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最新章节!
夜色深深。
中秋已过,渐渐消瘦下去的月盘也不如先前明亮,映在阴森森的牢房里,愈发白得渗人。
虽是四面高墙,但这牢房建了好些年了,角落处总有些透风,很细弱,细到让人寻不到那缝隙在哪里,就是一阵阵的往骨子里钻。
大半夜的,有人重重咳嗽了两声,喘气如老牛,听得人心发慌。
角落一间牢房里,有一男子轻手轻脚地收拢了些潮湿的稻草,往一重伤之人的身下垫了垫。
他叫褚韫,名字取的似个读书人,实则大字不识几个,只知道冲锋陷阵、杀敌搏命。
进攻霞关那日,他主动请缨,加入了先锋军,他原是不会被俘的,可他亲眼看到程晋之受伤坠马、落入敌军手中,褚韫来不及细想,脑袋一热也摔了下来,被一块捆着送到了这破地方。
不算宽敞的牢房里塞了不少人,有和他们一样被俘虏的,有早前犯了事儿被关押在这儿的,也有一些当地的官吏。
都是牢中人了,最初时也交流过几句,褚韫打听了些,晓得他们是不愿意随着乔靖等人造反而被关进来的。
蜀地占据西南一角,世家、异族、官宦、老百姓,各色人都有,当然也各有各的想法,乔靖能一手遮天,但也无法笼络了所有人心。
不支持他的,要么丢命,要么下狱。
程晋之半醒着,他的伤势太重了,一日里的大半时候都在昏迷,褚韫只在他半醒时喂他喝两口水。
说是水,其实还真不干净。
可这里就是这么个地方,馊饭馊水都不够填肚子,谁都想活命,哪里还会顾忌那些。
以程晋之的伤情,要不是褚韫顾着,护住了“属于”他的那份“伙食”,这么些日子过去了,他早就没气了。
见褚韫照顾程晋之,同牢房的一老者叹了口气,他倒是见怪不怪了,只是眼中露了几分同情。
“他的伤势怕是挺不住,这么下去,你们谁都……”
褚韫挤出笑容,这位是本县的刘师爷,知县大人不肯造反,叫乔靖砍头示众,刘师爷没捞上被“杀一儆百”的活计,扔进了牢里,以他年过半百的身体,也就是熬一天是一天了。
褚韫道:“我知道大人好意,可我们镇子就出来了我们两兄弟,说好了要一起回去的,哪里能不管他……”
在牢里,褚韫一直说程晋之是同乡兄弟,不敢透一点口风。
与他们一道被俘、认得程晋之的,还有两个人,亦是一个字都没有吐露过。
当日敢做先锋军的,哪有一个是怕死的?
程晋之如此身份都与他们一道冲锋陷阵,哪个说穿了他的身份,哪个比战场上的逃兵还不如。
可再是咬死秘密,他们心里也没有底,程晋之那么重的伤,又是这么一个环境,到底能不能活下来……
牢房外,传来几句不清不楚的人声,过了会儿,一人从外头进来,对方显然很不适应这里的状况,脚步惊慌,踉跄着进到了这最里头。
来人裹了厚厚的、打满补丁的素色披风,脸被遮了大半,直到蹲在牢前开了口,褚韫才发现这是个四十左右的妇人。
“爹爹……”妇人噙着泪看刘师爷。
刘师爷愣住了,颤声道:“你怎么来了这里?胡闹!”
