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崇祯用完了晚膳之后,袁崇焕、柳敬亭带着林丹汗的使者,还有顺义王卜石兔、鄂尔多斯部的萨囊彻辰、右翼其他各部首领共计3、40人,及随从护卫骑兵3、500人进入了京城的消息,便传递到了他面前。
    朱由检仔细的询问了王承恩,得知已经把这些人安置在西城的会同馆后,他才放心了下来。他稍稍想了一会,便对一边的吕琦吩咐道:“明天一早朕开完内阁会议之后,你去把柳敬亭和袁崇焕召来,朕要见见他们,就安排在武英殿…”
    翌日,在文华殿崇祯的私人办公室内,黄立极、郭允厚及户部度支司郎中王渊思正在向崇祯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王渊思虽然手上拿着一本记事本,但是他的眼睛却极少往上面扫去,一串串数据熟极而流的从他口中冒了出来。
    “…自纸币、银币、铜辅币推出以来,户部对于这三种货币的流通状况做了跟踪调查。以作为同原先在市场上使用的金、银、铜钱的流通状况作为对比。
    根据以往户部存留的数据,过去市场上的交易中,使用金块作为支付手段的记录,大约在8%之间,而使用银两交易的记录大约为54%,使用铜钱交易的记录大约为38%。
    如果以金额计算,金块交易的金额占总金额的15%,银两占62%,铜钱占23%。年初推出纸币之后,九边各镇都采取了纸币、银两各半的军费供给,而辽西、蓟州两镇因为实施了军管,采取了强制推行使用纸币的方式,因此纸币在当地占据了90%以上的使用量,
    而在其他区域,山西的纸币流通占据了大约当地44%的市场交易金额,陕西大约是24%,河南17%,山东21%,北直隶45%,苏、松、常、嘉、湖地区约39%。以单个城市论,则京城和上海县的纸币使用量最高,几乎达到了70%。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京城最近三个月的市场交易中,除了15%的银币,7%的铜辅币,铜钱的交易金额已经下降到了10%以下,而剩下的交易均以纸币结算。
    另外苏、松、常、嘉、湖地区的纸币使用率之所以在39%,主要还是该地区银行网点不够密集,而投入的纸币数目也不足的缘故。
    根据度支司几位同僚的详细计算,臣等认为纸币在以上这些地区能够被百姓接受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因为,银行有足够的白银储备可以随时兑换市面上的纸币。而是因为纸币可以在市面上买到,那些商人所需要的货物。
    在北方主要是棉布和粮食,在南方则是棉纱、各种玻璃器具、蔗糖和金属制品。根据我们度支司的统计,今年作为商品进行长距离运输贩卖的粮食,大约在1100万石左右,其中8成以上的粮食来自于湖广行省。
    因为户部今年设立的粮食局对粮食贸易进行了管制,因此有接近600万石的粮食在朝廷的政令下,流向了陕西和山西地区。
    而作为商品进行长距离运输贩卖的棉布,大约在1500万匹。其中8成来自于苏、松、常、嘉、湖地区。
    今年北方产棉479万担,其中山东占六分,河南占两分半,河北占一分半,折成净花约119万担,加工成棉纱大约为89.25万担,其中有半数棉纱运往了上海。
    运往上海的棉纱,一部分是以支付加工费的形式,聘请当地织工织成布匹,或是用棉纱折换布匹;而另一部分则是直接在市场上出售了。
    由于北方市场上粮食的8成,棉布的6成控制在朝廷监管的商人和商号手中,所以纸币的流通基本上还算稳定,没有出现骤升骤降的局面。
    而南方的纸币流通,则完全是依靠市场自发在调节。同纺织业相关的商人愿意接受纸币,但是其他行业的商人就很难确定了。
    特别是盐商、木商和典当商,这三种行业的商人因为资本雄厚,加上同朝廷掌握的原物料没什么交集,因此并不乐意接受纸币…”
    黄立极有些奇怪的问道:“这些纸币不是可以拿到银行中去换取现银的么?为什么他们不乐意呢?”
