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边带着六名全副武装的近卫骑士,但海达尔还是极为小心的在距离对方五个马身的距离停了下来。
    看着对面穿着一副形状奇特胸甲的将领从护卫中向前走了一个半马身,海达尔却拉住马缰绳纹丝不动的向他大声喊道:“你们叶尔羌人为何无故侵犯我国?如果你们现在放下武器向我投降,我或可让你们活着回去…”
    马守应看着这名安集延将领的举动,心中也不由放松了起来。幸好这些安集延人并不都是像昨天那些的鲁莽之辈,否则对方再来一次如昨天一般的蛮横进攻,他也只能丢下大营跑路了。
    虽然昨日挫败了一次安集延人的进攻,但叶尔羌军的士气并没有完全恢复,倒是有不少埃米尔想要趁着安集延人的退去,主张连夜撤退和后军去汇合。
    这种封建领主组成的军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里,打顺风仗的时候大家都还能听命于主帅,但是一旦遇到了败仗,下面的领主就想要先撤离战场,保存自家实力了。
    像马守应这种外来人,因为仰仗着克雷奇汗的宠幸才得以在叶尔羌的宫廷内任职,如果在汗王面前,这些埃米尔也许还会畏惧他几分,但是在远离了宫廷之后,这些互相之间关系盘根错节的埃米尔,就开始有意无意的排斥他了。
    如果不是主帅阵亡,而昨日又处在全军覆没危机的边缘,营中剩下的埃米尔们也还是不会服从于他的命令的。现在依靠着昨日的胜利,马守应初步在军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但是想要让这些埃米尔们和安集延兵拼命,他也还是没有这么大信心的。
    好在他并不是真正单枪匹马跑来叶尔羌经商而受克雷奇汗宠幸的小商人,作为大明派往叶尔羌汗国刺探情报的间谍,被克雷奇汗宠幸原是一场意外,而大明也很乐意借助这场意外在克雷奇汗身边安插一个自己人,因此对于马守应还是提供了不少资源,好让他在叶尔羌汗国内站稳脚跟的。
    光是以马守应亲族、同乡名义前来投靠他的人员就高达七、八百人,这些人不仅有退役的边军士兵,也有现役的军官,还有一些经过文书和行政事务培训的秀才。正是有了这些人员的帮助,马守应才能在阿克苏抵挡住叶尔羌东部可汗的进攻,并在叶尔羌汗国的宫廷内初步站稳了脚跟。
    除了这些人员上的支持外,物质上的支援也同样不少,比如马守应身边的300亲卫就装备着大明最先进的燧发火枪和胸甲,这才在昨日的巷战中抵挡住了安集延近卫骑兵的冲击,将他们牢牢封锁在了巷子里,最终变成了一堆堆的烤肉。
    为了让营中的埃米尔能够安下心来,马守应还将自己的亲卫队从村子里调到了大营第一道防线,这才算是平息了他们想要撤退的念头。
    事实上马守应心中对这场战争的把握并不比埃米尔们大多少,但是作为一名叶尔羌汗国的外来人官员,他此前协助克雷奇汗清洗叶尔羌城的贵族和黑山派教士,已经让他积累了不少埃米尔的怨恨了,如果此时败退回去,他感觉自己的下场并不比战死的沙赫.巴兹伯克好多少。
    正是不想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克雷奇汗和那些埃米尔之间的博弈上,马守应才坚定的想要守住大营等待后军的到来。
    而海达尔问话中透露出来的色厉内荏,则又让他多了几分信心,马守应看着对方平静的回道:“你们汗国的教士唆使和卓沙迪谋杀我国大臣,而贵国的汗和诸王子又对我汗的使者进行羞辱,并声称要给我国一个教训,我们不过应贵国汗王的要求,前来领教一下贵国如此狂妄自大的理由是什么而已。
    战场之上的挫折不过是寻常事,我军的确损失了一点兵力,但这并不足以左右整场战争的胜负,现在就想要让我们放下武器,你未免也太过自大了。叶尔羌汗国的壮丁超过20万,你区区一个安集延城又有多少人口?
