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气氛在此起波伏的鞭炮声愈发的浓郁。金陵城越发的热闹。
腊月二十九日,贾环坐上一艘悠悠的小船,顺流而下,带着长随,前往大功坊山长家中送年节。
中国人的传统礼节是一年三节两寿。端午、中秋、春节,外加老师的生日、师娘的生日。
西段的长街上,带着历史厚重感的砖瓦院墙前,门前冷落鞍马稀。贾环和张府的门房老仆很熟,钱槐、胡小四提着礼物,跟着贾环进了张府。
山长在书房中会客,来往的都是金陵城中的饱学名儒。贾环对这种高端局不感兴趣,和张承剑在侧厅里闲聊。上午的阳光从窗栏外洒落在地面上。
临近春节纪鸣自是带着丫鬟、长随回扬州府老家过节。庞泽则是外出未归。
张承剑四十多岁,还是胖乎乎的模样,穿着蓝衫士子装,坐在楠木椅中,笑呵呵的问道:“子玉在南监中读书数月,感触如何?”
贾环和张承剑关系熟稔,笑道:“不比伯苗兄的日子潇洒。最深刻的感触是监生有三苦。出路苦,读书苦,穷苦。”
国子监监生坐监读书,在古代这种慢节奏、悠闲的生活而言相当苦逼。最近这些年,学校的风纪放松,大部分规矩形同虚设。要是在国朝初年,那更苦。
当然,现在的监生们读书苦,和闻道书院里的学习强度比,还是不如。闻道书院在科举中连战连捷是有缘故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出路苦自是不说。监生的就业前途很不好。没有那么多官位给监生。
第三苦,就是穷。绝大部分监生都是秀才。而秀才若是不会营生,都会很穷苦。穷秀才、穷秀才,这不是胡乱叫的。
贾环说的风趣,张承剑哈哈大笑,胖脸上的肥肉抖动,转而和贾环说起各种士林的趣闻。
午饭后,山长张安博在书房中考校贾环的功课。贾环每次来,这是少不了过程。而对于曾经的学霸而言,绝不会畏惧考试,贾环答的很流畅。
张安博时年六十六岁,将近古稀,穿着浅灰色的便服,带着唐巾,在书桌后温和的笑着,在午后幽静的时光中频频点头,很是满意,“不错。不错。这段时间用功了。不出文约那样的差错,后年春闱大比,取中不在话下。我听庞士元说金陵城里有诽谤你的流言,还担心你为此而分心。”
贾环就笑,“山长,那只是一件小事。”
“你啊…”张安博哑然失笑,拿起书桌上的青瓷茶杯喝茶。他这个弟子内心里是个很骄傲的人。“过年这段时间在家里好好休息几日。你表妹的身体还好吗?”
贾环答道:“还行。”黛玉现在每天都在裴姨娘、紫鹃、袭人的督促下在屋内步行半个时辰。身体稍微强了些。在冬季没有再感冒。这是个好现象。
“嗯。”
张安博并没有叮嘱贾环。以子玉的心性,确实是一个可以托付后事的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春秋古人之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读书人应当身体力行!
贾环笑着喝口茶,“山长,我倒是有件事要和山长说。”
“哦?”张安博目光慈祥,笑呵呵的看着贾环。贾环的意见,他向来是很重视的。
贾环将前天唐信然几名同学对《书院讲义》的评价说了说,道:“山长觉得在国子监中大规模推行《书院讲义》这本教材怎么样?”
张安博奇怪的道:“子玉,你这个想法是为什么?”
贾环也不说虚言,直指核心,道:“数千名监生全是接受我书院的治学理念,数年之后,则尽为我们的同道中人。山长的学术、言论也得到附和。”
四书五经,这数千年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最核心的流派是理学和王学。在理学之中又细分有不同的流派。山长是理学大儒。若是国子监中采用书院的教材,所有的学生,实际上就都是山长的门徒。
贾环知道山长无心仕途,他虽然认为山长还可以大有作为。山长的身体还很健康。但他不会违背山长的心思去推动这事。
既然山长对仕途无心,那就扩大影响力吧!
