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底,已经过了惊蛰和立春的老百姓此时正开始忙着地里的农活,去年种下的麦子已经开始返青,而土壤缺依旧冻融交替,此时及时耙地是减少土地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百姓口中相传:“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这就是民间自古流传的农业谚语中有关惊蛰耕种和防旱保湿的宝贵经验。正因为如此,自古相传惊蛰便是春耕的开始,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这个名称的由来却始于春雷乍动,天气回暖,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春雷始鸣,万物复苏,带来的自然是一股阳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景象。然而砸建安十一年的惊蛰,如今大汉的京都雒阳城的皇宫之中却也发生了如春雷一般足以震动朝野的事情。
首先是自尚书令荀彧从邺城归来后便传出荀彧欲推动朝廷恢复汉初丞相制,这是自建安十年秋恢复丞相制的建议在朝堂上引起争议一来,一直保持沉默的荀彧第一次表示出明确的态度。
一时间,雒阳城的各个势力纷纷频繁活动,各个大佬的府上,还有荀彧的府邸纷纷有人往来拜访。所谈论的话题无不围绕着荀彧和恢复丞相制,再深入一些便是探询荀彧从年底到回雒阳的这段时间在邺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要知道这个一直待在雒阳而似乎与逗留邺城不肯回京的曹操有了嫌隙的荀彧究竟是在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然而当朝堂上的各派大佬们尚未将荀文若的心路历程查探完毕的时候,原本势均力敌的反对和拥护恢复丞相制的两股势力却突然之间有了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低级官员当中,赞成恢复丞相制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种共识,似乎不如此便是浪费公共资源,不如此便是党争误国,不如此便是支持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统一。这样三大罪名一经问世,便让雒阳城又一次成为了众多势力的焦点,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而低级官员的大批合流也使得原本就支持曹操的官员找到了理论依据和力量基础,同时也使得部分原本反对的官员产生迷惑,并因为种种原因甚至转而支持曹操。朝堂上原本势均力敌的对持陡然间变成了一边倒的局面,曹操的主张眼看着就要以大胜而告终。
“这荀文若究竟搞的什么花样?”杨彪的家中,“我不做官员好多年”的杨彪斜靠在胡床上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他们一直将官员中的变化归结为荀彧从邺城回来后的结果,因为舆论正在倾向于曹操,杨彪他们也推断荀彧应该是和曹操达成了共识。
或许这个结果确实是荀彧想要的,但是如此迅速的变化却同样出乎荀彧的意料之中。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尚未联络完毕,怎么就会发生如此的变化?难道主公也同样出手了?”荀彧也在家中思索着事情的脉络。
荀彧确实是希望借着统一朝堂上口径的机会让曹操快些南下,他也同样有暗中的手段挑动荆州和江东的势力联手反抗。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荀彧已经推算出曹军必然会吃亏的结论。如此一来,实力受损的曹操便会暂时偃旗息鼓。而那时只要荀彧稍稍松松手,反曹派便会趁机攫取一部分势力,从而达到与曹操拉近实力或者势均力敌的状态。
可是这只是荀彧美好的理想,他的意图早就没很多人识破。虽然荀彧也没有指望这个计谋能够瞒过有心人,他完全是利用了曹操急欲南征的心态而设下的阳谋,而曹系势力中的不同意见者也不可能干预曹操的决断,如此根本就不愁曹操不上钩。然而若是曹军粮草充分,反对立刻南征派中的郭嘉、张辽或许不会对荀彧此举做出反应。可是在粮草不足,南征又极有可能会受挫的情况下,不喜欢被人算计,也从不愿意吃亏的郭嘉终于做出了反应。
