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西域志》的确是件好事,不过在民间发行,还要丞相同意。”静安公主重新躺了回去,然后继续看着书说:“最近我让印刷监的徐大人去找魏其候谈,夫君等消息便是。”
赵启明点头。
魏其候现在是丞相,朝中的大小事务都能管,刚好这魏其候又是开明之人,更何况张骞以前还当过魏其候府的门客,所以这件事想让魏其候同意,应该不难。
与此同时,只要确定《西域志》可以印刷发行,以印刷监现在的生产力,很快就能让《西域志》随处可见,到时候静安公主手里的这本手抄本《西域志》,并且还是辞赋家司马相如亲手书写,那肯定会更加值钱。
想到这里,赵启明看着静安公主手里的书,动起了歪念头。
他觉得这本书如果当成传家宝肯定不错,毕竟谁也没办法保证后世子孙不是败家子,当东乡侯府的万贯家产被子孙们吃喝嫖赌的花光之后,没准还能指望这本《西域志》翻身呢。
正胡思乱想间,静安公主说话了。
“其实丞相早就有印书的想法,夫君也早就说过,这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是为了方便天下间的读书人。”静安公主似乎也没有了看书的心思,随手把这本可以当成传家宝的《西域志》放在了软榻上,然后朝赵启明道:“印刷监自从成立之后,只为宫中印刷,可王侯公卿也用不了那么多书,这印刷监停工是常事,留着那么好的工艺不用,多少是有些浪费了。”
“既然知道浪费,那为何不印?”
“还不是学术之争。”
“学术之争?”
静安公主有点无奈:“印刷监开始对民间发行书籍,先印哪本书就成了问题,要是先印了《诗经》、《论语》,肯定有人要跳出来反对,到时候牵扯到学说正统的问题,免不了又要起冲突。”
赵启明明白了。
静安公主说的那些可能跳出来反对的人,应该是太皇太后那边的保守势力。那些人以学术划分阵营,其实还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其目的是想对汉武帝进行压制。
随着河套之战和陈皇后被废,汉武帝无论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有着空前的威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保守势力已经很少出来作乱,但这学术之争牵扯到他们立足的根本,说是核心利益也不为过。在太皇太后还没有过世的情况下,要是那些人借题发挥,到时候恐怕又要产生冲突。
说起来的确让人无奈。
文化产业本来不应该受到限制,但古往今来总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好像当你想看《东京/热》的时候,能找到的却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尽管你的父母告诉你这是为了你的将来,但是当你考上大学,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回想当年夕阳下奔跑的学生时期,你仍然觉得无法看到《金瓶梅》的青春,是悲惨的青春。
“夫君刚才说到印刷这《西域志》,我就想到这或许可以成为契机。”静安公主笑着道:“这《西域志》只是游记,不牵扯学说正统,刚好张骞现在名声很大,无论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还是长安城里的士兵百姓,都喜欢谈论张骞的西域执行,要是能借着眼下的民意,打开印刷发行的大门,的确是个很好的机会。”
“你是说,利用《西域志》开了这个先例?”
静安公主点头:“若是如此,以后的学派之争,那就是后话了。”
“怪不得你答应的这么爽快。”赵启明凑上前去,盘坐在静安公主的旁边,然后动建议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印书可能引起冲突,那就先不要印那些比较敏感的书,像是什么《诗经》、《论语》,黄老学说之类的,都先不用去管,可以先印刷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籍,更容易受到欢迎,并且还能赚钱。”
“何谓喜闻乐见的书籍?”
“比如这《西域志》,通俗易懂,谁都能读的明白,关键是书中介绍了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类猎奇探险的书籍最受欢迎。”赵启明说到这里,表情变得有些不怀好意:“再比如说《风流和尚俏寡妇》,《我和大嫂风流艳史》,这些书我看也挺好。”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听着就不是什么正经书。”静安公主拿书敲打赵启明的脑袋:“还说是为了天下读书人,真要让读书人整天看这些书,岂不是要误国?”
