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场合,黄台吉早就把豪格拉到一边训斥了。不过看着周边这些贝勒将领们一脸尴尬的样子,黄台吉知道这些人也同豪格一样有着这样的疑惑,他转而一想便还是为豪格及众人解惑道。
“光凭示敌以弱当然是不够的,若是对面的明军将领是个沉得住气的,也许就不会中了我们这个计谋。
但是,对面的明军将领沉得住气,难道明国国内的百姓和官员也沉得住气吗?自广宁之战后,明人就再未踏足过河西之地。当初明人重练辽西之军,欲想恢复河西之地,却被我国一只地方驻守部队所败,这就是柳河之败。
今日明人不管是不是趁我之不备才攻下的营口城,对于明人来说都是一场大捷。那么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先派人把这个消息传回明国,让明国百姓知道了这场大捷,那么这只明军就会成为明国的英雄。
他们既然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又怎么可以在占有优势的状况下放弃刚刚收复的国土?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恐怕不需要我们动手,明国的百姓和官员就能把他们喷成丧权辱国的奸贼了。
所以,要想将对面这只明军留下来,除了辽东的寒冷天气之外,我们还需要明国百姓和官员的…”
黄台吉稍稍停顿了一下,斟酌了下语句之后,方才重新开口说道:“舆论,按照明国的新说法,就是舆论压力。借助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迫使这只明军无法在占据优势的状况下撤离,这就是整个计划…”
在击退了这一日的清军进攻之后,按照李岩等参谋军官的估计,清军的火炮起码损失了近四分之一,人员伤亡则应当不会少于六百,光是丢在城墙下的尸体就超过了300具。
孙传庭拒绝了黄得功等明军将领把这些尸体的首级割下送回京城炫耀功绩的请求,而是让原营口守备德山派城中的满人收敛尸体,然后向清军请求交换之前被遗留在路上的明军尸体。
对于孙传庭的这种请求,多尔衮自然是求之不得,一方面他可以借此延缓时间;另一方面则刚好借交换尸体的机会,了解城内的状况和把自己这边需要透露的消息传入营口去。
为此他拒绝了跟着额布出来送还尸体的数十满人想要留在城外的请求,而是要求他们重新返回营口去。多尔衮对着额布这样说道:“对于你们被迫投降明人的苦衷,我已经理解了。不过目前的形势不允许我们做出破坏双方互信的举动,你们回去之后且放宽心,汗王既然亲自带兵出征,这些明人自然是呆不了多长时间的。我估计他们在寒冬到来之前就会逃回关内去,因此你们还是先回城内去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我希望你们回去后告诉那些明军,只要他们愿意撤走,不要损坏营口城的建筑,我们还是可以谈一谈关于沈阳那些被关押的明国商人问题的。原本汗王打算亲自接见你们说这些事,不过汗王从昨日起就身体不适,所以便委托我来同你们说这些…”
多尔衮不相信这些满人个个都会守口如瓶,正如汉人中有不肯屈服的英雄好汉一般,满人中贪生怕死的人也不少见。如果这些满人个个都是忠于大清的,那么他们早就应该在明军上岸的时候就战死了。
明人派遣他们送还清军将士的尸体,这些满人如何敢在他面前流露出想要回城的心思,那岂不是坐实了通明卖清的满奸身份么。以满人宗室过去的性格,恐怕这些人是永远都不用回去见家人了。
不过现在么,当多尔衮打发他们回去之后,恐怕很快就会有人向那些明军告密,把他们在清军大营中的所见所闻如实汇报,以换取明军的信任,防止这些明军离开时和满人似的,把他们这些城中的满人来个干脆的。
多尔衮的猜测自然是不错的,他虽然多次叮嘱这些城内满人,让他们不要把在清军大营中看到的景象和汗王身体不适的消息传出去。但是当这些送还清军尸体的满人回到城中之后,还是有一大半的人都偷偷去见了明军的军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了上去。
清军首日攻城之后,因为伤亡惨重而导致士气低落,黄台吉同诸将争吵结果气晕昏倒,暂时无法视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明军将领的耳中。对于这样的消息,孙传庭等明军将领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不过随着双方尸体交换完成重新开战,清军连续几日的进攻都是士气低迷,甚至有几次连营口的城墙都没接近,进攻部队就这么在明军一轮炮击下崩溃了。清军的这种表现,终于让明军的将领开始相信,清军内部也许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否则这些清军士兵的士气就不会如此低落。
