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京城参加士绅大会的各省士绅代表,田产在1000亩以下的占了近六成。剩下的人员中,则一半是资产较为丰饶,但是在官场却没有什么深厚根基的士绅;而另一半则是,在地方上颇具名望的士绅。
在士绅会议正式召开之前,抵达京城总计79名士绅代表,已经在私下的酒宴交往中,渐渐按照地域和兴趣分成了六个主要的团体。
以文震亨、朱灏等江南名士为首的名士派,以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为首的退仕闲居乡里的官绅派,还有以佛山李氏为首的两广士绅,以晋江冯氏为主的福建士绅,以蒲州张、王诸人为首的山陕士绅,还有便是依附于京畿士绅联合会的北直隶、山东士绅。
以上这些团体,或是因为自身的名气,或是因为曾经的官员身份,或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家乡乃是科甲出名之乡,或是因为某些士绅同朝中当权者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使得他们成为了这次上京士绅代表们眼中的领头人。
而除了以上六个属于自发或是半自发形成的士绅团体,在士绅代表中影响力较大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独立的小团体,虽然对于外省的影响力不大,但是内部倒是更为团结一致,这便是几位河南士绅代表。
原则上每个小省的士绅代表为3名,当然像湖广这样的大省名额是要翻倍的。但实质上为了能够顺利召开这次大会,和保证倾向于朝廷的士绅代表不至于声音太小,崇祯对于代表名额上的限制,并没有要求的很严格。
因此抵达京城的各省士绅代表人数,几乎是当初计划中的一倍。而河南士绅代表的人数就超过了标准,达到了5人之多。
这五位河南士绅代表,也是几位在河南执行朝廷政策的官员精心挑选出来,准备在大会上为他们的行为辩护的人员。这些代表不是出身当地衰败的士绅家族;便是在家乡同其他士绅家族争斗失败,快要跌落士绅阶层家族中的人员。
不管是想要挽回家族的衰败之势,还是寄希望于同这些朝廷高官合作,从而摆脱自家沦为失败者的命运,他们都只能在这次士绅大会上奋力一搏,为自己争取一个翻身的机会。
因此这几名河南士绅代表,虽然没有文震亨、朱灏等人的名望;也没有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挂着退仕官员的光环;也不会像某些代表动不动就以某阁老同乡,某尚书邻居自居。
但是他们在士绅代表大会上每一次的发言,都充满了背水一战的激情,区区五名代表的声音,居然占据了士绅大会的半壁江山,完全压倒了其他团体的气势。
当然,这也同士绅大会采取了开放式的会场有关。习惯于在一个优雅的环境内,同几名好友平和的交换意见的士大夫们,显然还是第一次经历,坐在一个噪杂的会场内讨论问题的方式。
这种如同市集一般的会场,和被数百名京城百姓看热闹的会议讨论方式,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了供人取乐的对象。特别是一句话说的不对,就会被场外的百姓嘲讽,还要被登上大明时报,更是让这些代表痛恨不已。
再加上,这些士绅代表们完全不能适应,扯着嗓子同人争论一个问题的对错,而不是温和的交换意见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这那里是讨论问题,简直就是在市集做交易。
比如文震亨、朱灏等江南名士他们非常赞成,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主张的,废除朝廷在山西、河南执行的粮食政策,反对解放奴婢,并给予奴婢以法律保护。
但是他们这种赞成,只局限于赞成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在会场上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们自己却绝不在会场上公开作出表示。
之所以他们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其他代表发生争执,实在是有失自己的身份。
另一方面则是,每日围观的群众,不仅仅只有京城的百姓,还有诸多燕京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同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不同,他们都是抱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前来旁听的。
一旦听到了同他们的主张不符合的意见,他们往往显得比场内争辩的代表还要激动。在大会召开的第三日,高玄光对于奴婢制度的评论激恼了场外的几名学生,惨然遭受了这些学生脱下的靴子的攻击。
高玄光本人因为动作敏捷,加上学生的准头太差,因此侥幸逃过了攻击,但是坐在他身边的几位代表则受到了无妄之灾。
当然这些代表应当感谢去年京城市政厅主持的京城道路改造项目,使得这些学生们的靴子在他们身上只留下了些尘土而已。
不过高玄光虽然躲过了学生们的物理攻击,却没有逃过这些学生的口诛笔伐,这些学生回去之后便向大明时报投了稿,声称这位退职官僚是一个无血无肉的冷酷之人,他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云云。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明时报居然一字不漏的全文刊登了,这篇学生对于高玄光的讨伐之文。这种名誉上的打击,顿时使得会议刚开始时还趾高气昂的高玄光,在接下来的会议日程里变得沉默了起来。
