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
青丘大捷在神都引发的波澜,远比乾元想象的还要大。
春季大捷可以说是运气,接连两次大捷,那就是实力的最有力证明,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青丘军打一次赢一次,而第一、第四军团却打一次败一次?
难道,帝国老牌部队还比不上一支成军不足一年的新军?
问题到底出在哪?
朝廷每年巨大的军费开支,到底被用到哪去了,是否进了私人腰包?
诘问之声此起彼伏,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其中不乏朝中大臣。说到底,这是民间把积攒了数十年之久的,对军队的失望情绪,借机宣泄出来。
人们不禁要问,帝国的荣光何时变得如此黯淡?
青丘两次大捷,一下戳破了“妖族强大到不可战胜”的谎言,揭开皇帝的新装,事实证明,妖军并非不可战胜。
不是妖军太过强大,而是帝国军队变弱了。
那么,
问题来了,军队为何变弱了?
是士兵素质下降了吗?
并不是。
大乾以武立国,习武之风不减当年,每年招募新兵,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好男儿参军,兵员素质并未削弱。
是武器装备变差了吗?
更不是。
帝国军工发达,矿石充足,炼器水准每年都在进步,不可能变差。
既然都不是,那问题出在哪?
有人或许知道答案,但却不敢说。
说到底,帝国军队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近些年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军队不再是帝国的军队,而成了皇子的军队。
为了保存实力,军队不敢,更不愿跟妖族打硬仗。
每次妖军来袭,就把那些不受皇子控制的军队,顶上去当炮灰。战败之后,又借着补充新兵之机,趁机安插、提拔嫡系。
如此这般,每过一年,皇子对军队的掌控就越深。
每每犯境,在帝国边境烧杀劫掠,整的边境民生凋敝的妖军,到成了皇子们眼中的福星,间接帮了他们的大忙。
何等讽刺。
于此同时,皇子们为了笼络军中将领,默许将领吃空饷,甚至是挪用军费,极大地污染了军中风气。
如此,兵无战意,将无战心,打败仗就再正常不过了。
夺嫡之争的根源,又出在十年之前,乾帝跟烛龙的那一场旷世大战。彼时乾帝才六十出头,就已经突破至武神之境,寿元达两百之数。
乃真正的天骄。
如果乾帝不受伤,那大乾诸皇子根本生不起夺嫡的心思,说不定很多皇子还没熬到乾帝退位,自个儿先寿元耗尽,嗝屁了。
乾帝自可从容调教诸皇子,不必担心那个儿子翻出手掌心。
可乾帝突然受伤,而且身体每况愈下,修为更是一退再退,眼瞅着就没多少时日了,一代天骄就此折戟。
看似遥不可及的帝位,突然就这么“空”了出来。
这一下可了不得。
大乾诸皇子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哄而散,把帝国折腾的天翻地覆。
原本因为年岁较长,继位无望的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以及九皇子,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之前的劣势一下成了优势。
因为成年早,四位封王都有一些底蕴,在夺嫡之争中牢牢占据第一序列,后面的皇子难以望其项背。
乾元呢?
虽然排名十五,却早早被封为秦王,可偏又没有根基,本身也不是那块料,自然成了三皇子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被联手踢出局。
言归正传。
眼见因着青丘大捷掀起的波澜,风向渐渐转向对帝国军队的声讨,几位皇子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抹去”乾元的战功。
这一次的封赏,基本不存在阻碍。
大家唯一好奇的是,乾帝会赐下怎样的封赏,最靠谱,也最主流的观点,就是晋爵,由郡王晋升为亲王。
乾元之前就是秦王,晋为亲王,不过是收复一点失地,最容易被接受。
也有人搬出之前的流言,说陛下很可能把猨翼府也一并交给十五皇子,由十五皇子全权负责帝国对青丘国战事。
实际上,这很难。
一则大乾并无封藩王的传统,乾元当初就藩翼泽县,就已经打破了很多惯例,一度遭到朝中大臣阻碍,说不能坏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
藩王之患,历史上可是有血的教训。
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最终的结果就是,乾元虽然成了大乾现存的唯一一位藩王,却显得有名无实。
上任之时不仅没有禁卫军赐下,就是在封地之内都有颇多掣肘,想要任命县衙官吏,还得看朝廷脸色,不敢有一丝越矩。
御史一言不合,就能弹劾乾元。
这藩王当的着实有些苦逼。如果不是乾元穿越而来,借助系统之力,一步步扭转局势,原主怕是会落下一个郁郁而终的结局。
如今乾元已经翻身,封地更是扩大到一府之地,再增加,就真的会让很多人睡不着觉了。
算上中州,帝国也十二郡之地,两府之地就是小半个郡。
谁能放心?
因此,这些天,三皇子等人虽然没阻止朝廷对乾元的封赏,却连连上奏,请求乾帝晋升乾元的爵位,以堵上这个口子。
这一次,就连九皇子都保持沉默。
十月十六日,朝廷关于对乾元的封赏终于定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既不是晋爵,也不是扩大封地,而是正式授予乾元开府建牙之权。
何为开府建牙?
