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部分人都认为,聂人凤重用姜仲民是在限制谈仁皓,可除了出身之外,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姜仲民都没有资本同谈仁皓竞争。就算是聂人凤本人,也是在重用谈仁皓的同时重用姜仲民,他对两人的态度是不偏不倚的,并没有完全倾向于谁,不然的话,也不会每到危急关头,聂人凤首先想到的就是谈仁皓,而不是姜仲民了。如果没有聂人凤的器重,谈仁皓也就无法一次又一次的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那也自然谈不上在海军中建立自己的势力基础。
从各方面的条件,情况来看,姜仲民对谈仁皓没有构成威胁,但却对雷少卿,常荐新,郝东觉,黄晓天等一批跟随谈仁皓的年轻将领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对雷少卿来说,姜仲民是一个非常实在的竞争对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姜仲民在太平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也不可能威胁到谈仁皓在海军年轻将领,特别是由第一特混舰队出身的这批年轻将领心目中的地位,而这批年轻将领注定将成为海军的骨干力量,那么姜仲民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不可能取代谈仁皓。可对雷少卿来说,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姜仲民的到来,让雷少卿很是不满,也许当时雷少卿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姜仲民对他构成的威胁,可是他却感觉到,校长至今仍然没有对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一个明确的界定,主要原因就是姜仲民将率领第五特混舰队将参加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按照以往的规矩,当多支特混舰队在一个战场上作战时,由最优秀的特混舰队司令官出任临时总司令,负责同时指挥多支舰队一同作战,并不设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官。而以往这个角色都是由谈仁皓担任的,以谈仁皓在众多特混舰队司令官中的地位与威信,自然没有人反对了。而现在,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如果仍然按照老办法来处理各特混舰队的指挥关系的话,那么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也就是郝东觉与姜仲民之间,就得任命一个临时总司令。可问题是,不管任命谁,另外一个都会有意见。
论资历,姜仲民在郝东觉之上,而且是校长的门生,出身海军名门,而且是从正规学院毕业,担任舰队司令官的时间也比郝东觉长。可郝东觉也有自己的优势,他在西南太平洋这边已经执行了几个月的任务,而且第二特混舰队的表现非常优秀,这足以证明他的指挥能力,另外,郝东觉在第一特混舰队当了两年的参谋长,这个资历也不算浅了,积累的战功更是姜仲民所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郝东觉一直很反感姜仲民,当初有谈仁皓约束,他还不会表现得太直接了,而现在他是舰队司令官,谈仁皓这个大舅子又在万里之外,如果让他听从姜仲民的指挥的话,那他不跳出来闹事就简直是怪事了。
可以说,谈仁皓被派往印度洋战场后,太平洋众多舰队司令官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群龙无首。在姜仲民到来之前,这个问题并不明显,毕竟郝东觉,黄晓天,乃至雷少卿,李文龙这些人都是从第一特混舰队走出来的,在第一特混舰队里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就算各将领获得晋升的时间不同,比如黄晓天就一度超过了郝东觉,首先晋升为中将,但是,其在第一特混舰队时的地位就直接决定了现在的地位,而且黄晓天也是郝东觉一手带出来的,所以各将领之间论资排辈,这个顺序还是不会乱的。在攻打努美阿的时候,黄晓天就把自己放在了郝东觉的下面,基本上是在听从郝东觉的安排。所以,就算暂时没有出现一个可以顶替谈仁皓的人,各舰队司令官之间的顺序还是确定的,并没有人想过要获得更高的地位,获得绝对的支配权。
当姜仲民出现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在很多人看来,姜仲民的出现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也许这个形容并不贴切,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在谈仁皓没有回来之前,姜仲民对所有人都构成了威胁,而且打乱了战场上众多将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正是甘永兴力主设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要有人出来顶替谈仁皓的角色,避免在海军内部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更加得避免出现将领相互倾碾的糟糕局面出现。
