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山上寻溪源
江羡自然而然地握住她的手,说道:“今天我不告而别,明日是该回去向老师赔罪了。”
“那你何时再休沐?”沈忘心当然知道,作为周延昌的亲传弟子,课业比寒山书院的一般学子自然重一些。
上回江羡说了休息一天,却在三槐堂待了十多天,已经没法向周延昌交待了,这回她总不能拖着他,耽误了他的课业。
她刚问出口,便先把自己逗笑了,勾了勾嘴角说道:“我有空便到书院去看你!”
江羡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好。”
由于沈忘心是个伤患,所以江羡也不好拉着她说话,沿着三槐堂的游廊绕了一圈,又走回原点时,便把她送回院子去,让她晚上不能再看医术,要早点休息。
沈忘心没有不答应的,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她才栓了院门,到浴房里去洗了个热水澡。
第二天一早,沈忘心起床送了江羡,又回到房间里补了一觉,起床便看见祁长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放在偏厅的那把摇椅,被他搬到院子里来,一边晒着太阳,摇椅还轻轻地晃动着,脸上盖着一本结香给他看的书。
这书沈忘心也看过,惠帝时期流行的话本,其中都是断案的故事,名叫《陈公案》。原是一整套的,祁长安脸上的这本是第一本,名叫《真假佛陀》。
沈忘心刚来时也看过,据说是真实案件改编而成的,情节跌宕起伏,看起来颇是有趣。
为了看这一套书,沈忘心大概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晚上,看完之后已经彻底成为这套书的拥护者。凡有人在她面前说不好的,她都要据理力争一番。
许是听到她的脚步声,祁长安摘下自己脸上的书,睁开眼睛看沈忘心,却被阳光晃得眯了眯眼睛,像极了一只晒太阳晒得舒服的猫,正慵懒地把自己的身体,盘在摇椅上头。
“我听说你早便起了,怎么又回去睡觉?”祁长安毕竟是个少年人,沉香和结香的年纪都太小了,即使有他们陪着,他也觉得有些没意思。
沈忘心笑着指了指他手中的书,问道:“你也喜欢这书?”
祁长安笑了笑,说道:“我识字起就看了不知多少回了,因为最喜欢这本,所以才向结香借来又看了几遍。”
两人起了话头,就着《真假佛陀》这本书说了起来。
不过几句话下来,沈忘心便发现自己和祁长安的观点意外的一致,就连书中喜欢的词句都一样。两人虽然没认识多久,却像多年的好友一般,每一字每一句都能说中对方的心思。
沈忘心见他老这样在摇椅上坐着躺着,也不是回事,便提议道:“我和张老伯说好,今天要去山上看溪源的泉水,你也跟着我们去吧。”
祁长安想也不想便同意,但他穿的带的都是价值不匪的锦衣华服,平时穿着确实好看。但到了山上却没什么用处,反倒不利于走山路。
沈忘心向陈先借了套衣裳给他,没想到他穿上之后刚刚好。十三四岁的少年已经长得极高,比沈忘心高出了半个脑袋,再过一年说不定连陈先都赶不上他了。
虽说穿的是陈先的衣服,却不像是个农家少年。如果说江羡当年穿着陈先的衣服,气质却十分出尘。那么,祁长安穿起他的衣服,却仍脱不了一身的贵气。
按照沈大娘的说法,就是天生合该富贵的命。
由于这一趟要去大半天,沈忘心便在家里带了点干粮和水,便带着祁长安一起,去和张老伯会和,三人沿着武步溪旁边的山道上了山。
过了一个冬天,山上的草木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沈忘心上次上山,还是凑巧遇到袁老夫人那一回。当时,她记得林子里到处都是枯枝败叶,能采到的草药也不多,入目之处,尽是一片枯黄。
可这一回,山上一片鸟语花香,路旁有不少枯木都已经长出颜色各异的蘑菇。沈忘心虽然认得药材,却不擅长分辨这些蘑菇有没有毒,倒是张老伯更有经验,采了不少蘑菇装在他身后的背篓里。
三人停停走走,倒把山上的景致看了个遍。
这回走的路,和上一回不大一样,主要是沿着武步溪的流道走。越往上游溪水越小,眼看着溪道渐窄,沈忘心便知道溪源快要到了。
“东家说的不错,再往上便到了。”张老伯笑着点了点头,拄着一根随手捡来的木枝离开人工辟出来的山道,钻进一片箭竹丛里去。
沈忘心叫上祁长安,两人一矮身也钻进竹丛里去。这片林子长了不少拇指大小的竹笋,从一些新鲜的痕迹看来,就在不久前这里就有人来采过竹笋。
三人慢着身子,在隧道一样的箭竹丛里钻来钻去,终于钻出这片竹里。紧接着,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一片水潭便出现在他们眼前。
沈忘心看了眼水潭,这才明白张老伯为什么要带着他们钻竹丛。原来水潭旁边刚有泉水向下流动,便突兀地出现一道三丈高的石壁。
这道石壁如刀削斧劈一样垂直向下,壁山长满了滑腻腻的青苔。站在石壁上方,就可以看见这溪源水,与山下两条支流,汇成流水潺潺的武步溪,最终冲出这片林子向下游流去。
虽然说是溪源,但这里的水量并不多,占了个溪源的名份,只能说这是武步溪水能追溯到最远的地方了。
沈忘心抬眼望去,只见溪水中间靠近石壁的地方,竖放了几个石墩子。他们站在石墩子这一边,而另一边仍接着一个箭竹丛,同样被人钻了一条道出来,不知通向何处。
“那你何时再休沐?”沈忘心当然知道,作为周延昌的亲传弟子,课业比寒山书院的一般学子自然重一些。
上回江羡说了休息一天,却在三槐堂待了十多天,已经没法向周延昌交待了,这回她总不能拖着他,耽误了他的课业。
她刚问出口,便先把自己逗笑了,勾了勾嘴角说道:“我有空便到书院去看你!”