张安博低头沉吟了一会,道:“这件事难度不小啊!刊印的资金无法解决。”读书人,立德、立功、立言,此为三不朽。这是传播他的学说,他如何拒绝?
贾环就笑,“山长要是有意,我来解决。不过,《书院讲义》的书稿还要山长审定一遍。”将带来的《书院讲义》放到山长的书桌上。
张安博笑着摇头,“你啊,倒是会给我找事情做。说起刊印的事情,最近邸报上有消息,天子令吴王恢复了木雕印刷术。你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印书。另外征召博士,编纂《皇周英华》。总裁之事,方宗师很希望。”
贾环笑着点点头。
山长的学术水平、江湖地位,担任《皇周英华》的总裁是够格的。但以天子对山长的感官,势必不会任用山长。倒是他的座师文坛宗师方望很有希望入选。
…
…
刊印《书院讲义》的事宜,难点有两个,第一,印书的钱。第二,印出来后,国子监监生是不是都愿意要。
第二天就是除夕。贾环便将这些事放在脑后,等元宵节后再来筹划。一袋袋的米面、粮油、鸡鸭鱼肉、青菜、水果、糕点作为年货被管家元伯指挥着采购回来。
和安街贾环的院子门前,崭新的对联、灯笼都张贴、挂起来。府中二十口人喜气洋洋。连贾环都难得没有读书,看着天色等待着除夕的到来。
最繁忙、热闹的是厨房,各种精美的菜肴、油炸的点心、小吃、丸子、水饺时时供应着。
雅致的客厅之中,众人齐聚。晴雯拿着小碟坐在桌几边吃蒸出来的水晶烧卖,津津有味,明眸顾盼,言笑晏晏。十三四岁的少女,灵巧、妩媚。
晴雯穿着新做的精美的暗红色袄子,外头罩一件青色的掐牙背心。金陵人口众多,百业发达。下半年贾环就请裁缝给每人都添了几套衣裳。
贾环看得好笑,又见清秀的小姑娘如意有点嘴馋,就拉着她,转头问道:“晴雯,你等会正餐还能吃的下吗?”
晴雯瞥贾环一眼,嘻嘻笑道:“三爷我一会服侍你吃酒。”
贾环笑着摇头。
往日晴雯、如意是和他一起吃饭。不过,多了黛玉等人,晴雯、紫鹃她们四个便在一旁单独开一桌。否则,按照贾府的规矩,丫鬟们得先饿着,回头吃剩菜残羹。
晴雯这话是讨巧。意思是她待会不吃正餐,在一旁服侍他喝酒。这是好意。他总不能再继续说她。所以说她嘴很利索啊!
屋里的黛玉、裴姨娘、紫鹃、袭人都是笑起来,妍媸各异。黛玉笑起来是一种娇柔的美态,裴姨娘则是轻笑,带着些许知性、轻熟的女人风情。袭人是低头而笑,十六七岁的年纪,细长的身姿,柔顺、白净。
说笑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下来。仆妇们开始上菜。外头的酒席,也开始了。
…
…
除夕之际,金陵城中鞭炮声阵阵,天空中还有烟花绽放。
贾环在家中和表妹、丫鬟们一起吃饭时,秦淮河南岸的教坊司中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据说腊月底的某晚,江南名妓宋若雨前往和安街求贾环未果,准备退隐。江南四大名妓的位置便空了一个出来。
众多名妓关注到这件事时,还留意到一件事,贾青松先生的住址泄露出来了。
贾环并不知道这件事,和裴姨娘一起吃了杯酒,就换了鸡汤。黛玉年纪小,且身娇体弱,自是不饮酒。
吃过除夕宴后,几人在客厅里坐着闲聊,守岁。厅中灯火通明。炭火烧得四周温暖如春。爆竹在燃烧的炭盆中炸开,“叭叭”做响。
林黛玉穿着菱白色的长衫,挽着一个小辫发髻,留着刘海,柳眉弯弯,容貌素雅精致,秀丽动人,拿着一卷书坐在椅子上,紫鹃、袭人在一旁侍候。
看着与晴雯、如意随意说笑的贾环,裴姨娘旁听,紫鹃偶尔插话,再听着窗外时时传来的惊呼声、欢笑声,浓郁的年味从心底涌起。她记不得有多久没有这样守岁了?
