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看着城头之上,有个小兵飞快地跑了出去,知道他一定是去找长孙晟通报了,他早料到会是这结果,只是简单地“哼”了一声,冷冷地继续说道:“这可是陛下的圣旨,军情如火,反正本将军不急,事后追究起责任来,我看长孙将军,能不能保住你这颗脑袋。”
那军官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惨白,即使隔着高高的城墙,也能看到他的鼻尖,都开始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此时,杨玄感身边的卫士们,趁机在后面,纷纷叫道:“掌门官,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把个守长安城的长孙将军命令,看得比圣旨还要高,若是误了正事,就连你们的长孙将军,都要吃干系,别说你一个小小的门官了。你也不想想,若非军情紧急,我们用得着从仁寿宫那里,连夜赶来吗?”
那名军官给这样一吓,再说也不敢心存侥幸,连忙对左右军士道:“快,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重重的吊桥,随着一阵铰链的响动声,悠悠地放下,最后“嘭”地一声,带着漫天的黄土,狠狠地砸在了地上,烟尘尽处,那两扇厚厚的城门,也是“吱呀”一声,缓缓地开启。
杨玄感松了口气,手捧着那道圣旨诏书,正要策马入内,却看到城门处影影绰绰地立着几十个骑在马上的人,似乎也是甲胄在身,此时天光还没有大亮,杨玄感又熄了火把,飞扬的尘土中,一时倒也认不清对面是谁。
杨玄感此时率先打马上前,走到了吊桥上,而对面的人也迎了上来,借着薄薄的晨曦,杨玄感发现为首的一人脸色黝黑,脸上两道刀疤如蚯蚓一样动来动去,双眼如鹰隼一样锐利,赫然正是长孙晟。
长孙晟胯下,赫然正是以前杨坚骑过的一匹朱龙汗血宝马,神骏异常,只见他头戴豹皮金盔,身着明光大铠,足下鹿皮马靴,面带微笑,冲着杨玄感一拱手,说道:“杨将军,连夜从仁寿宫回城,有何贵干?”
原来这长孙晟就在这西边的延兴门附近巡察,一听到那小兵的报信,马上就奔了过来,本想阻止那门官,放下金光门的吊桥,可还是迟了一步,只好直接从城门迎出。
杨玄感一看长孙晟在此,心中也是暗叫一声苦也,可说他的表情之上,却是不动声色,也是脸上堆了笑容,回礼道:“陛下有令!急调宿卫东宫的宇文将军,与仁寿宫的于将军所部对调,末将正是回城传旨来的。”说着,他亮了亮自己手上捧的圣旨。
长孙晟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然后“哦”了一声,笑道:“陛下临行前,把这大兴城内外的防务交与本将,还特别嘱咐过,如有军队调令,必须把圣旨交给本将过目方可,杨将军,还请行个方便。”
杨素写这道诏书,就是为了应付长孙晟的,于是杨玄感也说不急,大大方方地把诏书,递给了长孙晟。
长孙晟摊开诏书,仔细地看了起来,杨玄感仔细地观察着他脸上的表情,想从中看出他的心思,而其他的四名卫士,则说微笑着骑在马上,看着四周的风景,似乎对此事,并不是很上心,但是明眼人,都是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四人的身形,已经隐隐约约的将杨玄感,给护在中间。
长孙晟看完后,哈哈一笑,把圣旨还给了杨玄感,说道:“果然是皇上的玺印,不会有错。”
杨玄感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卷好了圣旨,放进自己怀中,拱手行了个礼,笑道:“长孙将军,末将还有军务在身,这就去东宫调宇文将军了,失陪了。”
长孙晟却是伸出一只手,拦住了杨玄感的去路,笑道:“杨将军,还请稍安勿躁。”
杨玄感见此情形,他的心里往下一沉,脸上却是若无其事的问道:“长孙将军还有何指教吗?”