在此时此刻,唯一能够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人就是雷少卿,论资历,雷少卿是帝国海军中第一批年轻将领之一,而且是自谈仁皓之后,第一批特混舰队司令官之一,而且他也是校长的门生,193期毕业学员海狮勋章的获得者,并且在战场上立下了重大战功。恐怕,除了在出身方面雷少卿比不上姜仲民之外,在其他方面都不比姜仲民差,甚至比姜仲民更好。因此,在谈仁皓前往印度洋之后,就需要雷少卿出来维持海军内部的秩序,特别是众多年轻将领之间的秩序。
可以说,甘永兴的这番安排是煞费苦心的,当初,他是提议让谈仁皓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如果由谈仁皓坐上这个位置,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构成威胁的。最重要的是,谈仁皓可以通过这条途径,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并且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南大西洋那边竟然输得那么惨,不然谈仁皓也不用去那边救火了。而选择雷少卿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
这也正体现出了甘永兴与聂人凤不同的地方。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甘永兴一直很赏识有才能的年轻将领,他一直就很器重谈仁皓,而以往多次给谈仁皓在海军司令部的锻炼机会,就是他暗中栽培谈仁皓的直接体现。而出了谈仁皓之外,黄晓天,郝东觉,常荐新,雷少卿,以及后来的郑冠华,魏东北,李文龙等等年轻将领,无一不得到了甘永兴的重用。这也是甘永兴的用人标准,有才能的就得到重用,而没有才能的就得靠边站。当然,这并不是说姜仲民没有才能,也不是说甘永兴不重视姜仲民,甘永兴只是不像校长那样格外重用姜仲民而已。而站在甘永兴的立场上来看,他的选择是没有什么可置疑的。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甘永兴处理的几乎都是与战争有直接关系的事务,而不会过多的涉及到海军的内部斗争,而他在海军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海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而要获得胜利,自然就得重用有才能的优秀将领。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说聂人凤就在专门搞内部平衡,玩弄权力手段。作为海军总司令,聂人凤的职责比甘永兴重得多,出了保证海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之外,他还得让海军健康的发展与成长,而不能因为某些原本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使海军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而他重用姜仲民的理由非常多,可这也不表示他不重视谈仁皓。只是,聂人凤所站的位置与甘永兴不一样,所以在处理同样问题的时候,聂人凤所采用的办法也就与甘永兴的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当时姜仲民返回太平洋,第五特混舰队参加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受到最大威胁的不是谈仁皓,而是雷少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雷少卿还不知道他这个战区舰队司令官到底有什么样的职权,到底有多大的责任。
事情拖到了四月下旬初,雷少卿仍然没有收到明确的答复,他甚至不怎么去烦颜国忠了,毕竟这事并不是由颜国忠决定的,而且颜国忠的态度偏向于雷少卿,他也尽到了全力。也就是在四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一条好消息送到了维拉港,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获得了重大胜利,全歼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且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均无重大损失,收复开普敦指日可待!
在别人看来,这无疑是谈仁皓在战场上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胜利,又一个漂亮的完胜,是继“珊瑚海大海战”之后,谈仁皓立下的又一奇功。可在雷少卿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胜利,而且这是谈仁皓对校长的“偏心”做出的明确反应,一次迅速,彻底的胜利,不仅仅改变了南大西洋上的局势,而且必然将最终影响到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这是雷少卿最愿意听到的消息!
