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白自以为猜到了许清嘉的意思,指着她笑:“你不会是担心我哥被人欺负吧,他不欺负人就谢天谢地了。”说到后来,话里带上了几分幽怨,他就是从小被欺负到大的。
韩东青用力按了下他的脑袋,哪有刚才的温柔:“那是你欠收拾。”
不顾江一白悲愤的乱叫,韩东青对众人微笑颔首,旋即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回到余市没几天, 便到了开学的日子。这一年的九月, 许家康正式成为一名高中生。这年月的高考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哪怕才高一,秦慧如在开学前便和许家康促膝而谈过高考这个话题。
许家康被秦慧如的轻声细语说得晕晕乎乎, 等他反应过来时, 手里已经捏着一份好几页的读书计划,顿时欲哭无泪。
许清嘉也跨入初中, 成为一名初中生。对于她的学业, 秦慧如向来放心。所以没像许家康那般三令五申的叮嘱,只问了她的学习计划,随后便放了心。
而许家阳, 秦慧如虽然想让他上小学,然而终究年纪太小, 他才六岁, 实际上五周岁都还没到,所以依旧只能继续待在托儿所里玩。
许清嘉的初中生涯,颇为精彩, 盖因江一白这个逗比。
许家康托他照顾许清嘉, 江一白把胸口拍的砰砰砰响:“你放心,小清嘉是你妹妹,那就是我妹妹。”
对此, 许清嘉送了他一个白眼, 她真不想要这样一个便宜哥哥。
事实却证明, 这种便宜哥哥偶尔还是有作用的。
开学没一个月, 就有高年级小姐姐偷偷来看许清嘉。
许清嘉又不瞎,怎么可能没察觉,她一脸懵。
她懵,小姐姐们也懵啊,怎么跟想象中不一样啊,有点儿小。
这事说来话长,在许清嘉眼里江小白是个逗比。可在别人眼里,这家伙就是一阳光灿烂的大帅哥,成绩优,运动棒,家世好。
江一白的身份在学校根本不是秘密,他倒是个低调的,从来不跟人炫耀自家背景,也从不坐他爸的小汽车上下学。然而架不住学校里有同一个大院出来的孩子,就这么把他的底给抖了出来。
这就是个校园男神的标配啊!怎么可能没有暗恋他的小姑娘。
小姑娘暗搓搓的恋着,猛不丁的,心目中的男神宣布,初一三班的许清嘉是他罩着的。
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不学好的学生,喜欢欺负低年级同学,师大附中也不例外。江一白这是防止有人看许清嘉长的小就去欺负她,且他知道许清嘉养兔子挣钱,她的零用钱比他还多。
他倒是一番好意,却使春心萌动的小姑娘如坠醋桶。这不就悄悄摸到初一来打量‘情敌’。
只是这情敌好像有点小!
迎着对方纠结的眼神,纳闷的许清嘉直接走了过去,在这几个人身上,她没感觉到恶意。
“有事找我?”许清嘉直接大大方方地问了。
小姐姐涨红了脸,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可能想多了,妹妹真的是单纯的妹妹。脸一红,脚一跺,扭头跑了。
许清嘉:“……”什么情况啊,这是?