开府建牙,指的是自行开设府署,树立军旗,来处理辖区内的一应军政事务,可自由任免下属官员,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律法政策。
说白了,就是把藩王应有的权力还给乾元,解除套在乾元头顶的枷锁,让乾元在封地之内彻底放开手脚。
这样的封赏,相比晋升爵位多了一些实惠,但是跟增加一府之地相比,感觉又轻了一点,倒像是一个折中之法。
乾帝也是煞费苦心了。
…………
魏王府,后花园。
“十四弟,你说,父皇这么封赏十五弟,到底有何深意?”对于这次封赏,三皇子乾泰总体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心情很好。
乾元既然有了藩王之实,那就真的百分百断绝了夺嫡的资格,朝廷断不可能把皇位传给一位真正的藩王。
既是藩王,那世世代代都将是藩王。
这一条规矩,谁也不能破。
所以三皇子的心情才这般好,心中的那一根刺算是彻底拔掉了,相比之下,开府建牙之权就不算什么了。
三皇子乾泰着眼的是整个帝国,岂会在意一府之地。
十四皇子饮了一口灵茶,似乎有些心事,悠悠说道:“三哥,难道你不觉得,父皇这么做,有些交待后事的意味吗?”
“嗯?”
三皇子豁然抬头,手一抖,茶水溅落在手上,却浑然不觉,可见十四皇子这话给他带来的冲击,是何等强烈。
“我想想,想想。”
三皇子乾泰放下茶杯,起身,在亭中走来走去,脸色变幻不定,来来回回走了十几分钟,才渐渐镇定下来。
抬头望着远方碧蓝天空,愣愣出神,良久,方才开口说道:“十四弟,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说着,转身看向十四皇子。
两人对视一眼,都已明白彼此没说出来的那一句话:“乾帝怕是真的快不行了,夺嫡之争,两三年间就会落下帷幕。”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十四皇子忧心道:“三哥,我担心,父皇会出面,强行选定一位继任者,结束眼下的混乱局面。”
对帝国而言,这是最好的安排。
三皇子却笑了,那笑容很复杂,让人捉摸不透,“十四弟,你错了。局势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父皇所能左右的了。换做五年前,甚至是三年前,或许还行。现在不管父皇指定谁,都无法让人信服,等父皇仙逝,还是要做一场。”
十四皇子垂下眼帘,没有说话,“那,才是我最担心的啊……”
青丘大捷在神都引发的波澜,远比乾元想象的还要大。
春季大捷可以说是运气,接连两次大捷,那就是实力的最有力证明,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青丘军打一次赢一次,而第一、第四军团却打一次败一次?
难道,帝国老牌部队还比不上一支成军不足一年的新军?
问题到底出在哪?
朝廷每年巨大的军费开支,到底被用到哪去了,是否进了私人腰包?
诘问之声此起彼伏,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其中不乏朝中大臣。说到底,这是民间把积攒了数十年之久的,对军队的失望情绪,借机宣泄出来。
人们不禁要问,帝国的荣光何时变得如此黯淡?
青丘两次大捷,一下戳破了“妖族强大到不可战胜”的谎言,揭开皇帝的新装,事实证明,妖军并非不可战胜。
不是妖军太过强大,而是帝国军队变弱了。
那么,
问题来了,军队为何变弱了?
是士兵素质下降了吗?
并不是。
大乾以武立国,习武之风不减当年,每年招募新兵,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好男儿参军,兵员素质并未削弱。
是武器装备变差了吗?
更不是。
帝国军工发达,矿石充足,炼器水准每年都在进步,不可能变差。
既然都不是,那问题出在哪?
有人或许知道答案,但却不敢说。
说到底,帝国军队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近些年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军队不再是帝国的军队,而成了皇子的军队。
为了保存实力,军队不敢,更不愿跟妖族打硬仗。
每次妖军来袭,就把那些不受皇子控制的军队,顶上去当炮灰。战败之后,又借着补充新兵之机,趁机安插、提拔嫡系。
如此这般,每过一年,皇子对军队的掌控就越深。
每每犯境,在帝国边境烧杀劫掠,整的边境民生凋敝的妖军,到成了皇子们眼中的福星,间接帮了他们的大忙。
何等讽刺。
于此同时,皇子们为了笼络军中将领,默许将领吃空饷,甚至是挪用军费,极大地污染了军中风气。
如此,兵无战意,将无战心,打败仗就再正常不过了。
夺嫡之争的根源,又出在十年之前,乾帝跟烛龙的那一场旷世大战。彼时乾帝才六十出头,就已经突破至武神之境,寿元达两百之数。
乃真正的天骄。
如果乾帝不受伤,那大乾诸皇子根本生不起夺嫡的心思,说不定很多皇子还没熬到乾帝退位,自个儿先寿元耗尽,嗝屁了。
乾帝自可从容调教诸皇子,不必担心那个儿子翻出手掌心。
可乾帝突然受伤,而且身体每况愈下,修为更是一退再退,眼瞅着就没多少时日了,一代天骄就此折戟。
看似遥不可及的帝位,突然就这么“空”了出来。
这一下可了不得。
大乾诸皇子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哄而散,把帝国折腾的天翻地覆。
原本因为年岁较长,继位无望的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以及九皇子,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之前的劣势一下成了优势。
因为成年早,四位封王都有一些底蕴,在夺嫡之争中牢牢占据第一序列,后面的皇子难以望其项背。
乾元呢?
