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柴桑城,自从孙权为了集中兵力而放弃了九江郡和大别山、舒县以北的半个庐江郡,而刘备有明显受制于徐州的曹军后,孙权便将自己的大本营搬到了这柴桑城中。
柴桑位于豫章郡北部,面朝大江,背靠庐山,又与彭蠡泽(鄱阳湖的古称,面积远胜于今鄱阳湖)相距极近,而西面不远便是江夏郡。此地正是长江之水流至庐山山麓,然后相汇彭蠡泽的交界处,自古便有“九江孔殷”之说,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交汇,流入彭蠡泽。此地尽集烟锁江南之美。若是登高远眺,只见山色空蒙,烟水淼淼,点点白帆散布浩瀚的碧波之上,此等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大江自蜀地而出,进入荆州便蜿蜒曲折,柴桑正好是中游的最后一道弯。柴桑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柴桑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柴桑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而柴桑以东的彭蠡泽因为其为河流汇集之处,百川归海之始,水势浩淼、江面壮阔,因而成为孙权训练水军的首选之地,柴桑西面正好临近江夏郡,战船从彭蠡泽出发,不过一日功夫便可直抵江夏治所西陵城。也正是因为柴桑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孙权便将治所直接迁到此处。
自从孙权迁到柴桑,定下了东守西攻的战略方针后,孙家军的实力便蒸蒸日上。他们趁着曹军被牵制在北方之际,一面大力开发豫章郡南部,将山中的越人迁出以扩充人口,一面又通过战争手段从江夏郡不断的掠夺物资与人口。又通过开发南方的机会打通了豫章至交州的陆上交通,通过贸易获得了大量的钱财。数年下来,孙家军不但稳住了东西两面战线,甚至还有余力能够主动攻出去。
但是随着曹军在北方的节节胜利,孙权在麾下谋士的劝阻下按捺住了进攻的野心,不断的囤积物资、训练军队,准备着和即将南下的曹军分个高下。当曹军北伐乌桓大获全胜后,孙权的动作就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快捷。
而面对曹军的压力,孙权的部下也因为各自不同的意见分成了好几个派系。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战斗。而主战派也分成独立作战和与刘备、刘表联手作战这两个大的派系。因为态度的不同,自然也就会产生分析,发生争执。一时间也让孙权头疼不已。
过了新年,与荆州一样,孙权也接到了布置在北方的探子的回报,得知了曹军基本上定下不日南下的方略。可是当孙权召集部下商议时,依旧是一片争执不下的场面。这让孙权心中无比的烦躁,在几日商议毫无结果后,孙权拉着鲁肃来到了柴桑城动的山上,远眺彭蠡泽以放松心情。
或许是压力实在太大,孙权在登上山顶后却并未因为那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心情舒畅,心中却依旧还在想着北方的消息。当他扭过头无意间看见紧跟在他身后的鲁肃时,突然想起鲁肃对此事可是一直一言未发。
“子敬啊!曹操要南下,可孤这边却是众人各执一词,意见难调,孤此时心中也是没底,不知子敬有何良策?”孙权对鲁肃报以极大的希望,相比那个才华横溢,但却是自己兄长亲密好友的周瑜,孙权更加信任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鲁肃。虽然鲁肃与周瑜亦是好友,可是这不过是鲁肃的私交,在公事上鲁肃基本就没让孙权失望过。
“主公之意如何?”鲁肃此时依旧保持着他谨慎的态度。
“众人争论不休,孤心中亦无定论耳!”
见到孙权如此为难,鲁肃终于开口了。“主公,肃这段时日也在思索,可思来想去,唯有联合二刘方可抵御曹操。”在私底下,鲁肃也不再保持沉默,当孙权一开口询问,他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鲁肃如此的态度对孙权而言确实是好事,毕竟降曹之后他这个一方的土霸王便会沦为人家的下属,那时候权势不再,威风消失,这对于已经品尝到权力的好处的孙权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的。
但是部下中赞成降曹的是在太多,除了大部分武将之外,九成以上的文官都支持降曹,这才是孙权顾虑重重的地方。所以孙权还是需要再次确定一下鲁肃的态度。
“子敬,如今降曹之意见已占据上风,对此子敬如何看?”