    我倒是要奉劝一句阁下,好好对待我国的俘虏,不要糟践我国战士的尸体,则我国大军打下安集延城时,还会保持对于真神的敬畏,否则…”
    马守应突然就住了口,只是发出了几声冷笑。但是他话语中的威胁之意,让海达尔身边的近卫骑士们都听出来了,这让他们目露凶光的盯住了马守应和他身后的几名亲卫,有两人甚至将手按在了兵刃上,似乎想要出手将这名可恶的叶尔羌将领留下来。
    近卫骑士的举动让马守应的亲兵也戒备了起来,双方之间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了起来,似乎下一刻就要动手一般。不过海达尔一言不发的注视着神态轻松的马守应,愈发怀疑起试图激怒自己的马守应在大营中布置了什么陷阱。
    而马守应的话语也让他听进去了几分,安集延城倾尽全力也就能够拼凑起4千骑兵,剩下的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平民。他手中这只武力,差不多已经是安集延常备武力的三分之二,巴布尔昨日的失败已经让安集延城失去了八分之一的力量,如果他进攻叶尔羌大营再有什么损失,哪怕打下了这座大营也是得不偿失。
    正如对方所言,安集延毕竟只是布哈拉汗国的一座边城,这是叶尔羌汗国同布哈拉汗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安集延同叶尔羌汗国之间的战争。如果安集延的实力消耗在对阵叶尔羌汗国的作战上,最高兴的是谁?恐怕首先是浩罕城的伯克,他们少了一个争夺地区领导权的对手;其次便是布哈拉的王公大臣,一场战争能够消灭两个眼中钉,他们如何能够不开心。
    海达尔反复思量之后,终于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气氛说道:“你的胆量真是让人惊讶,只不过叶尔羌人的勇气都跑到你的嘴上去了吗?我昨天可没能看到那些叶尔羌人有攻下安集延城的勇武,他们逃跑的速度倒是赶得上阿赖山上的兔子了。
    不过有句话你倒是说的不错,死者的尸体不应当被羞辱,即便我们要继续进行战斗,也应该让那些勇士的尸体返回他们家人的怀抱。
    我以真神的名字发誓,如果你愿意把昨日我军阵亡者的尸体归还给我们,那么我也会将沙赫.巴兹伯克的尸体归还给你们。并且,在我攻下了这座大营后,凡是愿意放下武器投降的人员,都将获得我的宽恕…”
    对于海达尔的这个提议,马守应倒是正中下怀,但是他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要求对方将所有战死者的尸体一并送还。两人谈判了足足一个小时,方才决定以沙赫.巴兹伯克及其他阵亡的叶尔羌贵族的尸体交换那些被烧死的近卫骑士的尸体。
    返回了阵中的海达尔,一边下令部下准备进行交换尸体;一边又命令部下寻找当地的村民,打探营中的地形和通往村子后方的小路。
    至于返回营中的马守应,除了再次迎来了众人的欢呼声后,便进一步安排人手修建营中的防御设施,以防止对方在尸体交换完成之后发动猛然的突袭。
    安顿好了手上的事务后,马守应也是一阵的疲惫不堪。作为一名陕西边兵,他对于大明朝廷并没有什么好感。朝廷拖欠军饷,官员克扣钱粮,让陕西边军一度拖欠军饷高达十个月,底层士兵因此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又有谁不痛恨这样的朝廷呢?
    更别提,在陕西边军不停拖欠军饷时,朝廷还在陕西这样受灾严重的地方征收辽饷,更是激起了底层军民的愤怒。大家都是卫国戍边,凭什么辽西军能够拿全饷,还屡屡战败,他们因为保卫了陕西的边境无事,倒是要被拖欠军饷。
    如果不是崇祯元年开始,新皇对边军的积欠进行大规模清理,挽回了不少边军的心。恐怕崇祯三年陕西流民起义就不是那么小的规模了,正因为看到希望的边军在朝廷的安抚下被稳定住了,高迎祥、王二等人的起义最终才被朝廷官军给剿灭了。
    马守应是少数脱离边军参加起义的士兵,但是高迎祥等人的失败被杀,让他意识到大明的气数还未尽,因此便选择服从朝廷命令迁居到河湟谷地。而他因为办事干练且口才甚好,加上有着宗教的背景,被上官所青睐挑中,从一名受监视居住的垦荒人员变成了派往叶尔羌汗国的间谍商人。
    应该来说,马守应一开始并没有放下对于朝廷的怨恨。但是离开了国境之后,他就不得不将这份怨恨暂且放下了。因为在国境之外,他不管身处何地都是一个外人,没有朝廷的支持他早就被那些埃米尔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下了。
    而等他在叶尔羌汗国初步掌握了一点力量之后,就更是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帮助,好让他在叶尔羌汗国掌握更大的权势了。到了这个时候,他对于朝廷的怨恨反而渐渐消失,心中生起了对于朝廷的亲近心思。
    攻打布哈拉汗国的战争,这不仅仅是叶尔羌汗国和大明想要的战争,也同样是他马守应想要的战争。只有在这样的战争中,他才能够越过那些埃米尔,真正在叶尔羌汗国扎下根来。
    用生命挣扎出来的光明前途,他又怎么能够放弃呢。马守应的拖延战术并没有让他失望,在两军交换完尸体之后,后军终于在这日午后赶到了。
    听到叶尔羌大营中爆发出来的欢呼声,海达尔终于意识到自己似乎错过了什么。不过他比弟弟可识时务的多,意识到叶尔羌援军抵达后,他便下令撤退,放弃了进攻叶尔羌军大营的打算。
    接下来的战争,将会取决于布哈拉大军能否在叶尔羌军攻下安集延城前抵达了。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富春山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富春山居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