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了吴茶之后,司马相如朝赵启明道:“小侯爷要是方便的话,在下想给周贤弟写封信,到时候恐怕还要麻烦小侯爷转交。”
“这是当然。”赵启明道:“周先生住在吴县,那里是江南织造署的驻地,我可以让徐少监代为转交,到时周先生要有回信,我也可以代为转交给先生。”
“那就有劳小侯爷了。”司马相如放下了手中的茶,整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朝赵启明道:“其实在下今日前来,还有其他的事情要麻烦小侯爷。”
“先生请说。”
“在下已经接到委任,很快就将去农事监主事。”司马相如看着赵启明:“小侯爷应该还不知道此事吧?”
“先生就是新的农事监主事?”赵启明大感意外。
主父偃去江都之后,他担心新任的农事监主事是谁,还打算去跟魏其候打听,可当时说着南方的漕运便忘记了此事,现在听说司马相如就是农事监的主事,他除了吃惊之外还有些惊喜。
“尽管还没有上任,但文书和印绶都已经下来了。”司马相如笑着道:“农事监的驻地在太平寨,恐怕往后在下就成了小侯爷的邻居了。”
“能跟先生成为邻居,我当然也很高兴,但重要的是先生能成为农事监的主事。”赵启明有点激动:“丞相府把农事监交给先生,那我就可以放心了。”
“在下早就听说,农事监的成立是小侯爷建议,在下也深知小侯爷学识高深,经常指点农事监的研究。”司马相如表现的很是谦虚:“考虑到在下对农事缺少了解,上任之前想请小侯爷指点,也免得耽误了农事监的大事。”
赵启明很欣赏司马相如的态度。其实这也是他对新任农事监主事的要求。
他不奢望新的农事监主事是郑国那样的专家,只希望身居高位的领导不要胡乱指挥,司马相如所表现出的谦虚态度,自然让他满意。
“农事监的事情,其实也不是很复杂。”赵启明想了想,然后道:“最重要的是杂交作物,但是据我所知,杂交作物已经成功了,就等今年的实验,如果秋收时的产量过关,杂交种子便可以普及。”
听到这里,司马相如的表情有些为难,明显就没听说过杂交作物。
“先生不知道杂交作物也无妨。”赵启明有点好笑的说道:“农事监的属官都很有经验了,不用先生亲力亲为,只要海事监需要的东西和款项,先生能去丞相府讨要,就算完成了主事的职责了。”
“就只是为海事监争取款项?”司马相如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农事监的其他事务,在下都不用去管?”
“先生对农事监的事有基本的了解就够了。”赵启明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棉花,这是农事监今年的新项目,如果成功的话便可以取代丝绸和裘皮,让寻常百姓也能穿得暖,所以这是除了杂交作物之外,农事监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让寻常百姓也能穿得暖。”司马相如重复着赵启明的话,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抱负,很感兴趣的朝赵启明打听道:“那敢问小侯爷,这棉花应该如何种植,种成之后产量又是多少?”
“这就要看农事监的研究了。”赵启明朝司马相如道:“农事监现在已经有种子了,春天的时候刚种下去,至于其如何种植,将来的产量如何,连我也不是很清楚,先生也不用担心,农事监能人辈出,都精于农田水利之事,只要他们能用心去种,就肯定能够成功。”
听到这话,司马相如变得踌躇满志:“没想到农事监竟然有如此大事,那在下作为主食之人,就更应该竭尽全力,以便农事监能把棉花种出来,造福天下百姓。”
“棉花当然重要,但先生也别忘了杂交作物。”既然说到这里,赵启明便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如果棉花能让天下百姓穿得暖,那杂交作物便是能让百姓吃得饱,今年的实验如果成功,水稻的产量超过之前五成。”
“超过之前五成?”司马相如大感吃惊:“当真有这等事。”
“只要今年的试种能够成功,增产五成便不在话下。”赵启明笑着道:“除此之外,农事监还在改良西域的种子,寒瓜就是农事监的研究成功,西乡亭去年通过卖瓜致富,这都是农事监的功劳,如果以后还有更多的成功,整个汉朝的百姓都能因此得到好处。”
听到这话,司马相如感到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竟然站起来,朝赵启明行礼道:“多谢小侯爷指点,在下已经明白身为主事的职责,若海事监有任何的需求,在下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即便是跟丞相当面讨要,在下也绝对要满足农事监的需求。”
“先生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就可以放心了。”赵启明欣慰的点头:“如果还有难事,先生也可以来找我,能办到的我绝对不会推辞。”
“那就先谢过小侯爷了。”司马相如没有坐下了意思,此时再次行礼道:“在下这就收拾东西,随时准备上任,到时再来侯府拜访。”
说完这话,司马相如便告辞了。
赵启明把司马相如送到了侯府外,看着司马相如踌躇满志的背影,心里感慨良多。
司马相如可能的确没有治国的才能,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辞赋家的身份,即便人到中年还怀有年少时的抱负,希望能报效国家,为百姓谋福利。
有这样的想法,农事监便是最适合司马相如有所作为的地方。这里不需要治国的才能,只需要有谦虚的态度,和胸怀天下的精神,就能够有所作为。
相比起在汉武帝的身边,不时的赋诗助兴,农事监这才是司马相如的归宿。
“如果杂交作物和棉花都能成功,史书上在写司马相如的时候,除了辞赋家之外,还能称其为科学家了。”想到这里,赵启明欣慰的笑了。
“这是当然。”赵启明道:“周先生住在吴县,那里是江南织造署的驻地,我可以让徐少监代为转交,到时周先生要有回信,我也可以代为转交给先生。”
“那就有劳小侯爷了。”司马相如放下了手中的茶,整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朝赵启明道:“其实在下今日前来,还有其他的事情要麻烦小侯爷。”
“先生请说。”
“在下已经接到委任,很快就将去农事监主事。”司马相如看着赵启明:“小侯爷应该还不知道此事吧?”
