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李母也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白眼狼不是?所以两个女人在互相敌对了大半年的时间之后,竟然亲密的像一对姐妹了。
小梅信守承诺,下午放学之后就背着书包走到这边来,放下书包就开始了修改衣服的工作。耳朵里听到的,都是王阿姨跟自己母亲,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着对自己夸赞的话语。
"春香姐好福气呀,看你生的这孩子,长得漂亮,手脚又麻利,会手艺,还能念书,我家那丫头就没这个福气……"
"你家的孩子也挺好的,上次我见过你闺女,那个头儿,那模样儿都是数得着的。"
"我家若彤啊,可赶不上小梅。都怪我非得把包子铺改成服装店,本来就是想着以后给她说媒的时候,说出去,这名声比包子铺要好听,可是她不听我的,一门心思钻到做饭这个行当。这不,家里不开包子铺了,她非得到人家饭店里去,要学做饭的手艺。天天油烘烘的,再好看的模样,不也给白瞎了吗?"
"真的?你家闺女喜欢做饭?"李母还挺惊讶的,毕竟在这个年代,女孩子要学厨师的特别少。
"就是啦,怎么说都不听,十八九的大姑娘了,你让她正儿八经的穿戴穿戴,以后好能说个好婆家吧,她非不听。好在那模样长的还得算行,要不然呀,能把我这个当娘的愁死了。春香姐,你可不知道,我呢就这一个闺女,当初生她的时候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才生下来,从那以后我就落下了病,再不能生了。"
所以,王阿姨就特别羡慕李母有三个孩子,还个个聪明伶俐,又懂得孝顺老人。
小梅倒是一直没见过王阿姨家的闺女,还不就是因为她对服装店不感兴趣,现在在一家国营大饭店那边学厨,每天回来的都很晚。
对于有思想,对人生有规划的女孩子,小梅向来是非常佩服的。于是笑呵呵的插了话:"若彤姐姐这样有想法,而且又这么勤快,阿姨肯定半夜里都能笑醒了,哪儿还需要羡慕我妈呀。您不知道,我妈还羡慕您呢,她总嫌我们姊妹太多了,都照应不过来。"
这话一说,李母便不乐意了。
"我不是嫌生的孩子多照应不过来。你不知道啊,他们三个各有各的主意,都不听我的。我大儿子,其实也挺有出息的,在厂子里上着班儿,还自己学了电气焊的技术,能挣两份钱,这不现在正给自己盖新房子呢?可就是没有这个娶媳妇的心呀,整天嫌弃我催着、逼着,到现在也给我领不回来一个儿媳妇,眼看着就往二十三上奔了,我担心他打了光棍儿"
小梅的心里忽然狠狠的跳了几下,一种叫做兴奋的情绪冒了上来。这综合起来考虑的话,自家有个哥哥,还没有找到媳妇,王阿姨家里有一个独生女儿,长相不错,身材也不错,而且很有想法,喜欢做饭,学厨师的手艺。这条件非常般配的嘛。
可惜她只是一个小姑娘家,一时半会儿还不好意思直接提个媒什么的,只能暗戳戳的在心里算计,要不要想办法见一见这位王阿姨家的闺女,万一真的能跟自家哥哥看对眼儿了呢。
"嘶,"小梅一声惊呼,原来因为走神儿,差点儿把手指头塞进缝纫机针下面。
看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梅起身,把新修改好的三件衣服递给了王阿姨。
"您顺便把我家的烙铁也拿过去吧,今天晚上你把它熨好了,正好明天就干了,可以出售了。"
王阿姨乐呵呵的把衣服抱在怀里,又直接塞给了李母十五元钱,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的。
166看母知女
小梅很喜欢王阿姨的这个直来直去的脾气,而且在钱财方面特别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
看王阿姨这性子,可以想象到她闺女应该也不错。
李母倒是很不好意思,又跟王阿姨在一起拉扯了一番,说的话中心就是:小孩子家帮你个忙,还收钱,真是太不应该了。
小梅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用手指了指窗外,那里自家的两个男子正等着做车夫呢。现在好了,父亲一辆自行车,哥哥一辆自行车,可以把她们母女两个一块捎回家里去。
小梅注意到了,王阿姨落在李国庆身上的眼神明显有几分热切。经过介绍,李国庆彬彬有礼的叫着阿姨打着招呼。王阿姨脸上的笑容荡漾的像春天一样。
说不定还真的有戏呢,李小梅暗戳戳的想着。顺便给自己加了一点儿戏,对王阿姨摆手再见说:"以后您家里要是有什么需要搬搬扛扛,或者用着电气焊的地方,随时叫我哥都可以,我哥干活儿可是一把好手,脾气还好呢。"
李国庆是个实在人,当时就跟着点头了。
看看,小伙子一表人才,而且懂得孝顺父母,疼爱妹妹,还有一手好手艺能挣来钱,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女婿嘛。
小梅坐在哥哥的自行车后面,走出好远临到拐弯的时候转过头去看,还能看见王阿姨的影子,她的身边还多了另一道影子,应该是她的丈夫。
说不定真有那么回事儿呢。
"妈,你真的见过王姨家的闺女吗?确实长得好看吗?比我姐怎么样?"
