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虞先生说的那样,什么调动朝廷大军监视,又什么先削小州,再削大州等等,这些主张,其实根本没必要,反而会将陛下与各地总管们的关系,推到剑拔弩张的境地,而且很可能会弄巧成拙,父皇是天下共主,父皇的意志便可以决定一切,一道旨意可以解决的问题,完全用不着拐弯抹角画蛇添足的自找这么多麻烦。”
虞世基闻言,隐隐面带怒色,然后,重重的哼了一声。
杨昭说着抬起头,直视自己的父皇,沉稳有力的接着说道:“总而言之,削除各地总管之事,其难并不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于父皇的决心,父皇若是有心,一句话便可轻松解决它,陛下若无心,此事便难如登天!”
隋炀帝杨广深深的注视着自己的长子,此时此刻,他已经被杨昭的这番言论给震惊了。
因为,他竟将自己的心事,琢磨得如此透彻?满朝大臣之中,有哪个人能够有如此锐利的目光,所言所思能直透人的心灵?
太子杨昭说的这些话,杨广当然比他更明白,没人比他更清楚此事的难度,对别人来说,此事或许难如登天,如虞世基、裴矩一行人,他们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行事才不会让天下变得大乱,怎样动作才会把影响减到最低,虞世基所谓的计策,根本就是一堆言之无物的废话,他那样反而会逼着他们造反。
隋炀帝杨广看着杨昭,他终于第一次,对自己这个肥胖的儿子,产生了庆幸之意,良久,方才淡淡道:“今日所说的事,事关重大,朕无法现在决定,过段时日再议,你们都退下吧。”
“臣告退。”杨昭、虞世基、裴矩三人一齐施礼,然后缓缓退出了大殿。
出了殿门,裴矩依旧是一副小心翼翼的神情,虞世基则是很不快的哼了一声,招呼都没打,快步走向宫门。
裴矩跟杨昭二人,择是呆在一起,裴矩见四周无人,嘴里轻声说道:“太子殿下!我觉得陛下,现在可能不怎么敢废除总管制,至少不愿在这几年废除总管制。”
杨昭惊讶的问道:“为什么?父皇现在已知道总管制的种种弊端,怎么还不愿削藩?”
裴矩轻声笑道:“太子殿下!废除总管制,事关大隋社稷国诈,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此话怎讲?”
“总管制是代天子守牧天下各地边境,掌一地之兵政大权,集兵权政权于一身,可以说是藩地里最高的统治者,先皇当初为何要给各地总管如此大的权力?”
杨昭从想了想,又道:“所以!皇祖父为了更彻底的掌握天下,也是为了拉拢关陇门阀,所以才将他们给分封各地!”。
裴矩点头应道:“不错,与历朝帝王不一样的是,先皇起事之前,并非关陇门阀世家,也没有影响深远的各门阀盘,盘根错节的支持,可是如今,他对关陇门阀就更不放心了,可是偌大的国家,总需要几个人来帮他治理呀,虽说天下之事无论巨细,皆决于朝廷,陛下至高无上不假,却不可能凭他一个人的精力,打理这么大的一座江山,所以只能与关陇门阀合作?。
杨昭默然沉默半晌,又道:“可是现在!”
裴矩笑着接口道:“可是现在不行了,这世上没有永远行之有效的国策,国策的改变和废立,皆决于当时天下的形势,形势变,则国策变,总管之制也是这样,如今新皇壮志凌云,一天到晚的就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先皇定立的总管制的益处,就渐渐的消退,而弊端已现端倪,它逐渐出现了隐忧,甚至会形成大患,于是,废除总管制便势在必行了。”
“那你为何说时机未道?”
裴矩继续叹道:“时机确实未到啊!殿下,废除总管制,恐怕真的只能等将关陇门阀的影响力,逐渐的圧缩,再缓缓图之了。”
杨昭迟疑的问道:“哦!那我父皇之所以,还没有举动,是因为他们的君臣感情,所以犹豫不决么?。
裴矩摇头否决道:“不愿伤了君臣感情是一方面,但是陛下是个很冷静、很理智的人,他所思者,不仅仅于此,微臣敢问太子殿下一句,各州总管若被削除,你让陛下如何安排他们?”
杨昭理所当然的应道:“当然是令他们解除兵政大权,举家回京师居住!”
裴矩盯着他,淡淡道:“那各州总管原来的封地怎么办?交给谁来治理?各州总管若是有不臣的可能,那些地方上的豪强,岂不是更有可能?历朝历代臣子夺皇帝的权,废帝自尊九五,他们是怎么做的?三国时的董卓、曹操之流,他们怎敢如此大胆妄为?”
杨昭眼睛都直了,半晌垂头丧气的说道:“他们当然是手握重兵,趁帝弱臣强,起而篡位!”
“所以,陛下不愿现在废除总管制,实是因为他不怎么敢怎么干,但是,陛下的内心里,一定会将废除总管制进行到底,因为有历朝这么多逆臣,拥兵篡位的先例,你觉得陛下会放心让这些外姓臣子,掌握兵权政权么?”
“陛下其实是希望你将来即位之后,再慢慢找个好的办法,稳妥而温和的把这件事情解决,各地的野心跟实力有关,有了实力,他们的野心便会膨胀,实力弱了,他们自然便老老实实,所以,你将来要做的,便是削弱关陇门阀的实力,比如说,凉王殿下韩世谔如今,拥甲十余万,当实力大到了一定的界限,必然会有异心,肯定有所谋哉,不可能安安分分做他的藩王,你试想一下,如果他有能力篡位,却最终未篡,结果会怎样?。
会怎样?杨昭绞尽脑汁思考,能篡而未篡,结果自然是,被朝廷削弱?或是、中途早薨、或是,自立一国?想到此处,杨昭忍不住问道:“结果会怎样?”