最后还是许清嘉的娃娃脸小同桌给她解了惑,她有个姐姐在初三:“初三的江一白说你是他妹妹,他罩的,欺负你就是欺负他。”
望着小同桌微微泛红的脸颊,许清嘉觉得自己捕捉到了真相:“他是我哥哥的好朋友,我哥哥拜托他照顾我。”说着她露出一个特别幼。齿纯良的笑容来:“毕竟我上学早,比大家都小了两三岁,我家里人不大放心。”
小同桌眼睛闪啊闪:“你那么小,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然后许清嘉就发现自己待遇直线上升,做值日时有小姐姐主动要求帮忙,拿饭盒的时候也有好心人帮她从人堆里抢出来,走在路上还有不认识的小姐姐对她笑……
许清嘉觉得不可思议极了,万万想不到江小白行情居然这么好。姑娘们,你们肯定没见过他逗比的一面。许清嘉都琢磨着是不是拿只猫来让江一白崩了人设,想想还是作罢。
许清嘉的初中生活便这样美好而又和谐的拉开序幕,转眼就到了197八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首都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余市也随之发生变化。
江老爷子是改革派,江平业自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忠实拥趸。
江平业顶着压力在余市内全面开展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并且恢复了关闭十几年的集市,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富余农畜产品。
前者还罢,自去年起一些著名人士被陆陆续续平反,人们多多少少有了心理准备。可后一条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一些保守派看来,这是活生生的资本主义复辟。
江平业在办公室没少跟人拍着桌子吵,他强势地压下所有批评指责,一力主张在全市范围内恢复集市。
孙秀花寄过来的家信里特意说了这事儿,她老人家打算拿一些兔子和猪肉去集市上试试看,怎么着价钱也要比之前的略高一点。
要知道肉这种东西,那完全是供不应求。之前他们是没办法,只能卖给这一家,价钱也只能被人家压低。去集市上卖,那自然是价高者得啊,她就不信香喷喷的肉没人要。
许清嘉不得不感慨,不愧是能养出许向华的老太太。别人都还在观望呢,尤其因为之前的思想风潮,在不少人看来,做生意颇有些丢人,人老太太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许向华自然是同意的,他回信告诉孙秀花,他已经在和许再春商量这事。倒不是不信任自家人,而是老太太年纪大了,肯定不能让她辛苦。许向党太老实,让他去卖东西,许向华真有点担心他被骗了。两个侄子半大不小,搭把手还行,挑担子还不行。
思来想去,还是许再春最合适,两人本来就有合作,且许再春精明为人也仗义,事情交给他,许向华放心。
在信里,许向华还叮嘱让许家武给许再春打下手学一学。大房这两个侄子,许家武成绩差,读书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在地里刨食太辛苦,刚好政策开放了,做点小生意不失为一条出路。许家双读书成绩不错,人也刻苦,倒是可以走走读书这条路。
“这政策一出,以后村里的日子要好过不少。”许向华一边折信,一边笑着说道。卖给供销社,价钱到底是被压低了,还有可能不收只能拿回家,不是谁都有胆量去黑市上卖的。
许清嘉笑嘻嘻给他递信封:“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要不了多久农村就会实行包产到户,大伙儿劳动的积极性高涨。越努力收获越多嘛!以后不只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还会有富余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
话音刚落,许清嘉又瞥见许家康焉哒哒的眼神,哪不知道他在郁闷什么。
农民可以在集市上光明正大卖东西,城里户口却只有买的份儿,他们不能卖。
这让许家康这个钻到钱眼里的人分外不舒坦,读书这么累,他周末都得跑出去卖两只小兔子过过瘾。眼见着这么好的机会,却只有干瞪眼看着的份,他哪能不郁闷。许家康那模样就像是丢掉了一千块钱。
“也许再过一阵子,政策就又改了。你看连集市都恢复了,以后政策肯定会越来越宽松的,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人人都能做生意了。”许清嘉安慰许家康,声音笃定。
事实上,等大批知青回城,为了安顿这百万来口人,国家马上就会出台相应政策。哪有那么多岗位安顿回城知青,一群无业游民游荡在城市里,时间一久准得出大事。既然无法安排工作,那么只能允许这些人自谋出路。
改变要一点一点来,哪能一蹴而就,其实上头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你们两个还真得掉进钱眼儿里去了。”许向华哭笑不得,指了指两人:“眼下你们俩最重要的任务是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等你们上了大学,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
许家康幽幽道:“挣钱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许清嘉也叹了一声:“亲手挣钱让我有满足感,比考一百分还满足。”
许家康严肃点头。
“你考过一百分吗?”许向华怼许家康。
许家康悻悻的摸了摸鼻子,他又不是读小学,一百分有这么好考。
许向华拿着封好口的信封,一人头上敲了一下:“两个财迷。”
许家康撸撸被弄乱的头发,朝许向华挤了挤眼睛:“我看这政策都心动,四叔难道你就没什么想法?”
