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糜家二爷来了,就在偏厅候着,有一个时辰了。”
张辽刚进家门,张成便向张辽禀报了糜芳登门拜访的事。张成虽然离开军旅很久了,但是张辽既是以军法管家,张成如今的做派依旧还是如昔日在军中随张辽左右那样一丝不苟。
张辽自是知道今日必会有人上门,不过一大早的都有公务,便是上门也得等到午后或者是晚上,却不料这早上就有个没公务在身的糜芳上门了。
不过糜家和张家如今关系密切,一南一北的算是把持着两条向西的商道。而且糜家出身不高,家主糜竺更是个稳重厚道之人,张辽便是如今对外人有些顾忌,对于糜家也要另眼相看。虽说商人好利,商人奸猾,可是真正能将生意做大、做强,能够传承数代百年的商贾世家却并不是那种斤斤计较蝇头小利,而是倚靠着诚信为本的信条操持家务的。
“这样啊。那我就先去看看糜老二因何事登门吧。张成、张新,你们二人午饭后到我书房来,爷如今也不能再等着人家出招了。”张辽吩咐了一声后,径自向待客的偏厅走去。
在张辽身后,张成、张新两人恭敬的目送张辽离开后,两人扭头相视一笑。
张成说道:“主公终于忍不住了。这这些日子常有人窥探家门,若非主公严令不得生事,早就将这帮不开眼的家伙给打发了。这下好了,主公估计今日就要解除禁令,那帮小子们也终于不用再抱怨光吃饭不干活了。”
“成哥,人手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一百来号人呢!”张新凑到张成跟前说道。
张成笑着瞥了张新一眼道:“胡说什么。你那儿的人除了十八骑之外,全都是通过枢密院暗示调拨的护卫,真要动起手来,除了十八骑之外,剩下的谁敢相信?若是动手的地方换到城内,就是十八骑也不管用了。何况你我不同,你久随主公身边,早就是惹人注目的人物,还是省省心吧。”
“成哥,那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但看着弟兄们过手瘾,我在一边过眼瘾吧?”
“刚才不是说了吗,你如今实在是引人注目,干脆要动手的时候,你就为我们吸引别人的注意就成。”张成笑着拍了张新一下。
张新苦笑着摇摇头道:“唉!我还以为能捞着什么好,原来是让我给弟兄们做靶子。也成!反正都是为主公出力,做靶子倒还清闲。”
“走吧!先准备起来,也免得主公军令下来,咱们措手不及。”
“也对!成哥,小弟与你同去。”
……………………
张府、偏厅。
糜芳辰时稍过一点便到了张辽府中,听闻张辽出门访友,他也没有离开,只说是有要事需得报知张辽。虽然被张成安排在这偏厅,糜芳却没有丝毫不悦。毕竟张辽家除了亲朋好友之外,基本上不会留客。
而且张辽的这个偏厅是他按着后世的会客室布置的,地方不大,但是却显得十分简约雅致,木制的长短沙发铺着厚厚的棉垫,与沙发座登高的茶几上放着精致的茶点。这些奶油蛋糕可是只有张辽家独此一份。糜芳品尝着茶点,观看者偏厅的布局,对张辽在家居布置上的独到之处也感到十分敬佩。如此一来,他也不觉得时间过得有多快了。
不过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糜芳心中也有些急了。此时手中的香茗和茶几上的糕点也无法吸引糜芳了,虽然糜家已经正式入仕,可是糜芳却不是历史上那个归附了刘备后当了将军的糜芳。如今的糜芳在长兄入仕后实际操持着家族的生意,继承他的父祖,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人。如此,也就对时间重视起来。
就在糜芳思索着是否要先行告辞,待晚上和长兄糜竺一同再来拜访的时候,他听到了屋外传来的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糜芳,你来可是子仲兄有事找我?”张辽人未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
“见过将军!”糜芳赶紧走到门口,向跨进偏厅大门的张辽行礼。
“没那么讲究。”张辽一把拉过糜芳,走到沙发边上坐下后说道:“来人!上茶。糜芳,坐下吧。有事赶紧说,我可是已经耽误你一个时辰了。早就知道你最重视时间,何况张家、糜家关系密切,我与子仲兄也是交情匪浅,私下里哪里用得着如此多礼?”