妇人从披风里取出几只还温热的馒头,道:“您收好,我没别的本事,救不了您出去,就这两口饭,您不要省了,我想法子继续给您送。”
刘师爷刚下狱那会儿,新来的知县管得严,底下有些顺从了乔靖一派的小吏根本不敢收刘家银子。
这些时日打下来,蜀地吃了些亏,新来的上峰又不好相与,底下有几个渐渐想起从前知县和师爷的好来了。
撇开大是大非不说,人心总还有几两肉,见刘师爷一把年纪还如此受罪,也就收了银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在当值的时候让刘家人过来探了。
父女两个说得泪流满面,刘师爷再没有推拒吃食,先收了下来,交代女儿行事小心。
外头只给了一刻钟的工夫,刘妇人不敢耽搁,只说下次再来。
刘师爷拦了她,压着声音交代道:“下次过来时,捎些金疮药。”
刘妇人一愣,瞧见牢里有一个伤重的躺着,她没有多问,点头应了。
褚韫听得清楚,神色复杂地看了刘师爷一眼。
刘师爷把一个馒头塞到褚韫手里,朝程晋之的方向抬了抬下颚:“给他含着,总比那馊饭强。”
褚韫红了眼,撕了一小块,塞到程晋之嘴里。
同时,褚韫亦是松了一口气,之前他骗人骗得心安理得,可刘师爷如此相待,再骗,心里过不去。
可不骗,也断断不行,刘师爷什么都不问,反倒是省了他纠结。
刘师爷又缩回了角落,慢慢吃了小半个馒头。
他并不清楚重伤之人的真实身份,但从一开始也就没信过褚韫的说辞。
他这辈子见过很多人,当然能看出这两个人不是一个地方出身的,哪怕重伤的那个一动不动,但那股子矜贵气就不是寻常的兵士会有的。
中秋那夜,乔靖突然来了,还带了一书生来认人。
刘师爷当时在装睡,但角度正好,他刚巧就看到了书生转身时的眼神,就算对方掩饰得很好,不过刘师爷看清楚了,书生那一瞬的视线落在了重伤人的身上。
书生认得人,却瞒了乔靖,这让刘师爷越发相信,这只剩半口气的人是有身份的。
若不然,乔靖寻他做什么?
刘师爷心里有数,却有心无力,他自己都在牢里,帮不上什么,但今儿女儿来探,他既然能出力,就想出把力。
倒不是为了施恩,只是觉得,这么重要的一个人,断断不能死了,当日英勇就义没轮到他,今儿多少替朝廷出了力,也算不落后于他九泉之下的老搭档。
而他自己,也要想法子多活一两月,好叫女儿多来探两回,多捎些馒头伤药进来。
至于重伤的年轻人,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夜色深深。
中秋已过,渐渐消瘦下去的月盘也不如先前明亮,映在阴森森的牢房里,愈发白得渗人。
虽是四面高墙,但这牢房建了好些年了,角落处总有些透风,很细弱,细到让人寻不到那缝隙在哪里,就是一阵阵的往骨子里钻。
大半夜的,有人重重咳嗽了两声,喘气如老牛,听得人心发慌。
角落一间牢房里,有一男子轻手轻脚地收拢了些潮湿的稻草,往一重伤之人的身下垫了垫。
他叫褚韫,名字取的似个读书人,实则大字不识几个,只知道冲锋陷阵、杀敌搏命。
进攻霞关那日,他主动请缨,加入了先锋军,他原是不会被俘的,可他亲眼看到程晋之受伤坠马、落入敌军手中,褚韫来不及细想,脑袋一热也摔了下来,被一块捆着送到了这破地方。
不算宽敞的牢房里塞了不少人,有和他们一样被俘虏的,有早前犯了事儿被关押在这儿的,也有一些当地的官吏。
都是牢中人了,最初时也交流过几句,褚韫打听了些,晓得他们是不愿意随着乔靖等人造反而被关进来的。
蜀地占据西南一角,世家、异族、官宦、老百姓,各色人都有,当然也各有各的想法,乔靖能一手遮天,但也无法笼络了所有人心。
不支持他的,要么丢命,要么下狱。
程晋之半醒着,他的伤势太重了,一日里的大半时候都在昏迷,褚韫只在他半醒时喂他喝两口水。
说是水,其实还真不干净。
可这里就是这么个地方,馊饭馊水都不够填肚子,谁都想活命,哪里还会顾忌那些。
以程晋之的伤情,要不是褚韫顾着,护住了“属于”他的那份“伙食”,这么些日子过去了,他早就没气了。
见褚韫照顾程晋之,同牢房的一老者叹了口气,他倒是见怪不怪了,只是眼中露了几分同情。
“他的伤势怕是挺不住,这么下去,你们谁都……”
褚韫挤出笑容,这位是本县的刘师爷,知县大人不肯造反,叫乔靖砍头示众,刘师爷没捞上被“杀一儆百”的活计,扔进了牢里,以他年过半百的身体,也就是熬一天是一天了。
褚韫道:“我知道大人好意,可我们镇子就出来了我们两兄弟,说好了要一起回去的,哪里能不管他……”
在牢里,褚韫一直说程晋之是同乡兄弟,不敢透一点口风。
与他们一道被俘、认得程晋之的,还有两个人,亦是一个字都没有吐露过。
当日敢做先锋军的,哪有一个是怕死的?