“我该有什么想法,村里的养殖场办的挺好,一年不少钱了。集市一开,估摸着还能比预期多赚两成,我没你们这么贪心,我很满足了。”许向华一副知足常乐的超然样。
许家康才不信,他四叔能是这么安分守己的一个人!他凑过去,拿手肘推了推许向华:“四叔,这又没外人,你就跟我说一下嘛,我不能挣钱,你能挣钱,我也高兴啊。”
许向华又在他头上敲了下,没好气道:“没大没小,赶紧给我复习去,再几天就是期末考试,要是没考到班级前十,你兔子都别想卖了,好好在家反省。”
“前十,开什么玩笑!”许家康惨叫起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或者该说在他四婶‘爱的教育’和四叔风凉话下,他这个垫底考进去的终于爬到了班级中游:“我连前二十都没进过。”
许向华仁慈的降低标准:“那就前二十吧,考进二十,这个寒假你就是天天泡在集市上我也不管你。”
许家康张了张嘴,怎么有一种自己掉进坑的感觉,他晃了晃脑袋,依旧不死心的追问:“四叔,你就跟我说说你的计划呗,让我也高兴高兴。”
“那你也考个前二十,让我高兴高兴。”许向华站了起来:“赶紧回去看书,考不好,今年没压岁钱没新衣裳。”威胁完他迈着长腿出去寄信了。
出了屋,被外头暖洋洋的阳光一晒,许向华眯着眼笑起来。
因为江平业的关系,所以他知道现在还只是个开始。这点动静只是在试水,也是让民众逐渐接受变化。思维僵化太久了,一时半会儿扭转不过来,一下子改变太大,也容易引起混乱。
要是反响好,动作就会越来越大。以后环境也会越来越自由,甚至如许清嘉说的那样,人人可以做生意都不是妄想。
到时候,他就去拉几个人做运输。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这一行利润有多高,他再清楚不过。一趟下来,几千上万都不难。要是局势再好一点,还能扩大规模。
之前他玩笑一般和江工业说了一嘴,江平业沉默片刻才笑起来,说他这计划终有一天会实现。
民众还没消化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变,报纸上便出现了自卫反击战的消息。1979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许向华拿着报纸去找了许家康,叔侄俩在房间里交谈半响,最后一前一后出了房间。一个星期前,刚和许向军通过电话,许向华没觉出不同之处。这会儿回想起来,才品出一丝不对劲,许向军说了好几次拜托他照顾许家康。这般想来,他也要去前线?
这混蛋,这么大的事都不说一声!要是真出个意外,不是让许家康留下一辈子遗憾!那通电话,父子俩说的可不怎么愉快,反正父子俩就没怎么愉快的交谈过。
刚想完,许向华赶紧在心里呸了一声,说什么晦气话。
去厨房倒水出来的许清嘉见两人神色万分凝重,尤其是许家康,凝重之中还夹杂着一丝罕见的无措。
许清嘉抓紧了水杯,报纸她看见了。哪怕换了一个时空,对越自卫反击战依然发生了。
报纸上不只报道了西南那边的情况,还宣布与苏联接壤的几个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止苏联为了支援越南而进攻我国。
其中包括新疆军区,其实在不少人看来,眼下这局势,最大的威胁不在西南,而是在北方。
据她所知,北方没有打起来。可在时下很多人看来,北方的形势一触即发。尤其是对于有家人在那几个军区的军属而言,只怕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许向华摸了摸许清嘉的头顶:“爸爸跟哥哥出去一趟,你在家看着阳阳。”秦慧如和几个成绩优异的同学,被他们老师带着去沪市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不在家。
许清嘉点点头。
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许家阳晃了晃腿,跳下来跑过来,拉着许向华的手问:“爸爸和哥哥去哪?”
许向华:“爸爸和哥哥有正经事要出去办,不是去玩,你跟姐姐在家看电视。”
许家阳勉为其难点点头:“那你们早点回来哦!”
