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书《砺刃》,书号1013328,以过12万字,现代军事小说,以特种战争,代理人战争为主。兄弟们,推荐票都砸到新书上去吧。
为《海魂》争取最后一个月的月票了,兄弟们,冲啊!
****
战后,关于唐帝国有没有必要在最后关头用上原子弹,以及当时薛希岳为什么要决定使用原子弹成为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说,唐帝国有一万个理由可以不使用原子弹,可问题是,这一万个反对理由,也许还不如一个支持理由更有说服力,那就是,投入了数百亿的“盘古计划”就只是为了一次实验吗?
实际上,在当时帝国内部,关于是否使用原子弹的分歧也是相当巨大的。不说别的,之前极力主张帝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就分成了两派,一派坚决支持用原子弹,而另外一派则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
当时反对使用原子弹的主要就是帝国理论物理学的知名泰斗。当初,这些人几乎都签署了联名信,支持启动“盘古计划”,研制原子弹,可是在实验爆炸成功之后,几乎都转为反对使用原子弹。而这些科学家有几个重要的共同特点,一是都集中核物理的理论研究,大部分理论都是由他们提出,或者是奠基的。二是都没有参加“盘古计划”的工程阶段工作,也就是没有直接参与“盘古计划”。三是都属于帝国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大部分的年纪都在60岁以上。
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主要就是直接参与了“盘古计划”的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师。论知名度,这批科学家远不如那些泰山北斗,但是其在“盘古计划”中起到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实质性工作,原子弹就搞不出来。而这些科学家与工程师也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大部分人都将其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盘古计划”,其中很多人甚至数年没有与家人联系过,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项庞大的工程中来。二是以实验物理学家,或者是工程师为主,几乎都是实干型的人才,虽然其在理论研究方面并不怎么样,但是其在动手能力方面明前要比理论物理学家强得多。三是都属于中青年,当时联名给首相写信的200多名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平均年龄不到45岁。
当时,坚决反对的几十名科学家是认清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可以说,这些科学家都有着巨大的远见性。一枚原子弹就足以摧毁一座中型城市,数枚原子弹就可以摧毁一座大城市,而且研制氢弹的理论已经提出来了,最保守的估计,氢弹的威力都是原子弹的十倍以上(实际上远不止,原子弹的最大当量也就20万吨tnt左右,而氢弹的当量几乎是无限的,历史上爆炸的最大当量的氢弹为5000万吨,而设计成功,没有爆炸的氢弹的当量达到了2亿吨),那么一枚氢弹就能摧毁一座大城市。作为终极武器,只要掌握了的国家就会不惜工本大规模的制造,而全世界又有多少大城市,中等城市呢?这还只是最普通的担心,当时还没有人提到核武器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这些科学家都已经预料到,如果将核武器用于战争的话,那就是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释放出了的核恶魔将毁灭正个世界,而在核战争中,没有谁是赢家,输掉的将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如此,这批40多名科学家也写了一封联名信,请求首相不要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相反,支持使用原子弹的科学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他们花了毕生精力搞出来的东西,如果不能够将其价值发挥出来的,那还有何意义?更重要的,当时这批科学家与工程师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氢弹的研制工作,如果不通过使用原子弹来证明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那还怎么争取到研制氢弹的经费呢?