程晋之如此身份都与他们一道冲锋陷阵,哪个说穿了他的身份,哪个比战场上的逃兵还不如。
可再是咬死秘密,他们心里也没有底,程晋之那么重的伤,又是这么一个环境,到底能不能活下来……
牢房外,传来几句不清不楚的人声,过了会儿,一人从外头进来,对方显然很不适应这里的状况,脚步惊慌,踉跄着进到了这最里头。
来人裹了厚厚的、打满补丁的素色披风,脸被遮了大半,直到蹲在牢前开了口,褚韫才发现这是个四十左右的妇人。
“爹爹……”妇人噙着泪看刘师爷。
刘师爷愣住了,颤声道:“你怎么来了这里?胡闹!”
妇人从披风里取出几只还温热的馒头,道:“您收好,我没别的本事,救不了您出去,就这两口饭,您不要省了,我想法子继续给您送。”
刘师爷刚下狱那会儿,新来的知县管得严,底下有些顺从了乔靖一派的小吏根本不敢收刘家银子。
这些时日打下来,蜀地吃了些亏,新来的上峰又不好相与,底下有几个渐渐想起从前知县和师爷的好来了。
撇开大是大非不说,人心总还有几两肉,见刘师爷一把年纪还如此受罪,也就收了银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在当值的时候让刘家人过来探了。
父女两个说得泪流满面,刘师爷再没有推拒吃食,先收了下来,交代女儿行事小心。
外头只给了一刻钟的工夫,刘妇人不敢耽搁,只说下次再来。
刘师爷拦了她,压着声音交代道:“下次过来时,捎些金疮药。”
刘妇人一愣,瞧见牢里有一个伤重的躺着,她没有多问,点头应了。
褚韫听得清楚,神色复杂地看了刘师爷一眼。
刘师爷把一个馒头塞到褚韫手里,朝程晋之的方向抬了抬下颚:“给他含着,总比那馊饭强。”
褚韫红了眼,撕了一小块,塞到程晋之嘴里。
同时,褚韫亦是松了一口气,之前他骗人骗得心安理得,可刘师爷如此相待,再骗,心里过不去。
可不骗,也断断不行,刘师爷什么都不问,反倒是省了他纠结。
刘师爷又缩回了角落,慢慢吃了小半个馒头。
他并不清楚重伤之人的真实身份,但从一开始也就没信过褚韫的说辞。
他这辈子见过很多人,当然能看出这两个人不是一个地方出身的,哪怕重伤的那个一动不动,但那股子矜贵气就不是寻常的兵士会有的。
中秋那夜,乔靖突然来了,还带了一书生来认人。
刘师爷当时在装睡,但角度正好,他刚巧就看到了书生转身时的眼神,就算对方掩饰得很好,不过刘师爷看清楚了,书生那一瞬的视线落在了重伤人的身上。
书生认得人,却瞒了乔靖,这让刘师爷越发相信,这只剩半口气的人是有身份的。
若不然,乔靖寻他做什么?
刘师爷心里有数,却有心无力,他自己都在牢里,帮不上什么,但今儿女儿来探,他既然能出力,就想出把力。
倒不是为了施恩,只是觉得,这么重要的一个人,断断不能死了,当日英勇就义没轮到他,今儿多少替朝廷出了力,也算不落后于他九泉之下的老搭档。
而他自己,也要想法子多活一两月,好叫女儿多来探两回,多捎些馒头伤药进来。
至于重伤的年轻人,就只能看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