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憎寿点了点头,应道:“四!世家的弟都是有这种觉悟的,周老将军更是值得人尊敬。”
道此处,接着应道:“至于那萧世廉,刑部那边回报,由于杨素的暗中运作,加上事情过去好些天了,新皇现在的注意力全在东都那里,已经不太顾得上这些杨谅的余党,因此萧世廉逃过了,去年上次的那场处决,被判流放三千里去充军。”
韩世谔沉吟了一下,问道:“那萧世廉被流放去了哪里?”
韩憎寿想了想,然后正色回道:“听是去了幽州,哦!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根据这几天新皇跟我们商量的内容来看,他真的准备要废除各州的总管了。”
韩世谔大吃一惊的应道:“果然要走这一步了吗?”
韩憎寿正色回道:“是的,这次杨谅举兵,对新皇的打击太大,他感觉到这些州郡,尤其是像并、凉州这样的大州总管,军权、政权、财权集于一身,权力太大,甚至对他的皇权,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他已经决定了废除各州的总管,只等正式下诏书了。”
韩世谔不由的苦笑道:“这可是杨广在自寻死路啊,废了各州总管,也就是结怨于各大关陇豪门,以前先皇可是以自己儿为各个大州的总管,以宗室作为皇家的护卫,杨广看起来,连自己的儿都信不过,对了,那刘方将军的征林邑,有消息了吗?”
韩憎寿点了点头,应道:“五天前已经有军报,传到长安城了,刘方自从去年年底,开始着手向林邑进军,正月的时候,他派遣钦州刺史宁长真,率步骑军万余从陆路进军,出九真郡向林邑进军,而自己则率大军主力四万多人,从番禺出海,二月的时候达到了林邑的海口,到底,刘方还是走了马援的老路,以陆路进攻为辅,主力则是飘洋过海直击对方要害。”
“这一行动完全出乎了林邑国的意料之外,林邑王梵志匆忙之间,征发了都城周围的一些卫戍部队去守海滩,结果被刘方大败,刘方军趁胜直击,向林邑国的都城进发。”
韩世谔微微地点了点头,又道:“后来呢?这个月应该差不多,该和林邑国撤回来的主力决战了吧。”
韩憎寿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四所料的分毫不差,从上个月末开始,敌军开始把在北方拒险防守宁长真偏师的主力部队调回来,准备和刘方军决战了。”
“林邑军前出阇黎江,在江崖立栅,连营数十里,与刘方军隔江对峙,刘方军的人马,都是大隋的正规主力部队,刘方鸣鼓而进,所部精甲曜日,士气冲天,林邑国边荒国,没有见过如此威猛的军阵,一阵而溃,刘方军趁机渡河,继续前进。”
“又前进了三十里后,林邑国终于出动了,自己最后的精锐部队,也就是巨象部队,听这些巨象身高两三丈,重达几千斤,皮糙肉厚,不畏矛槊,从四面八方包抄刘方的部队,刘方军初战不利,退却十余里后,扎营防守。”
韩世谔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然后又道:“原来他们也有象兵,《三国志》上曾过当年蜀汉的诸葛武候,曾在征南蛮时也碰到过这种巨兽,也是很让诸葛武候头疼了一番,开皇年间时侯,侄和史万岁征伐南蛮时,也碰到过象兵部队,刘方将军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韩憎寿微微一笑,道:“刘将军在当天夜里,在四周遍挖坑,里面插上尖刺,坑上覆盖草皮作为伪装,坑的大和大象那腿的粗细相当,林邑军因为前一天占了些便宜,当天晚上麻痹大意,喝酒庆功,完全没有注意到刘方军的动作。”
韩世谔闻言,也是不由的心中暗喜,意犹未尽的追问道:“后来呢?”
听了这话,韩憎寿白了他一眼,继续道:“第二天刘将军主动派兵挑战,结果敌军故伎重演,以象兵打头冲阵,纷纷陷入到那些坑当中,一时间动弹不得。刘将军趁机下令以强弩去射那些大象,结果大象纷纷负痛逃窜,转身回头去踩自己的后军,结果林邑军溃乱不可收拾,刘将军挥军全面攻击,大获全胜。”
“此役刘方将军斩俘四五万人,一举消灭了林邑军的主力,越过马援铜柱,现在已经打到林邑国都外了,听那林邑王,已经放弃都城逃入林中,而刘将军的大军,已经进入林邑都城。”
韩世谔长舒一口气,脸上笑开了花,抚须笑道:“刘方将军果然没有让杨素失望,确实能打,打通了林邑之后,咱们也多了条后路。”
韩憎寿也是跟着笑道:“还是越国公有识人之明啊,刘方被闲置多年,却有真才实干,这才能一战成功,这回他建立了不下当年东汉马援的大功,扬威于四海之外,想必也能满足新皇的那种,好大喜功的心情吧。”
韩世谔点了点头,突然对着韩憎寿问道:“二叔!那么后来随军的李纲老先生如何了?”