至于这些科学家到底有没有想过核武器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就说不清楚了,可他们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对这些科学家与工程师来说,原子弹就如同是他们的儿子一样,如果无法证实,那么他们付出了数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当时,态度最为暧昧的是“盘古计划”的总负责人,帝国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潘泽康的恩师邓家先教授。邓家先教授被誉为帝国的“两弹之父”,即原子弹与氢弹之父,他主持了“盘古计划”,以及后来的“黄日计划”。这两个计划就是研制原子弹与氢弹的计划。在帝国的科学界为要不要使用原子弹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邓家先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29年5月中旬的时候,他给首相单独写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的内容仍然没有公布,至于邓家先在这封信里说了什么,以及对首相的决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外界就只能胡乱的猜测了。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邓家先教授是支持使用原子弹的,而且正是他的那封信让首相最终做出了决定,而且邓家先支持使用原子弹的理由就是要借此推进氢弹的研制工作,而且后来正是由邓家先负责“黄日计划”的。
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邓家先是反对使用核武器的。一是首相不可能凭他一家之言而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毕竟当时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人很多,而不仅仅只是那批科学家而已,而邓家先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到首相的决策。其次,“黄日计划”本身不是“盘古计划”的延续,因为这期间间隔时间长达五年,如果不是因为德国研制成功了原子弹的话,帝国也不会急着启动“黄日计划”,而且当时已经不是薛希岳当政了,这更与邓家先推动使用原子弹,来获得首相批准“黄日计划”搭不上边。最后,邓家先担任“黄日计划”的总负责人,不是他本人的意愿,而是他作为帝国科学家对帝国的责任,在“黄日计划”成功之后,也就是在帝国试爆了第一枚氢弹后,邓家先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而且拒绝接受帝国皇帝颁发给他的皇室勋章,这就足以说明邓家先本人是不支持扩大核武器的影响范围,更不支持使用核武器。
实际上,当时在影响首相决策的因素中,科学家的作用是相当渺小的。必须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薛希岳是一名政治家,而不是一名科学家,而且原子弹并不是帝国的高级玩具,发展原子弹的初衷就是要使用原子弹。因此,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这才是薛希岳最终决策的基础。也就是说,当时的政府官员,以及军队将领对首相的影响更大。
政府首先提交的是财政部与工业部的一份联合报告,提交给首相的是一份到战争结束时,帝国还需要支出的战争经费的数额,以及对帝国工业转型造成的影响。这份报告的分量是相当重的,当时帝国已经在着手进行经济转型,如果战争的拖累太大的话,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战后帝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是帝国外交部的一份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全面评估了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会对国际局势,同盟国组织的内部关系,以及对潜在敌对国家的影响。虽然外交部没有在报告中指明使用原子弹给帝国外交带来的巨大好处,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当时还没有别的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原子弹,如果帝国能够证明拥有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的能力,并且可以用原子弹摧毁任何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这对帝国战后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帝国在战后的世界利益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
分量最重的肯定是帝国几大情报部门联名提交的一份对德国与波斯研制原子弹的评估报告,以及对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的评估报告。后来已经证明,当时情报部门提交的评估报告中有很大的水分,比如德国就没有能够在30年研制出原子弹,而是比这个时间晚了足足三年。而且在占领了美国之后,也证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实际上已经彻底瘫痪掉了,就算战争再拖一年,美国也没有能力制造出原子弹,就更不可能在29年年底制造出原子弹。换句话说,当时情报部门是有意夸大了敌人,以及潜在敌人的威胁。毫无疑问,情报部门是全力支持使用原子弹的。
原本很多人认为会坚定支持使用原子弹的帝国陆海两军的态度反而比较暧昧。其实考虑一下战后帝国军队的变革就不难发现,陆海两军在对待使用原子弹的问题上也是左右为难。如果支持的话,那么战略航空兵,即以后的帝国空军将是唯一拥有使用原子弹能力的军种(实际上,真正在战后成为帝国核威胁大棒的不是空军,而是海军),而拥有了原子弹使用能力之后,空军地位将提高很多,甚至有可能成为帝国第一军种。同时,如果反对,而首相又倾向于使用原子弹的话,那就是在扇自己的巴掌了。而且如果不使用原子弹,导致战争延长,这更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了。
最后送到的是罗云冲递交的一份评估报告。在这分报告中,罗云冲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对使用原子弹与不使用原子弹的两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做了分析与判断。如果使用原子弹,那么美国很有可能在原子弹投下之后就会宣布投降,而且最多只需要两到三枚原子弹就能够迫使美国投降。相反,如果不使用原子弹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指望“橙色作战”获得完全成功,而且战争会拖到年底,在美国爆发大饥荒之后,美国投降的可能在五成以上,但很难保证美国会在年底投降,因为美国还有一定的战略粮食储备,应该足够其军队使用到30年中期。而罗云冲的这份评估报告也得到了情报部门的证实与支持。