在贾府里没有,在扬州时和父母在一起时有。可那时她年纪小,时常睡着了。
想着,不由的悲从心起。
贾环正和如意说着过几天带她去看灯市,忽而看到黛玉皱眉不展,精致的小脸上愁云笼罩。心里摇头。果然是爱哭的林妹妹啊!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伤感的往事?
贾环提起一个话头,“林妹妹,每日走动对你身体很有好处。想来你已经体会到。你的饮食以后也要注意起来。一日三餐按时吃饭。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何忌口,都要留意起来。我改日去太医院请吴太医列个单子出来。”
中医在养生上有独到之处。
林黛玉细声道:“嗯。”
贾环就笑了笑。别看黛玉答应的很乖巧。但是和黛玉一起生活这么久,他知道她心里有点抵触的情绪。确实,一个人连吃什么都要定死,确实少了很多乐趣。
其实,以黛玉的个性,他现在能和黛玉和睦相处,没有被使小性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并不经常在家里,主要精力在读书上。要是天天和宝玉一样忙着讨好林妹妹。八成的概率,要和她吵几架。
其次,他到底是个成年人,为人处事都很通透,不会冒犯黛玉。黛玉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冲他发脾气。
最后,他和黛玉的关系比贾府里亲近些,但也没熟到如同好朋友般可以随意说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原因之一。
说笑几句,黛玉心里的忧愁被冲淡。夜色流转,时光飞逝,新年的脚步声传来。
雍治十二年到了。(未完待续。)
腊月二十九日,贾环坐上一艘悠悠的小船,顺流而下,带着长随,前往大功坊山长家中送年节。
中国人的传统礼节是一年三节两寿。端午、中秋、春节,外加老师的生日、师娘的生日。
西段的长街上,带着历史厚重感的砖瓦院墙前,门前冷落鞍马稀。贾环和张府的门房老仆很熟,钱槐、胡小四提着礼物,跟着贾环进了张府。
山长在书房中会客,来往的都是金陵城中的饱学名儒。贾环对这种高端局不感兴趣,和张承剑在侧厅里闲聊。上午的阳光从窗栏外洒落在地面上。
临近春节纪鸣自是带着丫鬟、长随回扬州府老家过节。庞泽则是外出未归。
张承剑四十多岁,还是胖乎乎的模样,穿着蓝衫士子装,坐在楠木椅中,笑呵呵的问道:“子玉在南监中读书数月,感触如何?”
贾环和张承剑关系熟稔,笑道:“不比伯苗兄的日子潇洒。最深刻的感触是监生有三苦。出路苦,读书苦,穷苦。”
国子监监生坐监读书,在古代这种慢节奏、悠闲的生活而言相当苦逼。最近这些年,学校的风纪放松,大部分规矩形同虚设。要是在国朝初年,那更苦。
当然,现在的监生们读书苦,和闻道书院里的学习强度比,还是不如。闻道书院在科举中连战连捷是有缘故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出路苦自是不说。监生的就业前途很不好。没有那么多官位给监生。
第三苦,就是穷。绝大部分监生都是秀才。而秀才若是不会营生,都会很穷苦。穷秀才、穷秀才,这不是胡乱叫的。
贾环说的风趣,张承剑哈哈大笑,胖脸上的肥肉抖动,转而和贾环说起各种士林的趣闻。
午饭后,山长张安博在书房中考校贾环的功课。贾环每次来,这是少不了过程。而对于曾经的学霸而言,绝不会畏惧考试,贾环答的很流畅。
张安博时年六十六岁,将近古稀,穿着浅灰色的便服,带着唐巾,在书桌后温和的笑着,在午后幽静的时光中频频点头,很是满意,“不错。不错。这段时间用功了。不出文约那样的差错,后年春闱大比,取中不在话下。我听庞士元说金陵城里有诽谤你的流言,还担心你为此而分心。”
贾环就笑,“山长,那只是一件小事。”
“你啊…”张安博哑然失笑,拿起书桌上的青瓷茶杯喝茶。他这个弟子内心里是个很骄傲的人。“过年这段时间在家里好好休息几日。你表妹的身体还好吗?”
