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甘永兴罗列出来的第二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了帝国海军的根本利益,可以说,这是属于海军总司令,以及总参谋长考虑与决定的重大决策,谈仁皓还有点不明白甘永兴为什么要让他来考虑这个问题,可是想到甘永兴一直在暗中帮助他,如果谈仁皓想成为未来的海军司令,那他就必须得首先明确海军的发展方向,而海军的装备体系就是海军发展方向的直接反映。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帝国海军在装备发展方面采用的是实用主义原则,即根据需要,建造最适用的战舰,而绝不搞任何盲目的,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华而不实的,或者是性价比严重失衡的武器装备。可以说,纵观帝国海军三百多年来的装备体系发展史,就可以深刻的理解到帝国海军绝对是一支“现实主义”军队。
    在风帆时代,帝国海军统治着全世界的海洋,那是帝国海军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为了能够维护帝国的全球利益,同时对任何想挑战帝国的敌人足够的威慑,帝国海军在保有世界上数量最多,阵容最强大的战列舰的时候,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巡洋舰。可以说,当时发挥最大作用的还是航行在全球每一片海洋上的帝国巡洋舰。这些无处不在的巡洋舰即象征着帝国的利益,也同时捍卫着帝国的利益。也正是通过由这些巡洋舰组成的舰队,帝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广泛的殖民地,并且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到了铁甲舰时代,帝国已经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海军强国,同时国力也无法支撑起统治全世界海洋的需求。更重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对手出现,帝国也不可能公然与所有的国家为敌。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首先提出了“两强原则”,即拥有一支能够与两个最强大的海上敌人实力之和的强大舰队,保证能够同时击败这两个强大的敌人。“两强原则”在很大的程度上维持了帝国海军的地位,同时也震慑了所有的对手。更重要的是,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正是因为帝国海军拥有超过两个最强大对手的强大舰队,才使西方列强没有敢公开支持日本,也不敢趁此机会向帝国宣战,从而让帝国的世界霸权维持了数十年。
    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后,帝国国力再次下滑,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继续降低。在无法按照“两强原则”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的时候,帝国海军理智的承认了实力上的变化,转而寻求建立一支精悍的,能够应付任何一个敌人挑战的舰队。也正是从此开始,帝国海军不得不开始重视技术带来的巨大推动力。可以说,在二十年休战期中,帝国海军诞生了大量的“技术派”军官,而且出现了很多的新式战术理论,比如航空作战理论,潜艇战理论,以及对未来战争中可能出现的战术变化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理论。也许,这些理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荒谬的,或者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些先进战术理论,最终引导帝国海军战胜了比自己更为强大的敌人。
    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帝国海军都本真实用主义的原则来建设队伍。而随着航母,潜艇,登陆作战等等新式兵器,战术的出现,未来的海洋战场肯定会与二战中不一样。那么,帝国海军由应该怎么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呢?另外,随着战争结束,世界格局必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旧有威胁消失的同时,新的威胁就将出现,那么,帝国海军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付新的威胁,以此来维护帝国利益呢?
    任何一名帝国高层领导,帝国海军的高层人物都会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战争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些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总不能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来考虑吧。不管是应付新的威胁,还是发展新的技术,战术,最终都要落实到帝国海军的装备体系中来。因此,在确定帝国海军未来所需要的装备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建造出最能够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装备。
    在甘永兴给谈仁皓的文件中提到了两个要点,一是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必然会因此而产生更为先进的,甚至是当时所无法想像到的新式武器。二是随着战争结束,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将不会出现第二个类似于美国这样能够在海洋上挑战帝国的强大对手,那么帝国海军今后将会面临新的挑战,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挑战呢?