糜芳和张辽也不是初次见面,刚才那一礼也不过是熟极而流,他身为糜家“大掌柜”,终日里也免不了和权贵打交道,这一套早就是铭刻在骨血里的程序了。
糜芳从怀中拿出两份书柬,恭敬的放在张辽面前,然后才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口说道:“将军,这是一份双季稻的产量和北边子龙妹夫托家兄转送将军的书信。”
“子龙?”张辽的注意力还是被赵云吸引了。不过他还能分出轻重,虽说糜芳是糜竺的弟弟,赵云的二舅哥,张辽也不能在糜芳面前露出什么真实感情,否则以糜芳久历商场的眼力,自然能够探究张辽的真实心意。
“双季稻产量如何?”张辽拿起封面上写着“日南稻种”字样的书柬,边拆边问。
“将军,那可是大丰收!大喜啊!”糜芳说道这双季稻,不由得兴奋起来。
张辽见糜芳有些手舞足蹈,心中也不禁芜尔。这也难怪糜芳有些失态,这稻种从寻找到播种再到收获,糜芳基本上是亲力亲为,甚至还因为育苗、施肥、植株等问题,从兖州、徐州甚至日南郡旧地搜罗了十余名有经验的农夫亲自指点。如今双季稻终于引种成功,一亩地的产量立刻翻番,别说糜芳要兴奋,就连张辽也早已经因为终于可以吃到久违的大米饭而心中狂喜不已。
……………………
高兴的可不止糜芳和张辽,同样兴奋的坐不住的还有一贯给人以稳重清雅印象的荀彧。当糜竺将自家引种双季稻实验成功的消息和数千亩不同等级的农田的产量已详细的数据报给荀彧时,荀彧在看完一遍之后立刻兴奋的站起来满屋子乱转,一点都没有平日里“留香荀令”的稳重。
“子仲啊!好事啊!大好事!”荀彧兴奋的有点不知说什么好,“子仲,你们糜家这可算是为我解决了大难题啊!”荀彧定了定神,对糜竺感谢道。
此话荀彧却并非虚言,且不说曹操如今的治下稻谷种植数量并不多,便是有稻谷,那也是单季稻,产量也有限。如今糜家引种日南郡的稻种,经过数年培育后,终于能够在数千亩农田上做出实验,成功种植了双季稻,而且平均亩产也能达到五石,以淮河流域的徐州、豫州和本属扬州的江北两郡,再加上刚刚到手的荆州,还有因为四面环山,气温环境和淮河流域比较近似的汉中地区,若是能够推广双季稻种植,这就使得曹操治下的粮食总产量最少能增加三到四成。若真能如此,以曹军如今的战斗力,就南征荆州这种规模的战役,曹军可以连续进行两场到三场。也就是说,若南征荆州之前双季稻就已经推广开来,曹军现在早就可以攻入江东之地了。
然而兴奋一小会儿之后,荀彧突然间有冷静下来。他想到了陈群等人正在谋划的事情,想到了粮食的增加在此时获得最大好处的还是曹操,却会给限制曹操实力的计划带来无法估量的破坏。想到这里,荀彧的笑脸就渐渐收敛起来,人也沉默下来,坐回自己的位置发呆。
糜竺倒是对荀彧此时的心理活动十分明了,双季稻从寻获稻种到育苗,再到不断地培育适合中原生长的稻种,再到如今的实验成功,数年的功夫,早就足够让糜竺将所有可能牵扯的问题全部考虑清楚。虽然张辽的这份草稿不过是月前流传出来的,但在各地广布客栈、酒店、饭馆的糜家又怎会不了解个中详情。不过糜竺如今也不过就是个司农丞,虽是九卿副手,实际上的主管,可是这件事却轮不到糜家有太多的发言权。若不是因为如此规模的种植不可能隐瞒太久,糜竺甚至考虑过再多压几年,观察一下风声再说。如今糜竺也只能将此时上报,至于头疼的问题,还是交给家族势力庞大的尚书令荀彧去操心吧。
“子仲,此事除了你的家人之外,尚有何人知晓?”荀彧开口问道。
糜竺回答道:“此事乃是当初舍弟率船队南下前,文远将军让舍弟关注周边农作物以及引种事宜,故而舍弟才有了从日南郡旧地寻觅稻种之举,这些年来的培育经过文远将军也大致知晓。此外,就是幽州妹夫子龙,一年前文远将军曾让竺送了一包种子到幽州,让妹夫在幽州试种,看看是否能够将稻谷引种到北方。此外应该就没什么人知道此事了。”
糜竺这话虽然不假,但是无论是糜竺还是荀彧,都对如今被郭嘉主持的枢密院军情司十分忌惮,天知道郭奉孝的这批手下在除了关心敌对诸侯之外,是否也对他们这些下属同样关注。可是表面上,他们谁也不敢随便谈论此事。
“北方?”不过荀彧还是被糜竺话中提及的稻谷北移吸引了,“稻谷的产量向来要高于麦子,若是稻谷能在幽州顺利种植,哪怕只能种植一季,粮食也能多出不少啊!文远深谋远虑,荀彧不及也!”