韩憎寿摇了摇头,又道:“没有明确的消息,只是听前一阵行军的时候,李纲没少吃苦头,刘将军一直找他的碴,给他穿鞋,甚至李纲还气得想要自杀过,后来给身边的人抢回来了,然后就留在了军中,现在情况如何,军报上没有。”
韩世谔脸色一沉,道:“没准这刘方的作为,就是苏威指使的,以我对杨素的了解,他应该不至于这样下狠手。”
韩憎寿也是点了点头,又道:“那么依四看来,对于这个刘方,新皇会授予何官职呢?”
韩世谔凝神思考了一下,又道:“这次平定杨谅的叛乱,众将领都是加官晋爵,而刘方则不一样,他是独立率一支孤军远征海外,原来他就有个州刺史的官位,这次建此大功,至少不会比李景的官位要低,如果回朝之后,至少也能到上大将军,甚至是柱国之职,再给外派一个普通大州刺史。”
韩世谔暗暗叹了口气,又转向韩憎寿,玩味的问道:“二叔!最重要的一件事,杨玄感那的任命出来了没有?”
“今天刚出的道消息,好像给封为宋州刺史,诏书明日就会发到他们那里。”
“还有,其实这做别人的上司嘛,难也难,容易也容易,其实白了,就是看你会如何用人!”
韩世谔也是“哦”了一声,然后放下了手中的茶碗,正襟危坐竖起耳朵,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式。
韩憎寿清了清嗓,应道:“并不是一个人就真的到地方上当父母官了,多数情况下,属下的那些吏员,都是一直在那个州郡里的,军中有句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地方上其实也是一样,铁打的吏流水的官。”
“一州刺史与郡守,任职一般都是三年,依我大隋律令,每年要进行他们进行官绩上的考核,如果三年里考核的成绩都不错,列为优等的话,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韩世谔这些年来在凉州那里,管的大多都是以军事上面为多,再加上凉州一带的官员,因为韩擒虎的余威还在,所以对韩世谔也是不敢太过放肆,毕竟在凉州那一带,韩世谔可以分分钟的让他们消失,所以韩世谔对这种为官之道,并不是太过了解,听到这里,韩世谔开口问道:“二叔!那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看断的案吗?”
韩憎寿哈哈一笑,又道:“四!一州的首脑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断案上!当然,每天是要升堂处理这些民间的诉讼,但是主要精力绝不能放在这上面,如果那人成天只顾断案,那最后的考核肯定是末等。”
韩世谔疑惑的问道:“二叔!这又是为何?”
韩憎寿叹了一口气,应道:“对于朝廷来,一州也好、一郡也好,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出乱,更不能有人谋反,不然无论是招安还是剿灭,都是费时费力费钱,那些所任州郡出现叛乱,而自己无法解决的总管、刺史、郡守,不丢官就不错了。”
韩世谔点了点头,应道:“是这么个道理,只要一般不官逼民反的话,也不太容易出现大规模的叛乱。”
韩憎寿点了点头,接着道:“开皇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盗匪,整个国家的治安情况很好,因为先皇励行节俭,对民间也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即使有些不合理的法令,比如偷盗一文钱就要斩首这一条,也是很快地能废除掉,所以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用铤而走险,啸聚山林了。”
“开皇年间有数的几次叛乱,大多都是发生在蛮夷聚集之地,如岭南,如蜀中,这些地方的长官如杨秀这样的人,横行不法,恣意胡为,压迫和残害那些少数民族的民众,然后就会有心怀不轨之徒趁乱起事,聚众叛乱,四!凉州境内也有很多突厥人,这方面一定要当心,切不可重蹈杨谅的覆辙。”
韩憎寿到这里时,神情变得异常严肃,眨都不眨一下眼睛。
韩世谔也是一拱手,正色道:“多谢二叔关心,侄谨记。”
韩憎寿轻轻地出了一口气,神色稍缓,又道:“至于这吏员,则多数是本地的有力人士世袭,算得上是一些低一个档次的地方世家,他们严格意义上不是本朝的官员,不在官僚的编制内,朝廷也不发给俸禄,但是他们却往往是一县一郡,或者一州的实际掌控者。”
韩世谔同意的点了点头,听得聚精会神,一言不发。
韩憎寿继续道:“依本朝的制度,当地的郡守与县令,往往都是世家弟,在担任了几年的皇宫亲卫后外放的,可以民间的这些人,地方上的大户人家,却又够不上世家弟,没有爵位可以荫做官的这种,那只有两个出路,要么是从军搏个军功,挣到爵位,要么就是去官府里当个吏员。”
“你看这些吏员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俸禄,严格意义上来是平民百姓,那他们当吏员是由谁来批准呢,又由谁来付他们的薪水?想必他们也不会不拿钱就做事吧,也得有一家老需要养活,其实啊,玄机就在这里,这些吏员的收入,实际上都是要从当地的税收的里分。”
韩世谔闻言,突然问道:“二叔!那这乡里不是还有里正,城里的坊里也有坊正,他们不就是负责这些具体的事务吗?这些人算是官还是吏?”