看到了在会上发表观点同舆论不一致,会有多大的风险之后,文震亨、朱灏这样的江南名士,自然是不愿意拿自己的名声去冒险的。
而徐翰文、顾元惠等代表官绅的人员,也不自觉的低调了下来。他们上京之前,可没想过自己的对手会是这些学生和无知的京城百姓。
一直以来,这些士绅在自己的家乡都是一呼百应的存在,使得他们过于高看了自己的力量,甚至于有些人还出现了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可以随意的代表百姓的意愿了。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京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内,这些士绅们才发觉,这座城市内的居民显然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操纵的家乡父老。
而在这样一座城市之内,没有了百姓和舆论的支持,他们要拿什么去反对朝廷的意见?甚至于,朝廷尚未出手,他们已经被京城的百姓和舆论所击败了。
北京城是一座人口超过80万人的巨大城市,在这个时代,大明能够与之相比较的几座大城,大多在江南地区。而江南的这些大城市,人口也许可以同京城相比较,甚至有的城市还有所超过,但是在占地面积上,却极少有城市同北京相提并论的。
毕竟北京城所在的地区,是一处平原地形。加上去年的城市街道改造,使得这座北方的雄城看起来更是气势不凡。
除了那些来自江南地区的士绅,大部分地方的士绅代表,还是第一次见到本国的首都。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设施,使得出门旅行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因此除了赴京考试的举子之外,大部分的士绅同样很少远离自己的家乡。
如果不是朝廷举办的这次士绅大会,某些人也许这辈子也就是在家乡县城附近转悠转悠。离开了熟悉的本乡本土,千里迢迢赶到了京城的士绅们,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面前,同乡下农夫进入县城一般,同样生起了敬畏之心。
因为这种敬畏之心,这些士绅们自然会不由自主的,向着看起来强势,又颇有见识的代表们靠拢。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议还没有召开,而代表之中已经隐隐形成了许多小团体。这完全是,因为陌生环境的压力下,人们需要抱团取暖的天性而已。
不过会议召开了几天之后,这些在乡下士绅们看起来聪明睿智,见多识广的代表们,轻易的就被京城百姓和舆论剥去了他们身上的光环之后,这些来自偏远地方的士绅们的心思也不由活络了起来。
有些士绅代表开始试探着迎合着京城舆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士绅代表,顿时获得了京城百姓的嘉许,和大明时报的点评。
忽然之间,他们的名声便在京城百姓中开始流传了起来。这些敢于迎合舆论的士绅代表,本身家中就没有多少奴婢,有些人还是粮食统购统销的受益者。
只不过当士绅会议刚刚召开的时候,他们的出身让他们觉得,国家大事还是应当听从那些有名望的代表决断为好。至于人微言轻的他们,只有选择支持的权力罢了。
不过当这些有名望的士绅代表被京城的百姓和舆论所打倒之后,存在于他们内心中的野望便开始慢慢萌芽了。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在京城百姓看来最为蠢笨的士绅代表,在他自己的村子里,那也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只要嗅到了权力的味道,自然就会燃烧起来。更别提还有一个大明时报在一边推波助澜了。
于是,原本还算有些秩序的士绅代表大会,很快就变得混乱和无序了起来。新的小团体旋生旋灭,而代表们所议论的内容也常常脱离了议题,变得开始同京城舆论遥相呼应了起来。
几位较为老成的士绅终于看不下去这种乱象,联名向皇帝上书,要求封闭会场,禁止京城百姓入内旁听,不要使这场大会沦为一个笑柄。
朱由检的回复方式也非常的让人意外,他并不是直接给这些士绅代表做了回答,而是在大明时报上公开做了回复。
在贴出了这些士绅代表上书的全部内容,但是隐没了他们的名字之后,皇帝的亲笔回信就放在了全文之后。
回信的大意如下:朝廷召集天下士绅代表商议国事,原本就是希望能够对朝廷颁发的政策进行查漏补缺。
为了避免朝廷的意见左右士绅的想法,朝廷并没有对士绅代表大会讨论的内容加以限制。朝廷想要听取的,不过是代表百姓的大多数人意见罢了。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某些士绅居然向朝廷提出,在讨论百姓之事时,应当把百姓赶出会场之外,不能让百姓干扰了士绅们的议事。
这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士绅们如果要讨论的是私事,百姓自然不能冲上贵宅听取隐私。但是士绅们明明在讨论一件涉及到百姓利益的事情,却不允许当事人了解讨论的内容,这就难免让人感到惊讶了。
如果这些士绅的记忆力没有出现错误的话,就在半年之前因为朝廷颁发的政策惹起了地方士绅的不满,认为朝廷的执政者颁发国策过于独断专行,方才有了这次全国士绅大会。
但是转眼之间,这些士绅已经开始踏昨日当权者之后尘,把百姓开除出民籍了吗?