难得见一闺女这样八卦一回,李母坐在丈夫的车子后面,也不以为意的回答:"人家那是真的好看。你别瞧着你王阿姨身子胖大穿衣服不怎么出彩,她家的闺女可是真漂亮,那个头比你姐还得高半头。长的模样也水灵,见人就爱笑。听你王阿姨说他们家她闺女包包子调的馅儿是最正宗的。"
小梅这边是越听越兴奋的。不过李母接下来的几句话,又好像是兜头浇了一盆凉水。
"这闺女只有一点可惜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
其实在小梅看来,没有正式的工作更自由,而且人家还有手艺不是?能下厨做一手好饭,不比在工厂里拼死拼活的,挣那几十元钱要强的多吗?
可惜在老一辈人的眼里,总觉得年轻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一个正式工作,有个工作单位管理着,有固定的工资能领着,这才是一个可以谈婚论嫁的好对象。
其余的那些条件,比如长相啊,性格啊,有没有理想志向啊,上了年纪的人是不在意的。
小梅心思动来动去,到底没敢跟李国庆说自己要给哥哥找对象,要提前考察一下王阿姨家的闺女,到底像不像母亲说的那样好。
不过在回到家里吃着父母做出来的饭菜的时候,小梅还是觉着遗憾了一点儿。因为她这一家人,都算不得上有多么好的厨艺,有多好的做饭的天分。李母原来总是舍不得多放油啊之类的,所以做菜味道寡淡,不怎么香甜,现在李父经常掌勺,味道比李母的要强一些,但做来做去也就是那几样,从来做不出什么新意来。
所以说呢,如果要享受一点口腹之欲的话,李国庆真的很有必要娶回家里来一位擅长厨艺的媳妇。
李小红今日回来的比较晚,天都黑透了,家里饭也吃完了,她才进家门。一脸的春意盎然很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已经在外面吃过了。
小梅脑海里马上蹦出一个想法,有情况。
不过李小红这次嘴巴非常的严,无论当妹妹的怎么追问,她都笑而不语。
春天不是已经过了吗?夏天都来到了。哥哥和姐姐却好像刚刚步入春天一样。
不说哥哥姐姐,小梅在打开书包做作业的时候,发现自己貌似也触到了一点人生春天的边沿。
她一直跟郝佳伟坐同桌,平常几乎没有其他男生多给她说话,更别说收到什么情书了。
这一封情书不知道是被人什么时候,又用了什么手段躲过了郝大公子的眼睛,才辗转被塞进了李小梅的书包里面。
小梅还挺新奇的,打开平生接到的第一封情书。发现里面神神秘秘的是一篇三毛的文章。她曾经读过,是一篇描写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里生活的小短文。再其他的就没有了,前面没有称呼,后面没有落款,也没有什么情啊爱啊之类的敏感文字。
真的好奇怪哦,而且看字迹也是非常陌生的,分不出是男是女来,只是钢笔字的骨架有些柔弱。
或者是有人要跟自己开玩笑。小梅实在琢磨不明白,于是把这封信放在一边,继续开始自己每日必做的数学题。
小梅信守承诺,下午放学之后就背着书包走到这边来,放下书包就开始了修改衣服的工作。耳朵里听到的,都是王阿姨跟自己母亲,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着对自己夸赞的话语。
"春香姐好福气呀,看你生的这孩子,长得漂亮,手脚又麻利,会手艺,还能念书,我家那丫头就没这个福气……"
"你家的孩子也挺好的,上次我见过你闺女,那个头儿,那模样儿都是数得着的。"
"我家若彤啊,可赶不上小梅。都怪我非得把包子铺改成服装店,本来就是想着以后给她说媒的时候,说出去,这名声比包子铺要好听,可是她不听我的,一门心思钻到做饭这个行当。这不,家里不开包子铺了,她非得到人家饭店里去,要学做饭的手艺。天天油烘烘的,再好看的模样,不也给白瞎了吗?"