韩憎寿先是稍稍一愣,转而笑道:“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里正一职,从春秋时期就开始设立了,那时候是八十户为一里,属于正式的官员编制,不是吏员,也是有朝廷俸禄的。”
“本朝自立国以来,京外以二十五户为一里,每里设里正一人,一百户为一党,设党长一人,里正和党长也是最基本的官员,不在流内九品之内,而是属于流外官,有俸禄,只是这些基层的官员,手下也要有公差,这些公差要么是村里乡里服徭役的役丁,要么干脆就是这些人的侄,等这些里正,党长们年老退休了,一般也会父职继,儿继续干老爹的活。”
韩世谔长舒一口气,笑道:“原来如此。”
韩憎寿再次笑道:“你可别想得太轻松了,那些县官们那些俸禄,是养不活自己全家和底下的一众僚属的,上县令是从六品。中县令是正七品,下县令是从七品,只有六七百石的俸禄。”
“现在天下粮价便宜,一斗米三十斤,不过十钱左右,一石米也不过一百钱,这县令七百石的俸禄,换成钱的话也不过是七万钱左右,可要养活至少几百口人呢。”
道此处,接着应道:“至于那萧世廉,刑部那边回报,由于杨素的暗中运作,加上事情过去好些天了,新皇现在的注意力全在东都那里,已经不太顾得上这些杨谅的余党,因此萧世廉逃过了,去年上次的那场处决,被判流放三千里去充军。”
韩世谔沉吟了一下,问道:“那萧世廉被流放去了哪里?”
韩憎寿想了想,然后正色回道:“听是去了幽州,哦!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根据这几天新皇跟我们商量的内容来看,他真的准备要废除各州的总管了。”
韩世谔大吃一惊的应道:“果然要走这一步了吗?”
韩憎寿正色回道:“是的,这次杨谅举兵,对新皇的打击太大,他感觉到这些州郡,尤其是像并、凉州这样的大州总管,军权、政权、财权集于一身,权力太大,甚至对他的皇权,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他已经决定了废除各州的总管,只等正式下诏书了。”
韩世谔不由的苦笑道:“这可是杨广在自寻死路啊,废了各州总管,也就是结怨于各大关陇豪门,以前先皇可是以自己儿为各个大州的总管,以宗室作为皇家的护卫,杨广看起来,连自己的儿都信不过,对了,那刘方将军的征林邑,有消息了吗?”