荀彧对张辽可是真的服气,军务就不说了,曹军中战功第一并不是吹牛的。政务上也有连续两任州牧的实绩,如今青州、幽州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多赖当年张辽根基的扎实。文才方面,诗歌、书法甚至学术,张辽都有精彩的表现,风头甚至将荀彧、荀攸这样的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世家子弟完全掩盖过去。农事上张辽也有当年建议屯田的功劳,如今又多了一个引种双季稻。这些东西,换成别人,单有一样便足以名垂青史,而张辽却偏偏似个全才一般。加上眼光长远,荀彧此时突然有一种和张辽详谈的冲动。
“子仲,此事事关重大,既然文远也是知情之人,不若有劳子仲陪彧去一趟文远家,与文远好好商议一番如何?”荀彧知道张辽如今已成各方竞相拉拢的对象,也不愿因别人抢先而耽误正事,他此时却是想和张辽好好的谈一次,看看是否真的能够保住大汉皇室,保住他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
“文若公有此兴致,竺焉能不陪?文远将军在农事上也是见识非凡,当年兖州屯田,产量最高的可就是文远将军亲自带人侍弄的几百亩田地。这稻种又是他使人寻觅的,问他也不算问道于盲。不过文若公,你我是否现在就走?若是此事出发,说不得还能蹭文远将军一顿好饭菜。再晚一会儿,那就只剩下残羹冷炙了。”糜竺笑着说道。却将此行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农业生产上,也让荀彧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
看着知情识趣的糜竺,荀彧心中暗暗赞叹糜竺心思稳重,手段老练,同时却又对张辽产生了无比的“怨念”。要知道,糜竺也是被张辽亲自引荐给曹操的,从那时候起,荀彧就再也没有为钱粮头疼伤神过。
“走吧!文远府上惯有美食,如今各大家族中谁不是眼巴巴的看着张家的厨房是否又出新菜式。原本文远不在家,也不好随意打扰,如今他既然回来了,自然是免不了要叨扰一番的。不过子仲稍待,待彧将手中公务处理完结。”荀彧说完,便不再说话,快速的处理起今早送到尚书台的公务。
……………………
张府偏厅中。
“亩产平均五石……好啊!”张辽看着这双季稻的实验结果心中也委实高兴。虽说他很清楚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大头还是会被主家拿走,可是百姓总算也能得到些实惠。张辽见过大大小小家世不同的地主就不下百家,真正能不顾佃农死活的并不多,张辽也不奢望能够天下大同,只要能让百姓多一条活路,他也算没白“穿”一回。
“将军,这五千亩田地中真正的上等田不过五百亩,剩下的四千五百亩中有两千亩是中等田,还有两千五百亩则是肥力耗尽的下等田。不过在正式种植双季稻之前,家兄命人将这两千五百亩下等田全部种植了两年的菽(毛豆),又用将军曾指点农家制造的肥料肥地,在种植双季稻之前,这两千五百亩的下等田的地力已经全部恢复,部分土地出产甚至接近上等田的产量。将军这可算是为国为民的善举啊!”糜芳口中虽然是在奉承张辽,但是他的心中又何尝不认为张辽确实是多才多艺,博学多识。
“有没有试过在种植旱稻的时候套种豆子?或者也不一定是稻田,可以是茶园、果园或者其他的作物。若是那种对地力要求不高的作物,也好和种植稻麦的田地进行轮种,以维护地力。这也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并没有事实根据,切勿立刻动手,还是要如双季稻那样,实验成功后方可推广。即便是所需时日长久,可一旦成功,也是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张辽后世倒是听说过种植豆子可以恢复地力,也听说过套种这个名词,如今有了机会,也得显摆一下。不过张辽不会胡说一气,还是用探讨的语气和糜芳说话。
