同回来,真是太好了。有什么事,等进城安顿下来再说吧。”
一行人在太守府上安顿了下来。刘刖只匆匆跟苏静和叶宋打了一个照面,留下英姑娘跟包子照顾看,便和白玉一起去安抚刚进城的百姓,以及将那些无家可归而又满腔热血的青年硬汉组织起来,临时充入北夏的军队当中,为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伤害而尽一份力。
太守府中,英姑娘趁苏静不注意,偷偷给叶宋检查了一下情况,发现她既没有脉搏又没有呼吸,当即心如死灰。
苏静坐在床边,温柔而细心地用湿巾子轻轻擦拭着叶宋的脸,英姑娘站在一旁都快崩溃了,哭着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什么什么时候?”苏静波澜不惊地回答着,漫不经心。他眼里,就只能看到叶宋的影子。
英姑娘控制不住,在屋子里大声抽泣起来,道:“我问你叶姐姐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她到底是怎么死的,被谁害死的?!她那么厉害,我不相信……”英姑娘似受了莫大的刺激,一边往后退,一边哭着摇头,“我不相信她就这样死了……到底是谁杀死她的,我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在转身跑出去的时候,没注意脚下,英姑娘不慎在门口被绊了一跤。包子正端着一盆刚烧好的热水来,在门口碰个正着。他只觉得自己眼前一花,再回头时,英姑娘就已经跌跌撞撞朝大门跑去,不由问:“英子姐姐,你要去哪里啊?”
苏静淡然清肃的声音下一刻从屋子里传来,道:“包子,去拦住她。”
包子也顾不上许多,连忙把水盆放在门口,转身就追出去了。他将将跑出院子门口时,院中一道白光显现,便出现了一个白袍老头,可不就是先前跳窗逃跑的那个。
老头一边回头看了跑出去的包子两眼,一边抬脚走上石阶,将门口的水端起来径直走向屋中,自言自语道:“现在的小孩子怎么都这么毛毛躁躁,一点不晓得矜持淡定。”
苏静闻声便迅速抬起头来,眼神急切。刚想说话,便被老头止住,道:“你什么都莫说了,贫道什么都知道,就算不知道的掐指一算也都知道了。这不,一刻也没敢耽搁,你一把丫头带到安全的地方贫道也就跟着来了。”
苏静主动让开位置,让老头在叶宋床边坐了下来。他低低道:“求你一定要让她好起来。”
老头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说道:“你一个北夏的王爷,如此郑重地向贫道请求,倒让贫道很不好意思。”说完以后就又正了正身,咳了一声道,“不过不管怎么说,你是小辈,贫道老你好几辈,你这样尊敬贫道是应该的,而且以后给贫道磕头上香也是应该的。”不等苏静回答,又道,“好了,闲话就不多说了,咱们说正题。你别怪贫道丢下你们独自跑路啊,先前贫道也说过了,不能插手凡尘俗事的,丫头这事儿已经是破例了,所以除了在救丫头性命这事以外,别的贫道都帮不上什么忙。还有,人各有命,年轻人你也不要太难过,那个年轻人虽然古板了一些但还算很仗义……”
苏静打断他,道:“道长不是说要说正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