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明要帮静安公主管理好南洋海运,也想让江南发展成为富庶之地,这都离不开当地商人的支持。
要想让这些商人对南洋海运抱有信心,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海上贸易中来,促进江南的发展和繁荣,这就要在制定关税时保证商人的利益,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这些商人才能前赴后继的参与进来。
赵启明已经决定,要在制定关税时为商人提供奖励政策。但是他作为海事监的掌事,除了要保证商人的利益,也要让少府在税收方面有利可图。当然更重要的是,朝中希望通过海运获取南洋的各种物资,以应对连年征战对国力的消耗,这是发展南洋海运的初衷,赵启明同样不能忽视。
简单来说,在制定关税时既要保证到商人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少府得到的税收,更要满足国家对物资的需要。赵启明要在在多方利益中做出权衡,这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事,但好在他已经有了计划。
他决定在制定关税之前先听取商人的意见,便在这天他让海事令着急了已经在海事监备案的大部分商号负责人,然后将他们带到了长江边上的码头。
正如静安公主所说,江都的码头竣工在即,眼下正进行着道路的平整工作,这里有数以百计的劳工正在忙碌,带起的尘土飘到了娄县县城,看上去很是忙碌。
来娄县做生意的商人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只是码头在竣工之前都是禁止外人进出,真正身临其境时他们才知道这码头是何等的工程浩大,这让他们很是震撼。
“这里便是存放货物的地方。”赵启明停下脚步,指着面前巨大的空地介绍道:“为了不至于在贸易繁忙时显得拥挤,存放货物的地方面积足够大,即便是上百条大船同时卸货,也有地方可以存放。”
听到这话,在场的商人表情各异,有的人在互相交谈,有的在谨慎的张望着。
他们的身份低贱,突然得到海事监的邀请,让他们提心吊胆,尽管他们码头的规模让他们吃惊,他们也仍然不敢轻易表露,始终都谨言慎行,唯恐生出事端。
好在李文泰也来了。他和赵启明有些交情,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再加上之前就是他求见赵启明,才让少府释放了很多商人的货船,这次来码头他已经成为其他商人的代表。
面对如此规模的码头,他也为之惊叹,但好在他还算冷静,知道出发前这些前辈对他的交代,此时朝赵启明试探道:“海运的货物到达之后,还要转运到别处,货物能有存放的地方自然最好,就是不知海事监打算,如何收取存放的费用?”
赵启明知道李文泰的顾虑,也知道这是那些正在交谈的商人所担忧的问题,便朝李文泰解释道:“收费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是在合理的时间完成转运,不让货物在此处停留太长时间,那么存放在此处和各位存放在别处仓库价钱,基本上没有区别。”
听到这话,包括李文泰在内的很多商人都松了口气。
他们其实都有些畏惧官府,害怕货物到了码头之后,海事监会在控制这些货物之后巧立名目,想方设法的敲诈他们,有了赵启明的保证,他们才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事实上也只有赵启明说这话他们才能相信。毕竟他们被查封的商船,就是通过赵启明才被释放,在他们的眼里赵启明值得信任,赵启明做出的保证他们也不会怀疑。
“码头还能为你们提供很多便利,除了存放货物之外,还有你们最关心的转运。”赵启明指着码头外的江道说:“货物要离开江都,走水路可以租用码头的江船,直达上游主要的码头,当然这也是要收费的,但价钱合理,绝对不会比别处租船来的贵。”
听到这话,很多商人相视对望,表情都变得有些怪异。
商船卸货之后,就能在码头租到江船,尽快完成转运,这的确很是方便。但是让他们觉得奇怪的是,码头居然能想的如此周全,主动为他们提供便利,这实在太奇怪了。
尽管不论是存放货物,还是提供转运的商船,都是需要收费的,但这仍然没有让他们放下中的顾虑,总觉得官府能如此“处心积虑”为他们照想,肯定是有所图谋。
别说是其他的商人了,就连李文泰也觉得太过反常,便再次试探着朝赵启明道:“敢问少监大人,码头提供的这些便利,是面向来往的所有商船,还是只提供给少数符合条件的商船?”