虽然排名十五,却早早被封为秦王,可偏又没有根基,本身也不是那块料,自然成了三皇子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被联手踢出局。
言归正传。
眼见因着青丘大捷掀起的波澜,风向渐渐转向对帝国军队的声讨,几位皇子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抹去”乾元的战功。
这一次的封赏,基本不存在阻碍。
大家唯一好奇的是,乾帝会赐下怎样的封赏,最靠谱,也最主流的观点,就是晋爵,由郡王晋升为亲王。
乾元之前就是秦王,晋为亲王,不过是收复一点失地,最容易被接受。
也有人搬出之前的流言,说陛下很可能把猨翼府也一并交给十五皇子,由十五皇子全权负责帝国对青丘国战事。
实际上,这很难。
一则大乾并无封藩王的传统,乾元当初就藩翼泽县,就已经打破了很多惯例,一度遭到朝中大臣阻碍,说不能坏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
藩王之患,历史上可是有血的教训。
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最终的结果就是,乾元虽然成了大乾现存的唯一一位藩王,却显得有名无实。
上任之时不仅没有禁卫军赐下,就是在封地之内都有颇多掣肘,想要任命县衙官吏,还得看朝廷脸色,不敢有一丝越矩。
御史一言不合,就能弹劾乾元。
这藩王当的着实有些苦逼。如果不是乾元穿越而来,借助系统之力,一步步扭转局势,原主怕是会落下一个郁郁而终的结局。
如今乾元已经翻身,封地更是扩大到一府之地,再增加,就真的会让很多人睡不着觉了。
算上中州,帝国也十二郡之地,两府之地就是小半个郡。
谁能放心?
因此,这些天,三皇子等人虽然没阻止朝廷对乾元的封赏,却连连上奏,请求乾帝晋升乾元的爵位,以堵上这个口子。
这一次,就连九皇子都保持沉默。
十月十六日,朝廷关于对乾元的封赏终于定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既不是晋爵,也不是扩大封地,而是正式授予乾元开府建牙之权。
何为开府建牙?
开府建牙,指的是自行开设府署,树立军旗,来处理辖区内的一应军政事务,可自由任免下属官员,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律法政策。
说白了,就是把藩王应有的权力还给乾元,解除套在乾元头顶的枷锁,让乾元在封地之内彻底放开手脚。
这样的封赏,相比晋升爵位多了一些实惠,但是跟增加一府之地相比,感觉又轻了一点,倒像是一个折中之法。
乾帝也是煞费苦心了。
…………
魏王府,后花园。
“十四弟,你说,父皇这么封赏十五弟,到底有何深意?”对于这次封赏,三皇子乾泰总体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心情很好。
乾元既然有了藩王之实,那就真的百分百断绝了夺嫡的资格,朝廷断不可能把皇位传给一位真正的藩王。
既是藩王,那世世代代都将是藩王。
这一条规矩,谁也不能破。
所以三皇子的心情才这般好,心中的那一根刺算是彻底拔掉了,相比之下,开府建牙之权就不算什么了。
三皇子乾泰着眼的是整个帝国,岂会在意一府之地。
十四皇子饮了一口灵茶,似乎有些心事,悠悠说道:“三哥,难道你不觉得,父皇这么做,有些交待后事的意味吗?”
“嗯?”
三皇子豁然抬头,手一抖,茶水溅落在手上,却浑然不觉,可见十四皇子这话给他带来的冲击,是何等强烈。
“我想想,想想。”
三皇子乾泰放下茶杯,起身,在亭中走来走去,脸色变幻不定,来来回回走了十几分钟,才渐渐镇定下来。
抬头望着远方碧蓝天空,愣愣出神,良久,方才开口说道:“十四弟,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说着,转身看向十四皇子。
两人对视一眼,都已明白彼此没说出来的那一句话:“乾帝怕是真的快不行了,夺嫡之争,两三年间就会落下帷幕。”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十四皇子忧心道:“三哥,我担心,父皇会出面,强行选定一位继任者,结束眼下的混乱局面。”
对帝国而言,这是最好的安排。
三皇子却笑了,那笑容很复杂,让人捉摸不透,“十四弟,你错了。局势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父皇所能左右的了。换做五年前,甚至是三年前,或许还行。现在不管父皇指定谁,都无法让人信服,等父皇仙逝,还是要做一场。”
十四皇子垂下眼帘,没有说话,“那,才是我最担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