"真的?你家闺女喜欢做饭?"李母还挺惊讶的,毕竟在这个年代,女孩子要学厨师的特别少。
"就是啦,怎么说都不听,十八九的大姑娘了,你让她正儿八经的穿戴穿戴,以后好能说个好婆家吧,她非不听。好在那模样长的还得算行,要不然呀,能把我这个当娘的愁死了。春香姐,你可不知道,我呢就这一个闺女,当初生她的时候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才生下来,从那以后我就落下了病,再不能生了。"
所以,王阿姨就特别羡慕李母有三个孩子,还个个聪明伶俐,又懂得孝顺老人。
小梅倒是一直没见过王阿姨家的闺女,还不就是因为她对服装店不感兴趣,现在在一家国营大饭店那边学厨,每天回来的都很晚。
对于有思想,对人生有规划的女孩子,小梅向来是非常佩服的。于是笑呵呵的插了话:"若彤姐姐这样有想法,而且又这么勤快,阿姨肯定半夜里都能笑醒了,哪儿还需要羡慕我妈呀。您不知道,我妈还羡慕您呢,她总嫌我们姊妹太多了,都照应不过来。"
这话一说,李母便不乐意了。
"我不是嫌生的孩子多照应不过来。你不知道啊,他们三个各有各的主意,都不听我的。我大儿子,其实也挺有出息的,在厂子里上着班儿,还自己学了电气焊的技术,能挣两份钱,这不现在正给自己盖新房子呢?可就是没有这个娶媳妇的心呀,整天嫌弃我催着、逼着,到现在也给我领不回来一个儿媳妇,眼看着就往二十三上奔了,我担心他打了光棍儿"
小梅的心里忽然狠狠的跳了几下,一种叫做兴奋的情绪冒了上来。这综合起来考虑的话,自家有个哥哥,还没有找到媳妇,王阿姨家里有一个独生女儿,长相不错,身材也不错,而且很有想法,喜欢做饭,学厨师的手艺。这条件非常般配的嘛。
可惜她只是一个小姑娘家,一时半会儿还不好意思直接提个媒什么的,只能暗戳戳的在心里算计,要不要想办法见一见这位王阿姨家的闺女,万一真的能跟自家哥哥看对眼儿了呢。
"嘶,"小梅一声惊呼,原来因为走神儿,差点儿把手指头塞进缝纫机针下面。
看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梅起身,把新修改好的三件衣服递给了王阿姨。
"您顺便把我家的烙铁也拿过去吧,今天晚上你把它熨好了,正好明天就干了,可以出售了。"
王阿姨乐呵呵的把衣服抱在怀里,又直接塞给了李母十五元钱,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的。
166看母知女
小梅很喜欢王阿姨的这个直来直去的脾气,而且在钱财方面特别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
看王阿姨这性子,可以想象到她闺女应该也不错。
李母倒是很不好意思,又跟王阿姨在一起拉扯了一番,说的话中心就是:小孩子家帮你个忙,还收钱,真是太不应该了。
小梅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用手指了指窗外,那里自家的两个男子正等着做车夫呢。现在好了,父亲一辆自行车,哥哥一辆自行车,可以把她们母女两个一块捎回家里去。
小梅注意到了,王阿姨落在李国庆身上的眼神明显有几分热切。经过介绍,李国庆彬彬有礼的叫着阿姨打着招呼。王阿姨脸上的笑容荡漾的像春天一样。
说不定还真的有戏呢,李小梅暗戳戳的想着。顺便给自己加了一点儿戏,对王阿姨摆手再见说:"以后您家里要是有什么需要搬搬扛扛,或者用着电气焊的地方,随时叫我哥都可以,我哥干活儿可是一把好手,脾气还好呢。"
李国庆是个实在人,当时就跟着点头了。
看看,小伙子一表人才,而且懂得孝顺父母,疼爱妹妹,还有一手好手艺能挣来钱,简直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女婿嘛。
小梅坐在哥哥的自行车后面,走出好远临到拐弯的时候转过头去看,还能看见王阿姨的影子,她的身边还多了另一道影子,应该是她的丈夫。
说不定真有那么回事儿呢。
"妈,你真的见过王姨家的闺女吗?确实长得好看吗?比我姐怎么样?"