“降曹之言实为谬论,深误将军。吾等众人皆可降曹操,而惟将军不可降曹操也!”鲁肃郑重其事的说道。
“子敬何以言之?”孙权的眼中渐渐有了笑意。
鲁肃抬眉瞄了孙权一眼,已将孙权的神色变化看了个清楚通透,随即垂目说道:“若是肃等降操,以曹操之一贯态度,肃等可以赠金赐爵,还乡荣养,亦可继续为官。甚至为官者亦不失州郡之位,封爵者也至少为关内侯。而将军若要降操,其结局如何呢?封爵不过列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切不可犹豫不决而丧失战机!”
孙权闻言大笑道:“众人之议,孤大失所望。唯有子敬之言,正与孤所见相同。昨夜孤接到公瑾来信,亦是力主一战。今日子敬之言,更加坚定孤心。孤意已决,更无他疑,当即刻召集众将商议起兵一事。”
“主公英明!”鲁肃恭维了孙权一句,然后话锋一转道:“主公,曹军势大则是事实,若此时南下,少说亦有二三十万精锐。若是我军独力抵挡,决计不是其对手。以肃之见,还是应当联络刘表与刘备二人,合三家之力共敌曹操。”
正在兴头上的孙权听了鲁肃之言犹如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将他火热的激情顿时扑灭。曹军的实力放在那里,孙权不会自欺欺人的对其视而不见。于是乎孙权又一次沉默下来。
在曾经的历史上,孙权继承自其兄孙策的基业时,孙策已经打下扬州六郡之地,凭借着六郡之地的人力物力,孙权方才有了抵抗曹操的决心。可如今在张辽的提前算计和郭嘉的暗中安排之下,同为枭雄的刘备被曹军刻意放到了江东,于是当孙策按部就班的向统一江东之时,便遇到了刘备强有力的抵抗,最终未能将扬州最富裕的吴郡及会稽郡拿下。虽然孙策依旧兼并了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和豫章郡,但失去吴郡和会稽郡,孙策不单单是损失了两郡的地盘,还同样损失了张昭、虞翻等原本应该属于他麾下的一群重臣。人才和地盘的损失使得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不具备独立向曹军发动全面进攻的实力,也使得继承了孙策之位的孙权同样面对此事的局面而无力扩张,唯有从实力较弱而又在荆州集团中隐为独立团体的江夏黄祖那里获得补充。
这几年来,与刘备和黄祖的战斗就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就算是曹操击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孙权依旧在盘算着如何在曹操南下之前能够巩固自己的实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曹军的战斗模式在张辽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战前的物资准备和情报准备,使得曹军可以毫无阻碍的、毫无牵挂的战斗,以求一鼓作气击败敌人。乌桓就是这种模式下的牺牲品。
曹军北伐的速胜不但打破了檀石槐崛起后北方胡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让人们想起了汉武帝时代那支战无不胜、横扫大漠的汉军。也让孙权心中更加的震撼。
为此孙权与周瑜、鲁肃及一群武将不得不重新评价曹军的实力,还必须在情报嫉妒缺乏的情况下研究曹军的战斗方式。虽然武将们对于曹军强悍的实力表示了自己的斗志,但是他们的结论却吓到了他们自己的文官。“连你们这些将军都承认曹军的强大,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抵抗?”这就是文官们支持降曹的理由。
孙权对此哭笑不得!
可是正当孙权振奋起斗志决心一搏的时候,原本给予了孙权信心的鲁肃却又给孙权泼上了冷水,这使得孙权又开始犹豫不决。
一旁的鲁肃怎会看不出孙权的犹豫,他清楚孙权绝不会投降,因为孙权的野心决定了他不可能选择投降这条路。但是孙权内心却正在独立作战还是联合二刘之间来回摆动。要知道,无论是孙坚的血仇还是刘备几次偷袭的仇恨,要想让孙家军的将领同意与二刘联手确实十分困难。尤其是程普、黄盖这一批孙坚在世时的元老重将。
“主公!”鲁肃见孙权犹豫了良久依旧不能自决,只得走到孙权身边说道:“主公,伯符将军临终前曾对将军说过,内事不决可问舅爷,外事不决可问公瑾。如今公瑾亦是助战,不如将公瑾召回,与其面商机宜?”
孙权闻言恍然。周瑜与他心中虽有芥蒂,但那毕竟是因为谣言所致,可是此时面临着曹军的压力,若他们之间依旧如此僵持,损失的还是他父兄传下来的基业。
想到这里孙权定了定心神,对鲁肃说道:“子敬,速速遣人去请公瑾会柴桑议事!”