李文泰在说道“少数符合条件的商船”时加重了语气,赵启明也能听得出来,李文泰是觉得这里有暗箱操作,怀疑只有那些给了海事监好处的商船,才能得到这些便利。
他不想让这些商人还抱有这样的顾虑,便故作姿态的压低声音:“当然不是所有的商船都能享受到便利。要想享受江都码头所提供的便利,商船必须要在江都码头停泊,支付了存放货物的费用,你们便可在这里存放货物,同样的道理,支付了租用商船的开支,你们转运便能通过码头转运出去。”
同样的话,赵启明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显然后者更有说服力。
在场的商人听出来了,赵启明的意思是说,海事监要和他们做生意。
“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海事监拿了你们的钱,自然也应该为你们提供便利。”赵启明朝这些商人笑道:“在场诸位都是生意人,这个道理你们再熟悉不过,为何还要我来解释?”
听到这里,在场的商人都明白了。
这的确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根据他们以前的经验来看,官府向来都是只管收税不办事的地方,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官府也会跟他们做生意,更不会主动为他们提供便利。
“那也就是说,只要支付了费用,所有的商船,都能享受存放货物,和租船转运的便利?”李文泰眼睛发亮,除了海事监能为他们提供便利之外,更让他惊喜的是,以后要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海事监,和其他的地方官府不同,不仅不会巧立名目的为难他们,反而还会平等的和他们做生意。
“不止如此。”赵启明卖了个关子,笑着朝在场的商人道:“如果在场的诸位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带诸位去船厂,接着告诉你们海事监能为你们提供的其他便利。”
他们当然感兴趣。
赵启明今天所说的话完全在他们意料之外,站在他们的立场当然还想获得更多的便利,有这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所以李文泰马上就朝赵启明行礼道:“那就有劳少监大人了!”
要想让这些商人对南洋海运抱有信心,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海上贸易中来,促进江南的发展和繁荣,这就要在制定关税时保证商人的利益,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这些商人才能前赴后继的参与进来。
赵启明已经决定,要在制定关税时为商人提供奖励政策。但是他作为海事监的掌事,除了要保证商人的利益,也要让少府在税收方面有利可图。当然更重要的是,朝中希望通过海运获取南洋的各种物资,以应对连年征战对国力的消耗,这是发展南洋海运的初衷,赵启明同样不能忽视。
简单来说,在制定关税时既要保证到商人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少府得到的税收,更要满足国家对物资的需要。赵启明要在在多方利益中做出权衡,这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事,但好在他已经有了计划。
他决定在制定关税之前先听取商人的意见,便在这天他让海事令着急了已经在海事监备案的大部分商号负责人,然后将他们带到了长江边上的码头。
正如静安公主所说,江都的码头竣工在即,眼下正进行着道路的平整工作,这里有数以百计的劳工正在忙碌,带起的尘土飘到了娄县县城,看上去很是忙碌。
来娄县做生意的商人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只是码头在竣工之前都是禁止外人进出,真正身临其境时他们才知道这码头是何等的工程浩大,这让他们很是震撼。
“这里便是存放货物的地方。”赵启明停下脚步,指着面前巨大的空地介绍道:“为了不至于在贸易繁忙时显得拥挤,存放货物的地方面积足够大,即便是上百条大船同时卸货,也有地方可以存放。”
听到这话,在场的商人表情各异,有的人在互相交谈,有的在谨慎的张望着。
他们的身份低贱,突然得到海事监的邀请,让他们提心吊胆,尽管他们码头的规模让他们吃惊,他们也仍然不敢轻易表露,始终都谨言慎行,唯恐生出事端。
好在李文泰也来了。他和赵启明有些交情,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再加上之前就是他求见赵启明,才让少府释放了很多商人的货船,这次来码头他已经成为其他商人的代表。
面对如此规模的码头,他也为之惊叹,但好在他还算冷静,知道出发前这些前辈对他的交代,此时朝赵启明试探道:“海运的货物到达之后,还要转运到别处,货物能有存放的地方自然最好,就是不知海事监打算,如何收取存放的费用?”