这种行为在糜芳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谦虚谨慎,“将军言之有理,糜芳回头便和家乡商量此事。若是真的成了,那糜家也就可圆了祖先的梦了。”
张辽看着糜芳,心中有些感叹。若是没有他的搅和,如今的糜芳应该是在刘备手下为官,糜家也将从徐州豪族成为陪着刘备流浪的,不说丧家犬,也差不多。紧接着还得失去妹妹,再失去刘备的重视,被关羽欺辱,最后死了还得不到一个好名声。想想当年糜家为了刘备破家抛产,将整个家族押在了刘备身上。结果却是家破人亡,糜家也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权贵生活。倒是如今,糜竺实质上已经是九卿之一,糜芳也快乐的操持着家务。而糜贞这个刚烈的女子更是嫁给了赵云,并诞下自己的子女。糜家的结局完全被篡改,让张辽颇有些成就感。
而当张辽看到赵云的书柬之后,张辽的心中就更加喜悦了。
书柬的内容很简单,赵云并没有向张辽表示忠心,也没有对曹操调动他们的举动说三道四。可是赵云却和陈到一起,将他们各自的亲信部下的名单交给了张辽,并在信中恳请张辽多加照拂。这种毫无花巧的东西,却实实在在的表明了赵云和陈到的意见。
他们确实对曹操有所不满!但是他们也并没有投靠张辽的意思。这份名单不过是为张辽顺利接管幽州、并州的北疆军队而留下的,也使得张辽可以无视那些鼠目寸光之人的挑衅。
“子龙、叔至皆是沉稳忠厚之人,这东西可不是他们的本意。”张辽一眼就看出事情的真相,但是张辽的话风一转道:“不过既然送来了,我也就笑纳了。可惜我北上之时他们却要南下,无法叙旧了。也好,省得有人罗里啰嗦、没完没了。”
张辽说着,抬起头笑着对糜芳说:“叔至那里我遣人回信,子龙那边还要劳烦糜芳你了。”
“能为将军效力,糜芳荣幸之至!”糜芳忙起身拱手道。
“啊?哈哈哈!!!”张辽闻言大笑,但笑声中谁又知道内含着多少无奈,多少欢喜……
(月中了,大郎拉拉票。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张辽刚进家门,张成便向张辽禀报了糜芳登门拜访的事。张成虽然离开军旅很久了,但是张辽既是以军法管家,张成如今的做派依旧还是如昔日在军中随张辽左右那样一丝不苟。
张辽自是知道今日必会有人上门,不过一大早的都有公务,便是上门也得等到午后或者是晚上,却不料这早上就有个没公务在身的糜芳上门了。
不过糜家和张家如今关系密切,一南一北的算是把持着两条向西的商道。而且糜家出身不高,家主糜竺更是个稳重厚道之人,张辽便是如今对外人有些顾忌,对于糜家也要另眼相看。虽说商人好利,商人奸猾,可是真正能将生意做大、做强,能够传承数代百年的商贾世家却并不是那种斤斤计较蝇头小利,而是倚靠着诚信为本的信条操持家务的。
“这样啊。那我就先去看看糜老二因何事登门吧。张成、张新,你们二人午饭后到我书房来,爷如今也不能再等着人家出招了。”张辽吩咐了一声后,径自向待客的偏厅走去。
在张辽身后,张成、张新两人恭敬的目送张辽离开后,两人扭头相视一笑。
张成说道:“主公终于忍不住了。这这些日子常有人窥探家门,若非主公严令不得生事,早就将这帮不开眼的家伙给打发了。这下好了,主公估计今日就要解除禁令,那帮小子们也终于不用再抱怨光吃饭不干活了。”
“成哥,人手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一百来号人呢!”张新凑到张成跟前说道。
张成笑着瞥了张新一眼道:“胡说什么。你那儿的人除了十八骑之外,全都是通过枢密院暗示调拨的护卫,真要动起手来,除了十八骑之外,剩下的谁敢相信?若是动手的地方换到城内,就是十八骑也不管用了。何况你我不同,你久随主公身边,早就是惹人注目的人物,还是省省心吧。”
“成哥,那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但看着弟兄们过手瘾,我在一边过眼瘾吧?”