许向华笑着点了点头,带着许家康离开。
目送两人离开,许清嘉陪着许家阳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人却是心不在焉的。
对于许家康而言,许向军显然不是个好父亲。便是作为儿子,作为丈夫,许向军都算不上合格。
然而对于国家而言,他是个好军人。
前年夏天他们回来时,她撞见过许向军在院子里冲凉。背上、腿上都是一条一条的伤疤,那是他保家卫国的勋章。
就是因为有无数个许向军一样的人守卫边疆,他们才能在后方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许清嘉对这位二伯的感情也很复杂,愤懑于他没有对许家康尽到父亲的责任,却又敬佩他戍守边疆的辛劳。
想来许家康心情也复杂的很,要不也不会是那副表情。再怨再恨,那也是他的亲生父亲,一听他可能要去前线,很难不担忧害怕。
不经意间,许清嘉想起了远在云南的韩东青。之前的不祥猜测成真,他竟然去了前线。
这消息还是江一白告诉她的,说的时候,这小子都快哭出来了。江一白是独生子,打小就拿韩东青当亲哥哥。
别说江一白了,就是何云溪也忧心忡忡。感情上忍不住埋怨韩家人心狠,居然舍得把个孩子放战场上。理智上却又知道,韩家人最是铁面无私,绝不可能走后门把自家孩子弄回来,就是韩东青自己恐怕也是不愿意的。
韩东青用力按了下他的脑袋,哪有刚才的温柔:“那是你欠收拾。”
不顾江一白悲愤的乱叫,韩东青对众人微笑颔首,旋即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回到余市没几天, 便到了开学的日子。这一年的九月, 许家康正式成为一名高中生。这年月的高考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哪怕才高一,秦慧如在开学前便和许家康促膝而谈过高考这个话题。
许家康被秦慧如的轻声细语说得晕晕乎乎, 等他反应过来时, 手里已经捏着一份好几页的读书计划,顿时欲哭无泪。
许清嘉也跨入初中, 成为一名初中生。对于她的学业, 秦慧如向来放心。所以没像许家康那般三令五申的叮嘱,只问了她的学习计划,随后便放了心。
而许家阳, 秦慧如虽然想让他上小学,然而终究年纪太小, 他才六岁, 实际上五周岁都还没到,所以依旧只能继续待在托儿所里玩。
许清嘉的初中生涯,颇为精彩, 盖因江一白这个逗比。
许家康托他照顾许清嘉, 江一白把胸口拍的砰砰砰响:“你放心,小清嘉是你妹妹,那就是我妹妹。”
对此, 许清嘉送了他一个白眼, 她真不想要这样一个便宜哥哥。
事实却证明, 这种便宜哥哥偶尔还是有作用的。
开学没一个月, 就有高年级小姐姐偷偷来看许清嘉。
许清嘉又不瞎,怎么可能没察觉,她一脸懵。
她懵,小姐姐们也懵啊,怎么跟想象中不一样啊,有点儿小。
这事说来话长,在许清嘉眼里江小白是个逗比。可在别人眼里,这家伙就是一阳光灿烂的大帅哥,成绩优,运动棒,家世好。
江一白的身份在学校根本不是秘密,他倒是个低调的,从来不跟人炫耀自家背景,也从不坐他爸的小汽车上下学。然而架不住学校里有同一个大院出来的孩子,就这么把他的底给抖了出来。
这就是个校园男神的标配啊!怎么可能没有暗恋他的小姑娘。
小姑娘暗搓搓的恋着,猛不丁的,心目中的男神宣布,初一三班的许清嘉是他罩着的。
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不学好的学生,喜欢欺负低年级同学,师大附中也不例外。江一白这是防止有人看许清嘉长的小就去欺负她,且他知道许清嘉养兔子挣钱,她的零用钱比他还多。
他倒是一番好意,却使春心萌动的小姑娘如坠醋桶。这不就悄悄摸到初一来打量‘情敌’。
只是这情敌好像有点小!
迎着对方纠结的眼神,纳闷的许清嘉直接走了过去,在这几个人身上,她没感觉到恶意。
“有事找我?”许清嘉直接大大方方地问了。
小姐姐涨红了脸,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可能想多了,妹妹真的是单纯的妹妹。脸一红,脚一跺,扭头跑了。
许清嘉:“……”什么情况啊,这是?
最后还是许清嘉的娃娃脸小同桌给她解了惑,她有个姐姐在初三:“初三的江一白说你是他妹妹,他罩的,欺负你就是欺负他。”
望着小同桌微微泛红的脸颊,许清嘉觉得自己捕捉到了真相:“他是我哥哥的好朋友,我哥哥拜托他照顾我。”说着她露出一个特别幼。齿纯良的笑容来:“毕竟我上学早,比大家都小了两三岁,我家里人不大放心。”
小同桌眼睛闪啊闪:“你那么小,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然后许清嘉就发现自己待遇直线上升,做值日时有小姐姐主动要求帮忙,拿饭盒的时候也有好心人帮她从人堆里抢出来,走在路上还有不认识的小姐姐对她笑……
许清嘉觉得不可思议极了,万万想不到江小白行情居然这么好。姑娘们,你们肯定没见过他逗比的一面。许清嘉都琢磨着是不是拿只猫来让江一白崩了人设,想想还是作罢。