“先生就是新的农事监主事?”赵启明大感意外。
主父偃去江都之后,他担心新任的农事监主事是谁,还打算去跟魏其候打听,可当时说着南方的漕运便忘记了此事,现在听说司马相如就是农事监的主事,他除了吃惊之外还有些惊喜。
“尽管还没有上任,但文书和印绶都已经下来了。”司马相如笑着道:“农事监的驻地在太平寨,恐怕往后在下就成了小侯爷的邻居了。”
“能跟先生成为邻居,我当然也很高兴,但重要的是先生能成为农事监的主事。”赵启明有点激动:“丞相府把农事监交给先生,那我就可以放心了。”
“在下早就听说,农事监的成立是小侯爷建议,在下也深知小侯爷学识高深,经常指点农事监的研究。”司马相如表现的很是谦虚:“考虑到在下对农事缺少了解,上任之前想请小侯爷指点,也免得耽误了农事监的大事。”
赵启明很欣赏司马相如的态度。其实这也是他对新任农事监主事的要求。
他不奢望新的农事监主事是郑国那样的专家,只希望身居高位的领导不要胡乱指挥,司马相如所表现出的谦虚态度,自然让他满意。
“农事监的事情,其实也不是很复杂。”赵启明想了想,然后道:“最重要的是杂交作物,但是据我所知,杂交作物已经成功了,就等今年的实验,如果秋收时的产量过关,杂交种子便可以普及。”
听到这里,司马相如的表情有些为难,明显就没听说过杂交作物。
“先生不知道杂交作物也无妨。”赵启明有点好笑的说道:“农事监的属官都很有经验了,不用先生亲力亲为,只要海事监需要的东西和款项,先生能去丞相府讨要,就算完成了主事的职责了。”
“就只是为海事监争取款项?”司马相如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农事监的其他事务,在下都不用去管?”
“先生对农事监的事有基本的了解就够了。”赵启明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棉花,这是农事监今年的新项目,如果成功的话便可以取代丝绸和裘皮,让寻常百姓也能穿得暖,所以这是除了杂交作物之外,农事监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让寻常百姓也能穿得暖。”司马相如重复着赵启明的话,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抱负,很感兴趣的朝赵启明打听道:“那敢问小侯爷,这棉花应该如何种植,种成之后产量又是多少?”
“这就要看农事监的研究了。”赵启明朝司马相如道:“农事监现在已经有种子了,春天的时候刚种下去,至于其如何种植,将来的产量如何,连我也不是很清楚,先生也不用担心,农事监能人辈出,都精于农田水利之事,只要他们能用心去种,就肯定能够成功。”
听到这话,司马相如变得踌躇满志:“没想到农事监竟然有如此大事,那在下作为主食之人,就更应该竭尽全力,以便农事监能把棉花种出来,造福天下百姓。”
“棉花当然重要,但先生也别忘了杂交作物。”既然说到这里,赵启明便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如果棉花能让天下百姓穿得暖,那杂交作物便是能让百姓吃得饱,今年的实验如果成功,水稻的产量超过之前五成。”
“超过之前五成?”司马相如大感吃惊:“当真有这等事。”
“只要今年的试种能够成功,增产五成便不在话下。”赵启明笑着道:“除此之外,农事监还在改良西域的种子,寒瓜就是农事监的研究成功,西乡亭去年通过卖瓜致富,这都是农事监的功劳,如果以后还有更多的成功,整个汉朝的百姓都能因此得到好处。”
听到这话,司马相如感到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竟然站起来,朝赵启明行礼道:“多谢小侯爷指点,在下已经明白身为主事的职责,若海事监有任何的需求,在下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即便是跟丞相当面讨要,在下也绝对要满足农事监的需求。”
“先生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就可以放心了。”赵启明欣慰的点头:“如果还有难事,先生也可以来找我,能办到的我绝对不会推辞。”
“那就先谢过小侯爷了。”司马相如没有坐下了意思,此时再次行礼道:“在下这就收拾东西,随时准备上任,到时再来侯府拜访。”
说完这话,司马相如便告辞了。
赵启明把司马相如送到了侯府外,看着司马相如踌躇满志的背影,心里感慨良多。
司马相如可能的确没有治国的才能,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辞赋家的身份,即便人到中年还怀有年少时的抱负,希望能报效国家,为百姓谋福利。
有这样的想法,农事监便是最适合司马相如有所作为的地方。这里不需要治国的才能,只需要有谦虚的态度,和胸怀天下的精神,就能够有所作为。
相比起在汉武帝的身边,不时的赋诗助兴,农事监这才是司马相如的归宿。
“如果杂交作物和棉花都能成功,史书上在写司马相如的时候,除了辞赋家之外,还能称其为科学家了。”想到这里,赵启明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