韩憎寿点了点头,应道:“五天前已经有军报,传到长安城了,刘方自从去年年底,开始着手向林邑进军,正月的时候,他派遣钦州刺史宁长真,率步骑军万余从陆路进军,出九真郡向林邑进军,而自己则率大军主力四万多人,从番禺出海,二月的时候达到了林邑的海口,到底,刘方还是走了马援的老路,以陆路进攻为辅,主力则是飘洋过海直击对方要害。”
“这一行动完全出乎了林邑国的意料之外,林邑王梵志匆忙之间,征发了都城周围的一些卫戍部队去守海滩,结果被刘方大败,刘方军趁胜直击,向林邑国的都城进发。”
韩世谔微微地点了点头,又道:“后来呢?这个月应该差不多,该和林邑国撤回来的主力决战了吧。”
韩憎寿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四所料的分毫不差,从上个月末开始,敌军开始把在北方拒险防守宁长真偏师的主力部队调回来,准备和刘方军决战了。”
“林邑军前出阇黎江,在江崖立栅,连营数十里,与刘方军隔江对峙,刘方军的人马,都是大隋的正规主力部队,刘方鸣鼓而进,所部精甲曜日,士气冲天,林邑国边荒国,没有见过如此威猛的军阵,一阵而溃,刘方军趁机渡河,继续前进。”
“又前进了三十里后,林邑国终于出动了,自己最后的精锐部队,也就是巨象部队,听这些巨象身高两三丈,重达几千斤,皮糙肉厚,不畏矛槊,从四面八方包抄刘方的部队,刘方军初战不利,退却十余里后,扎营防守。”
韩世谔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然后又道:“原来他们也有象兵,《三国志》上曾过当年蜀汉的诸葛武候,曾在征南蛮时也碰到过这种巨兽,也是很让诸葛武候头疼了一番,开皇年间时侯,侄和史万岁征伐南蛮时,也碰到过象兵部队,刘方将军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韩憎寿微微一笑,道:“刘将军在当天夜里,在四周遍挖坑,里面插上尖刺,坑上覆盖草皮作为伪装,坑的大和大象那腿的粗细相当,林邑军因为前一天占了些便宜,当天晚上麻痹大意,喝酒庆功,完全没有注意到刘方军的动作。”
韩世谔闻言,也是不由的心中暗喜,意犹未尽的追问道:“后来呢?”
听了这话,韩憎寿白了他一眼,继续道:“第二天刘将军主动派兵挑战,结果敌军故伎重演,以象兵打头冲阵,纷纷陷入到那些坑当中,一时间动弹不得。刘将军趁机下令以强弩去射那些大象,结果大象纷纷负痛逃窜,转身回头去踩自己的后军,结果林邑军溃乱不可收拾,刘将军挥军全面攻击,大获全胜。”
“此役刘方将军斩俘四五万人,一举消灭了林邑军的主力,越过马援铜柱,现在已经打到林邑国都外了,听那林邑王,已经放弃都城逃入林中,而刘将军的大军,已经进入林邑都城。”
韩世谔长舒一口气,脸上笑开了花,抚须笑道:“刘方将军果然没有让杨素失望,确实能打,打通了林邑之后,咱们也多了条后路。”
韩憎寿也是跟着笑道:“还是越国公有识人之明啊,刘方被闲置多年,却有真才实干,这才能一战成功,这回他建立了不下当年东汉马援的大功,扬威于四海之外,想必也能满足新皇的那种,好大喜功的心情吧。”
韩世谔点了点头,突然对着韩憎寿问道:“二叔!那么后来随军的李纲老先生如何了?”
韩憎寿摇了摇头,又道:“没有明确的消息,只是听前一阵行军的时候,李纲没少吃苦头,刘将军一直找他的碴,给他穿鞋,甚至李纲还气得想要自杀过,后来给身边的人抢回来了,然后就留在了军中,现在情况如何,军报上没有。”
韩世谔脸色一沉,道:“没准这刘方的作为,就是苏威指使的,以我对杨素的了解,他应该不至于这样下狠手。”
韩憎寿也是点了点头,又道:“那么依四看来,对于这个刘方,新皇会授予何官职呢?”
韩世谔凝神思考了一下,又道:“这次平定杨谅的叛乱,众将领都是加官晋爵,而刘方则不一样,他是独立率一支孤军远征海外,原来他就有个州刺史的官位,这次建此大功,至少不会比李景的官位要低,如果回朝之后,至少也能到上大将军,甚至是柱国之职,再给外派一个普通大州刺史。”
韩世谔暗暗叹了口气,又转向韩憎寿,玩味的问道:“二叔!最重要的一件事,杨玄感那的任命出来了没有?”
“今天刚出的道消息,好像给封为宋州刺史,诏书明日就会发到他们那里。”
“还有,其实这做别人的上司嘛,难也难,容易也容易,其实白了,就是看你会如何用人!”