而在清军这边,换了普通将领服饰的黄台吉,每日只带着几名侍卫在战场一角观望攻城的进展,对于清军的颓废表现,不仅不以为怒,反而连连点头称赞,认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为了让明军坚信不疑,这些进攻的清军自然是要伤亡不小的,当然黄台吉也不会拿满人的性命去如此浪费。多尔衮从左近搜罗来了汉人和朝鲜人,并给他们剃头换上八旗的铠甲衣服,然后以小股八旗将士督促上前,虽然在明军的大炮下死伤不少,满人却没什么损失。
而这些汉人和朝鲜人被迫上阵,他们在进攻中的无序和胆怯,却正好可以用来欺骗城中的这些明军。就在这些汉人和朝鲜人不断在炮口下死去的同时,在黄台吉的亲自指示下,一些汉人正不断的逃向锦州,并顺便把他们听到的关于营口大捷的消息传到辽西和关内去。
在范文程等汉官的积极策划之下,明军在营口挫败大清汗王亲征大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关内,这个速度甚至没比孙传庭从海上送回的消息慢多少。河北、京城的百姓、文人士大夫们皆是精神大振,接连街头巷尾的市井小民都认为规复辽东失土的日子不远了。
这场胜利固然是激起了民心士气,但也不可避免的助长了一些人的盲目乐观主义,不少文人更是喊出了要全线出击,一举收复沈阳的口号。
近卫军所受到的赞誉更是空前绝后,领军出征的孙传庭更是成了街头说书人口中的武穆再世,戚少保第二。至于朝中的文官们,对于这场突入其来的胜利也是有些措手不及,一时起了许多心思。
近卫军出击辽东,内阁诸大臣自然是知晓的,不过之前总参谋部说的很明白,就是趁着沈阳没有防备去攻一攻营口,把沈阳的清军吸引到辽南,好让总参谋部放手解决衮楚克台吉和阿敏两人通敌一事。
因此内阁诸位大臣们对此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他们只求不要再闹出一次柳河之败,坏了当前的大好局势就成。也因为孙承宗当初有柳河之败的先例,所以这次内阁诸臣根本就没想去分什么功劳。他们潜意识的认为,上次渡条河流都不成功,这次要跨海攻击营口,恐怕结果也不怎么妙。
正因为怀抱着这样的心思,近卫军成功攻下营口时也没多少官员去向皇帝报喜,大家都认为只有等近卫军成功撤回来,这次的作战才算是圆满结束。但是谁能够想到,这一次军队居然这么争气,连黄台吉亲自带领的大军都击败了。
这可不是军队传来的捷报,对于明军自己的报捷,文官们都是要打个折扣再看的。这是从辽东逃回的汉人口中传回的消息,有几位甚至还是清国汉军旗中的小头目。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大捷的消息会传播的如此之快,但是朝中上下倒是确定,黄台吉在营口城下受挫是一定的了。
如此一来,出征营口的近卫军就立下了一桩奇功。可这样的功劳怎么能够让武臣们独占呢?以文御武可是文官们的政治正确,虽说孙承宗、孙传庭这些官员也是文官的一份子,但是在某些官员眼中,他们已经半只脚踏入了武臣的序列,不能完全向着文官们了。
以前明军太弱,女真八旗太强,就连孙承宗这等算是知兵的文臣,弄了几年还是弄出了一个柳河之败。至于熊廷弼更是因为辽东军事问题而丢了性命,作为一名文臣因为军事问题掉了脑袋,在大明朝也是极其罕见的。
因此在柳河之败后,除了想要冒险一搏的中层官员之外,朝中执政大臣们都避而不谈辽东的军事问题。大家都是从天下读书人中冒出来的人尖子,除了少数书呆子之外,有那个不是一点就通的聪明人。
口头上喊一喊恢复全辽,这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大明可以自己放弃一部分难以管理到的土地,但是绝不能被人打的割土求和。更何况辽东又不是越南,丢了越南尚有两广、福建、湖南等地屏障江南腹心之地。而丢了辽东之后,女真八旗就直接可以威胁到京畿要害了。
因此任何人敢说什么同满人议和放弃辽东之地的言论,必然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当然大家同样很清楚,口头上不放弃不代表现实中真要去收回。柳河之败中军队的无能已经吓到这些朝中的文臣了,能够保住山海关一线已经是大家的心理底线,至于宁锦之地,大家都认为迟早是要丢的。
面对一只不能打的军队,哪怕是戚南塘复生也是无计可施,因此执政大臣自然也就极力避免同辽东军务扯上关系了。这也是皇帝建立总参,而文官们反抗不激烈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军队若是不整顿是真不行了,但是连孙承宗这等人物都没扛住军中将领给他挖的坑,他们自然更不会去担当这个责任。
皇帝愿意自己担负责任来整顿军队,对于文官们来说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崇祯真能把这件事做成而已。近卫军在营口挫败清军的进攻,使得文官们都有些坐不住了。
既然大明的军队又能打了,大家自然就想着插上一脚,就辽东军务发表下自己的看法,看看能不能入了皇帝的眼,也好让自己蹭些功劳。民间对这场大捷越是赞许,官员们也就跳的越欢,就连一向很少提及军务的钱谦益,也忍不住在崇祯面前谈起了恢复全辽的想法。