对于这件事情,朝廷不会干涉。如果各位士绅认为百姓无权参与议事,大可以开会讨论,拿出一个决定来…
在士绅会议正式召开之前,抵达京城总计79名士绅代表,已经在私下的酒宴交往中,渐渐按照地域和兴趣分成了六个主要的团体。
以文震亨、朱灏等江南名士为首的名士派,以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为首的退仕闲居乡里的官绅派,还有以佛山李氏为首的两广士绅,以晋江冯氏为主的福建士绅,以蒲州张、王诸人为首的山陕士绅,还有便是依附于京畿士绅联合会的北直隶、山东士绅。
以上这些团体,或是因为自身的名气,或是因为曾经的官员身份,或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家乡乃是科甲出名之乡,或是因为某些士绅同朝中当权者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使得他们成为了这次上京士绅代表们眼中的领头人。
而除了以上六个属于自发或是半自发形成的士绅团体,在士绅代表中影响力较大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独立的小团体,虽然对于外省的影响力不大,但是内部倒是更为团结一致,这便是几位河南士绅代表。
原则上每个小省的士绅代表为3名,当然像湖广这样的大省名额是要翻倍的。但实质上为了能够顺利召开这次大会,和保证倾向于朝廷的士绅代表不至于声音太小,崇祯对于代表名额上的限制,并没有要求的很严格。
因此抵达京城的各省士绅代表人数,几乎是当初计划中的一倍。而河南士绅代表的人数就超过了标准,达到了5人之多。
这五位河南士绅代表,也是几位在河南执行朝廷政策的官员精心挑选出来,准备在大会上为他们的行为辩护的人员。这些代表不是出身当地衰败的士绅家族;便是在家乡同其他士绅家族争斗失败,快要跌落士绅阶层家族中的人员。
不管是想要挽回家族的衰败之势,还是寄希望于同这些朝廷高官合作,从而摆脱自家沦为失败者的命运,他们都只能在这次士绅大会上奋力一搏,为自己争取一个翻身的机会。
因此这几名河南士绅代表,虽然没有文震亨、朱灏等人的名望;也没有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挂着退仕官员的光环;也不会像某些代表动不动就以某阁老同乡,某尚书邻居自居。
但是他们在士绅代表大会上每一次的发言,都充满了背水一战的激情,区区五名代表的声音,居然占据了士绅大会的半壁江山,完全压倒了其他团体的气势。
当然,这也同士绅大会采取了开放式的会场有关。习惯于在一个优雅的环境内,同几名好友平和的交换意见的士大夫们,显然还是第一次经历,坐在一个噪杂的会场内讨论问题的方式。
这种如同市集一般的会场,和被数百名京城百姓看热闹的会议讨论方式,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了供人取乐的对象。特别是一句话说的不对,就会被场外的百姓嘲讽,还要被登上大明时报,更是让这些代表痛恨不已。
再加上,这些士绅代表们完全不能适应,扯着嗓子同人争论一个问题的对错,而不是温和的交换意见的方式。在他们看来,这那里是讨论问题,简直就是在市集做交易。
比如文震亨、朱灏等江南名士他们非常赞成,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主张的,废除朝廷在山西、河南执行的粮食政策,反对解放奴婢,并给予奴婢以法律保护。
但是他们这种赞成,只局限于赞成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等人在会场上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们自己却绝不在会场上公开作出表示。
之所以他们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其他代表发生争执,实在是有失自己的身份。
另一方面则是,每日围观的群众,不仅仅只有京城的百姓,还有诸多燕京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同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不同,他们都是抱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前来旁听的。
一旦听到了同他们的主张不符合的意见,他们往往显得比场内争辩的代表还要激动。在大会召开的第三日,高玄光对于奴婢制度的评论激恼了场外的几名学生,惨然遭受了这些学生脱下的靴子的攻击。
高玄光本人因为动作敏捷,加上学生的准头太差,因此侥幸逃过了攻击,但是坐在他身边的几位代表则受到了无妄之灾。
当然这些代表应当感谢去年京城市政厅主持的京城道路改造项目,使得这些学生们的靴子在他们身上只留下了些尘土而已。
不过高玄光虽然躲过了学生们的物理攻击,却没有逃过这些学生的口诛笔伐,这些学生回去之后便向大明时报投了稿,声称这位退职官僚是一个无血无肉的冷酷之人,他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云云。
更值得玩味的是,大明时报居然一字不漏的全文刊登了,这篇学生对于高玄光的讨伐之文。这种名誉上的打击,顿时使得会议刚开始时还趾高气昂的高玄光,在接下来的会议日程里变得沉默了起来。
看到了在会上发表观点同舆论不一致,会有多大的风险之后,文震亨、朱灏这样的江南名士,自然是不愿意拿自己的名声去冒险的。