韩世谔也是“哦”了一声,然后放下了手中的茶碗,正襟危坐竖起耳朵,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式。
韩憎寿清了清嗓,应道:“并不是一个人就真的到地方上当父母官了,多数情况下,属下的那些吏员,都是一直在那个州郡里的,军中有句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地方上其实也是一样,铁打的吏流水的官。”
“一州刺史与郡守,任职一般都是三年,依我大隋律令,每年要进行他们进行官绩上的考核,如果三年里考核的成绩都不错,列为优等的话,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韩世谔这些年来在凉州那里,管的大多都是以军事上面为多,再加上凉州一带的官员,因为韩擒虎的余威还在,所以对韩世谔也是不敢太过放肆,毕竟在凉州那一带,韩世谔可以分分钟的让他们消失,所以韩世谔对这种为官之道,并不是太过了解,听到这里,韩世谔开口问道:“二叔!那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看断的案吗?”
韩憎寿哈哈一笑,又道:“四!一州的首脑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断案上!当然,每天是要升堂处理这些民间的诉讼,但是主要精力绝不能放在这上面,如果那人成天只顾断案,那最后的考核肯定是末等。”
韩世谔疑惑的问道:“二叔!这又是为何?”
韩憎寿叹了一口气,应道:“对于朝廷来,一州也好、一郡也好,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出乱,更不能有人谋反,不然无论是招安还是剿灭,都是费时费力费钱,那些所任州郡出现叛乱,而自己无法解决的总管、刺史、郡守,不丢官就不错了。”
韩世谔点了点头,应道:“是这么个道理,只要一般不官逼民反的话,也不太容易出现大规模的叛乱。”
韩憎寿点了点头,接着道:“开皇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盗匪,整个国家的治安情况很好,因为先皇励行节俭,对民间也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即使有些不合理的法令,比如偷盗一文钱就要斩首这一条,也是很快地能废除掉,所以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用铤而走险,啸聚山林了。”
“开皇年间有数的几次叛乱,大多都是发生在蛮夷聚集之地,如岭南,如蜀中,这些地方的长官如杨秀这样的人,横行不法,恣意胡为,压迫和残害那些少数民族的民众,然后就会有心怀不轨之徒趁乱起事,聚众叛乱,四!凉州境内也有很多突厥人,这方面一定要当心,切不可重蹈杨谅的覆辙。”
韩憎寿到这里时,神情变得异常严肃,眨都不眨一下眼睛。
韩世谔也是一拱手,正色道:“多谢二叔关心,侄谨记。”
韩憎寿轻轻地出了一口气,神色稍缓,又道:“至于这吏员,则多数是本地的有力人士世袭,算得上是一些低一个档次的地方世家,他们严格意义上不是本朝的官员,不在官僚的编制内,朝廷也不发给俸禄,但是他们却往往是一县一郡,或者一州的实际掌控者。”
韩世谔同意的点了点头,听得聚精会神,一言不发。
韩憎寿继续道:“依本朝的制度,当地的郡守与县令,往往都是世家弟,在担任了几年的皇宫亲卫后外放的,可以民间的这些人,地方上的大户人家,却又够不上世家弟,没有爵位可以荫做官的这种,那只有两个出路,要么是从军搏个军功,挣到爵位,要么就是去官府里当个吏员。”
“你看这些吏员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俸禄,严格意义上来是平民百姓,那他们当吏员是由谁来批准呢,又由谁来付他们的薪水?想必他们也不会不拿钱就做事吧,也得有一家老需要养活,其实啊,玄机就在这里,这些吏员的收入,实际上都是要从当地的税收的里分。”
韩世谔闻言,突然问道:“二叔!那这乡里不是还有里正,城里的坊里也有坊正,他们不就是负责这些具体的事务吗?这些人算是官还是吏?”
韩憎寿先是稍稍一愣,转而笑道:“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里正一职,从春秋时期就开始设立了,那时候是八十户为一里,属于正式的官员编制,不是吏员,也是有朝廷俸禄的。”
“本朝自立国以来,京外以二十五户为一里,每里设里正一人,一百户为一党,设党长一人,里正和党长也是最基本的官员,不在流内九品之内,而是属于流外官,有俸禄,只是这些基层的官员,手下也要有公差,这些公差要么是村里乡里服徭役的役丁,要么干脆就是这些人的侄,等这些里正,党长们年老退休了,一般也会父职继,儿继续干老爹的活。”
韩世谔长舒一口气,笑道:“原来如此。”
韩憎寿再次笑道:“你可别想得太轻松了,那些县官们那些俸禄,是养不活自己全家和底下的一众僚属的,上县令是从六品。中县令是正七品,下县令是从七品,只有六七百石的俸禄。”
“现在天下粮价便宜,一斗米三十斤,不过十钱左右,一石米也不过一百钱,这县令七百石的俸禄,换成钱的话也不过是七万钱左右,可要养活至少几百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