长孙晟脸上的笑容,慢慢地退散,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杨将军,这诏书上说,是仁寿宫的于将军所部,和现在东宫的宇文将军所部,需要换防对调,可是请问为何杨将军,没有带于将军的部队过来?”
杨玄感这一路之上,早想好了说词,此时的他,语调平静地说道:“仁寿宫是陛下和太子现今所在之处。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陛下特地吩咐过,要先把东宫的留守部队带过去,完成了换防后,再由于将军的部队回城。”
长孙晟闻言,轻轻地“哦”了一声,然后继续问道:“那这段时间,东宫岂不是无人防守了?太子的家眷,现在都在东宫,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杨玄感此时对答如流的应道:“陛下说过,先让宇文述将军,留一队人马,防守东宫内部,而东宫外的防守,还需要长孙将军多多费心了,等到于将军的大部队回来,就可正常交接。”
长孙晟闻言的脸上,却是摆出了一副惊讶的表情,疑惑的问道:“是吗?可是刚才我在诏书里,并没有看到,要由派兵协防东宫这句话呀。”
杨玄感听了这话,心中不由“格登”一下,暗叫不妙,父亲仓促间拟旨时,忘了考虑到这点了,被长孙晟直接问住。但杨玄感眼珠一转,哈哈一笑,说道:“长孙将军,事发突然,陛下直接就下了这诏书,交与末将时说了这么一句,末将一路行来未及看这诏书,还以为已经写进圣旨之中呢。”
长孙晟点了点头,看着他们五人,眼中的一道神光一闪而过,然后客气的说道:“既然是贤侄亲至,我肯定是深信不疑的,更何况还有圣旨在此,绝无作假可能,是本将多虑了,杨将军,多有得罪。”
杨玄感微微一笑,推脱道:“没什么,长孙将军辛苦。”
杨玄感此时此刻,他实在是不想,再跟长孙晟这样磨下去,于说一夹马腹,直接就想向前驰去。
长孙晟看着他的动作,突然说道:“杨将军且慢,还有一事。”
杨玄感被折腾地快要吐血,却只能作出一副轻松恭敬的神态,停了下来,笑容可掬地问道:“不知长孙将军,还有何见教?”
那军官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惨白,即使隔着高高的城墙,也能看到他的鼻尖,都开始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此时,杨玄感身边的卫士们,趁机在后面,纷纷叫道:“掌门官,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把个守长安城的长孙将军命令,看得比圣旨还要高,若是误了正事,就连你们的长孙将军,都要吃干系,别说你一个小小的门官了。你也不想想,若非军情紧急,我们用得着从仁寿宫那里,连夜赶来吗?”
那名军官给这样一吓,再说也不敢心存侥幸,连忙对左右军士道:“快,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重重的吊桥,随着一阵铰链的响动声,悠悠地放下,最后“嘭”地一声,带着漫天的黄土,狠狠地砸在了地上,烟尘尽处,那两扇厚厚的城门,也是“吱呀”一声,缓缓地开启。
杨玄感松了口气,手捧着那道圣旨诏书,正要策马入内,却看到城门处影影绰绰地立着几十个骑在马上的人,似乎也是甲胄在身,此时天光还没有大亮,杨玄感又熄了火把,飞扬的尘土中,一时倒也认不清对面是谁。
杨玄感此时率先打马上前,走到了吊桥上,而对面的人也迎了上来,借着薄薄的晨曦,杨玄感发现为首的一人脸色黝黑,脸上两道刀疤如蚯蚓一样动来动去,双眼如鹰隼一样锐利,赫然正是长孙晟。
长孙晟胯下,赫然正是以前杨坚骑过的一匹朱龙汗血宝马,神骏异常,只见他头戴豹皮金盔,身着明光大铠,足下鹿皮马靴,面带微笑,冲着杨玄感一拱手,说道:“杨将军,连夜从仁寿宫回城,有何贵干?”