而徐翰文、顾元惠等代表官绅的人员,也不自觉的低调了下来。他们上京之前,可没想过自己的对手会是这些学生和无知的京城百姓。
一直以来,这些士绅在自己的家乡都是一呼百应的存在,使得他们过于高看了自己的力量,甚至于有些人还出现了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可以随意的代表百姓的意愿了。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京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内,这些士绅们才发觉,这座城市内的居民显然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操纵的家乡父老。
而在这样一座城市之内,没有了百姓和舆论的支持,他们要拿什么去反对朝廷的意见?甚至于,朝廷尚未出手,他们已经被京城的百姓和舆论所击败了。
北京城是一座人口超过80万人的巨大城市,在这个时代,大明能够与之相比较的几座大城,大多在江南地区。而江南的这些大城市,人口也许可以同京城相比较,甚至有的城市还有所超过,但是在占地面积上,却极少有城市同北京相提并论的。
毕竟北京城所在的地区,是一处平原地形。加上去年的城市街道改造,使得这座北方的雄城看起来更是气势不凡。
除了那些来自江南地区的士绅,大部分地方的士绅代表,还是第一次见到本国的首都。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设施,使得出门旅行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因此除了赴京考试的举子之外,大部分的士绅同样很少远离自己的家乡。
如果不是朝廷举办的这次士绅大会,某些人也许这辈子也就是在家乡县城附近转悠转悠。离开了熟悉的本乡本土,千里迢迢赶到了京城的士绅们,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面前,同乡下农夫进入县城一般,同样生起了敬畏之心。
因为这种敬畏之心,这些士绅们自然会不由自主的,向着看起来强势,又颇有见识的代表们靠拢。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议还没有召开,而代表之中已经隐隐形成了许多小团体。这完全是,因为陌生环境的压力下,人们需要抱团取暖的天性而已。
不过会议召开了几天之后,这些在乡下士绅们看起来聪明睿智,见多识广的代表们,轻易的就被京城百姓和舆论剥去了他们身上的光环之后,这些来自偏远地方的士绅们的心思也不由活络了起来。
有些士绅代表开始试探着迎合着京城舆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士绅代表,顿时获得了京城百姓的嘉许,和大明时报的点评。
忽然之间,他们的名声便在京城百姓中开始流传了起来。这些敢于迎合舆论的士绅代表,本身家中就没有多少奴婢,有些人还是粮食统购统销的受益者。
只不过当士绅会议刚刚召开的时候,他们的出身让他们觉得,国家大事还是应当听从那些有名望的代表决断为好。至于人微言轻的他们,只有选择支持的权力罢了。
不过当这些有名望的士绅代表被京城的百姓和舆论所打倒之后,存在于他们内心中的野望便开始慢慢萌芽了。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在京城百姓看来最为蠢笨的士绅代表,在他自己的村子里,那也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只要嗅到了权力的味道,自然就会燃烧起来。更别提还有一个大明时报在一边推波助澜了。
于是,原本还算有些秩序的士绅代表大会,很快就变得混乱和无序了起来。新的小团体旋生旋灭,而代表们所议论的内容也常常脱离了议题,变得开始同京城舆论遥相呼应了起来。
几位较为老成的士绅终于看不下去这种乱象,联名向皇帝上书,要求封闭会场,禁止京城百姓入内旁听,不要使这场大会沦为一个笑柄。
朱由检的回复方式也非常的让人意外,他并不是直接给这些士绅代表做了回答,而是在大明时报上公开做了回复。
在贴出了这些士绅代表上书的全部内容,但是隐没了他们的名字之后,皇帝的亲笔回信就放在了全文之后。
回信的大意如下:朝廷召集天下士绅代表商议国事,原本就是希望能够对朝廷颁发的政策进行查漏补缺。
为了避免朝廷的意见左右士绅的想法,朝廷并没有对士绅代表大会讨论的内容加以限制。朝廷想要听取的,不过是代表百姓的大多数人意见罢了。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某些士绅居然向朝廷提出,在讨论百姓之事时,应当把百姓赶出会场之外,不能让百姓干扰了士绅们的议事。
这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士绅们如果要讨论的是私事,百姓自然不能冲上贵宅听取隐私。但是士绅们明明在讨论一件涉及到百姓利益的事情,却不允许当事人了解讨论的内容,这就难免让人感到惊讶了。
如果这些士绅的记忆力没有出现错误的话,就在半年之前因为朝廷颁发的政策惹起了地方士绅的不满,认为朝廷的执政者颁发国策过于独断专行,方才有了这次全国士绅大会。
但是转眼之间,这些士绅已经开始踏昨日当权者之后尘,把百姓开除出民籍了吗?
对于这件事情,朝廷不会干涉。如果各位士绅认为百姓无权参与议事,大可以开会讨论,拿出一个决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