此时,黄晓天的第四特混舰队已经在中太平洋上巡逻了,而美军的反击方向也基本上明确了下来,美军新服役的主力战舰全都被留在了珍珠港,编入了第五舰队,仍然由斯普鲁恩斯负责指挥第五舰队作战。而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率领第五舰队到珍珠港外进行过一次训练,当时第四特混舰队刚到达中太平洋,不仅黄晓天的神经紧张了起来,连整个海军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而四月二十一日,斯普鲁恩斯率领舰队返回了珍珠港,这下黄晓天才松了口气。可现在由第四特混舰队,以及廖汉翔手下的那四艘小型航母组成的战区舰队是难以战胜斯普鲁恩斯的,甚至挡不住斯普鲁恩斯的进攻。如果第一特混舰队能够在这个时候回到太平洋上来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雷少卿几乎敢肯定,第一特混舰队很快就会回到太平洋战场上来。也许第三特混舰队会留在南大西洋战场上,顶替原来的南大西洋舰队,守好这边的大门,但随着天气在几个月之后恶化,第一特混舰队已经没有必要留在南大西洋了。那么,谈仁皓大概在五月份的时候就能赶回来,而只要谈仁皓回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那么姜仲民这只“猴子”就别想座上山大王的头号交椅了。
这确实是雷少卿的想法,而当时盼着谈仁皓回来的人还不止雷少卿一个,黄晓天,郝东觉都在盼望着谈仁皓早日赶回太平洋战场,连廖汉翔,颜国忠都在等着相关的消息,甘永兴更是希望谈仁皓早日返回太平洋战场,担起太平洋战场上的重担。就连聂人凤也不例外,而这从聂人凤在随后做出的一系列安排上就看得出来。
四月底,也就是翁一鸣才发回消息,开普敦的英法远征军已经撤退,而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还没有杀回开普敦的时候,聂人凤就做出了决定,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在完成了收复开普敦的作战行动后,全部返回太平洋战场。而原先计划补充给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的那四艘战列舰,以及部分巡洋舰,驱逐舰组成新的南大西洋舰队,派往开普敦,交由翁一鸣直接指挥。
除了这些调动之外,在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返回太平洋战场,以及大批护航航母服役之后,聂人凤还取消了西南太平洋与太平洋两大战区的战区舰队,将六艘小型航母全部抽调了回来,其中两艘小型航母被留在后方,与“玄宗”号航母一起承担日益繁重的训练任务,而另外四艘小型航母全部派往印度洋,组成印度洋舰队,以随时支援南大西洋舰队。而为了巩固印度洋舰队的基础,当时海军还决定扩大莫罗尼的港口,同时选择迪戈加西亚岛作为新的军事基地,投入重金在该岛上修建了完善的海军基础设施,这为战后迪戈加西亚岛成为帝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奠定了基础。
从聂人凤的这一系列安排来看,实际上,他并没有在谈仁皓与姜仲民之间有任何的倾斜,他的考虑要比甘永兴长远得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cmfu.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cmfu.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从各方面的条件,情况来看,姜仲民对谈仁皓没有构成威胁,但却对雷少卿,常荐新,郝东觉,黄晓天等一批跟随谈仁皓的年轻将领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对雷少卿来说,姜仲民是一个非常实在的竞争对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姜仲民在太平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也不可能威胁到谈仁皓在海军年轻将领,特别是由第一特混舰队出身的这批年轻将领心目中的地位,而这批年轻将领注定将成为海军的骨干力量,那么姜仲民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不可能取代谈仁皓。可对雷少卿来说,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姜仲民的到来,让雷少卿很是不满,也许当时雷少卿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姜仲民对他构成的威胁,可是他却感觉到,校长至今仍然没有对战区舰队司令官的职权范围一个明确的界定,主要原因就是姜仲民将率领第五特混舰队将参加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按照以往的规矩,当多支特混舰队在一个战场上作战时,由最优秀的特混舰队司令官出任临时总司令,负责同时指挥多支舰队一同作战,并不设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官。而以往这个角色都是由谈仁皓担任的,以谈仁皓在众多特混舰队司令官中的地位与威信,自然没有人反对了。而现在,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如果仍然按照老办法来处理各特混舰队的指挥关系的话,那么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也就是郝东觉与姜仲民之间,就得任命一个临时总司令。可问题是,不管任命谁,另外一个都会有意见。
论资历,姜仲民在郝东觉之上,而且是校长的门生,出身海军名门,而且是从正规学院毕业,担任舰队司令官的时间也比郝东觉长。可郝东觉也有自己的优势,他在西南太平洋这边已经执行了几个月的任务,而且第二特混舰队的表现非常优秀,这足以证明他的指挥能力,另外,郝东觉在第一特混舰队当了两年的参谋长,这个资历也不算浅了,积累的战功更是姜仲民所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郝东觉一直很反感姜仲民,当初有谈仁皓约束,他还不会表现得太直接了,而现在他是舰队司令官,谈仁皓这个大舅子又在万里之外,如果让他听从姜仲民的指挥的话,那他不跳出来闹事就简直是怪事了。