“这是权宜之计。”赵启明理所当然的说:“等以后方便了,再印刷那些学问,你自己不也说了,那些正经严肃的书容易引起学术之争,那就应该曲线救国,先出这些书。”
“那也不代表可以印《我和大嫂的风流往事》。”
“是《我和大嫂的风流艳史》。”赵启明纠正道:“这是一本绝世好书。”
“又开始胡说八道。”静安公主重新拿起书:“先不说这些了吧,反正这件事要跟陛下商议,还要得到丞相的支持,等印刷监那边有了消息,再说《西域志》以外的其他书吧。”
听到这话,赵启明大感失望。
不过仔细想想,《西域志》又何止是开了向民间发行书籍的先例,公元前的社会基本都是些正经严肃的学术思想,像是小说这种东西根本就还没有诞生,要是《西域志》这种书籍能在民间受到欢迎,那接下来就等于是打开了“不正经文学”的大门,以民间的创造力,诞生《风流和尚俏寡妇》这种书那是迟早的事,没准《春宫图》小册子这种让人无法直视的东西,也会很快出现。
说起来真是让人有点期待啊。
“想什么呢。”静安公主看了眼赵启明:“听说你前些日子去五道原了?”
“去了。”赵启明擦掉哈喇子,然后躺了下去,对这个话题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又抓了把南瓜子开始嗑:“看望了奋战在一线的军火贩子,还在绛侯的亲切陪同下检阅了飞行表演队,总的来说算是不虚此行吧。”
“你说的是热气球的作战训练吧?”
“你也看过?”
“妾身妇道人家,怎么能去兵营?”静安公主道:“只是听人说起,绛侯的作战训练很有成效,朝中很多武将都做出表态,支持绛侯的热气球直接上战场。”
“我看也差不多。”赵启明吐掉嘴里的瓜子皮:“要是今年有战事,绛侯完全可以带着热气球出征,把匈奴人炸得连匈奴他妈都不认识,那才是真的扬我国威了。”
“那火炮如何?”
“火炮也快了。”
“是否也能上战场?”
“那要看实验结果。”赵启明解释道:“要是成功的话,马上组建炮兵,就算还不能很快掌握操作方法,带去战场乱轰也能带来很强的杀伤效果,当然前提是操作火炮的人没有精神病,不会对着自己人轰。”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感兴趣的说:“夫君的意思是,今年要是真有战事,热气球能直接上前线,这火炮也可以直接参战?”
“可以。”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若有所思道:“那到时候,匈奴人就真的要措手不及了。
“这是新的战争方式。”赵启明眯着眼睛,充满期待的说道:“只要军中能发挥出热气球和火炮的作用,就算不把匈奴人彻底消灭,也至少能把这些草原狼打成哈士奇。”
赵启明点头。
魏其候现在是丞相,朝中的大小事务都能管,刚好这魏其候又是开明之人,更何况张骞以前还当过魏其候府的门客,所以这件事想让魏其候同意,应该不难。
与此同时,只要确定《西域志》可以印刷发行,以印刷监现在的生产力,很快就能让《西域志》随处可见,到时候静安公主手里的这本手抄本《西域志》,并且还是辞赋家司马相如亲手书写,那肯定会更加值钱。
想到这里,赵启明看着静安公主手里的书,动起了歪念头。
他觉得这本书如果当成传家宝肯定不错,毕竟谁也没办法保证后世子孙不是败家子,当东乡侯府的万贯家产被子孙们吃喝嫖赌的花光之后,没准还能指望这本《西域志》翻身呢。
正胡思乱想间,静安公主说话了。
“其实丞相早就有印书的想法,夫君也早就说过,这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是为了方便天下间的读书人。”静安公主似乎也没有了看书的心思,随手把这本可以当成传家宝的《西域志》放在了软榻上,然后朝赵启明道:“印刷监自从成立之后,只为宫中印刷,可王侯公卿也用不了那么多书,这印刷监停工是常事,留着那么好的工艺不用,多少是有些浪费了。”
“既然知道浪费,那为何不印?”
“还不是学术之争。”
“学术之争?”
静安公主有点无奈:“印刷监开始对民间发行书籍,先印哪本书就成了问题,要是先印了《诗经》、《论语》,肯定有人要跳出来反对,到时候牵扯到学说正统的问题,免不了又要起冲突。”
赵启明明白了。
静安公主说的那些可能跳出来反对的人,应该是太皇太后那边的保守势力。那些人以学术划分阵营,其实还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其目的是想对汉武帝进行压制。
随着河套之战和陈皇后被废,汉武帝无论在朝中还是在民间都有着空前的威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保守势力已经很少出来作乱,但这学术之争牵扯到他们立足的根本,说是核心利益也不为过。在太皇太后还没有过世的情况下,要是那些人借题发挥,到时候恐怕又要产生冲突。
说起来的确让人无奈。
文化产业本来不应该受到限制,但古往今来总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好像当你想看《东京/热》的时候,能找到的却只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尽管你的父母告诉你这是为了你的将来,但是当你考上大学,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回想当年夕阳下奔跑的学生时期,你仍然觉得无法看到《金瓶梅》的青春,是悲惨的青春。
“夫君刚才说到印刷这《西域志》,我就想到这或许可以成为契机。”静安公主笑着道:“这《西域志》只是游记,不牵扯学说正统,刚好张骞现在名声很大,无论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还是长安城里的士兵百姓,都喜欢谈论张骞的西域执行,要是能借着眼下的民意,打开印刷发行的大门,的确是个很好的机会。”
“你是说,利用《西域志》开了这个先例?”