枢密院军情司虽然只是一个并不显眼的机构,但是他的历史却远远长于刚成立不久的枢密院。由张辽策划,郭嘉一手组织建立的军情司源源不断的为曹军提供着各种情报,保障了曹军的胜利。同时他们呀在地方和中央建立起了一张庞大的网络,来监控着各地方以及中央的官府与民间的情况。就像张辽当初为郭嘉策划的那样,从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到小作坊、小酒馆、客栈、商铺等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再到官府中的小吏,军中的士兵、军官,一直到各层级的官员,郭嘉都从中安排了自己的人手。或许因为时间有限,经费不足,这张网即便覆盖范围足够大却也同样空隙很大,但是在雒阳这个京都重地,郭嘉的手下却是十分的密集,与许褚的虎卫军和张辽的雒阳守备军一同将雒阳的天空、地面覆盖的严严实实。
当然,郭嘉不可能直截了当的下达让所有官员赞同恢复丞相制的命令,否则他也无法向曹操交待。他所做的不过是借着配合荀彧的借口让部分官员改口支持恢复丞相制并支持曹操为相。
可是正是因为郭嘉选择的时机正好是荀彧在联络各派势力改口的同时,这两相交汇,便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误会,而使得很多自以为了解情况的人也投入进来。于是一个吸引一个,最终牵动了一串,终于搞成了一群人的参与,在朝堂上重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
这种现象在后世的经济学中又一个名称叫做“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虽然个体不同,但是原理相似,同样是以点带面,最终将结果壮大。汉代的人虽不懂得将其总结归纳并形成后世那样系统的理论。但是却已近实际应用在经济活动领域,并将其发扬壮大在各种战争或者党争、朝争之中。郭嘉此次发力便是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效应而将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发扬光大,并最终争取到了让荀彧迷惑,使曹操疑惑的最佳结果。
人都是有疑心病的,而上位者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固便会是自己的怀疑态度更加的广泛。至于曹操,那则是历史上有名的疑心病患者,或许有人与他同样怀疑一切,甚至比他还要厉害,但能让史书如此记载者却唯有曹操这一位名人。
“嗯?争争吵吵了几个也都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怎么过个年就立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若也不过就是才找了几个人吹吹风,照理说不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效果啊?”曹操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些。
荀彧的举动曹操自然是会派人盯着的,为他提供消息的可不止一家机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郭嘉的军情司。也正因为如此,郭嘉才不担心自己私下里的动作会给荀彧这个老朋友带去什么麻烦。
意见不统一那是正常的,就是天子也不可能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衷心拥护。可是原本分歧巨大的两派态度突然间有了合流的趋向,而且已经向着众口一词的方向发展,这种诡异的现象就不得不让人好好思量一下其中究竟有什么奥妙了。
“奉孝,此事你可曾知晓?”
既然有了疑问,曹操自然就要找人为其解惑。不过相对于许攸、董昭等人,也唯有手中掌握着军情司的郭嘉才真正能够获得详细的资料。这一点,连同样深得曹操信任,但只是振威将军的程昱都无法比拟。
“回禀主公,此事嘉这里也是刚刚获得消息。”郭嘉说的确实是实话,按照程序,他也的确是刚刚获得雒阳送来的消息。但郭嘉不认为曹操喜欢听这种话,他也早有了准备,“不过根据下面汇集的情报,我从中发现南边那几位的人都不是太安分。”
话到此处就行了,郭嘉点到为止。至于事情的真相?对不起,我郭某人也只是分析情报,却不是调查案情。
曹操受伤自然也有别的消息渠道,作为一代雄主,他自然知道分权和平衡,郭嘉说的情况与他自己掌握的差不了多少,甚至还没有他获得的详细,考虑到郭嘉的主要职责是在军事情报上,曹操并没有任何怀疑。
事实上原本郭嘉组建的情报机构在几年前就被曹操重新整编,涉及对外的军事情报全部交给了郭嘉,而对内则由曹操亲自掌握,这也是曹操敢于用人的一个关键性制约手段。如此一来,即便郭嘉依然在被分割的机构中拥有影响力,但只要不能直接干预,曹操并不忌讳郭嘉这位于自己脾性合拍的部下。
“南边?”曹操的疑心病让郭嘉算得死死地,朝堂上南方诸侯的势力自然不愿让曹操得掌大权,一有变化就蠢蠢欲动那实在正常不过。但用间也是兵圣孙子重点关照的,南方势力中自然也少不了反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骚动的各方势力加上反间的作用,曹操的思路就这样被带偏了!