江羡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好。”
由于沈忘心是个伤患,所以江羡也不好拉着她说话,沿着三槐堂的游廊绕了一圈,又走回原点时,便把她送回院子去,让她晚上不能再看医术,要早点休息。
沈忘心没有不答应的,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她才栓了院门,到浴房里去洗了个热水澡。
第二天一早,沈忘心起床送了江羡,又回到房间里补了一觉,起床便看见祁长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放在偏厅的那把摇椅,被他搬到院子里来,一边晒着太阳,摇椅还轻轻地晃动着,脸上盖着一本结香给他看的书。
这书沈忘心也看过,惠帝时期流行的话本,其中都是断案的故事,名叫《陈公案》。原是一整套的,祁长安脸上的这本是第一本,名叫《真假佛陀》。
沈忘心刚来时也看过,据说是真实案件改编而成的,情节跌宕起伏,看起来颇是有趣。
为了看这一套书,沈忘心大概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晚上,看完之后已经彻底成为这套书的拥护者。凡有人在她面前说不好的,她都要据理力争一番。
许是听到她的脚步声,祁长安摘下自己脸上的书,睁开眼睛看沈忘心,却被阳光晃得眯了眯眼睛,像极了一只晒太阳晒得舒服的猫,正慵懒地把自己的身体,盘在摇椅上头。
“我听说你早便起了,怎么又回去睡觉?”祁长安毕竟是个少年人,沉香和结香的年纪都太小了,即使有他们陪着,他也觉得有些没意思。
沈忘心笑着指了指他手中的书,问道:“你也喜欢这书?”
祁长安笑了笑,说道:“我识字起就看了不知多少回了,因为最喜欢这本,所以才向结香借来又看了几遍。”
两人起了话头,就着《真假佛陀》这本书说了起来。
不过几句话下来,沈忘心便发现自己和祁长安的观点意外的一致,就连书中喜欢的词句都一样。两人虽然没认识多久,却像多年的好友一般,每一字每一句都能说中对方的心思。
沈忘心见他老这样在摇椅上坐着躺着,也不是回事,便提议道:“我和张老伯说好,今天要去山上看溪源的泉水,你也跟着我们去吧。”
祁长安想也不想便同意,但他穿的带的都是价值不匪的锦衣华服,平时穿着确实好看。但到了山上却没什么用处,反倒不利于走山路。
沈忘心向陈先借了套衣裳给他,没想到他穿上之后刚刚好。十三四岁的少年已经长得极高,比沈忘心高出了半个脑袋,再过一年说不定连陈先都赶不上他了。
虽说穿的是陈先的衣服,却不像是个农家少年。如果说江羡当年穿着陈先的衣服,气质却十分出尘。那么,祁长安穿起他的衣服,却仍脱不了一身的贵气。
按照沈大娘的说法,就是天生合该富贵的命。
由于这一趟要去大半天,沈忘心便在家里带了点干粮和水,便带着祁长安一起,去和张老伯会和,三人沿着武步溪旁边的山道上了山。
过了一个冬天,山上的草木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沈忘心上次上山,还是凑巧遇到袁老夫人那一回。当时,她记得林子里到处都是枯枝败叶,能采到的草药也不多,入目之处,尽是一片枯黄。
可这一回,山上一片鸟语花香,路旁有不少枯木都已经长出颜色各异的蘑菇。沈忘心虽然认得药材,却不擅长分辨这些蘑菇有没有毒,倒是张老伯更有经验,采了不少蘑菇装在他身后的背篓里。
三人停停走走,倒把山上的景致看了个遍。
这回走的路,和上一回不大一样,主要是沿着武步溪的流道走。越往上游溪水越小,眼看着溪道渐窄,沈忘心便知道溪源快要到了。
“东家说的不错,再往上便到了。”张老伯笑着点了点头,拄着一根随手捡来的木枝离开人工辟出来的山道,钻进一片箭竹丛里去。
沈忘心叫上祁长安,两人一矮身也钻进竹丛里去。这片林子长了不少拇指大小的竹笋,从一些新鲜的痕迹看来,就在不久前这里就有人来采过竹笋。
三人慢着身子,在隧道一样的箭竹丛里钻来钻去,终于钻出这片竹里。紧接着,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一片水潭便出现在他们眼前。
沈忘心看了眼水潭,这才明白张老伯为什么要带着他们钻竹丛。原来水潭旁边刚有泉水向下流动,便突兀地出现一道三丈高的石壁。
这道石壁如刀削斧劈一样垂直向下,壁山长满了滑腻腻的青苔。站在石壁上方,就可以看见这溪源水,与山下两条支流,汇成流水潺潺的武步溪,最终冲出这片林子向下游流去。
虽然说是溪源,但这里的水量并不多,占了个溪源的名份,只能说这是武步溪水能追溯到最远的地方了。
沈忘心抬眼望去,只见溪水中间靠近石壁的地方,竖放了几个石墩子。他们站在石墩子这一边,而另一边仍接着一个箭竹丛,同样被人钻了一条道出来,不知通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