    虽然被打断了自己的思路,但王渊思依然对着黄立极恭敬的回道:“盐商、木商资本雄厚不假,但是他们的大部分利润都来自于偷漏税额,如果用纸币进行结算,然后再到银行中换取银两,等于把他们实际的营业额都暴露了出来。
    他们自然是不肯这么干的,否则这些兑换记录就成了他们偷漏税款的罪证了。而且盐商、木商获利丰厚,和他们的收益相比,每年投入的银两并不算什么。有些盐商钱多的,已经可以把黄金打成金箔,然后在城中高楼上抛洒,看街市上百姓争抢斗殴为乐,据说一次性就花费了五万两银子。
    这些盐商、木商家中有的是存银,根本不屑于用纸币来支付。而至于典当商人,典当行是固定税,一年也就十几两,因此没有什么偷漏税的嫌疑。但是银行做的生意,本身就包括了典当行的内容。
    这些典当商人仇恨银行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使用银行的纸币呢。据说有些被银行挤兑的关门了的典当商人,公然宣称这纸币是朝廷印刷出来搜刮民财的。区区一张纸,怎么能当成真的银两来使用,迟早要变成废纸一张的宝钞。
    因此纸币在南方的流通数额,就像是涨潮退潮,时高时低,令人难以捉摸。不过我们认为,在夏秋的贸易旺季,纸币的使用率就会上升,但是到了冬春的贸易淡季,纸币的使用率就下降了。”
    “真真的岂有此理,这等奸商着实可恶,居然在市井中公然诋毁朝廷,地方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就没有对这些奸商加以惩治的么?”第一次听到这个事的黄立极,顿时有些气愤了起来。
    作为大明的首辅,他很清楚,如果不是纸币的发行,让朝廷找到了取代巨额白银使用的货币形式,估计这一年里的军队改革、陕西及各地的赈灾和蒙古人的战争,哪一样都能让他这个大明首辅焦头烂额。
    他可不愿去想,这纸币会不会变成宝钞,他只要上天保佑,在他坐这个位置的时候,纸币千万不能出问题。要不然,他可就真成了众矢之的了。
    郭允厚悄悄看了崇祯一眼,才有些为难的说道:“毕竟只是市井流言,没有真凭实据,下面的官员也不好大动干戈。不过我朝虽然一向不以言罪人,也不能任由这些奸商刁民无端诋毁朝廷,内阁是不是出一道政令,严禁市井百姓传播这种谣言,违者罚劳役数日,也好打击下这股歪风。”
    黄立极心里倒是颇为首肯,他不由抬头望了望崇祯,朱由检打量了两人一眼,便漫不经心的说道:“传播谣言罚几日苦役倒是没什么,但是下面那些官府捕快办事的能力两位又不是不清楚。
    这罚做苦役也是有轻重的,轻的不过等于去郊外游玩几日,重的也许就要让人去了半条命。市井百姓传播流言蜚语,那和吃饭穿衣一样正常,如果说几句话就要送了一条性命,恐怕是要犯众怒的。
    但是任由他们这么造谣诋毁朝廷政令,知道的是认为本朝不以言罪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朝廷是心虚默认了。朕看这惩戒是要惩戒的,但是不必弄的过重。
    他们在市井中传播谣言,怎么看都已经损害了朝廷的名誉,所以对他们的惩罚,也着重于让他们名誉扫地,使得别人难以相信他们就是了。
    朕看就让他们挂上造谣生事的牌子去扫大街好了,扫一天地改正不了,那就扫两天。总之,不把他们思想上的肮脏东西扫出来,就不算达到目的。”
    看着黄立极、郭允厚有些诧异的目光,朱由检笑了笑追加了一句说道:“这个惩罚不避让任何人,就算是地方缙绅犯错也要去扫地,敢拿他人顶替自己的,要加重惩治。好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户部今天向朕汇报这些事情,究竟是想要跟朕和首辅说什么?”
    郭允厚朝着王渊思点了点头,王渊思谨慎的看了一眼手中的记事本,才开口说道:“臣等以为,只要朝廷控制了大明的粮食和棉花,那么纸币就不会出现被百姓和商人拒收的状况。
    因为大明百姓参与最多的交易,便是粮食和棉花。下至小民上至王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要穿衣吃饭。只要朝廷发行的纸币能够买到粮食和棉花,那么就算兑换不了白银,它也是有价值的。
    反过来,如果白银和铜钱买不到粮食和棉花,那么就是一堆无用的废物罢了。换句话说,如果纸币能够取代白银和铜钱在市面上流通,今后国库就不必再担忧白银不足,或铜钱不足的问题了…”
    真是一个有趣的想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一位官员想要劝说自己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把纸币当做大明法定货币的要求。朱由检略略犹豫了下,便问道:“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富春山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富春山居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