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鬼神道。旗令剑印四大法器,那可就是茅山上下信徒道士千百年祭拜的信仰之力所凝聚。其威力全开,沟通阴阳两界,鬼门开,阴山显那等宏大场面,那可是连李民这等大高手都心寒的啊。
    不过,李民最终还是没把这股皇气纳为己用,没有将其与自身的神识凝结成一体。
    无他,那样的修炼虽快。可他李民如今的修炼速度本也不慢,差的就是境界体悟,而且,修炼快了,可是还有着华山隐仙一脉等着请他李民飞升呢。李民如今凡事一大堆,且不说周边各民族尚且各自为政,他李民还没有率领国人完成祖国大一统的大业。没有了他李民的意志贯彻,很可能这等格局就此长久下去,他李民一个不好就此成为了一个祖国分裂的元凶不说,单单是如今的新式政权,军政教三权分立联合,内阁凭绩效持政,没有了他李民的强势,那也绝对会扼杀在摇篮中,其政权直接回归到封建王朝状态。
    故此,李民如今不需要修炼的太快。而没有了提高修炼速度这一优势,曹国舅印记中修炼皇道所注意的忌讳,那就不能不让李民在意了。
    只是,这皇气毕竟也是一个难得好东西。就算李民用不到,跟随李民的那几个神通不弱的大师们,也是可以借用一点皇气,提高自身修为的。反正这皇气乃是万民意愿所化,李民不要,那也不会丢了。
    当下,李民也就任由着这股皇气缠绕在周身,既不收拢炼化,也不驱除。却是留待以后再说。
    待李民立国大典之后,李民又按照李纲等人的建议,一连派出了八位钦差大臣,代天巡守,巡视天下,安抚黎民百姓,督促剿匪减税,以及考核督察当地官员的政绩与对新政府的认可度。
    这会,这八路钦差,用的却不是张邦昌推荐的人才了。而是直接启用了李民在二龙山培养的储备人才。虽然这些人才被李纲培养的有些死性。但其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品性,那却是不用怀疑的。作为外交使臣虽然不够格,可用作这等内部审查,那绝对是正合适。
    而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安全。李民除了给每路钦差都配了两营的新军护卫之外,更每人配备了由五十江湖高手经过集训而组成的特种护卫队。
    这些护卫队成员,除了高来高去如履平地的江湖技艺之外,每人更是配有短柄火铳两把。危机时刻,保护这些钦差,或是突围出去寻找附近大军救援平叛,那都是轻而易举的。
    而作出这等政令之后,李民终于想起处理那些被闲置多日的吐番使臣了。
    说起来,这些吐番使臣,虽然在李民这里,那都是好吃好喝的享受着。可那一个个,那真是度日如年啊。要知道他们可不是为了享受来的。他们一个个都是吐番的重臣。那吐番虽不如中原这般的物资丰富,享受诸多,可那也是美女环绕,美酒美食无尽,自然不差在李民这里蹭吃蹭喝。他们可是受了吐番国师的严令,逼李民应允和议。他们这里多呆上一天,他们国师那里与中原部队暂时停军,那可就要多消耗不小的粮草。如今他们可是没有了大宋政府的支援,光靠在当地掠夺,以及国内运送,那每一日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
    如此他们在被李纲闲置软禁这些日,早就憋疯了。只是他们在李民的地盘里,李民没想起来接见和议,李纲一番压制,他们一个个的怨恨再大,却又能怎么的。
    故此得到李民的召见,那真是了坏了。
    只不过,他们见到李民后,路数却没按他们构想的来。
    李民待他们扶胸拜见过后,当即严肃的说道:“尔等番邦。久为我中原附庸。今本尊国立,中原一统,尔等不思朝贺,反妄兴刀兵。是何道理!”