静安公主点头:“若是如此,以后的学派之争,那就是后话了。”
“怪不得你答应的这么爽快。”赵启明凑上前去,盘坐在静安公主的旁边,然后动建议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印书可能引起冲突,那就先不要印那些比较敏感的书,像是什么《诗经》、《论语》,黄老学说之类的,都先不用去管,可以先印刷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籍,更容易受到欢迎,并且还能赚钱。”
“何谓喜闻乐见的书籍?”
“比如这《西域志》,通俗易懂,谁都能读的明白,关键是书中介绍了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类猎奇探险的书籍最受欢迎。”赵启明说到这里,表情变得有些不怀好意:“再比如说《风流和尚俏寡妇》,《我和大嫂风流艳史》,这些书我看也挺好。”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听着就不是什么正经书。”静安公主拿书敲打赵启明的脑袋:“还说是为了天下读书人,真要让读书人整天看这些书,岂不是要误国?”
“这是权宜之计。”赵启明理所当然的说:“等以后方便了,再印刷那些学问,你自己不也说了,那些正经严肃的书容易引起学术之争,那就应该曲线救国,先出这些书。”
“那也不代表可以印《我和大嫂的风流往事》。”
“是《我和大嫂的风流艳史》。”赵启明纠正道:“这是一本绝世好书。”
“又开始胡说八道。”静安公主重新拿起书:“先不说这些了吧,反正这件事要跟陛下商议,还要得到丞相的支持,等印刷监那边有了消息,再说《西域志》以外的其他书吧。”
听到这话,赵启明大感失望。
不过仔细想想,《西域志》又何止是开了向民间发行书籍的先例,公元前的社会基本都是些正经严肃的学术思想,像是小说这种东西根本就还没有诞生,要是《西域志》这种书籍能在民间受到欢迎,那接下来就等于是打开了“不正经文学”的大门,以民间的创造力,诞生《风流和尚俏寡妇》这种书那是迟早的事,没准《春宫图》小册子这种让人无法直视的东西,也会很快出现。
说起来真是让人有点期待啊。
“想什么呢。”静安公主看了眼赵启明:“听说你前些日子去五道原了?”
“去了。”赵启明擦掉哈喇子,然后躺了下去,对这个话题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又抓了把南瓜子开始嗑:“看望了奋战在一线的军火贩子,还在绛侯的亲切陪同下检阅了飞行表演队,总的来说算是不虚此行吧。”
“你说的是热气球的作战训练吧?”
“你也看过?”
“妾身妇道人家,怎么能去兵营?”静安公主道:“只是听人说起,绛侯的作战训练很有成效,朝中很多武将都做出表态,支持绛侯的热气球直接上战场。”
“我看也差不多。”赵启明吐掉嘴里的瓜子皮:“要是今年有战事,绛侯完全可以带着热气球出征,把匈奴人炸得连匈奴他妈都不认识,那才是真的扬我国威了。”
“那火炮如何?”
“火炮也快了。”
“是否也能上战场?”
“那要看实验结果。”赵启明解释道:“要是成功的话,马上组建炮兵,就算还不能很快掌握操作方法,带去战场乱轰也能带来很强的杀伤效果,当然前提是操作火炮的人没有精神病,不会对着自己人轰。”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感兴趣的说:“夫君的意思是,今年要是真有战事,热气球能直接上前线,这火炮也可以直接参战?”
“可以。”
听到这话,静安公主若有所思道:“那到时候,匈奴人就真的要措手不及了。
“这是新的战争方式。”赵启明眯着眼睛,充满期待的说道:“只要军中能发挥出热气球和火炮的作用,就算不把匈奴人彻底消灭,也至少能把这些草原狼打成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