可以说,谈仁皓被派往印度洋战场后,太平洋众多舰队司令官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群龙无首。在姜仲民到来之前,这个问题并不明显,毕竟郝东觉,黄晓天,乃至雷少卿,李文龙这些人都是从第一特混舰队走出来的,在第一特混舰队里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就算各将领获得晋升的时间不同,比如黄晓天就一度超过了郝东觉,首先晋升为中将,但是,其在第一特混舰队时的地位就直接决定了现在的地位,而且黄晓天也是郝东觉一手带出来的,所以各将领之间论资排辈,这个顺序还是不会乱的。在攻打努美阿的时候,黄晓天就把自己放在了郝东觉的下面,基本上是在听从郝东觉的安排。所以,就算暂时没有出现一个可以顶替谈仁皓的人,各舰队司令官之间的顺序还是确定的,并没有人想过要获得更高的地位,获得绝对的支配权。
当姜仲民出现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在很多人看来,姜仲民的出现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也许这个形容并不贴切,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如此。在谈仁皓没有回来之前,姜仲民对所有人都构成了威胁,而且打乱了战场上众多将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正是甘永兴力主设立单独的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要有人出来顶替谈仁皓的角色,避免在海军内部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更加得避免出现将领相互倾碾的糟糕局面出现。
在此时此刻,唯一能够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的人就是雷少卿,论资历,雷少卿是帝国海军中第一批年轻将领之一,而且是自谈仁皓之后,第一批特混舰队司令官之一,而且他也是校长的门生,193期毕业学员海狮勋章的获得者,并且在战场上立下了重大战功。恐怕,除了在出身方面雷少卿比不上姜仲民之外,在其他方面都不比姜仲民差,甚至比姜仲民更好。因此,在谈仁皓前往印度洋之后,就需要雷少卿出来维持海军内部的秩序,特别是众多年轻将领之间的秩序。
可以说,甘永兴的这番安排是煞费苦心的,当初,他是提议让谈仁皓出任战区舰队司令官,如果由谈仁皓坐上这个位置,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构成威胁的。最重要的是,谈仁皓可以通过这条途径,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并且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南大西洋那边竟然输得那么惨,不然谈仁皓也不用去那边救火了。而选择雷少卿也算是一个无奈之举。
这也正体现出了甘永兴与聂人凤不同的地方。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甘永兴一直很赏识有才能的年轻将领,他一直就很器重谈仁皓,而以往多次给谈仁皓在海军司令部的锻炼机会,就是他暗中栽培谈仁皓的直接体现。而出了谈仁皓之外,黄晓天,郝东觉,常荐新,雷少卿,以及后来的郑冠华,魏东北,李文龙等等年轻将领,无一不得到了甘永兴的重用。这也是甘永兴的用人标准,有才能的就得到重用,而没有才能的就得靠边站。当然,这并不是说姜仲民没有才能,也不是说甘永兴不重视姜仲民,甘永兴只是不像校长那样格外重用姜仲民而已。而站在甘永兴的立场上来看,他的选择是没有什么可置疑的。作为海军总参谋长,甘永兴处理的几乎都是与战争有直接关系的事务,而不会过多的涉及到海军的内部斗争,而他在海军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海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而要获得胜利,自然就得重用有才能的优秀将领。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说聂人凤就在专门搞内部平衡,玩弄权力手段。作为海军总司令,聂人凤的职责比甘永兴重得多,出了保证海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之外,他还得让海军健康的发展与成长,而不能因为某些原本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使海军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而他重用姜仲民的理由非常多,可这也不表示他不重视谈仁皓。只是,聂人凤所站的位置与甘永兴不一样,所以在处理同样问题的时候,聂人凤所采用的办法也就与甘永兴的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当时姜仲民返回太平洋,第五特混舰队参加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受到最大威胁的不是谈仁皓,而是雷少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雷少卿还不知道他这个战区舰队司令官到底有什么样的职权,到底有多大的责任。
事情拖到了四月下旬初,雷少卿仍然没有收到明确的答复,他甚至不怎么去烦颜国忠了,毕竟这事并不是由颜国忠决定的,而且颜国忠的态度偏向于雷少卿,他也尽到了全力。也就是在四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一条好消息送到了维拉港,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在南大西洋上获得了重大胜利,全歼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且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均无重大损失,收复开普敦指日可待!