当时,就用还是不用原子弹的问题,帝国内部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可是很明显的,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不管是积极活动的中青年科学家,还是全力支持的情报部门,以及表面上保持中立的内阁政府部门,战略航空兵,以及三缄其口的陆海两军,实际上都对首相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在此情况下,就不难猜出薛希岳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了。只是,在五月份,薛希岳仍然没有正式确定是否使用原子弹,甚至没有向任何人提到是否使用原子弹。根据后来出任帝国首相,当时还是帝国内务大臣的宗汉钦描述,在七月份之前,薛希岳都没有就是否使用原子弹做出正式的决定,而首相当时只有一个决定,那就是尽快制造出具有实战价值的原子弹,并且使其拥有实战能力。
很多人就此判断薛希岳在当时已经决定使用原子弹,只是没有做出书面肯定而已。可问题是,这个判断明显缺乏说服力。原子弹作为终极武器,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以武器的形式在进行研制的,而武器没有实战使用能力,那还叫武器吗?因此,薛希岳在当时要求各部门尽快使原子弹具备实战使用能力,这并没有什么好非议的,换了谁,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原子弹的实用化工作稳步推进。六月份,代号“雪茄”的第一枚原子弹弹体制造成功,工程师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测试工作。六月底,“雪茄”的安装工作完成,具备了实际使用能力。当时有人提出进行一次试爆,因为帝国有足够的核原料制造三枚原子弹,就算实验用掉一枚,也还有两枚,而且到年底,生产出来的钚又足以制造两枚原子弹了。那么就不存在着原子弹不够用的问题,但是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否决,因为谁也不知道最终要用多少枚原子弹才能够迫使美国投降。
七月份,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改造完成,随即就进行了第一次模拟搭载测试,到此时,原子弹已经具备了实战部署与应用能力,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在了美国人的头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为《海魂》争取最后一个月的月票了,兄弟们,冲啊!
****
战后,关于唐帝国有没有必要在最后关头用上原子弹,以及当时薛希岳为什么要决定使用原子弹成为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说,唐帝国有一万个理由可以不使用原子弹,可问题是,这一万个反对理由,也许还不如一个支持理由更有说服力,那就是,投入了数百亿的“盘古计划”就只是为了一次实验吗?
实际上,在当时帝国内部,关于是否使用原子弹的分歧也是相当巨大的。不说别的,之前极力主张帝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就分成了两派,一派坚决支持用原子弹,而另外一派则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
当时反对使用原子弹的主要就是帝国理论物理学的知名泰斗。当初,这些人几乎都签署了联名信,支持启动“盘古计划”,研制原子弹,可是在实验爆炸成功之后,几乎都转为反对使用原子弹。而这些科学家有几个重要的共同特点,一是都集中核物理的理论研究,大部分理论都是由他们提出,或者是奠基的。二是都没有参加“盘古计划”的工程阶段工作,也就是没有直接参与“盘古计划”。三是都属于帝国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大部分的年纪都在60岁以上。
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主要就是直接参与了“盘古计划”的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师。论知名度,这批科学家远不如那些泰山北斗,但是其在“盘古计划”中起到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实质性工作,原子弹就搞不出来。而这些科学家与工程师也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大部分人都将其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盘古计划”,其中很多人甚至数年没有与家人联系过,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项庞大的工程中来。二是以实验物理学家,或者是工程师为主,几乎都是实干型的人才,虽然其在理论研究方面并不怎么样,但是其在动手能力方面明前要比理论物理学家强得多。三是都属于中青年,当时联名给首相写信的200多名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平均年龄不到45岁。
当时,坚决反对的几十名科学家是认清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可以说,这些科学家都有着巨大的远见性。一枚原子弹就足以摧毁一座中型城市,数枚原子弹就可以摧毁一座大城市,而且研制氢弹的理论已经提出来了,最保守的估计,氢弹的威力都是原子弹的十倍以上(实际上远不止,原子弹的最大当量也就20万吨tnt左右,而氢弹的当量几乎是无限的,历史上爆炸的最大当量的氢弹为5000万吨,而设计成功,没有爆炸的氢弹的当量达到了2亿吨),那么一枚氢弹就能摧毁一座大城市。作为终极武器,只要掌握了的国家就会不惜工本大规模的制造,而全世界又有多少大城市,中等城市呢?这还只是最普通的担心,当时还没有人提到核武器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这些科学家都已经预料到,如果将核武器用于战争的话,那就是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释放出了的核恶魔将毁灭正个世界,而在核战争中,没有谁是赢家,输掉的将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如此,这批40多名科学家也写了一封联名信,请求首相不要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相反,支持使用原子弹的科学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他们花了毕生精力搞出来的东西,如果不能够将其价值发挥出来的,那还有何意义?更重要的,当时这批科学家与工程师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氢弹的研制工作,如果不通过使用原子弹来证明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那还怎么争取到研制氢弹的经费呢?