“刚才不是说了吗,你如今实在是引人注目,干脆要动手的时候,你就为我们吸引别人的注意就成。”张成笑着拍了张新一下。
张新苦笑着摇摇头道:“唉!我还以为能捞着什么好,原来是让我给弟兄们做靶子。也成!反正都是为主公出力,做靶子倒还清闲。”
“走吧!先准备起来,也免得主公军令下来,咱们措手不及。”
“也对!成哥,小弟与你同去。”
……………………
张府、偏厅。
糜芳辰时稍过一点便到了张辽府中,听闻张辽出门访友,他也没有离开,只说是有要事需得报知张辽。虽然被张成安排在这偏厅,糜芳却没有丝毫不悦。毕竟张辽家除了亲朋好友之外,基本上不会留客。
而且张辽的这个偏厅是他按着后世的会客室布置的,地方不大,但是却显得十分简约雅致,木制的长短沙发铺着厚厚的棉垫,与沙发座登高的茶几上放着精致的茶点。这些奶油蛋糕可是只有张辽家独此一份。糜芳品尝着茶点,观看者偏厅的布局,对张辽在家居布置上的独到之处也感到十分敬佩。如此一来,他也不觉得时间过得有多快了。
不过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糜芳心中也有些急了。此时手中的香茗和茶几上的糕点也无法吸引糜芳了,虽然糜家已经正式入仕,可是糜芳却不是历史上那个归附了刘备后当了将军的糜芳。如今的糜芳在长兄入仕后实际操持着家族的生意,继承他的父祖,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人。如此,也就对时间重视起来。
就在糜芳思索着是否要先行告辞,待晚上和长兄糜竺一同再来拜访的时候,他听到了屋外传来的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糜芳,你来可是子仲兄有事找我?”张辽人未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
“见过将军!”糜芳赶紧走到门口,向跨进偏厅大门的张辽行礼。
“没那么讲究。”张辽一把拉过糜芳,走到沙发边上坐下后说道:“来人!上茶。糜芳,坐下吧。有事赶紧说,我可是已经耽误你一个时辰了。早就知道你最重视时间,何况张家、糜家关系密切,我与子仲兄也是交情匪浅,私下里哪里用得着如此多礼?”
糜芳和张辽也不是初次见面,刚才那一礼也不过是熟极而流,他身为糜家“大掌柜”,终日里也免不了和权贵打交道,这一套早就是铭刻在骨血里的程序了。
糜芳从怀中拿出两份书柬,恭敬的放在张辽面前,然后才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口说道:“将军,这是一份双季稻的产量和北边子龙妹夫托家兄转送将军的书信。”
“子龙?”张辽的注意力还是被赵云吸引了。不过他还能分出轻重,虽说糜芳是糜竺的弟弟,赵云的二舅哥,张辽也不能在糜芳面前露出什么真实感情,否则以糜芳久历商场的眼力,自然能够探究张辽的真实心意。
“双季稻产量如何?”张辽拿起封面上写着“日南稻种”字样的书柬,边拆边问。
“将军,那可是大丰收!大喜啊!”糜芳说道这双季稻,不由得兴奋起来。
张辽见糜芳有些手舞足蹈,心中也不禁芜尔。这也难怪糜芳有些失态,这稻种从寻找到播种再到收获,糜芳基本上是亲力亲为,甚至还因为育苗、施肥、植株等问题,从兖州、徐州甚至日南郡旧地搜罗了十余名有经验的农夫亲自指点。如今双季稻终于引种成功,一亩地的产量立刻翻番,别说糜芳要兴奋,就连张辽也早已经因为终于可以吃到久违的大米饭而心中狂喜不已。
……………………
高兴的可不止糜芳和张辽,同样兴奋的坐不住的还有一贯给人以稳重清雅印象的荀彧。当糜竺将自家引种双季稻实验成功的消息和数千亩不同等级的农田的产量已详细的数据报给荀彧时,荀彧在看完一遍之后立刻兴奋的站起来满屋子乱转,一点都没有平日里“留香荀令”的稳重。
“子仲啊!好事啊!大好事!”荀彧兴奋的有点不知说什么好,“子仲,你们糜家这可算是为我解决了大难题啊!”荀彧定了定神,对糜竺感谢道。