(大郎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惊蛰这个名称的由来却始于春雷乍动,天气回暖,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春雷始鸣,万物复苏,带来的自然是一股阳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景象。然而砸建安十一年的惊蛰,如今大汉的京都雒阳城的皇宫之中却也发生了如春雷一般足以震动朝野的事情。
首先是自尚书令荀彧从邺城归来后便传出荀彧欲推动朝廷恢复汉初丞相制,这是自建安十年秋恢复丞相制的建议在朝堂上引起争议一来,一直保持沉默的荀彧第一次表示出明确的态度。
一时间,雒阳城的各个势力纷纷频繁活动,各个大佬的府上,还有荀彧的府邸纷纷有人往来拜访。所谈论的话题无不围绕着荀彧和恢复丞相制,再深入一些便是探询荀彧从年底到回雒阳的这段时间在邺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要知道这个一直待在雒阳而似乎与逗留邺城不肯回京的曹操有了嫌隙的荀彧究竟是在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然而当朝堂上的各派大佬们尚未将荀文若的心路历程查探完毕的时候,原本势均力敌的反对和拥护恢复丞相制的两股势力却突然之间有了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低级官员当中,赞成恢复丞相制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种共识,似乎不如此便是浪费公共资源,不如此便是党争误国,不如此便是支持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统一。这样三大罪名一经问世,便让雒阳城又一次成为了众多势力的焦点,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而低级官员的大批合流也使得原本就支持曹操的官员找到了理论依据和力量基础,同时也使得部分原本反对的官员产生迷惑,并因为种种原因甚至转而支持曹操。朝堂上原本势均力敌的对持陡然间变成了一边倒的局面,曹操的主张眼看着就要以大胜而告终。
“这荀文若究竟搞的什么花样?”杨彪的家中,“我不做官员好多年”的杨彪斜靠在胡床上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他们一直将官员中的变化归结为荀彧从邺城回来后的结果,因为舆论正在倾向于曹操,杨彪他们也推断荀彧应该是和曹操达成了共识。
或许这个结果确实是荀彧想要的,但是如此迅速的变化却同样出乎荀彧的意料之中。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尚未联络完毕,怎么就会发生如此的变化?难道主公也同样出手了?”荀彧也在家中思索着事情的脉络。
荀彧确实是希望借着统一朝堂上口径的机会让曹操快些南下,他也同样有暗中的手段挑动荆州和江东的势力联手反抗。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荀彧已经推算出曹军必然会吃亏的结论。如此一来,实力受损的曹操便会暂时偃旗息鼓。而那时只要荀彧稍稍松松手,反曹派便会趁机攫取一部分势力,从而达到与曹操拉近实力或者势均力敌的状态。
可是这只是荀彧美好的理想,他的意图早就没很多人识破。虽然荀彧也没有指望这个计谋能够瞒过有心人,他完全是利用了曹操急欲南征的心态而设下的阳谋,而曹系势力中的不同意见者也不可能干预曹操的决断,如此根本就不愁曹操不上钩。然而若是曹军粮草充分,反对立刻南征派中的郭嘉、张辽或许不会对荀彧此举做出反应。可是在粮草不足,南征又极有可能会受挫的情况下,不喜欢被人算计,也从不愿意吃亏的郭嘉终于做出了反应。
枢密院军情司虽然只是一个并不显眼的机构,但是他的历史却远远长于刚成立不久的枢密院。由张辽策划,郭嘉一手组织建立的军情司源源不断的为曹军提供着各种情报,保障了曹军的胜利。同时他们呀在地方和中央建立起了一张庞大的网络,来监控着各地方以及中央的官府与民间的情况。就像张辽当初为郭嘉策划的那样,从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到小作坊、小酒馆、客栈、商铺等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再到官府中的小吏,军中的士兵、军官,一直到各层级的官员,郭嘉都从中安排了自己的人手。或许因为时间有限,经费不足,这张网即便覆盖范围足够大却也同样空隙很大,但是在雒阳这个京都重地,郭嘉的手下却是十分的密集,与许褚的虎卫军和张辽的雒阳守备军一同将雒阳的天空、地面覆盖的严严实实。