许清嘉的初中生活便这样美好而又和谐的拉开序幕,转眼就到了197八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首都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余市也随之发生变化。
江老爷子是改革派,江平业自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忠实拥趸。
江平业顶着压力在余市内全面开展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并且恢复了关闭十几年的集市,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富余农畜产品。
前者还罢,自去年起一些著名人士被陆陆续续平反,人们多多少少有了心理准备。可后一条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一些保守派看来,这是活生生的资本主义复辟。
江平业在办公室没少跟人拍着桌子吵,他强势地压下所有批评指责,一力主张在全市范围内恢复集市。
孙秀花寄过来的家信里特意说了这事儿,她老人家打算拿一些兔子和猪肉去集市上试试看,怎么着价钱也要比之前的略高一点。
要知道肉这种东西,那完全是供不应求。之前他们是没办法,只能卖给这一家,价钱也只能被人家压低。去集市上卖,那自然是价高者得啊,她就不信香喷喷的肉没人要。
许清嘉不得不感慨,不愧是能养出许向华的老太太。别人都还在观望呢,尤其因为之前的思想风潮,在不少人看来,做生意颇有些丢人,人老太太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许向华自然是同意的,他回信告诉孙秀花,他已经在和许再春商量这事。倒不是不信任自家人,而是老太太年纪大了,肯定不能让她辛苦。许向党太老实,让他去卖东西,许向华真有点担心他被骗了。两个侄子半大不小,搭把手还行,挑担子还不行。
思来想去,还是许再春最合适,两人本来就有合作,且许再春精明为人也仗义,事情交给他,许向华放心。
在信里,许向华还叮嘱让许家武给许再春打下手学一学。大房这两个侄子,许家武成绩差,读书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在地里刨食太辛苦,刚好政策开放了,做点小生意不失为一条出路。许家双读书成绩不错,人也刻苦,倒是可以走走读书这条路。
“这政策一出,以后村里的日子要好过不少。”许向华一边折信,一边笑着说道。卖给供销社,价钱到底是被压低了,还有可能不收只能拿回家,不是谁都有胆量去黑市上卖的。
许清嘉笑嘻嘻给他递信封:“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要不了多久农村就会实行包产到户,大伙儿劳动的积极性高涨。越努力收获越多嘛!以后不只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还会有富余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
话音刚落,许清嘉又瞥见许家康焉哒哒的眼神,哪不知道他在郁闷什么。
农民可以在集市上光明正大卖东西,城里户口却只有买的份儿,他们不能卖。
这让许家康这个钻到钱眼里的人分外不舒坦,读书这么累,他周末都得跑出去卖两只小兔子过过瘾。眼见着这么好的机会,却只有干瞪眼看着的份,他哪能不郁闷。许家康那模样就像是丢掉了一千块钱。
“也许再过一阵子,政策就又改了。你看连集市都恢复了,以后政策肯定会越来越宽松的,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人人都能做生意了。”许清嘉安慰许家康,声音笃定。
事实上,等大批知青回城,为了安顿这百万来口人,国家马上就会出台相应政策。哪有那么多岗位安顿回城知青,一群无业游民游荡在城市里,时间一久准得出大事。既然无法安排工作,那么只能允许这些人自谋出路。
改变要一点一点来,哪能一蹴而就,其实上头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你们两个还真得掉进钱眼儿里去了。”许向华哭笑不得,指了指两人:“眼下你们俩最重要的任务是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等你们上了大学,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
许家康幽幽道:“挣钱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许清嘉也叹了一声:“亲手挣钱让我有满足感,比考一百分还满足。”
许家康严肃点头。
“你考过一百分吗?”许向华怼许家康。
许家康悻悻的摸了摸鼻子,他又不是读小学,一百分有这么好考。
许向华拿着封好口的信封,一人头上敲了一下:“两个财迷。”
许家康撸撸被弄乱的头发,朝许向华挤了挤眼睛:“我看这政策都心动,四叔难道你就没什么想法?”