此话荀彧却并非虚言,且不说曹操如今的治下稻谷种植数量并不多,便是有稻谷,那也是单季稻,产量也有限。如今糜家引种日南郡的稻种,经过数年培育后,终于能够在数千亩农田上做出实验,成功种植了双季稻,而且平均亩产也能达到五石,以淮河流域的徐州、豫州和本属扬州的江北两郡,再加上刚刚到手的荆州,还有因为四面环山,气温环境和淮河流域比较近似的汉中地区,若是能够推广双季稻种植,这就使得曹操治下的粮食总产量最少能增加三到四成。若真能如此,以曹军如今的战斗力,就南征荆州这种规模的战役,曹军可以连续进行两场到三场。也就是说,若南征荆州之前双季稻就已经推广开来,曹军现在早就可以攻入江东之地了。
然而兴奋一小会儿之后,荀彧突然间有冷静下来。他想到了陈群等人正在谋划的事情,想到了粮食的增加在此时获得最大好处的还是曹操,却会给限制曹操实力的计划带来无法估量的破坏。想到这里,荀彧的笑脸就渐渐收敛起来,人也沉默下来,坐回自己的位置发呆。
糜竺倒是对荀彧此时的心理活动十分明了,双季稻从寻获稻种到育苗,再到不断地培育适合中原生长的稻种,再到如今的实验成功,数年的功夫,早就足够让糜竺将所有可能牵扯的问题全部考虑清楚。虽然张辽的这份草稿不过是月前流传出来的,但在各地广布客栈、酒店、饭馆的糜家又怎会不了解个中详情。不过糜竺如今也不过就是个司农丞,虽是九卿副手,实际上的主管,可是这件事却轮不到糜家有太多的发言权。若不是因为如此规模的种植不可能隐瞒太久,糜竺甚至考虑过再多压几年,观察一下风声再说。如今糜竺也只能将此时上报,至于头疼的问题,还是交给家族势力庞大的尚书令荀彧去操心吧。
“子仲,此事除了你的家人之外,尚有何人知晓?”荀彧开口问道。
糜竺回答道:“此事乃是当初舍弟率船队南下前,文远将军让舍弟关注周边农作物以及引种事宜,故而舍弟才有了从日南郡旧地寻觅稻种之举,这些年来的培育经过文远将军也大致知晓。此外,就是幽州妹夫子龙,一年前文远将军曾让竺送了一包种子到幽州,让妹夫在幽州试种,看看是否能够将稻谷引种到北方。此外应该就没什么人知道此事了。”
糜竺这话虽然不假,但是无论是糜竺还是荀彧,都对如今被郭嘉主持的枢密院军情司十分忌惮,天知道郭奉孝的这批手下在除了关心敌对诸侯之外,是否也对他们这些下属同样关注。可是表面上,他们谁也不敢随便谈论此事。
“北方?”不过荀彧还是被糜竺话中提及的稻谷北移吸引了,“稻谷的产量向来要高于麦子,若是稻谷能在幽州顺利种植,哪怕只能种植一季,粮食也能多出不少啊!文远深谋远虑,荀彧不及也!”
荀彧对张辽可是真的服气,军务就不说了,曹军中战功第一并不是吹牛的。政务上也有连续两任州牧的实绩,如今青州、幽州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多赖当年张辽根基的扎实。文才方面,诗歌、书法甚至学术,张辽都有精彩的表现,风头甚至将荀彧、荀攸这样的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世家子弟完全掩盖过去。农事上张辽也有当年建议屯田的功劳,如今又多了一个引种双季稻。这些东西,换成别人,单有一样便足以名垂青史,而张辽却偏偏似个全才一般。加上眼光长远,荀彧此时突然有一种和张辽详谈的冲动。
“子仲,此事事关重大,既然文远也是知情之人,不若有劳子仲陪彧去一趟文远家,与文远好好商议一番如何?”荀彧知道张辽如今已成各方竞相拉拢的对象,也不愿因别人抢先而耽误正事,他此时却是想和张辽好好的谈一次,看看是否真的能够保住大汉皇室,保住他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
“文若公有此兴致,竺焉能不陪?文远将军在农事上也是见识非凡,当年兖州屯田,产量最高的可就是文远将军亲自带人侍弄的几百亩田地。这稻种又是他使人寻觅的,问他也不算问道于盲。不过文若公,你我是否现在就走?若是此事出发,说不得还能蹭文远将军一顿好饭菜。再晚一会儿,那就只剩下残羹冷炙了。”糜竺笑着说道。却将此行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农业生产上,也让荀彧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
看着知情识趣的糜竺,荀彧心中暗暗赞叹糜竺心思稳重,手段老练,同时却又对张辽产生了无比的“怨念”。要知道,糜竺也是被张辽亲自引荐给曹操的,从那时候起,荀彧就再也没有为钱粮头疼伤神过。