至于这些科学家到底有没有想过核武器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就说不清楚了,可他们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对这些科学家与工程师来说,原子弹就如同是他们的儿子一样,如果无法证实,那么他们付出了数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当时,态度最为暧昧的是“盘古计划”的总负责人,帝国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潘泽康的恩师邓家先教授。邓家先教授被誉为帝国的“两弹之父”,即原子弹与氢弹之父,他主持了“盘古计划”,以及后来的“黄日计划”。这两个计划就是研制原子弹与氢弹的计划。在帝国的科学界为要不要使用原子弹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邓家先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29年5月中旬的时候,他给首相单独写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的内容仍然没有公布,至于邓家先在这封信里说了什么,以及对首相的决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外界就只能胡乱的猜测了。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邓家先教授是支持使用原子弹的,而且正是他的那封信让首相最终做出了决定,而且邓家先支持使用原子弹的理由就是要借此推进氢弹的研制工作,而且后来正是由邓家先负责“黄日计划”的。
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邓家先是反对使用核武器的。一是首相不可能凭他一家之言而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毕竟当时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人很多,而不仅仅只是那批科学家而已,而邓家先也不可能直接影响到首相的决策。其次,“黄日计划”本身不是“盘古计划”的延续,因为这期间间隔时间长达五年,如果不是因为德国研制成功了原子弹的话,帝国也不会急着启动“黄日计划”,而且当时已经不是薛希岳当政了,这更与邓家先推动使用原子弹,来获得首相批准“黄日计划”搭不上边。最后,邓家先担任“黄日计划”的总负责人,不是他本人的意愿,而是他作为帝国科学家对帝国的责任,在“黄日计划”成功之后,也就是在帝国试爆了第一枚氢弹后,邓家先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而且拒绝接受帝国皇帝颁发给他的皇室勋章,这就足以说明邓家先本人是不支持扩大核武器的影响范围,更不支持使用核武器。
实际上,当时在影响首相决策的因素中,科学家的作用是相当渺小的。必须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薛希岳是一名政治家,而不是一名科学家,而且原子弹并不是帝国的高级玩具,发展原子弹的初衷就是要使用原子弹。因此,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这才是薛希岳最终决策的基础。也就是说,当时的政府官员,以及军队将领对首相的影响更大。
政府首先提交的是财政部与工业部的一份联合报告,提交给首相的是一份到战争结束时,帝国还需要支出的战争经费的数额,以及对帝国工业转型造成的影响。这份报告的分量是相当重的,当时帝国已经在着手进行经济转型,如果战争的拖累太大的话,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战后帝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是帝国外交部的一份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全面评估了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会对国际局势,同盟国组织的内部关系,以及对潜在敌对国家的影响。虽然外交部没有在报告中指明使用原子弹给帝国外交带来的巨大好处,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当时还没有别的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原子弹,如果帝国能够证明拥有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的能力,并且可以用原子弹摧毁任何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这对帝国战后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帝国在战后的世界利益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