(大郎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柴桑位于豫章郡北部,面朝大江,背靠庐山,又与彭蠡泽(鄱阳湖的古称,面积远胜于今鄱阳湖)相距极近,而西面不远便是江夏郡。此地正是长江之水流至庐山山麓,然后相汇彭蠡泽的交界处,自古便有“九江孔殷”之说,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交汇,流入彭蠡泽。此地尽集烟锁江南之美。若是登高远眺,只见山色空蒙,烟水淼淼,点点白帆散布浩瀚的碧波之上,此等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大江自蜀地而出,进入荆州便蜿蜒曲折,柴桑正好是中游的最后一道弯。柴桑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柴桑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柴桑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而柴桑以东的彭蠡泽因为其为河流汇集之处,百川归海之始,水势浩淼、江面壮阔,因而成为孙权训练水军的首选之地,柴桑西面正好临近江夏郡,战船从彭蠡泽出发,不过一日功夫便可直抵江夏治所西陵城。也正是因为柴桑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孙权便将治所直接迁到此处。
自从孙权迁到柴桑,定下了东守西攻的战略方针后,孙家军的实力便蒸蒸日上。他们趁着曹军被牵制在北方之际,一面大力开发豫章郡南部,将山中的越人迁出以扩充人口,一面又通过战争手段从江夏郡不断的掠夺物资与人口。又通过开发南方的机会打通了豫章至交州的陆上交通,通过贸易获得了大量的钱财。数年下来,孙家军不但稳住了东西两面战线,甚至还有余力能够主动攻出去。
但是随着曹军在北方的节节胜利,孙权在麾下谋士的劝阻下按捺住了进攻的野心,不断的囤积物资、训练军队,准备着和即将南下的曹军分个高下。当曹军北伐乌桓大获全胜后,孙权的动作就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快捷。
而面对曹军的压力,孙权的部下也因为各自不同的意见分成了好几个派系。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战斗。而主战派也分成独立作战和与刘备、刘表联手作战这两个大的派系。因为态度的不同,自然也就会产生分析,发生争执。一时间也让孙权头疼不已。
过了新年,与荆州一样,孙权也接到了布置在北方的探子的回报,得知了曹军基本上定下不日南下的方略。可是当孙权召集部下商议时,依旧是一片争执不下的场面。这让孙权心中无比的烦躁,在几日商议毫无结果后,孙权拉着鲁肃来到了柴桑城动的山上,远眺彭蠡泽以放松心情。
或许是压力实在太大,孙权在登上山顶后却并未因为那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心情舒畅,心中却依旧还在想着北方的消息。当他扭过头无意间看见紧跟在他身后的鲁肃时,突然想起鲁肃对此事可是一直一言未发。
“子敬啊!曹操要南下,可孤这边却是众人各执一词,意见难调,孤此时心中也是没底,不知子敬有何良策?”孙权对鲁肃报以极大的希望,相比那个才华横溢,但却是自己兄长亲密好友的周瑜,孙权更加信任被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鲁肃。虽然鲁肃与周瑜亦是好友,可是这不过是鲁肃的私交,在公事上鲁肃基本就没让孙权失望过。
“主公之意如何?”鲁肃此时依旧保持着他谨慎的态度。
“众人争论不休,孤心中亦无定论耳!”
见到孙权如此为难,鲁肃终于开口了。“主公,肃这段时日也在思索,可思来想去,唯有联合二刘方可抵御曹操。”在私底下,鲁肃也不再保持沉默,当孙权一开口询问,他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鲁肃如此的态度对孙权而言确实是好事,毕竟降曹之后他这个一方的土霸王便会沦为人家的下属,那时候权势不再,威风消失,这对于已经品尝到权力的好处的孙权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的。
但是部下中赞成降曹的是在太多,除了大部分武将之外,九成以上的文官都支持降曹,这才是孙权顾虑重重的地方。所以孙权还是需要再次确定一下鲁肃的态度。
“子敬,如今降曹之意见已占据上风,对此子敬如何看?”