难得见一闺女这样八卦一回,李母坐在丈夫的车子后面,也不以为意的回答:"人家那是真的好看。你别瞧着你王阿姨身子胖大穿衣服不怎么出彩,她家的闺女可是真漂亮,那个头比你姐还得高半头。长的模样也水灵,见人就爱笑。听你王阿姨说他们家她闺女包包子调的馅儿是最正宗的。"
小梅这边是越听越兴奋的。不过李母接下来的几句话,又好像是兜头浇了一盆凉水。
"这闺女只有一点可惜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
其实在小梅看来,没有正式的工作更自由,而且人家还有手艺不是?能下厨做一手好饭,不比在工厂里拼死拼活的,挣那几十元钱要强的多吗?
可惜在老一辈人的眼里,总觉得年轻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一个正式工作,有个工作单位管理着,有固定的工资能领着,这才是一个可以谈婚论嫁的好对象。
其余的那些条件,比如长相啊,性格啊,有没有理想志向啊,上了年纪的人是不在意的。
小梅心思动来动去,到底没敢跟李国庆说自己要给哥哥找对象,要提前考察一下王阿姨家的闺女,到底像不像母亲说的那样好。
不过在回到家里吃着父母做出来的饭菜的时候,小梅还是觉着遗憾了一点儿。因为她这一家人,都算不得上有多么好的厨艺,有多好的做饭的天分。李母原来总是舍不得多放油啊之类的,所以做菜味道寡淡,不怎么香甜,现在李父经常掌勺,味道比李母的要强一些,但做来做去也就是那几样,从来做不出什么新意来。
所以说呢,如果要享受一点口腹之欲的话,李国庆真的很有必要娶回家里来一位擅长厨艺的媳妇。
李小红今日回来的比较晚,天都黑透了,家里饭也吃完了,她才进家门。一脸的春意盎然很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已经在外面吃过了。
小梅脑海里马上蹦出一个想法,有情况。
不过李小红这次嘴巴非常的严,无论当妹妹的怎么追问,她都笑而不语。
春天不是已经过了吗?夏天都来到了。哥哥和姐姐却好像刚刚步入春天一样。
不说哥哥姐姐,小梅在打开书包做作业的时候,发现自己貌似也触到了一点人生春天的边沿。
她一直跟郝佳伟坐同桌,平常几乎没有其他男生多给她说话,更别说收到什么情书了。
这一封情书不知道是被人什么时候,又用了什么手段躲过了郝大公子的眼睛,才辗转被塞进了李小梅的书包里面。
小梅还挺新奇的,打开平生接到的第一封情书。发现里面神神秘秘的是一篇三毛的文章。她曾经读过,是一篇描写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里生活的小短文。再其他的就没有了,前面没有称呼,后面没有落款,也没有什么情啊爱啊之类的敏感文字。
真的好奇怪哦,而且看字迹也是非常陌生的,分不出是男是女来,只是钢笔字的骨架有些柔弱。
或者是有人要跟自己开玩笑。小梅实在琢磨不明白,于是把这封信放在一边,继续开始自己每日必做的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