原来这长孙晟就在这西边的延兴门附近巡察,一听到那小兵的报信,马上就奔了过来,本想阻止那门官,放下金光门的吊桥,可还是迟了一步,只好直接从城门迎出。
杨玄感一看长孙晟在此,心中也是暗叫一声苦也,可说他的表情之上,却是不动声色,也是脸上堆了笑容,回礼道:“陛下有令!急调宿卫东宫的宇文将军,与仁寿宫的于将军所部对调,末将正是回城传旨来的。”说着,他亮了亮自己手上捧的圣旨。
长孙晟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然后“哦”了一声,笑道:“陛下临行前,把这大兴城内外的防务交与本将,还特别嘱咐过,如有军队调令,必须把圣旨交给本将过目方可,杨将军,还请行个方便。”
杨素写这道诏书,就是为了应付长孙晟的,于是杨玄感也说不急,大大方方地把诏书,递给了长孙晟。
长孙晟摊开诏书,仔细地看了起来,杨玄感仔细地观察着他脸上的表情,想从中看出他的心思,而其他的四名卫士,则说微笑着骑在马上,看着四周的风景,似乎对此事,并不是很上心,但是明眼人,都是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四人的身形,已经隐隐约约的将杨玄感,给护在中间。
长孙晟看完后,哈哈一笑,把圣旨还给了杨玄感,说道:“果然是皇上的玺印,不会有错。”
杨玄感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卷好了圣旨,放进自己怀中,拱手行了个礼,笑道:“长孙将军,末将还有军务在身,这就去东宫调宇文将军了,失陪了。”
长孙晟却是伸出一只手,拦住了杨玄感的去路,笑道:“杨将军,还请稍安勿躁。”
杨玄感见此情形,他的心里往下一沉,脸上却是若无其事的问道:“长孙将军还有何指教吗?”
长孙晟脸上的笑容,慢慢地退散,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杨将军,这诏书上说,是仁寿宫的于将军所部,和现在东宫的宇文将军所部,需要换防对调,可是请问为何杨将军,没有带于将军的部队过来?”
杨玄感这一路之上,早想好了说词,此时的他,语调平静地说道:“仁寿宫是陛下和太子现今所在之处。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陛下特地吩咐过,要先把东宫的留守部队带过去,完成了换防后,再由于将军的部队回城。”
长孙晟闻言,轻轻地“哦”了一声,然后继续问道:“那这段时间,东宫岂不是无人防守了?太子的家眷,现在都在东宫,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杨玄感此时对答如流的应道:“陛下说过,先让宇文述将军,留一队人马,防守东宫内部,而东宫外的防守,还需要长孙将军多多费心了,等到于将军的大部队回来,就可正常交接。”
长孙晟闻言的脸上,却是摆出了一副惊讶的表情,疑惑的问道:“是吗?可是刚才我在诏书里,并没有看到,要由派兵协防东宫这句话呀。”
杨玄感听了这话,心中不由“格登”一下,暗叫不妙,父亲仓促间拟旨时,忘了考虑到这点了,被长孙晟直接问住。但杨玄感眼珠一转,哈哈一笑,说道:“长孙将军,事发突然,陛下直接就下了这诏书,交与末将时说了这么一句,末将一路行来未及看这诏书,还以为已经写进圣旨之中呢。”
长孙晟点了点头,看着他们五人,眼中的一道神光一闪而过,然后客气的说道:“既然是贤侄亲至,我肯定是深信不疑的,更何况还有圣旨在此,绝无作假可能,是本将多虑了,杨将军,多有得罪。”
杨玄感微微一笑,推脱道:“没什么,长孙将军辛苦。”
杨玄感此时此刻,他实在是不想,再跟长孙晟这样磨下去,于说一夹马腹,直接就想向前驰去。
长孙晟看着他的动作,突然说道:“杨将军且慢,还有一事。”
杨玄感被折腾地快要吐血,却只能作出一副轻松恭敬的神态,停了下来,笑容可掬地问道:“不知长孙将军,还有何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