当然,郭嘉不可能直截了当的下达让所有官员赞同恢复丞相制的命令,否则他也无法向曹操交待。他所做的不过是借着配合荀彧的借口让部分官员改口支持恢复丞相制并支持曹操为相。
可是正是因为郭嘉选择的时机正好是荀彧在联络各派势力改口的同时,这两相交汇,便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误会,而使得很多自以为了解情况的人也投入进来。于是一个吸引一个,最终牵动了一串,终于搞成了一群人的参与,在朝堂上重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
这种现象在后世的经济学中又一个名称叫做“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虽然个体不同,但是原理相似,同样是以点带面,最终将结果壮大。汉代的人虽不懂得将其总结归纳并形成后世那样系统的理论。但是却已近实际应用在经济活动领域,并将其发扬壮大在各种战争或者党争、朝争之中。郭嘉此次发力便是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效应而将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发扬光大,并最终争取到了让荀彧迷惑,使曹操疑惑的最佳结果。
人都是有疑心病的,而上位者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固便会是自己的怀疑态度更加的广泛。至于曹操,那则是历史上有名的疑心病患者,或许有人与他同样怀疑一切,甚至比他还要厉害,但能让史书如此记载者却唯有曹操这一位名人。
“嗯?争争吵吵了几个也都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怎么过个年就立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若也不过就是才找了几个人吹吹风,照理说不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效果啊?”曹操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些。
荀彧的举动曹操自然是会派人盯着的,为他提供消息的可不止一家机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郭嘉的军情司。也正因为如此,郭嘉才不担心自己私下里的动作会给荀彧这个老朋友带去什么麻烦。
意见不统一那是正常的,就是天子也不可能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衷心拥护。可是原本分歧巨大的两派态度突然间有了合流的趋向,而且已经向着众口一词的方向发展,这种诡异的现象就不得不让人好好思量一下其中究竟有什么奥妙了。
“奉孝,此事你可曾知晓?”
既然有了疑问,曹操自然就要找人为其解惑。不过相对于许攸、董昭等人,也唯有手中掌握着军情司的郭嘉才真正能够获得详细的资料。这一点,连同样深得曹操信任,但只是振威将军的程昱都无法比拟。
“回禀主公,此事嘉这里也是刚刚获得消息。”郭嘉说的确实是实话,按照程序,他也的确是刚刚获得雒阳送来的消息。但郭嘉不认为曹操喜欢听这种话,他也早有了准备,“不过根据下面汇集的情报,我从中发现南边那几位的人都不是太安分。”
话到此处就行了,郭嘉点到为止。至于事情的真相?对不起,我郭某人也只是分析情报,却不是调查案情。
曹操受伤自然也有别的消息渠道,作为一代雄主,他自然知道分权和平衡,郭嘉说的情况与他自己掌握的差不了多少,甚至还没有他获得的详细,考虑到郭嘉的主要职责是在军事情报上,曹操并没有任何怀疑。
事实上原本郭嘉组建的情报机构在几年前就被曹操重新整编,涉及对外的军事情报全部交给了郭嘉,而对内则由曹操亲自掌握,这也是曹操敢于用人的一个关键性制约手段。如此一来,即便郭嘉依然在被分割的机构中拥有影响力,但只要不能直接干预,曹操并不忌讳郭嘉这位于自己脾性合拍的部下。
“南边?”曹操的疑心病让郭嘉算得死死地,朝堂上南方诸侯的势力自然不愿让曹操得掌大权,一有变化就蠢蠢欲动那实在正常不过。但用间也是兵圣孙子重点关照的,南方势力中自然也少不了反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骚动的各方势力加上反间的作用,曹操的思路就这样被带偏了!
(大郎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