“走吧!文远府上惯有美食,如今各大家族中谁不是眼巴巴的看着张家的厨房是否又出新菜式。原本文远不在家,也不好随意打扰,如今他既然回来了,自然是免不了要叨扰一番的。不过子仲稍待,待彧将手中公务处理完结。”荀彧说完,便不再说话,快速的处理起今早送到尚书台的公务。
……………………
张府偏厅中。
“亩产平均五石……好啊!”张辽看着这双季稻的实验结果心中也委实高兴。虽说他很清楚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大头还是会被主家拿走,可是百姓总算也能得到些实惠。张辽见过大大小小家世不同的地主就不下百家,真正能不顾佃农死活的并不多,张辽也不奢望能够天下大同,只要能让百姓多一条活路,他也算没白“穿”一回。
“将军,这五千亩田地中真正的上等田不过五百亩,剩下的四千五百亩中有两千亩是中等田,还有两千五百亩则是肥力耗尽的下等田。不过在正式种植双季稻之前,家兄命人将这两千五百亩下等田全部种植了两年的菽(毛豆),又用将军曾指点农家制造的肥料肥地,在种植双季稻之前,这两千五百亩的下等田的地力已经全部恢复,部分土地出产甚至接近上等田的产量。将军这可算是为国为民的善举啊!”糜芳口中虽然是在奉承张辽,但是他的心中又何尝不认为张辽确实是多才多艺,博学多识。
“有没有试过在种植旱稻的时候套种豆子?或者也不一定是稻田,可以是茶园、果园或者其他的作物。若是那种对地力要求不高的作物,也好和种植稻麦的田地进行轮种,以维护地力。这也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并没有事实根据,切勿立刻动手,还是要如双季稻那样,实验成功后方可推广。即便是所需时日长久,可一旦成功,也是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张辽后世倒是听说过种植豆子可以恢复地力,也听说过套种这个名词,如今有了机会,也得显摆一下。不过张辽不会胡说一气,还是用探讨的语气和糜芳说话。
这种行为在糜芳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谦虚谨慎,“将军言之有理,糜芳回头便和家乡商量此事。若是真的成了,那糜家也就可圆了祖先的梦了。”
张辽看着糜芳,心中有些感叹。若是没有他的搅和,如今的糜芳应该是在刘备手下为官,糜家也将从徐州豪族成为陪着刘备流浪的,不说丧家犬,也差不多。紧接着还得失去妹妹,再失去刘备的重视,被关羽欺辱,最后死了还得不到一个好名声。想想当年糜家为了刘备破家抛产,将整个家族押在了刘备身上。结果却是家破人亡,糜家也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权贵生活。倒是如今,糜竺实质上已经是九卿之一,糜芳也快乐的操持着家务。而糜贞这个刚烈的女子更是嫁给了赵云,并诞下自己的子女。糜家的结局完全被篡改,让张辽颇有些成就感。
而当张辽看到赵云的书柬之后,张辽的心中就更加喜悦了。
书柬的内容很简单,赵云并没有向张辽表示忠心,也没有对曹操调动他们的举动说三道四。可是赵云却和陈到一起,将他们各自的亲信部下的名单交给了张辽,并在信中恳请张辽多加照拂。这种毫无花巧的东西,却实实在在的表明了赵云和陈到的意见。
他们确实对曹操有所不满!但是他们也并没有投靠张辽的意思。这份名单不过是为张辽顺利接管幽州、并州的北疆军队而留下的,也使得张辽可以无视那些鼠目寸光之人的挑衅。
“子龙、叔至皆是沉稳忠厚之人,这东西可不是他们的本意。”张辽一眼就看出事情的真相,但是张辽的话风一转道:“不过既然送来了,我也就笑纳了。可惜我北上之时他们却要南下,无法叙旧了。也好,省得有人罗里啰嗦、没完没了。”
张辽说着,抬起头笑着对糜芳说:“叔至那里我遣人回信,子龙那边还要劳烦糜芳你了。”
“能为将军效力,糜芳荣幸之至!”糜芳忙起身拱手道。
“啊?哈哈哈!!!”张辽闻言大笑,但笑声中谁又知道内含着多少无奈,多少欢喜……
(月中了,大郎拉拉票。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