    吐番使臣赤竭,那在吐番当中,也算是中原通了,不用翻译,对李民的喝问,也是很明白。虽然不解李民军明明被自家军队压制,这中原的信任皇帝李民为什么还这么趾高气昂的喝问。
    可赤竭仍然还以颜色的用中原官话回道:“尊敬的陛下,您说错了。我吐番,乃天神祝福之民。虽自伟大的松赞干布以来,受封中原天子。可历来都是你们中原天子乞求我们吐番的和平,贡献你们的公主与我吐番。我吐番绝不是你们中原的附属。而此次,我吐番,更是受你们中原大宋皇帝的邀请,进入你们中原平叛的。虽说您如今战败了大宋,一统了中原,可我们与大宋皇帝的友谊,并不会轻易变色。陛下要想赢得我吐番的友谊,那就要拿出您的诚意来了。”
    李民闻言,微微有些恼怒。没别的,这赤竭说的虽然有些偏私,可也算得上是实话。和亲,虽然被历来的封建朝廷,甚至被后世史学家美化为促进两个民族的文明融合。可实际上,就是牺牲一个女子的幸福,由弱者向强者的献媚示好罢了。就像那吐番历史上最伟大的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那绝对是说得上促进了两个民族的友好发展。可实际上,不过是唐太宗怀柔吐番的一种政治手段。只可惜,文成公主虽然给吐番带去了大量的农耕文化,以及众多的中原技术,极大提高了藏民的生活水准,可松赞干布死后,没多久,其后人就再次反叛了大唐。
    而今,吐番更是不承认这番属的事实,还托辞拜请进入。李民如何能够不怒。
    只不过,李民虽然能列举一些事例驳到这个赤竭,更能忽悠住这个赤竭转向。可这赤竭不过是一个使臣,就算能忽悠住了,却也是主不了什么大事。以李民今日之地位,向他逞什么口舌之威,根本没意思,更没必要向他解释什么。
    李民当即肃穆说道:“尔到巧言。却还要什么诚意。尔即要战争,本尊就赐予你战争。你回去吧。本尊不日即挥军击破尔军主力。给你们一些诚意,让你们清醒一些再谈!”
    李民说罢,随即一挥手,当即有站殿的武士,把这几个吐番使臣给轰了出去。
    那赤竭大惑不解。这汉人不是一贯软弱的么?他们不是不乐意打仗的么?怎么连谈都不谈的就直接开仗了呢?
    赤竭百思不得其解。可却是不敢耽误,连忙带人狂奔,赶快回去报信。
    而这赤竭被李民赶下大殿之后,殿堂之上的李民朝臣,多是有些面色不怎么好看。
    要知道,李民的原本计划,那可是要压制住这吐番的气焰,令其退兵和议。而后迅速组织兵马直奔草原突袭金国国都土伦城,配合岳飞的蒙古军团,先灭金国,救援宋皇赵佶的。
    可如今,李民却是直接宣布了与吐番的战斗宣言。虽说与吐番开战,也不是不行,可这后勤的压力,还是很有一点的。
    李民眼看众臣的脸色,已是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了。不过,李民并没有安慰他们,或是解释什么。反倒径直问道:“众卿对于本尊与吐番开战,可有何意?”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张邦昌看了一下,迈步而出,手抱笏板,向李民说道:“国主决断。我等臣工。自当效死力。且吐番气势正旺,军略屡占上风。不敲打他一下,其爪牙尚在,必不会甘心与我国和议。国主之策略,英明无比。”
    李民不由微微一叹,这张邦昌果然比李纲会来事。李民问话的本意,就是为了给李纲这个首任的内阁大臣首相一个表现的机会,没想到,却还是被这个张邦昌抢了风头。
    而直到张邦昌说后,李纲这才稍稍摇头的迈步而出道:“国主金口玉言,即已颁喻。我等自然无异。只是这如何打,却是要仔细。连番战报传来,那吐番的军马,却是不俗。其主力驼龙军。有精壮骆驼一万,皆披铁甲,其上骑手,更是配备强弓,弯刀,正面冲杀之力,浩大无比。弓箭不得伤,慕容博之藤甲军不得抵御。其领军的国师鸠摩智,据传更精通小乘金刚禅法。神通广大,苗人诸多蛊术,皆难敌其神通。其下更有五百大伦寺罗汉武僧,精勇无比。”
    李民更是暗叹。这李纲虽然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也比较务实,可这要不是坐在皇位上的是他李民,哪个皇帝会乐意听这个啊。难怪历史上这李纲留下的名声虽大,可其政治生涯,却是从没斗过蔡京,张邦昌等人。
    好在,如今的皇位上李民,李民如今更是想逐渐把权力从皇帝手中逐渐移交到内阁手中,顺利平稳的推动君主立宪,却是要极力给李纲创造机会。
    李纲当即一抬手,止住众人后续要发表意见。平稳的说道:“战事尔等不用操心。可飞鹰传书岳飞,令其游击金国。自主作战。想来以草原之辽阔,蒙古军团之精锐,岳飞军万万不会有事。也用不到我中原的给养。尔等只需筹措西北一路军需即可。其增援兵马也无需太多,依旧由本尊率领骑兵军团增援就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

逼上梁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问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问天并收藏逼上梁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