分量最重的肯定是帝国几大情报部门联名提交的一份对德国与波斯研制原子弹的评估报告,以及对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的评估报告。后来已经证明,当时情报部门提交的评估报告中有很大的水分,比如德国就没有能够在30年研制出原子弹,而是比这个时间晚了足足三年。而且在占领了美国之后,也证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实际上已经彻底瘫痪掉了,就算战争再拖一年,美国也没有能力制造出原子弹,就更不可能在29年年底制造出原子弹。换句话说,当时情报部门是有意夸大了敌人,以及潜在敌人的威胁。毫无疑问,情报部门是全力支持使用原子弹的。
原本很多人认为会坚定支持使用原子弹的帝国陆海两军的态度反而比较暧昧。其实考虑一下战后帝国军队的变革就不难发现,陆海两军在对待使用原子弹的问题上也是左右为难。如果支持的话,那么战略航空兵,即以后的帝国空军将是唯一拥有使用原子弹能力的军种(实际上,真正在战后成为帝国核威胁大棒的不是空军,而是海军),而拥有了原子弹使用能力之后,空军地位将提高很多,甚至有可能成为帝国第一军种。同时,如果反对,而首相又倾向于使用原子弹的话,那就是在扇自己的巴掌了。而且如果不使用原子弹,导致战争延长,这更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了。
最后送到的是罗云冲递交的一份评估报告。在这分报告中,罗云冲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对使用原子弹与不使用原子弹的两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做了分析与判断。如果使用原子弹,那么美国很有可能在原子弹投下之后就会宣布投降,而且最多只需要两到三枚原子弹就能够迫使美国投降。相反,如果不使用原子弹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指望“橙色作战”获得完全成功,而且战争会拖到年底,在美国爆发大饥荒之后,美国投降的可能在五成以上,但很难保证美国会在年底投降,因为美国还有一定的战略粮食储备,应该足够其军队使用到30年中期。而罗云冲的这份评估报告也得到了情报部门的证实与支持。
当时,就用还是不用原子弹的问题,帝国内部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可是很明显的,支持使用原子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不管是积极活动的中青年科学家,还是全力支持的情报部门,以及表面上保持中立的内阁政府部门,战略航空兵,以及三缄其口的陆海两军,实际上都对首相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在此情况下,就不难猜出薛希岳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了。只是,在五月份,薛希岳仍然没有正式确定是否使用原子弹,甚至没有向任何人提到是否使用原子弹。根据后来出任帝国首相,当时还是帝国内务大臣的宗汉钦描述,在七月份之前,薛希岳都没有就是否使用原子弹做出正式的决定,而首相当时只有一个决定,那就是尽快制造出具有实战价值的原子弹,并且使其拥有实战能力。
很多人就此判断薛希岳在当时已经决定使用原子弹,只是没有做出书面肯定而已。可问题是,这个判断明显缺乏说服力。原子弹作为终极武器,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以武器的形式在进行研制的,而武器没有实战使用能力,那还叫武器吗?因此,薛希岳在当时要求各部门尽快使原子弹具备实战使用能力,这并没有什么好非议的,换了谁,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原子弹的实用化工作稳步推进。六月份,代号“雪茄”的第一枚原子弹弹体制造成功,工程师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测试工作。六月底,“雪茄”的安装工作完成,具备了实际使用能力。当时有人提出进行一次试爆,因为帝国有足够的核原料制造三枚原子弹,就算实验用掉一枚,也还有两枚,而且到年底,生产出来的钚又足以制造两枚原子弹了。那么就不存在着原子弹不够用的问题,但是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否决,因为谁也不知道最终要用多少枚原子弹才能够迫使美国投降。
七月份,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改造完成,随即就进行了第一次模拟搭载测试,到此时,原子弹已经具备了实战部署与应用能力,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在了美国人的头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