虞世基闻言,隐隐面带怒色,然后,重重的哼了一声。
杨昭说着抬起头,直视自己的父皇,沉稳有力的接着说道:“总而言之,削除各地总管之事,其难并不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于父皇的决心,父皇若是有心,一句话便可轻松解决它,陛下若无心,此事便难如登天!”
隋炀帝杨广深深的注视着自己的长子,此时此刻,他已经被杨昭的这番言论给震惊了。
因为,他竟将自己的心事,琢磨得如此透彻?满朝大臣之中,有哪个人能够有如此锐利的目光,所言所思能直透人的心灵?
太子杨昭说的这些话,杨广当然比他更明白,没人比他更清楚此事的难度,对别人来说,此事或许难如登天,如虞世基、裴矩一行人,他们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行事才不会让天下变得大乱,怎样动作才会把影响减到最低,虞世基所谓的计策,根本就是一堆言之无物的废话,他那样反而会逼着他们造反。
隋炀帝杨广看着杨昭,他终于第一次,对自己这个肥胖的儿子,产生了庆幸之意,良久,方才淡淡道:“今日所说的事,事关重大,朕无法现在决定,过段时日再议,你们都退下吧。”
“臣告退。”杨昭、虞世基、裴矩三人一齐施礼,然后缓缓退出了大殿。
出了殿门,裴矩依旧是一副小心翼翼的神情,虞世基则是很不快的哼了一声,招呼都没打,快步走向宫门。
裴矩跟杨昭二人,择是呆在一起,裴矩见四周无人,嘴里轻声说道:“太子殿下!我觉得陛下,现在可能不怎么敢废除总管制,至少不愿在这几年废除总管制。”
杨昭惊讶的问道:“为什么?父皇现在已知道总管制的种种弊端,怎么还不愿削藩?”
裴矩轻声笑道:“太子殿下!废除总管制,事关大隋社稷国诈,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此话怎讲?”
“总管制是代天子守牧天下各地边境,掌一地之兵政大权,集兵权政权于一身,可以说是藩地里最高的统治者,先皇当初为何要给各地总管如此大的权力?”
杨昭从想了想,又道:“所以!皇祖父为了更彻底的掌握天下,也是为了拉拢关陇门阀,所以才将他们给分封各地!”。
裴矩点头应道:“不错,与历朝帝王不一样的是,先皇起事之前,并非关陇门阀世家,也没有影响深远的各门阀盘,盘根错节的支持,可是如今,他对关陇门阀就更不放心了,可是偌大的国家,总需要几个人来帮他治理呀,虽说天下之事无论巨细,皆决于朝廷,陛下至高无上不假,却不可能凭他一个人的精力,打理这么大的一座江山,所以只能与关陇门阀合作?。
杨昭默然沉默半晌,又道:“可是现在!”
裴矩笑着接口道:“可是现在不行了,这世上没有永远行之有效的国策,国策的改变和废立,皆决于当时天下的形势,形势变,则国策变,总管之制也是这样,如今新皇壮志凌云,一天到晚的就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先皇定立的总管制的益处,就渐渐的消退,而弊端已现端倪,它逐渐出现了隐忧,甚至会形成大患,于是,废除总管制便势在必行了。”
“那你为何说时机未道?”
裴矩继续叹道:“时机确实未到啊!殿下,废除总管制,恐怕真的只能等将关陇门阀的影响力,逐渐的圧缩,再缓缓图之了。”
杨昭迟疑的问道:“哦!那我父皇之所以,还没有举动,是因为他们的君臣感情,所以犹豫不决么?。
裴矩摇头否决道:“不愿伤了君臣感情是一方面,但是陛下是个很冷静、很理智的人,他所思者,不仅仅于此,微臣敢问太子殿下一句,各州总管若被削除,你让陛下如何安排他们?”
杨昭理所当然的应道:“当然是令他们解除兵政大权,举家回京师居住!”
裴矩盯着他,淡淡道:“那各州总管原来的封地怎么办?交给谁来治理?各州总管若是有不臣的可能,那些地方上的豪强,岂不是更有可能?历朝历代臣子夺皇帝的权,废帝自尊九五,他们是怎么做的?三国时的董卓、曹操之流,他们怎敢如此大胆妄为?”
杨昭眼睛都直了,半晌垂头丧气的说道:“他们当然是手握重兵,趁帝弱臣强,起而篡位!”
“所以,陛下不愿现在废除总管制,实是因为他不怎么敢怎么干,但是,陛下的内心里,一定会将废除总管制进行到底,因为有历朝这么多逆臣,拥兵篡位的先例,你觉得陛下会放心让这些外姓臣子,掌握兵权政权么?”
“陛下其实是希望你将来即位之后,再慢慢找个好的办法,稳妥而温和的把这件事情解决,各地的野心跟实力有关,有了实力,他们的野心便会膨胀,实力弱了,他们自然便老老实实,所以,你将来要做的,便是削弱关陇门阀的实力,比如说,凉王殿下韩世谔如今,拥甲十余万,当实力大到了一定的界限,必然会有异心,肯定有所谋哉,不可能安安分分做他的藩王,你试想一下,如果他有能力篡位,却最终未篡,结果会怎样?。
会怎样?杨昭绞尽脑汁思考,能篡而未篡,结果自然是,被朝廷削弱?或是、中途早薨、或是,自立一国?想到此处,杨昭忍不住问道:“结果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