    在新技术方面,谈仁皓的了解不算很多,自从离开了装备技术办公室之后,他就很少参与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制,以及新式技术的开发工作,只是偶尔能够从甘永兴这里拿到新式装备的性能书,并且首先得到新式武器装备。当时,甘永兴在文件中也有一份副表,上面罗列了当时已经出现,或者是正在进行研究的一些重要技术。
    这些技术中,最重要的无非就那几种,即雷达,火箭,涡轮发动机,无线电制导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原子能等几种。而这几种技术要么已经在战争中应用,要么就已经接近了应用的水平。当然,这些技术中,并不完全都受到了帝国海军,以及帝国军队的重视。比如,最初由德国人搞出来的火箭,在帝国就只是一种战术武器,用来补充与增强炮兵的战斗力。由英国人最先搞出来的涡轮发动机在帝国根本就没有得到应用(帝国最初是从德国获得了货轮发动机的技术的,在击败英国之后,又得到了英国的相关技术,并且获得了一批英国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帮助,所以战后,帝国发展的喷气式飞机采用了更多英国的技术,而不是德国的技术)。无线电制导技术也只是进行了理论研究,而没有像德国那样投入实战进行检验。红外成像技术就更只是停留在初级理论研究阶段。当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肯定是原子能了。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拥有强大国力的情况下,帝国军队在对待新诞生的技术时,采取的仍然是实用主义原则。任何新技术,在完全具备了实用功能之前,帝国军队都不会轻易的采用。比如,当时德国人制造出的喷气式战斗机在性能上完全超越了帝国装备的所有战斗机,可问题是,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程短,维护难度大,而且维持费用高昂,对环境要求严格等等,结果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怎么样,最多只能算是一款极为优秀的截击机,而帝国是不需要截击机的,因为帝国本土没有受到威胁。在此背景下,帝国只对涡轮发动机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室的研究,根本就没有任何制造喷气式战机的计划,而是建造了更多的战斗机生产线,制造出了数量更多的,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的活塞式战机。
    用当时帝国的话来说,那些看起来先进,但是却不成熟,难以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而且也不可能因此而改变战局的武器就叫“耍花枪”,都是些绣花枕头,好看不好用。当然,这绝不表示帝国会放弃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可以说,帝国从来没有忽略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当时帝国有很多的实验室,大学,都可以进行实验室研究。只是从研究到大规模制造之间,帝国采取了很务实的政策而已。也就是说,只要这些技术成熟,并且具备了大规模使用的能力,那么帝国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比对手更好的新式装备来,并且迅速投入批量生产,反超对手。可以说,战争爆发前,帝国对待航母的态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最重要的绝不是新式技术,而是未来的格局。不管是多先进的技术,都必须要适应政治需要。这就如同核武器出现后,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武器将彻底的改变战争,可实际上,在大战之后,因为不符合政治上的需要,核武器就从来没有在战争中使用过。因此,搞清楚战后的世界格局肯定要比制造几种新式武器更重要。准确的说,政治需要是根本,而新式武器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而已。如果本末倒置,就算有再好的武器,哪有有什么用呢?
    战后的世界格局并不难判断,在美国战败后,帝国海军已经没有真正的对手了,至少在二,三十年之内,帝国海军是不会遇到重大挑战的。德国属于大陆型国家,有英国在外面挡着,难以成为海军强国。波斯帝国内忧外困,能够解决好国内的民族冲突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有能力与帝国竞争?日本已经完蛋,恐怕几十年难以恢复元气,如果帝国的政策彻底一点的话,日本今后都不可能成为帝国的威胁。美国必然衰落,甚至有可能遭到肢解,失去了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而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巴西,也因为没有成为世界强国的雄心,而不可能成为帝国的对手。
    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该何去何从?实际上,大战期间的众多战例已经给帝国海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当帝国海军已经获得了海洋的统治权的时候,海上战争将主要发生在陆海交界的地方,登陆作战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另外,利用舰队已经获得的远程打击能力,从海上攻击内陆,也将成为未来海上战争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明确了未来海上战争的形式后,那么海军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战列舰是必然要退出海战舞台的,毕竟其有限的打击距离不适合未来的战争。航母必然成为海洋战场上的新霸主,不过航母的性能必须要得到提升,必须要获得更强大的打击力量,并且能够对付更远的目标。另外,舰队的地位会有所下降,毕竟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帝国海军不需要维持过于强大的主力舰队,相反,登陆舰队以及陆战队的地位肯定会得到提升,特别是由海到陆的投送能力,这是必须要保证的,这样帝国海军才能够应付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威胁与挑战,将战争的威胁挡在敌人的国门之外,从而避免帝国本土遭到威胁。
    从当时海军修改28年度下半年的战舰建造计划就能看出来,在甘永兴让谈仁皓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海军高层已经做出了决定。当时,大量的战舰采购计划被取消,只保留了正在建造,或者是已经开始采购零备件的战舰。而新的建造重点是登陆舰艇,以及运输船只。后者,只是对现有海运实力的补充,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而且这些运输船只在战后都会被出售,转为民用。相反,登陆舰艇是不可能转为民用的,而帝国海军保留规模庞大的登陆舰队,除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之外,也是为了应付战后所面临的新挑战。
    甘永兴还给了谈仁皓一份29年度,海军军费预算的初步报表。谈仁皓发现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在29年的预算中,海军的科研经费比28年增长了三倍,相反,装备采购费用降低了两成。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将从29年开始转型,逐渐脱离战争状态,为战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也正是海军的特点,陆军因为装备相对容易制造,所以转向更为灵活,由战时到平时,由平时到战时,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相反,海军因为装备的建造周期长,而且费用高昂,在平战之间过渡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校长与参谋长才会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考虑到让海军逐步恢复到平时状态吧。
    很明显,当时甘永兴让谈仁皓参与到这类规划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工作中来,正是在为谈仁皓出任海军司令官打下基础。这就如同甘永兴让雷少卿去基层锻炼一样,如果谈仁皓没有掌握海军的发展,他今后又怎么来率领海军前进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

海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海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