“降曹之言实为谬论,深误将军。吾等众人皆可降曹操,而惟将军不可降曹操也!”鲁肃郑重其事的说道。
“子敬何以言之?”孙权的眼中渐渐有了笑意。
鲁肃抬眉瞄了孙权一眼,已将孙权的神色变化看了个清楚通透,随即垂目说道:“若是肃等降操,以曹操之一贯态度,肃等可以赠金赐爵,还乡荣养,亦可继续为官。甚至为官者亦不失州郡之位,封爵者也至少为关内侯。而将军若要降操,其结局如何呢?封爵不过列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切不可犹豫不决而丧失战机!”
孙权闻言大笑道:“众人之议,孤大失所望。唯有子敬之言,正与孤所见相同。昨夜孤接到公瑾来信,亦是力主一战。今日子敬之言,更加坚定孤心。孤意已决,更无他疑,当即刻召集众将商议起兵一事。”
“主公英明!”鲁肃恭维了孙权一句,然后话锋一转道:“主公,曹军势大则是事实,若此时南下,少说亦有二三十万精锐。若是我军独力抵挡,决计不是其对手。以肃之见,还是应当联络刘表与刘备二人,合三家之力共敌曹操。”
正在兴头上的孙权听了鲁肃之言犹如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将他火热的激情顿时扑灭。曹军的实力放在那里,孙权不会自欺欺人的对其视而不见。于是乎孙权又一次沉默下来。
在曾经的历史上,孙权继承自其兄孙策的基业时,孙策已经打下扬州六郡之地,凭借着六郡之地的人力物力,孙权方才有了抵抗曹操的决心。可如今在张辽的提前算计和郭嘉的暗中安排之下,同为枭雄的刘备被曹军刻意放到了江东,于是当孙策按部就班的向统一江东之时,便遇到了刘备强有力的抵抗,最终未能将扬州最富裕的吴郡及会稽郡拿下。虽然孙策依旧兼并了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和豫章郡,但失去吴郡和会稽郡,孙策不单单是损失了两郡的地盘,还同样损失了张昭、虞翻等原本应该属于他麾下的一群重臣。人才和地盘的损失使得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不具备独立向曹军发动全面进攻的实力,也使得继承了孙策之位的孙权同样面对此事的局面而无力扩张,唯有从实力较弱而又在荆州集团中隐为独立团体的江夏黄祖那里获得补充。
这几年来,与刘备和黄祖的战斗就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就算是曹操击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孙权依旧在盘算着如何在曹操南下之前能够巩固自己的实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曹军的战斗模式在张辽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战前的物资准备和情报准备,使得曹军可以毫无阻碍的、毫无牵挂的战斗,以求一鼓作气击败敌人。乌桓就是这种模式下的牺牲品。
曹军北伐的速胜不但打破了檀石槐崛起后北方胡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让人们想起了汉武帝时代那支战无不胜、横扫大漠的汉军。也让孙权心中更加的震撼。
为此孙权与周瑜、鲁肃及一群武将不得不重新评价曹军的实力,还必须在情报嫉妒缺乏的情况下研究曹军的战斗方式。虽然武将们对于曹军强悍的实力表示了自己的斗志,但是他们的结论却吓到了他们自己的文官。“连你们这些将军都承认曹军的强大,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抵抗?”这就是文官们支持降曹的理由。
孙权对此哭笑不得!
可是正当孙权振奋起斗志决心一搏的时候,原本给予了孙权信心的鲁肃却又给孙权泼上了冷水,这使得孙权又开始犹豫不决。
一旁的鲁肃怎会看不出孙权的犹豫,他清楚孙权绝不会投降,因为孙权的野心决定了他不可能选择投降这条路。但是孙权内心却正在独立作战还是联合二刘之间来回摆动。要知道,无论是孙坚的血仇还是刘备几次偷袭的仇恨,要想让孙家军的将领同意与二刘联手确实十分困难。尤其是程普、黄盖这一批孙坚在世时的元老重将。
“主公!”鲁肃见孙权犹豫了良久依旧不能自决,只得走到孙权身边说道:“主公,伯符将军临终前曾对将军说过,内事不决可问舅爷,外事不决可问公瑾。如今公瑾亦是助战,不如将公瑾召回,与其面商机宜?”
孙权闻言恍然。周瑜与他心中虽有芥蒂,但那毕竟是因为谣言所致,可是此时面临着曹军的压力,若他们之间依旧如此僵持,损失的还是他父兄传下来的基业。
想到这里孙权定了定心神,对鲁肃说道:“子敬,速速遣人去请公瑾会柴桑议事!”
(大郎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