“光凭示敌以弱当然是不够的,若是对面的明军将领是个沉得住气的,也许就不会中了我们这个计谋。
但是,对面的明军将领沉得住气,难道明国国内的百姓和官员也沉得住气吗?自广宁之战后,明人就再未踏足过河西之地。当初明人重练辽西之军,欲想恢复河西之地,却被我国一只地方驻守部队所败,这就是柳河之败。
今日明人不管是不是趁我之不备才攻下的营口城,对于明人来说都是一场大捷。那么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我们先派人把这个消息传回明国,让明国百姓知道了这场大捷,那么这只明军就会成为明国的英雄。
他们既然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又怎么可以在占有优势的状况下放弃刚刚收复的国土?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恐怕不需要我们动手,明国的百姓和官员就能把他们喷成丧权辱国的奸贼了。
所以,要想将对面这只明军留下来,除了辽东的寒冷天气之外,我们还需要明国百姓和官员的…”
黄台吉稍稍停顿了一下,斟酌了下语句之后,方才重新开口说道:“舆论,按照明国的新说法,就是舆论压力。借助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迫使这只明军无法在占据优势的状况下撤离,这就是整个计划…”
在击退了这一日的清军进攻之后,按照李岩等参谋军官的估计,清军的火炮起码损失了近四分之一,人员伤亡则应当不会少于六百,光是丢在城墙下的尸体就超过了300具。
孙传庭拒绝了黄得功等明军将领把这些尸体的首级割下送回京城炫耀功绩的请求,而是让原营口守备德山派城中的满人收敛尸体,然后向清军请求交换之前被遗留在路上的明军尸体。
对于孙传庭的这种请求,多尔衮自然是求之不得,一方面他可以借此延缓时间;另一方面则刚好借交换尸体的机会,了解城内的状况和把自己这边需要透露的消息传入营口去。
为此他拒绝了跟着额布出来送还尸体的数十满人想要留在城外的请求,而是要求他们重新返回营口去。多尔衮对着额布这样说道:“对于你们被迫投降明人的苦衷,我已经理解了。不过目前的形势不允许我们做出破坏双方互信的举动,你们回去之后且放宽心,汗王既然亲自带兵出征,这些明人自然是呆不了多长时间的。我估计他们在寒冬到来之前就会逃回关内去,因此你们还是先回城内去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我希望你们回去后告诉那些明军,只要他们愿意撤走,不要损坏营口城的建筑,我们还是可以谈一谈关于沈阳那些被关押的明国商人问题的。原本汗王打算亲自接见你们说这些事,不过汗王从昨日起就身体不适,所以便委托我来同你们说这些…”
多尔衮不相信这些满人个个都会守口如瓶,正如汉人中有不肯屈服的英雄好汉一般,满人中贪生怕死的人也不少见。如果这些满人个个都是忠于大清的,那么他们早就应该在明军上岸的时候就战死了。
明人派遣他们送还清军将士的尸体,这些满人如何敢在他面前流露出想要回城的心思,那岂不是坐实了通明卖清的满奸身份么。以满人宗室过去的性格,恐怕这些人是永远都不用回去见家人了。
不过现在么,当多尔衮打发他们回去之后,恐怕很快就会有人向那些明军告密,把他们在清军大营中的所见所闻如实汇报,以换取明军的信任,防止这些明军离开时和满人似的,把他们这些城中的满人来个干脆的。
多尔衮的猜测自然是不错的,他虽然多次叮嘱这些城内满人,让他们不要把在清军大营中看到的景象和汗王身体不适的消息传出去。但是当这些送还清军尸体的满人回到城中之后,还是有一大半的人都偷偷去见了明军的军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了上去。
清军首日攻城之后,因为伤亡惨重而导致士气低落,黄台吉同诸将争吵结果气晕昏倒,暂时无法视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明军将领的耳中。对于这样的消息,孙传庭等明军将领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不过随着双方尸体交换完成重新开战,清军连续几日的进攻都是士气低迷,甚至有几次连营口的城墙都没接近,进攻部队就这么在明军一轮炮击下崩溃了。清军的这种表现,终于让明军的将领开始相信,清军内部也许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否则这些清军士兵的士气就不会如此低落。
而在清军这边,换了普通将领服饰的黄台吉,每日只带着几名侍卫在战场一角观望攻城的进展,对于清军的颓废表现,不仅不以为怒,反而连连点头称赞,认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为了让明军坚信不疑,这些进攻的清军自然是要伤亡不小的,当然黄台吉也不会拿满人的性命去如此浪费。多尔衮从左近搜罗来了汉人和朝鲜人,并给他们剃头换上八旗的铠甲衣服,然后以小股八旗将士督促上前,虽然在明军的大炮下死伤不少,满人却没什么损失。