“我该有什么想法,村里的养殖场办的挺好,一年不少钱了。集市一开,估摸着还能比预期多赚两成,我没你们这么贪心,我很满足了。”许向华一副知足常乐的超然样。
许家康才不信,他四叔能是这么安分守己的一个人!他凑过去,拿手肘推了推许向华:“四叔,这又没外人,你就跟我说一下嘛,我不能挣钱,你能挣钱,我也高兴啊。”
许向华又在他头上敲了下,没好气道:“没大没小,赶紧给我复习去,再几天就是期末考试,要是没考到班级前十,你兔子都别想卖了,好好在家反省。”
“前十,开什么玩笑!”许家康惨叫起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或者该说在他四婶‘爱的教育’和四叔风凉话下,他这个垫底考进去的终于爬到了班级中游:“我连前二十都没进过。”
许向华仁慈的降低标准:“那就前二十吧,考进二十,这个寒假你就是天天泡在集市上我也不管你。”
许家康张了张嘴,怎么有一种自己掉进坑的感觉,他晃了晃脑袋,依旧不死心的追问:“四叔,你就跟我说说你的计划呗,让我也高兴高兴。”
“那你也考个前二十,让我高兴高兴。”许向华站了起来:“赶紧回去看书,考不好,今年没压岁钱没新衣裳。”威胁完他迈着长腿出去寄信了。
出了屋,被外头暖洋洋的阳光一晒,许向华眯着眼笑起来。
因为江平业的关系,所以他知道现在还只是个开始。这点动静只是在试水,也是让民众逐渐接受变化。思维僵化太久了,一时半会儿扭转不过来,一下子改变太大,也容易引起混乱。
要是反响好,动作就会越来越大。以后环境也会越来越自由,甚至如许清嘉说的那样,人人可以做生意都不是妄想。
到时候,他就去拉几个人做运输。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这一行利润有多高,他再清楚不过。一趟下来,几千上万都不难。要是局势再好一点,还能扩大规模。
之前他玩笑一般和江工业说了一嘴,江平业沉默片刻才笑起来,说他这计划终有一天会实现。
民众还没消化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变,报纸上便出现了自卫反击战的消息。1979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许向华拿着报纸去找了许家康,叔侄俩在房间里交谈半响,最后一前一后出了房间。一个星期前,刚和许向军通过电话,许向华没觉出不同之处。这会儿回想起来,才品出一丝不对劲,许向军说了好几次拜托他照顾许家康。这般想来,他也要去前线?
这混蛋,这么大的事都不说一声!要是真出个意外,不是让许家康留下一辈子遗憾!那通电话,父子俩说的可不怎么愉快,反正父子俩就没怎么愉快的交谈过。
刚想完,许向华赶紧在心里呸了一声,说什么晦气话。
去厨房倒水出来的许清嘉见两人神色万分凝重,尤其是许家康,凝重之中还夹杂着一丝罕见的无措。
许清嘉抓紧了水杯,报纸她看见了。哪怕换了一个时空,对越自卫反击战依然发生了。
报纸上不只报道了西南那边的情况,还宣布与苏联接壤的几个军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止苏联为了支援越南而进攻我国。
其中包括新疆军区,其实在不少人看来,眼下这局势,最大的威胁不在西南,而是在北方。
据她所知,北方没有打起来。可在时下很多人看来,北方的形势一触即发。尤其是对于有家人在那几个军区的军属而言,只怕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许向华摸了摸许清嘉的头顶:“爸爸跟哥哥出去一趟,你在家看着阳阳。”秦慧如和几个成绩优异的同学,被他们老师带着去沪市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不在家。
许清嘉点点头。
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许家阳晃了晃腿,跳下来跑过来,拉着许向华的手问:“爸爸和哥哥去哪?”
许向华:“爸爸和哥哥有正经事要出去办,不是去玩,你跟姐姐在家看电视。”
许家阳勉为其难点点头:“那你们早点回来哦!”
许向华笑着点了点头,带着许家康离开。
目送两人离开,许清嘉陪着许家阳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人却是心不在焉的。
对于许家康而言,许向军显然不是个好父亲。便是作为儿子,作为丈夫,许向军都算不上合格。
然而对于国家而言,他是个好军人。
前年夏天他们回来时,她撞见过许向军在院子里冲凉。背上、腿上都是一条一条的伤疤,那是他保家卫国的勋章。
就是因为有无数个许向军一样的人守卫边疆,他们才能在后方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许清嘉对这位二伯的感情也很复杂,愤懑于他没有对许家康尽到父亲的责任,却又敬佩他戍守边疆的辛劳。
想来许家康心情也复杂的很,要不也不会是那副表情。再怨再恨,那也是他的亲生父亲,一听他可能要去前线,很难不担忧害怕。
不经意间,许清嘉想起了远在云南的韩东青。之前的不祥猜测成真,他竟然去了前线。
这消息还是江一白告诉她的,说的时候,这小子都快哭出来了。江一白是独生子,打小就拿韩东青当亲哥哥。
别说江一白了,就是何云溪也忧心忡忡。感情上忍不住埋怨韩家人心狠,居然舍得把个孩子放战场上。理智上却又知道,韩家人最是铁面无私,绝不可能走后门把自家孩子弄回来,就是韩东青自己恐怕也是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