在别人看来,这无疑是谈仁皓在战场上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胜利,又一个漂亮的完胜,是继“珊瑚海大海战”之后,谈仁皓立下的又一奇功。可在雷少卿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胜利,而且这是谈仁皓对校长的“偏心”做出的明确反应,一次迅速,彻底的胜利,不仅仅改变了南大西洋上的局势,而且必然将最终影响到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这是雷少卿最愿意听到的消息!
此时,黄晓天的第四特混舰队已经在中太平洋上巡逻了,而美军的反击方向也基本上明确了下来,美军新服役的主力战舰全都被留在了珍珠港,编入了第五舰队,仍然由斯普鲁恩斯负责指挥第五舰队作战。而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率领第五舰队到珍珠港外进行过一次训练,当时第四特混舰队刚到达中太平洋,不仅黄晓天的神经紧张了起来,连整个海军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而四月二十一日,斯普鲁恩斯率领舰队返回了珍珠港,这下黄晓天才松了口气。可现在由第四特混舰队,以及廖汉翔手下的那四艘小型航母组成的战区舰队是难以战胜斯普鲁恩斯的,甚至挡不住斯普鲁恩斯的进攻。如果第一特混舰队能够在这个时候回到太平洋上来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雷少卿几乎敢肯定,第一特混舰队很快就会回到太平洋战场上来。也许第三特混舰队会留在南大西洋战场上,顶替原来的南大西洋舰队,守好这边的大门,但随着天气在几个月之后恶化,第一特混舰队已经没有必要留在南大西洋了。那么,谈仁皓大概在五月份的时候就能赶回来,而只要谈仁皓回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那么姜仲民这只“猴子”就别想座上山大王的头号交椅了。
这确实是雷少卿的想法,而当时盼着谈仁皓回来的人还不止雷少卿一个,黄晓天,郝东觉都在盼望着谈仁皓早日赶回太平洋战场,连廖汉翔,颜国忠都在等着相关的消息,甘永兴更是希望谈仁皓早日返回太平洋战场,担起太平洋战场上的重担。就连聂人凤也不例外,而这从聂人凤在随后做出的一系列安排上就看得出来。
四月底,也就是翁一鸣才发回消息,开普敦的英法远征军已经撤退,而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还没有杀回开普敦的时候,聂人凤就做出了决定,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在完成了收复开普敦的作战行动后,全部返回太平洋战场。而原先计划补充给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的那四艘战列舰,以及部分巡洋舰,驱逐舰组成新的南大西洋舰队,派往开普敦,交由翁一鸣直接指挥。
除了这些调动之外,在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返回太平洋战场,以及大批护航航母服役之后,聂人凤还取消了西南太平洋与太平洋两大战区的战区舰队,将六艘小型航母全部抽调了回来,其中两艘小型航母被留在后方,与“玄宗”号航母一起承担日益繁重的训练任务,而另外四艘小型航母全部派往印度洋,组成印度洋舰队,以随时支援南大西洋舰队。而为了巩固印度洋舰队的基础,当时海军还决定扩大莫罗尼的港口,同时选择迪戈加西亚岛作为新的军事基地,投入重金在该岛上修建了完善的海军基础设施,这为战后迪戈加西亚岛成为帝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奠定了基础。
从聂人凤的这一系列安排来看,实际上,他并没有在谈仁皓与姜仲民之间有任何的倾斜,他的考虑要比甘永兴长远得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cmfu.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cmfu.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