贾环答道:“还行。”黛玉现在每天都在裴姨娘、紫鹃、袭人的督促下在屋内步行半个时辰。身体稍微强了些。在冬季没有再感冒。这是个好现象。
“嗯。”
张安博并没有叮嘱贾环。以子玉的心性,确实是一个可以托付后事的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春秋古人之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读书人应当身体力行!
贾环笑着喝口茶,“山长,我倒是有件事要和山长说。”
“哦?”张安博目光慈祥,笑呵呵的看着贾环。贾环的意见,他向来是很重视的。
贾环将前天唐信然几名同学对《书院讲义》的评价说了说,道:“山长觉得在国子监中大规模推行《书院讲义》这本教材怎么样?”
张安博奇怪的道:“子玉,你这个想法是为什么?”
贾环也不说虚言,直指核心,道:“数千名监生全是接受我书院的治学理念,数年之后,则尽为我们的同道中人。山长的学术、言论也得到附和。”
四书五经,这数千年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最核心的流派是理学和王学。在理学之中又细分有不同的流派。山长是理学大儒。若是国子监中采用书院的教材,所有的学生,实际上就都是山长的门徒。
贾环知道山长无心仕途,他虽然认为山长还可以大有作为。山长的身体还很健康。但他不会违背山长的心思去推动这事。
既然山长对仕途无心,那就扩大影响力吧!
张安博低头沉吟了一会,道:“这件事难度不小啊!刊印的资金无法解决。”读书人,立德、立功、立言,此为三不朽。这是传播他的学说,他如何拒绝?
贾环就笑,“山长要是有意,我来解决。不过,《书院讲义》的书稿还要山长审定一遍。”将带来的《书院讲义》放到山长的书桌上。
张安博笑着摇头,“你啊,倒是会给我找事情做。说起刊印的事情,最近邸报上有消息,天子令吴王恢复了木雕印刷术。你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印书。另外征召博士,编纂《皇周英华》。总裁之事,方宗师很希望。”
贾环笑着点点头。
山长的学术水平、江湖地位,担任《皇周英华》的总裁是够格的。但以天子对山长的感官,势必不会任用山长。倒是他的座师文坛宗师方望很有希望入选。
…
…
刊印《书院讲义》的事宜,难点有两个,第一,印书的钱。第二,印出来后,国子监监生是不是都愿意要。
第二天就是除夕。贾环便将这些事放在脑后,等元宵节后再来筹划。一袋袋的米面、粮油、鸡鸭鱼肉、青菜、水果、糕点作为年货被管家元伯指挥着采购回来。
和安街贾环的院子门前,崭新的对联、灯笼都张贴、挂起来。府中二十口人喜气洋洋。连贾环都难得没有读书,看着天色等待着除夕的到来。
最繁忙、热闹的是厨房,各种精美的菜肴、油炸的点心、小吃、丸子、水饺时时供应着。
雅致的客厅之中,众人齐聚。晴雯拿着小碟坐在桌几边吃蒸出来的水晶烧卖,津津有味,明眸顾盼,言笑晏晏。十三四岁的少女,灵巧、妩媚。
晴雯穿着新做的精美的暗红色袄子,外头罩一件青色的掐牙背心。金陵人口众多,百业发达。下半年贾环就请裁缝给每人都添了几套衣裳。
贾环看得好笑,又见清秀的小姑娘如意有点嘴馋,就拉着她,转头问道:“晴雯,你等会正餐还能吃的下吗?”