赵启明知道李文泰的顾虑,也知道这是那些正在交谈的商人所担忧的问题,便朝李文泰解释道:“收费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是在合理的时间完成转运,不让货物在此处停留太长时间,那么存放在此处和各位存放在别处仓库价钱,基本上没有区别。”
听到这话,包括李文泰在内的很多商人都松了口气。
他们其实都有些畏惧官府,害怕货物到了码头之后,海事监会在控制这些货物之后巧立名目,想方设法的敲诈他们,有了赵启明的保证,他们才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事实上也只有赵启明说这话他们才能相信。毕竟他们被查封的商船,就是通过赵启明才被释放,在他们的眼里赵启明值得信任,赵启明做出的保证他们也不会怀疑。
“码头还能为你们提供很多便利,除了存放货物之外,还有你们最关心的转运。”赵启明指着码头外的江道说:“货物要离开江都,走水路可以租用码头的江船,直达上游主要的码头,当然这也是要收费的,但价钱合理,绝对不会比别处租船来的贵。”
听到这话,很多商人相视对望,表情都变得有些怪异。
商船卸货之后,就能在码头租到江船,尽快完成转运,这的确很是方便。但是让他们觉得奇怪的是,码头居然能想的如此周全,主动为他们提供便利,这实在太奇怪了。
尽管不论是存放货物,还是提供转运的商船,都是需要收费的,但这仍然没有让他们放下中的顾虑,总觉得官府能如此“处心积虑”为他们照想,肯定是有所图谋。
别说是其他的商人了,就连李文泰也觉得太过反常,便再次试探着朝赵启明道:“敢问少监大人,码头提供的这些便利,是面向来往的所有商船,还是只提供给少数符合条件的商船?”
李文泰在说道“少数符合条件的商船”时加重了语气,赵启明也能听得出来,李文泰是觉得这里有暗箱操作,怀疑只有那些给了海事监好处的商船,才能得到这些便利。
他不想让这些商人还抱有这样的顾虑,便故作姿态的压低声音:“当然不是所有的商船都能享受到便利。要想享受江都码头所提供的便利,商船必须要在江都码头停泊,支付了存放货物的费用,你们便可在这里存放货物,同样的道理,支付了租用商船的开支,你们转运便能通过码头转运出去。”
同样的话,赵启明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显然后者更有说服力。
在场的商人听出来了,赵启明的意思是说,海事监要和他们做生意。
“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海事监拿了你们的钱,自然也应该为你们提供便利。”赵启明朝这些商人笑道:“在场诸位都是生意人,这个道理你们再熟悉不过,为何还要我来解释?”
听到这里,在场的商人都明白了。
这的确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根据他们以前的经验来看,官府向来都是只管收税不办事的地方,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官府也会跟他们做生意,更不会主动为他们提供便利。
“那也就是说,只要支付了费用,所有的商船,都能享受存放货物,和租船转运的便利?”李文泰眼睛发亮,除了海事监能为他们提供便利之外,更让他惊喜的是,以后要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海事监,和其他的地方官府不同,不仅不会巧立名目的为难他们,反而还会平等的和他们做生意。
“不止如此。”赵启明卖了个关子,笑着朝在场的商人道:“如果在场的诸位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带诸位去船厂,接着告诉你们海事监能为你们提供的其他便利。”
他们当然感兴趣。
赵启明今天所说的话完全在他们意料之外,站在他们的立场当然还想获得更多的便利,有这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所以李文泰马上就朝赵启明行礼道:“那就有劳少监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