而这些汉人和朝鲜人被迫上阵,他们在进攻中的无序和胆怯,却正好可以用来欺骗城中的这些明军。就在这些汉人和朝鲜人不断在炮口下死去的同时,在黄台吉的亲自指示下,一些汉人正不断的逃向锦州,并顺便把他们听到的关于营口大捷的消息传到辽西和关内去。
在范文程等汉官的积极策划之下,明军在营口挫败大清汗王亲征大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关内,这个速度甚至没比孙传庭从海上送回的消息慢多少。河北、京城的百姓、文人士大夫们皆是精神大振,接连街头巷尾的市井小民都认为规复辽东失土的日子不远了。
这场胜利固然是激起了民心士气,但也不可避免的助长了一些人的盲目乐观主义,不少文人更是喊出了要全线出击,一举收复沈阳的口号。
近卫军所受到的赞誉更是空前绝后,领军出征的孙传庭更是成了街头说书人口中的武穆再世,戚少保第二。至于朝中的文官们,对于这场突入其来的胜利也是有些措手不及,一时起了许多心思。
近卫军出击辽东,内阁诸大臣自然是知晓的,不过之前总参谋部说的很明白,就是趁着沈阳没有防备去攻一攻营口,把沈阳的清军吸引到辽南,好让总参谋部放手解决衮楚克台吉和阿敏两人通敌一事。
因此内阁诸位大臣们对此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他们只求不要再闹出一次柳河之败,坏了当前的大好局势就成。也因为孙承宗当初有柳河之败的先例,所以这次内阁诸臣根本就没想去分什么功劳。他们潜意识的认为,上次渡条河流都不成功,这次要跨海攻击营口,恐怕结果也不怎么妙。
正因为怀抱着这样的心思,近卫军成功攻下营口时也没多少官员去向皇帝报喜,大家都认为只有等近卫军成功撤回来,这次的作战才算是圆满结束。但是谁能够想到,这一次军队居然这么争气,连黄台吉亲自带领的大军都击败了。
这可不是军队传来的捷报,对于明军自己的报捷,文官们都是要打个折扣再看的。这是从辽东逃回的汉人口中传回的消息,有几位甚至还是清国汉军旗中的小头目。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大捷的消息会传播的如此之快,但是朝中上下倒是确定,黄台吉在营口城下受挫是一定的了。
如此一来,出征营口的近卫军就立下了一桩奇功。可这样的功劳怎么能够让武臣们独占呢?以文御武可是文官们的政治正确,虽说孙承宗、孙传庭这些官员也是文官的一份子,但是在某些官员眼中,他们已经半只脚踏入了武臣的序列,不能完全向着文官们了。
以前明军太弱,女真八旗太强,就连孙承宗这等算是知兵的文臣,弄了几年还是弄出了一个柳河之败。至于熊廷弼更是因为辽东军事问题而丢了性命,作为一名文臣因为军事问题掉了脑袋,在大明朝也是极其罕见的。
因此在柳河之败后,除了想要冒险一搏的中层官员之外,朝中执政大臣们都避而不谈辽东的军事问题。大家都是从天下读书人中冒出来的人尖子,除了少数书呆子之外,有那个不是一点就通的聪明人。
口头上喊一喊恢复全辽,这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大明可以自己放弃一部分难以管理到的土地,但是绝不能被人打的割土求和。更何况辽东又不是越南,丢了越南尚有两广、福建、湖南等地屏障江南腹心之地。而丢了辽东之后,女真八旗就直接可以威胁到京畿要害了。
因此任何人敢说什么同满人议和放弃辽东之地的言论,必然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当然大家同样很清楚,口头上不放弃不代表现实中真要去收回。柳河之败中军队的无能已经吓到这些朝中的文臣了,能够保住山海关一线已经是大家的心理底线,至于宁锦之地,大家都认为迟早是要丢的。
面对一只不能打的军队,哪怕是戚南塘复生也是无计可施,因此执政大臣自然也就极力避免同辽东军务扯上关系了。这也是皇帝建立总参,而文官们反抗不激烈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军队若是不整顿是真不行了,但是连孙承宗这等人物都没扛住军中将领给他挖的坑,他们自然更不会去担当这个责任。
皇帝愿意自己担负责任来整顿军队,对于文官们来说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崇祯真能把这件事做成而已。近卫军在营口挫败清军的进攻,使得文官们都有些坐不住了。
既然大明的军队又能打了,大家自然就想着插上一脚,就辽东军务发表下自己的看法,看看能不能入了皇帝的眼,也好让自己蹭些功劳。民间对这场大捷越是赞许,官员们也就跳的越欢,就连一向很少提及军务的钱谦益,也忍不住在崇祯面前谈起了恢复全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