晴雯瞥贾环一眼,嘻嘻笑道:“三爷我一会服侍你吃酒。”
贾环笑着摇头。
往日晴雯、如意是和他一起吃饭。不过,多了黛玉等人,晴雯、紫鹃她们四个便在一旁单独开一桌。否则,按照贾府的规矩,丫鬟们得先饿着,回头吃剩菜残羹。
晴雯这话是讨巧。意思是她待会不吃正餐,在一旁服侍他喝酒。这是好意。他总不能再继续说她。所以说她嘴很利索啊!
屋里的黛玉、裴姨娘、紫鹃、袭人都是笑起来,妍媸各异。黛玉笑起来是一种娇柔的美态,裴姨娘则是轻笑,带着些许知性、轻熟的女人风情。袭人是低头而笑,十六七岁的年纪,细长的身姿,柔顺、白净。
说笑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下来。仆妇们开始上菜。外头的酒席,也开始了。
…
…
除夕之际,金陵城中鞭炮声阵阵,天空中还有烟花绽放。
贾环在家中和表妹、丫鬟们一起吃饭时,秦淮河南岸的教坊司中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据说腊月底的某晚,江南名妓宋若雨前往和安街求贾环未果,准备退隐。江南四大名妓的位置便空了一个出来。
众多名妓关注到这件事时,还留意到一件事,贾青松先生的住址泄露出来了。
贾环并不知道这件事,和裴姨娘一起吃了杯酒,就换了鸡汤。黛玉年纪小,且身娇体弱,自是不饮酒。
吃过除夕宴后,几人在客厅里坐着闲聊,守岁。厅中灯火通明。炭火烧得四周温暖如春。爆竹在燃烧的炭盆中炸开,“叭叭”做响。
林黛玉穿着菱白色的长衫,挽着一个小辫发髻,留着刘海,柳眉弯弯,容貌素雅精致,秀丽动人,拿着一卷书坐在椅子上,紫鹃、袭人在一旁侍候。
看着与晴雯、如意随意说笑的贾环,裴姨娘旁听,紫鹃偶尔插话,再听着窗外时时传来的惊呼声、欢笑声,浓郁的年味从心底涌起。她记不得有多久没有这样守岁了?
在贾府里没有,在扬州时和父母在一起时有。可那时她年纪小,时常睡着了。
想着,不由的悲从心起。
贾环正和如意说着过几天带她去看灯市,忽而看到黛玉皱眉不展,精致的小脸上愁云笼罩。心里摇头。果然是爱哭的林妹妹啊!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伤感的往事?
贾环提起一个话头,“林妹妹,每日走动对你身体很有好处。想来你已经体会到。你的饮食以后也要注意起来。一日三餐按时吃饭。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何忌口,都要留意起来。我改日去太医院请吴太医列个单子出来。”
中医在养生上有独到之处。
林黛玉细声道:“嗯。”
贾环就笑了笑。别看黛玉答应的很乖巧。但是和黛玉一起生活这么久,他知道她心里有点抵触的情绪。确实,一个人连吃什么都要定死,确实少了很多乐趣。
其实,以黛玉的个性,他现在能和黛玉和睦相处,没有被使小性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并不经常在家里,主要精力在读书上。要是天天和宝玉一样忙着讨好林妹妹。八成的概率,要和她吵几架。
其次,他到底是个成年人,为人处事都很通透,不会冒犯黛玉。黛玉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冲他发脾气。
最后,他和黛玉的关系比贾府里亲近些,但也没熟到如同好朋友般可以随意说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原因之一。
说笑几句,黛玉心里的忧愁被冲淡。夜色流转,时光飞逝,新年的脚步声传来。
雍治十二年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